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美
(鲁东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社会文化人才科学素养现状之管窥
——以山东省为例
徐 美
(鲁东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社会文化人才作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兴趣的启蒙者, 科学方法的引导者, 科学精神的弘扬者, 其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众科学素养的水平。通过对山东省12个地市295位社会文化人才科学素养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必要的科学观点和知识掌握总体较好;科学态度和精神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科学方法和科学行为普遍欠缺。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社会文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及教育理念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培养。针对这些原因,需要政府、高校、文化部门、文化人才等主体积极探索,以提高文化人才的科学素养。
人才;社会文化人才;科学素养
文化人才通常是指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备传承人类优秀文化基本意识的人才。社会文化人才作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兴趣的启蒙者, 科学方法的引导者, 科学精神的弘扬者, 其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众科学素养的水平。我国社会文化人才科学素养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鉴于此,本研究重点探析社会文化人才科学素养的现状、原因,及其提高的策略,以便有效发挥社会文化人才在文化宣传方面的引领作用。
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参照了中国科协科学素养调查问卷,设计了社会文化人才科学素养调查问卷,问卷共27个问题,主要包括三部分:必要科学观点和知识、基本的科学方法和行为、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调查了山东省12个地级市内社会文化人才的科学素养。调查人员为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少年宫、公园、图书馆、艺术馆、美术馆、音乐厅、影剧院、各大型企业单位宣传部门等的文化宣传人员。调查共发放问卷298份,回收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为99%;3份问卷为因前后回答不一而视为无效问卷。调查采用EXCEL和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一)基本科学观点和知识掌握总体较好
通过统计可以看出,山东省文化人才对科学观点和知识的答对率平均为76.7%,不同题目答对情况不同:“所有细菌对人都是有害的”和“数百万年来,我们生活的大陆一直在缓慢地漂移并将继续”答对率最高为92%和91%;而“冬天冷夏天热是由于地球离太阳远、近的原因”和“激光因汇聚声波而产生”的答对率最低,仅为51%和52%;其他题目答对率介于两者之间,表明在个别题目的掌握上还普遍存在缺陷。进一步用SPSS16.0对文化人才的科学观点和知识得分按性别和学历高(研究生、本科)、低(专科、其他)分别进行t检验,t=0.283、p=0.777和t=1.178、p=0.240;对文化人才科学知识得分按地域(西、中、东部)进行方差分析,F=0.930、p=0.396。表明山东省文化人才在必要科学观点和知识掌握上随性别、学历、地域不同无显著差异,总体掌握较好,但存在个别知识掌握欠缺。
(二)所应持有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较为缺乏
科学态度是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科学发展的整体把握而形成的科学信念与科学习惯①。科学的态度表现在拒绝权威、尊重科学的发展性等方面。而科学精神则是在对科学真理探索过程中,在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孕育起来的推动科学进步的价值观和心理取向②。科学精神至少有五个特征:崇实、贵确、察微、慎断、存疑③。
通过调查在“对平时进行的文化宣传内容,你在日常工作中有过质疑吗?”回答中,只有23%的被调查者“经常质疑”,这个比例比较低。同样,“对科学新发现、新技术的应用、医学新进展、教育、环境污染与治理等问题”持“非常感兴趣”的比例也不高,仅为34%;“在进行文化宣传中,是否能追求实事求是、有理有据?”中有57%的被调查者能“尽量追求用事实说话”;“对科学文化的宣传中涉及到的科学知识是怎样的呈现形式?”持“相对定论的形式”者占33%。可见,在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方面,文化人才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
进一步对“对平时进行的文化宣传内容,你在日常工作中有过质疑吗?”持“经常质疑”态度的被调查者进行分析表明,研究生学历、30-40岁、男性的文化人才更倾向于对工作内容的质疑。同样对“对科学新发现、新技术的应用、医学新进展、教育、环境污染与治理等问题的态度”持“非常感兴趣”观点者、“在进行文化宣传中,是否能追求实事求是、有理有据?”持“尽量追求用事实说话”观点者、“对科学文化的宣传中涉及到的科学知识是怎样的呈现形式?”持“相对定论的形式”观点者进一步分析,均可以看出男性、高学历、中青年所持有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更加明显。
(三)运用科学方法和组织科学实践活动较少
1.组织、参与科普类活动较少
对一年内科普活动的参与情况进行分析,被调查者中“参加科普讲座或科学报告”的人员有39%;“举行科普讲座或科学报告”的仅占31%;“经常参加科技咨询、展览等宣传活动”的有22%;“举办科技咨询、展览等宣传活动”的有21%;还有21%的人员几乎没参加上述所有活动。社会文化人才参与科技类活动还很少,尤其在“举行科普讲座或科学报告”和“举办科技咨询、展览等活动”方面,对社会文化人才的科学知识、态度、行为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事的人员就更少。进一步分析这两类活动的参加人员,发现在“举办科普讲座或科学报告”的人员中20%拥有研究生学历,占总调查人员中研究生学历的46%;有66%具有本科学历,占总调查人员中本科学历人员的28%;有10%的专科学历,占总调查人员中专科学历人员的18%;剩余3%是高中学历,占总调查人员中高中学历的8%。同时,在“举办科技咨询、展览等宣传活动”人员中17%的为研究生学历,占研究生总数的30%;本科学历的占62%,占本科总人数的23%;其他专科及以下学历的被调查者中仅有10%的人员参与该项活动,占参加活动人员的29%。
可以看出,学历越高的人员,更大比例地承担更高层次的科技活动,这是带动文化宣传和科学普及的重要力量,对有效提高社会公众和文化人才自身的科学素养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
进一步对 “过去一年中文化人才所进行的科普宣传具体形式”上,有52%的调查者选择“科普宣传、咨询活动”这样大众化宣传方式;选择针对小范围全体 “进行科普讲座或科学报告”的为31%;而选择针对性更强的 “创造条件让参观者进行实验、传阅、模仿操作等”和“结合具体宣传内容让宣传者简单进行观察或动手操作”方式的只有26%和19%;甚至还有20%的被调查者没进行上述的任何活动。这表明,文化人才对文化宣传的参与度还较低,且更善于采用大众化的宣传形式,而不是有针对性分群体进行宣传。
2.宣传内容方面基本能根据需求及时更新
在“对宣传内容进行更新方面”和“考虑到宣传对象的可接受性”上,有63%受调查者认为能“根据参观者的实际需要和社会需求经常进行丰富更新,基本可满足不同的群体所需”;有15%的则认为“更新幅度小甚至多少年来没进行更新,宣传形式过于单一”。
3.科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较差
在“科学方法的了解和使用”方面,只有15%被调查者认为“基本能理解和使用常用的科学方法”;而74%的则感觉“科学方法很深奥、很神秘,难以驾驭,平时几乎不注意使用”。
整体来说,文化人才科学素养的不理想的现状导致对科学职业的认可程度不是很高。从文化人才对期望子女从事的职业上可见一斑。调查发现最为理想的三种职业为:公务员(58%)、医生(36%)、教师(21%),而对科学家职业的认同只有11%。虽然公务员、医生、教师这些职业对科学素养也提出较高的要求,但科学家对科学素养要求更高。文化人才对公务员、医生、教师等职业的认可度高,主要原因可能不是从其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方面来考虑,更多倾向于这些职业的发展前途、工作稳定性、收入较丰厚等角度考虑。
(一)社会文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不利于其科学素养的提高
1.职前阶段的科学素养培育不充分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的学习不仅知识面狭窄,而且严重脱离实验和实践,效果很不理想。在大学的专业学习阶段,虽然多数高校是综合性大学,但综合性大学并不一定带给学生充分综合性的学习环境。按照宝塔型知识结构,一个人对知识结构中上层的具有较高统摄性的核心概念理解得越透彻,产生创新思维的可能性就越大。大多数学生虽然获得了比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但跨专业的知识却非常缺失,对跨学科的社会性科学议题(SSI)主题更是难以有宏观把握;并且,专业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主要是是理论讲授的方式为主,实践和实验环节严重不足导致科学行为的不足,这不仅进一步削弱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也制约了专业知识的理解、领悟和把握的深度。这使得大学生仅掌握了专业课的表面知识,对专业知识的本质深度比较欠缺,且知识面极为狭窄。所以既便是研究生学历和本科学历,对科学基本观点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是明显高于其他文化人才。
2.在职阶段科学素养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在职业务培训不能很好激发文化人才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调查在“对本部门进行的业务培训”效果上看不很理想,只有55%的被调查者表示培训“很适合文化人才的需求,能很好满足他们的工作的需要”, 38%的被调查者表示培训的效果“一般,工作实际中难以落实”;有7%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基本没用或根本没用”。
对文化人才进行的培训多是主管部门和领导者根据自身对问题的看法来组织实施,这种方式一方面受到组织者个体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容易脱落实际,有些时候是两者兼有。导致文化人才必须要参加规定的培训,不管这种培训有多少实效性。一方面,有的人听后可能是心潮澎湃,但由于难以与听众的具体水平和实际环境相衔接,往往都是三分钟热血,效果难以落实。另一方面容易逐渐消磨掉人的热情,使文化人才不能将工作作为自我价值的体现方式,仅仅是为工作而进行工作,削弱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可能导致他们进行工作不是按实际需求来进行,而是按上级的意图。
(2)社会文化人员获得科学信息的渠道有效性不高。通过本课题调查:有81%、71%的被调查者分别通过电视和网络获得信息;其次是有46%和43%的人员选择图书/杂志和报纸;选择其他途径的人员比较少:特别是选择参观、讲座、培训等比较有效的科学教育途径比例比较低,仅为11%。文化人员获取信息更多通过电视、网络、报纸、书籍等,除网络途径外,其他传播媒介都是单向传递的性质。这类媒体信息制造者或媒体的掌握者始终处在比较有利的位置,相对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左右信息内容;而作为读者和听众往往处于迂回、潜隐和消极的状态,效果不太理想。
进一步分析文化人才通过这些途径重点浏览的信息类别,前三位分别是:73%时事新闻、29%体育娱乐、28%财经新闻。然而这些内容的科技含量比较低,科学普及作用比较小,对提高文化人才科学素养的作用不大;而科技普及成分比较高的科技进展、国防、养生保健、生态环保类内容分别占到26%、25%、24%、23%、11%,所占的比例非常低,尤其对生态环保类内容关注最低。
(二)中国传统文化及教育理念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培养
1.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科学的发展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了伦理道德及经世致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心,使其具有封闭性、抗变形、保守性和排外性。有研究指出“中国传统科学的缺陷很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导致的”④。为巩固其统治地位,历代君王采用多种手段,尤其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⑤。一方面,儒家思想中的社会伦理思想崇尚中庸、强调伦常、坚守仁义,在调节社会关系、缓解区域冲突、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反对革新、鄙薄科学技术,轻视科学知识的传播和积累,限制了科学的行为,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同时,儒家思想的尊老观——三纲五常,也极大制约了人们科学态度塑造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儒家思想专注人事而轻实物,导致传统文化的“重义轻利”倾向,即重封建道德伦常之“义”,轻物质利益之“利”。“重义轻利”观念在生产和生活中表现对功利、效率的淡漠,对理性精神、探究意识、实证观念持不屑、抵制和破坏的态度,这同科学对效益的追求和创新进取精神是格格不入的。直接导致我国的传统科学思想实验的精神和逻辑的研究方法严重不足,这正是近代科学的精髓。
在我国发展史上,现代科学是在救亡图存的特殊背景下传入中国的,所以对现成科学知识的获得,对科学实际功用的重视,远远超出了对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重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只有在科学行为中才能培养起来,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忽视又直接导致了科学行为的缺失和科学方法的不足。
2.我国的应试教育进一步弱化了文化人才的科学观
应试教育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致使社会文化人才从其受教育时就耳濡目染了“满堂灌”而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教学形式,只接触了“重理论”而不知道如何重实践,认识到了“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学生中心”,再加上整个社会基本都是这样的氛围,因而在其后续的文化传播、传承工作中,文化人才感到普遍开展科普活动很困难,感到缺少可操作的素材与指导而很难引导公众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3.科学行为、科学方法的神秘感容易使人望而却步
提高公民科学素养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是“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简写成PUS)⑥。科学素养应体现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而科学的本质特征即为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过程需要用到科学方法,传统观念对科学方法的认定是很深奥、神秘的,难以准确地把握。里德曼(N.G.Lederman)指出:没有证据支持“科学探究过程中只有一种科学方法”。科学的方法与过程是非独特性的,只要是可以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好的科学方法,并没有所谓的一成不变的科学方法。这种观念的偏差进一步导致科学方法和行为的不足。
(一)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促进良好环境建设
政府制定科学文化教育发展总体战略、规划和计划;沟通高校、地方、企业等多方面力量对科技引领、文化传承等问题进行协调攻关,搭建各种力量联系的平台,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挖掘各方面资源,为提高社会文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发挥推动作用
1.注重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校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方式三个层面上逐渐改变知识结构简单、教学方式单一、知识陈旧、实践性课程薄弱等问题,拓宽跨专业的知识获取,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数量和质量。应努力提高学生支撑性知识的巩固、促进学科的核心概念向跨学科主题的过渡;在科学的实践行为中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建立多领域、多渠道的校地合作培训
加强社会文化人才的在职培训是提高他们科学素养水平和增强宣传、普及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应完善各项培训制度,制定相应培训措施,鼓励社会文化人才进修培训。通过继续在高等学校正式注册修习的专业课程或相关课程、各种各样的研讨会和专题讲座、专项培训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文化活教育机构(如博物馆、科技馆、大型高科技公司等)有计划有组织对文化人才进行培训、展开校地对接合作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在职学习。
加强校地对接合作。通过政府及相关部门搭建的科研平台,借助高校科研优势,通过高校和社会文化部门对典型问题的合作对接研究,提高社会文化人才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文化宣传、带动作用的发挥。尤其应利用好各项专项培训活动,针对不同文化人才需求和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跨学科培养专项培训活动,通过参观高校多专业(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实验室、参加相关实验操作培训、讨论交流等方式,增强他们动手能力和跨学科知识水平。
通过培训,帮助社会文化人才不断获取、更新基础性、多学科知识,摒弃、纠正陈旧意识,在文化资源发掘、整理与研究、文化产品的创作、传播与开发等领域尝试、探索新的方法,促进自身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
(三)社会文化部门应提高其自身宣传工作的实效性
努力改变工作方式,不仅要进一步加强常规科普宣传,更要据参观者的实际需要和社会需求经常进行内容更新和形式调整。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参观者进行实验、传阅、模仿操作,并结合具体宣传内容让宣传者进行观察或动手操作。
学生是文化工作的重要对象,文化部门要主动与学校建立友好协作关系,把科技文化带到学校里,带到课堂中,真正走进学生中间去,走到老师身边来,既吸取教师和学生中积极的方面,又能发现学生、教师和自身的问题,协助并努力解决。这种方式既丰富了学生和教师的生活、增长了他们的见识、激发了他们爱科学、做科学的热情,又促进了文化人才的能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学习的方式、方法,利于他们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
社区是公众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区域,文化人才要大力挖掘社区中的良好资源,促进自身和社区的共同发展。每个社区内都有不少的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涉及到衣、食、住、行,农、林、牧、副等各个领域。文化人才要经常深入这些部门,挖掘良好的科学素材,借鉴独特的工作方法,将科学知识、方法、科学观渗透到社区日常生活中,渗透到各个领域里。
(四)文化人才要重视提高自身科学素养
当今时代,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层出不穷,如何能启迪人们的思想、弘扬人间正气、塑造美好心灵,对社会文化人才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文化工作应该是科学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科学性是其根基所在。同时,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多方面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还需要善于观察、乐于学习、勤于探索严谨的态度,更需要有能够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严肃的精神,分析、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这对文化人才的人文素养提出较高要求。科学的本质、科学的精神、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与人文具有内在的相关性⑦。人文素养制约着知识的储备量和质量、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支撑了创造能力的建构,是人的整体素养的核心部分。注重文化人才的人文教育,通过阅读、参观、实践、研讨等途径加强学习,提高文化人才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当今社会是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学习化社会,社会转变的步伐要求所有人,日益重视终身学习,时刻关注新事务、科技前沿动态,及时更新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加强平时科学资源的累积,注重科学行为的实施,加强科学观的培养,许多最新的信息和资源,涉及到现代科学技术及实践、应用科技前沿知识、科技发展动态、国内外重大事件等领域。
[注释]
①②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第35页。
③任鸿隽,《科学智识与科学精神.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59页。
④林文照:《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科学传统与文化》,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101页。
⑤于海波,孟昭辉:《“李约瑟难题”对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06年第1期。
⑥John R.Durant et al:《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Nature》,1989年第6228期。
⑦蔡铁权:《科学教育的人文维度》,《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期。
本文系山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对文化人才科学素养的培养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3RKB01250)研究成果。
徐美(1974—),女,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
C96
A
1003-8353(2015)04-018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