泥鳅稻田养殖的新方法

2015-03-23 19:59夏宝东常彦民戴洪全戴国清
黑龙江水产 2015年5期
关键词:泥鳅黑龙江稻田

夏宝东常彦民戴洪全戴国清

(1、巴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巴彦 151800)

(2、哈尔滨市驿马山戴氏原生态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 黑龙江 巴彦 151800)

(3、巴彦县少凌鱼种场 黑龙江 巴彦 151800)

泥鳅稻田养殖的新方法

夏宝东1常彦民1戴洪全2戴国清3

(1、巴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巴彦 151800)

(2、哈尔滨市驿马山戴氏原生态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 黑龙江 巴彦 151800)

(3、巴彦县少凌鱼种场 黑龙江 巴彦 151800)

一、泥鳅简介

我国的鳅科鱼类约有100多种,大部分都是小型鱼类,生长缓慢,没有养殖价值。目前养殖的泥鳅种类主要是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泥鳅、北方泥鳅和黑龙江泥鳅组成了泥鳅属的三兄弟,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有5对须,外形也相似。它们的区别在于∶黑龙江泥鳅仅分布在黑龙江,其吻端到背鳍的距离占体长的62%以上,腹鳍起点与背鳍起点平齐。另两种泥鳅吻端到背鳍的距离最多占体长的60%,而且背鳍起点在腹鳍起点之前,但北方泥鳅尾柄长是尾柄高的1.9~2.9倍,泥鳅尾柄长是尾柄高的1.3~1.8倍。北方泥鳅仅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和辽河上游,而泥鳅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淡水水域均有分布,以长江水域和珠江水域的产量为最大。这三种泥鳅生活习性相似,个体较大,数量较多,肉质细嫩,有较高的养殖价值。大鳞副泥鳅是副泥鳅属在我国的唯一种。其外形与泥鳅相似,有5对口须,但它的鳞大,侧线鳞不到130片。大鳞副泥鳅生活习性与泥鳅相似,个体稍大,分布比较广泛,但它的天然资源太少了,捕捉很困难。

以上几种有养殖价值的泥鳅,养殖者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当地的资源条件选择养殖。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还是以养殖泥鳅为主。而在黑龙江除养殖泥鳅外,还养殖大鳞副泥鳅、黑龙江泥鳅、北方泥鳅。下面对泥鳅、黑龙江泥鳅、北方泥鳅以及大鳞副泥鳅作简要介绍

1、泥鳅(misgumusanguillicaudautus)又名鳅、真泥鳅等,在分类学上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国内广泛分布于除青藏高原外的各地沟渠、水田、池塘、河流、湖泊及水库等水域中。日本、朝鲜和东南亚诸国也有分布。目前,泥鳅市场平均售价在20~30元/kg,国际售价更可观,口岸价格最低30元/kg,是出口创汇型经济鱼类之一。而且随着人们对泥鳅营养认识的逐步提高,泥鳅这一既具营养价值又具药用价值的鱼类需求量也在进一步加大。

2、黑龙江泥鳅Misgurnusmohoity(Dybowski)又名鳅、泥鳅,须5对,无眼下刺,腹鳍基部起点约与背鳍起点相对,躯体被鳞,尾鳍基部上方具一黑斑,尾柄皮质棱较发达,雄性个体胸鳍较长,腹部两侧呈金黄色,因此又称金鳅。黑龙江泥鳅属底层鱼类,多生活于砂质或淤泥底质的静水缓流水体,适应性较强,在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个体较大,分布于黑龙江水系,数量多,属于底层鱼类,多生活于砂质或淤泥底质的静水缓流水体,适应性较强,肉味鲜美,深受当地群众所喜爱。

3、北方泥鳅Misgurnusbipartitus(SauvageetDabry)又名泥鳅、泥勒勾子,体细长。须较短。尾柄皮褶棱不发达。腹鳍基部起点与背鳍第2~4根分枝鳍条基部相对。底层鱼类。常栖息于河沟、湖泊及沼泽砂质泥底的静水或缓流水体,适应性较强。5~7月产卵繁殖,卵略带粘性,产出后粘附于水草上。以昆虫及其幼虫、小型甲壳动物、植物碎屑及藻类为食。数量较多,肉质细嫩。分布于蒙古及我国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等地。

4、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dabryanus(Sauvage)别称∶泥鳅,体近圆筒形,头较短。口下位,马蹄形。下唇中央有一小缺口。鼻孔靠近眼,眼下无刺。鳃孔小。头部无鳞,体鳞较泥鳅为大。侧线完全。须5对。眼被皮膜覆盖。尾柄处皮褶棱发达,与尾鳍相连。尾柄长与高约相等。尾鳍圆形。肛门近臀鳍起点。体背部及体侧上半部灰褐色,腹面白色。体侧具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褐色斑点。背鳍、尾鳍具黑色小点,其他各鳍灰白色。生活习性与泥鳅相似。数量较少。分布于四川省内见于长江及嘉陵江和岷江水系,浙江和台湾,辽宁辽河中下游,黄河,黑龙江。

二、稻田养殖泥鳅的优点

1、原生态种植养殖,提高稻米和泥鳅的品质,从而提高价格;

2、泥鳅的粪便为水稻提供了优质的自然肥料,节省农药化肥的投入,降低了水稻在种植期间的成本;

3、泥鳅在水稻田中吃水中的一些昆虫,节省了泥鳅在养殖和繁殖过程中饲料的成本;

4、泥鳅在水稻田中起到松土作用,提高了泥土中的含氧量,使水稻根系发达,提高水稻产量;

5、人员和资金投入少,田间管理简单;

6、泥鳅吃掉了昆虫尤其是孑孓,可以减少疾病;

7、增产增收,养殖泥鳅稻田虽因挖鱼沟面积减少但水稻不减产,还有增产作用。

三、稻田养殖泥鳅的新方法

自2011年以来,我们就在巴彦县少凌鱼种场开始了泥鳅稻田养殖新技术探索,我们的经验是,泥鳅稻田养殖成功的关键是“一高”、“五早”、“一捕”。

“一高”∶即高标准的田间工程。

田间工程要做到田埂实,田块不渗不漏;稻鳅生长空间布局合理,鱼沟占大田总面积5%~10%;排灌系统设计科学,高灌低排,灌排分开,并要统一供水,统一用药治虫;防逃设施安全合理;整个田间工程建设规范化。

“五早”即∶

1、早泡田。稻农们习惯于插秧前15~20d开始泡田整地,用水时期集中,加之此期江河水较瘦,井水水位下降较快,缺水、争水现象严重,渴水面积逐年加大。早泡田避开这一问题,早期土壤化冻浅,泡田用水少,机械作业阻力小,工作效率高,节油增效明显。

2、早整地。在我县大都采取水整地方法。水整地是向稻田注水,采用水耕水耙,水田灌水后,耕耙有利于土壤闭塞保水。

3、早蒙药。使用毒性低、效果好、对环境安全的农药在插秧前封闭除草。早泡田、早整地后开始蒙药,由于土地化冻浅,泥鳅还在冬眠状态,基本不受药害影响。

4、早插秧。目前国家推广使用的人工智能水稻催芽温室,为实现泥鳅稻田养殖早插秧提供了保障,确保早插秧、早放鳅苗,不误“农时”,不误“鳅时”。

5、早放鳅苗。今年泥鳅鱼种非常紧缺,县水产总站积极帮助沟通联系,保证了泥鳅苗种的放养。泥鳅苗种早放养既可延长鳅苗在稻田中的生长期,又能充分利用稻田施肥后所培养的大量天然饵料资源。

“一捕”即∶适时捕捉。目前在我地区地笼捕捞捕是最好的方法。

捕稻田泥鳅的地笼网一般用小型网,网身高20~30cm,宽30~50cm,长4-5m,也可视鱼沟的长度而定。前面、后面、上面各开有数个进鳅倒网口,使泥鳅可进不可出,迫使其游向两端的收鳅囊网中。两端囊网兜各长100cm左右,用绳子缚口。捕捉时将地笼网置于田内的鱼坑或鱼沟中,傍晚放置,第二天早晨收捕。放笼多少视田内泥鳅数量多少而定。多时,一只地笼网一夜可捕泥鳅2-3kg。为提高捕获量,地笼网内最好放一些炒熟的米糠、麸皮或去壳的螺蛳肉、河蚌肉等诱饵,田内泥鳅闻此香味,即会游进网口索饵。収捕时只要拎起头尾两端的囊网,解开网口缚绳,倒出泥鳅,重新缚好网口、放回原地就还可继续捕捉。

另外还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选择使用。

1、网捕法。在稻谷收割之前,在稻田排水口设置三角网,然后排放田水,泥鳅随水而下时被捕获。采用这种方法捕捉泥鳅一次难以捕尽,可重新灌水,反复捕捉,效果也比较明显。

2、拉网捕捞泥鳅在泥鳅摄食旺盛季节,可用捕捞家鱼鱼苗、鱼种的拉网,或专门编织的拉网捕捞泥鳅。用长带形的网具包围鱼沟水域,拔收两端曳纲和网具,逐步缩小包围圈,迫使泥鳅进入网内而被捕获。作业前。先清除水中的障碍物,如食场木桩、杂草等,以便于拉网。

3、干塘捕捉法。干塘捕捉泥鳅,一般在泥鳅吃食量较小,而未钻泥过冬的秋天进行;或者是用上述几种方法捕捞养殖泥鳅还有剩余时,则只好干塘捕捉泥鳅。干塘捕捉若有少量泥鳅残留,则可找到泥鳅钻泥所留的洞,翻泥掘土将泥鳅捕获。泥鳅钻人淤泥中的洞,圆形或椭圆形,洞径视泥鳅大小而定,一般成鳅洞径1~2cm,洞深随泥鳅的大小、淤泥的厚度、水温等变化。一般夏天洞深20~30cm,冬天30~50cm。有些稻田中的泥土已硬,可直接寻洞用锄头、铲子等翻土挖泥鳅。

4、冲水捕捉法。此法也适宜捕捞少量泥鳅,先将网片埋人进水口处,后放水进稻田。因为泥鳅有逆水逃然逸的习性,流水刺激,泥鳅便逆水上游,集于群进水口附近,一段时间后,将预先设好的网片拉起,便可将泥鳅捕获。

5、药物驱捕泥鳅。稻田养殖的泥鳅可用药物驱捕。药物一般使用茶籽饼,用量是每亩稻田5~6kg。先将茶籽饼置柴火中烘烤3~5min后取出,趁热碾成粉末,再用水浸泡,浸泡3~5h后即可使用。将稻田内水降至3cm左右,然后在稻田的四角设置由淤泥堆聚而成,巢面逐步倾斜并高于水面3~8cm的鱼巢。鱼巢大小视泥鳅的多少而定,巢面宽30~50cm。

施药宜在傍晚进行,施药时须均匀地将药液泼洒在稻田里,但鱼巢巢面部分不施药,施药后第二天早晨,将鱼巢内的水排完,即可捕捉泥鳅。排水口有鱼坑的稻田,可不用做鱼巢,直接于傍晚自进水口向排水口逐步均匀泼洒药液,在排水口鱼坑附近不施药,这样能将泥鳅驱赶到不施药的鱼坑内,第二天早晨用抄网在鱼坑中捕捞泥鳅。这一方法简单易行,每667m2稻田只需茶籽饼5~6kg(用量随水的深度而增加)。在水温10~25℃时起捕率可达90%以上。此法亦可在浅水塘,浅水沟内施用。可捕大留小,小泥鳅放回沟中继续留养,但要立即加注一定深度的新水。

四、泥鳅稻田养殖的前景

从改善稻田生产条件考虑,稻田养殖泥鳅能有效提高稻田的综合生产能力;从增加农民收入角度出发,稻田养殖泥鳅能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实现增产增收;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出发,稻田养殖泥鳅能带动综合经营,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我县有水稻田近40万亩,但目前已开展稻田养殖泥鳅的水田面积不到百分之一,开发潜力巨大。

由于稻田养殖泥鳅能够使稻田的生态系统从结构上和功能上得到合理改造,从而发挥稻田资源最大的"负载力",能够实现种养共生互利,取得最佳的生态经济效果,从而使农民丰产增收。因此,稻田养殖泥鳅受到了广大生产者的欢迎,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近年来,稻田养殖泥鳅的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都得到了同步增长。

稻田养殖泥鳅的技术含量虽在不断提高,但总的来看,操作还是比较容易的,加上水产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的逐步健全,帮助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大规模发展稻田养殖泥鳅是可以办到的。

猜你喜欢
泥鳅黑龙江稻田
泥鳅笼
稻田摸鱼记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
捉泥鳅
稻田迷宫
捉泥鳅
一起去捉泥鳅吧
黑龙江弃风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