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郁红
近日,有不少氯碱企业向笔者反映,“8·12”天津危化品仓库爆炸后,政府对危化品的监管已经从“一放就松”过渡到了“一管就死”,其“一刀切”的做法已经严重影响了化工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企业不仅原料和产品的大进大出无法正常进行,而且产品出口也遇到阻碍,成本的增加令本已不堪经济下行重负的企业更觉雪上加霜。还有很多企业反映,近来他们疲于应付各级各类的审查和监管,敢怒不敢言。这无疑给化工生产企业带来了投资、人工和检测等成本的增加,降低了产品竞争力。
新疆中泰化学外贸分公司董助黎桢告诉笔者:“‘8·12’天津港爆炸后,由于国家加强了对危化品的监管和整治力度,使企业烧碱出口受到极大影响。“一公里”的安全距离,无论你是什么等级、危险程度如何,都用一把尺子衡量是不妥的。我们的烧碱产品在分类上只属于8 类危化品产品,没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只是接触性腐蚀,是否能够区别对待,而不是一把尺子衡量。”
根据黎桢介绍,目前天津市从海关到海事局都对危化品谈虎色变。而且天津港对于危化品储存规定中有一条是“一公里的安全距离”,即危险品仓库与居民区的距离要达到“一公里”。但现在天津一共就有3 个危险品仓库,他们中没有一个能够符合“一公里的安全距离”的规定,所以就不能接受危化品了,包括烧碱这种不很是危险的危险品也不接受了,由于不可能从天津港出口,所以只能选择别的港口出口。
“天津是离我们企业最近的一个港口,成本是最低的,现在转往别的港口,成本增加得不是一点半点儿,每吨至少要增加20 美元,即100 多元人民币。我们一年总产能是200 万吨,其中有20%出口,一年的烧碱出口量近40万吨,按一吨增加120 元人民币,仅转港出口一项就要增加不少几千万元的成本。我们虽然是500 亿元资产的企业,但今年上半年才盈利了几千万元,而且平时为了省钱都是一分钱、两分钱的省。因此,算细账的话,企业根本吃不消的,所以我们现在的出口压力非常大。”黎桢无奈地表示。
“现在国内所有的危险品都不能‘挪窝’了,该怎么办啊?我们有好几个产品的外运都受到了影响。一是水合肼的出口及在国内的运输遇阻。我们的水合肼是在全球范围内流通的,因此受到的影响比较大。”宜宾天原进出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泽清告诉笔者。
杨泽清谈到,除了水合肼的内外销售困难,企业的电石外采也不顺畅。他们除了能自己生产一部分电石外,还需要从西北外采。虽然能够买到电石,但运输、物流却成了问题。“关键是在很多地方你即使有运输资质他也不让你过,罚款现象也很严重,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生产经营。水合肼出口,以前只要是在长江沿岸的危险品码头都可以进行,但现在这些港口一律都不能接危险品了。你说整治危险品有什么错吗?一点错儿都没有。但化工企业的现实就是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得运出去,你自己也不能吃、不能喝的”杨泽清强调。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理事长罗云表示:“国家对危化品加强监管是对的,但是一些地方简单粗暴、不讲科学、不当监管的做法却值得商榷。不要因为危化品的不当监管而让整个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大受影响。比如天津危化品事件发生以后,很多危险品站都不接受危险品仓储和运输业务了,大家都怕担风险,不允许危化品进站进港,也不许称重和放置,这实际上是一种不作为、乱作为。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危险品的物流是一项庞大的经济活动和安全活动,加强危化品监管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需要各方面通力的合作,一定要强化科学监管、有效监管、依法依规监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和企业一道快速完善相关规范标准,针对危化品生产、仓储、转运、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具体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样才能既提高我国危化品专业化管理水平,又切实解决危化品相关企业的实际困难。”
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恒华告诉笔者,“8·12”危险品事件一出,非化工行业的人对危险品的反应有点过度。众所周知,“8·12”爆炸发生以后,使用量最大的消毒剂还是双氧水、次氯酸钠这些化工产品,包括氯碱在内的很多基础化工产品都是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所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如果按现有的这种做法,都是恨不得取消基础化工,不少地方上的态度也都是你最好别在我这儿干。“现在连烧碱也被作为危化品加以整治,但搞化工尤其是搞烧碱的人都知道,烧碱是最不危险的危险品。国家加强对危化品的规范管理,但按道理来讲,应该是什么等级的危化品对应着什么样的管理。如规定‘一公里’,就应该明确什么样危化品、量多大的危化品要进行‘一公里’的管理。而不能因为一家企业的违规违法,来惩罚所有遵章守法的合规企业。”
黎桢也表示,现在制定的危化品监管管规则太过单一,不够合理化,也不够细化。而且现在几乎没有一个部门愿意牵头去把它细化,因为危化品安全正处于风口浪尖,他们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我希望国家能从政策上加以细化,并给正规企业一些支持,不能让企业太难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