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荣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之一的广播电视行业,与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1]。但从目前广播电视发展来看,却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出现了整体发展艰难的问题,与不断上升的、高盈利的文化创意产业总趋势形成极大反差。除央视、央广因影响力巨大,尚未显现发展压力外,一些地方卫视已经出现效益明显下降的趋势;省会城市台更是难以摆脱困境,难以保证发展所需资金。从节目内容上看,不论广播还是电视,新闻类节目、评论类节目质量下滑,内容乏力;各种专题、娱乐节目缺少原创动力,模仿、抄袭、雷同现象严重。另外,在经营的压力下,过多的医药、养生类专题节目、软性广告,极大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从宏观上看,问题的背后是国家对广播电视产业政策如何调整,如何兼顾广播电视的事业属性和产业属性,在政策层面上给予广电更广阔发展空间的问题。但从微观角度分析,人才缺乏始终是制约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瓶颈。在全媒体时代,谁拥有一流的人才队伍,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2]。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人才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广播电视媒体频率频道专业化、栏目节目品牌化建设的推进,对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业务技能、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现有从业人员难以满足事业发展的新需求;二是广播电视机构积极实施全媒体发展战略,发展新媒体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要求,基于事业单位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人才队伍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新需求;三是新媒体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灵活的用人机制、优厚的工资待遇等优势,千方百计从广播电视机构“挖人”,广播电视机构留住优秀人才的压力不断加大[3]。这与高校影视传媒专业毕业生过剩的现实形成了巨大反差。广电人才既供大于求又供不应求的矛盾也向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广电传媒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影视传媒人才是高等院校需要破解的难题。
广电的发展来自于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媒介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新媒体对传统广电直接形成对冲,广电在视听领域一家独大的局面被打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4)》指出,微博微信相对于传统视听媒介具有很大发展优势。新媒体将信息的生产和发布环节统一,相比传统媒体信息采编播的复杂流程,信息传播节奏更快,时效性更强。其次消费者同时具有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权利,微博微信成为自媒体的主要工具,低信息发布门槛对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带来冲击并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广电系统摊子过大,人员包袱过大,经费开支庞大,既人员过剩,又人才短缺,即管理人员过多,有丰富工作经验、上手快,能独立执掌某一个项目又有创新能力的专业复合型人才短缺[4]。例如黑龙江省电视台某频道百名员工中,一线编导只占40%,绝大多数为辅助人员,尤其是一些新入职的大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工作,只能做一些边缘性辅助工作。这样的人员占比导致大量人力成本被辅助岗位占用,辅助岗位与一线岗位成本投入失衡,低成本的一线岗位投入,很难为频道带来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收益。想要的人进不来,不想要的人又甩不掉。这就出现了广电系统既缺人又不缺人的矛盾现象。其核心问题是“数量不缺缺质量”[5],广电媒体真正缺少的是适应广播电视发展需要的“适销对路”人才。
而这种“适销对路”人才短缺带来的结果必然是:人才断档,缺少后续骨干力量。优秀的记者、编辑、主持人走上总监、制片人等领导岗位后,一线作战团队中骨干和精英群体出现空白,团队整体水平降低,最终导致内容生产中创新力度不足、节目质量下滑、精品越来越少;跟风模仿问题突出,缺少原创,造成大量的同质化节目出现。这既是对传媒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受众的敷衍。例如,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并带来高收视率之后,相亲节目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大省、市(地)电视台,仅黑龙江省内某电视台一个频道,就出现了两档内容和模式几乎相同的相亲节目。再有,由于人力资源缺乏,有些节目能够保证正常的播出已经不易,根本无力抽调人员进行节目内容和形态的创新与研发,使得一些地方广播电视台只能维持现状,放弃对新节目的研发,发展后劲不足,节目质量无法提升。
从我国广电业发展及队伍现状来看,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共设播出机构2 568个,共开办4 199套节目,其中广播节目2 863套,电视节目1 336套[6]。快速发展的广播电视对人才需求呈现出“饥渴”状态。通过各种途径到各大高校影视传媒专业招聘毕业生,但却总是供不应求,永远处在缺人状态。但从市场对广电人才供应的情况来看,却是供大于求。初步统计,2013年和2014年,仅黑龙江大学和哈尔滨师范大学两所院校培养的影视传媒毕业生就有806人和890人。从数量上看,完全可以满足黑龙江电台、电视台和哈尔滨电台、电视台的需要。但从实际需求来看,省市广电媒体面临着人员短缺问题,而多数影视传媒毕业生又面临着就业难的现实。究其原因,还是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真正适应需要的人才太少[7]。多年来,高等院校传媒专业的毕业生,尽管从表面上看是专业对口,但知识结构和实际能力却很难满足和适应不断变化的传媒发展需要。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严峻的媒介生态环境,使媒体对毕业生的要求不会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对新入职的毕业生进行二次培训。而是要求新人入职就能独当一面。而各大专院校向地方广电输送的毕业生却都因实践经验缺乏、动手能力差无法适应广播电视的现实需要而被淘汰,因此形成影视传媒专业毕业生过剩与广电专业人才短缺的矛盾[8]。
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曾说过:“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应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的,高校却在大量培养。”[9]看来广播电视人才供求中出现的矛盾归根结底出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上。实践证明,影视传媒专业的建设应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广播电视是一个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专业特点决定人才培养方向、培养内容和方法与其他专业不尽相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这一学科人才培养的重点。但现实中绝大多数院校广播电视专业的课程设计、教学要求、考核方式都与其他传统的文理专业区别不大。
首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看重教师的高学历,而忽视教师的实践经历。尤其是许多年轻教师,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理论素养无可非议,但实践经验却少之又少,没有真正参与过广播电视的信息采编、节目策划与制作、媒体的管理与运营等实际工作,教学中难免纸上谈兵、照本宣科。从书本到书本,缺少第一手的案例,知识更新跟不上广播电视发展,无法指导学生参与广播电视实践。高校教师由于缺少与传媒实践的结合,知识更新慢,广播电视理念滞后,无法与市场对接,导致经历四年广播电视专业学习的学生进入媒体后,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媒体需要,一切都要从头再来。教师的实践能力的缺乏和知识的陈旧,直接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和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其次,课程设计与媒体需要脱节,教学安排无法体现专业特点,缺少灵活性。例如有些高校理论课和实验课的设计和安排过于教条和呆板,理论课在先,实验课在后,理论课结束后才能进入实验环节,这样的教学安排对于工科专业来说是适用的,但是对影视传媒专业来说显然不适合。影视传媒专业的许多课程和理论不是靠死记硬背完成,需要在应用和认知中完成[10]。在学生对媒介内容和形态还没有直观认识时,大篇幅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不仅无的放矢,学生的接受效果也不理想。而到实验环节,由于理论一知半解,根本谈不上对实践的指导,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台湾玄奘大学广播影视专业的教学则比较灵活,采用边实践边理论的方式进行专业课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收效很大。
第三,没有较为集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且很少与媒体实践融合。目前多数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依然是关起门来“自说自话”,或者是将实践教学与毕业实习合并,没有起到真正的实践目的。实践教学不能等同于毕业实习,学校不能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置于毕业实习,这是一大误区。毕业实习的过程就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相互认识和了解的过程,学生通过实习修正自己的就业方向,用人单位通过实习全方位了解学生,是对学校教育的验证过程,并非学校教育的延续。计划经济时代,大学毕业生进入媒体后,都要经历一到两年的见习期然后独立工作。如今媒介竞争激烈,媒体需要的是入职后,经过两到三个月的试用期就能独立执掌某一节目或某一项目的毕业生。媒体并非不需要毕业生有更长时间的见习期,而是将这一见习期前移至学校,要求毕业生在校期间具备实战能力,再通过实习锻炼,毕业后进入媒体即可开展工作。然而绝大多数高校的广播电视专业毕业生缺乏实战经验,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关起门来在学校进行,许多实践课的内容和形式设计不接地气,与真正的广播电视实践脱节,缺少实战性和应用价值。并且学时设计较为分散,将本是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和环节零打碎敲地分散在各个学期,不能形成实践教学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迫使高校必须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因此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高深学问”,而且还要有“高精技能”,因为“大学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意味着高深的理论知识和文化修养,而且在很多时候还意味着实践性的复杂技能”[11]。高校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该顺应这种趋势,以提高学生就业率为向导,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跟踪传媒产业动向,实时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12]。
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秉承“规矩更需严格,手艺必须到家”的理念,以传统媒介形态为切入点,以现代网络内容产品为出发点,运用实验、实训、实习、实务等实践教学手段,全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动手能力、专业品味和职业素养,培养适应广播电视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13]。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应该成为高校影视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14]。具体做法是:
首先,通过校媒合作的仿真项目,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和广播电视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的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可见高校影视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对广播电视发展的意义。从中国传媒大学的演变可以看出,高校影视传媒专业一直以来都承担着为广电机构定向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任务。但现实的矛盾让许多高校开始寻找提升人才培养专业性、针对性和适应性的途径。2010年,在高校中首开先河的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仿真实践教学项目,就是该校与哈尔滨电视台联手推出的一个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广播电视培养和输送一流人才的校媒合作蓝本。通过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与哈尔滨电视台联合推出早间民生新闻节目《生活早上好》,实现在校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仿真实践教学项目由哈尔滨电视台面向公众播出,节目的制作播出全部在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完成。除制片人和两位主编为媒体派出人员外,其他工作人员从主持人到记者、再到演播室的播控,所有岗位均由该校大四学生担任,并将学生的工作表现、发稿数量和质量折合成学分,纳入正常的教学考核之中。随后建立起的黑龙江晨报、黑龙江电视台与该校的仿真实践教学合作项目,在合作模式与运作方式上都与《生活早上好》相同。通过引进来的校媒合作方式,全面拉动了该校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广告学专业、摄影专业、动画专业等七个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和教学效果,而且促进了学生对理论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理想认知模式,取得学生、学校、媒体多赢的效果[15]。对于一些硬件投入不足的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方式,让学生进入传媒机构,直接参与媒介产品的创意和生产、实现校媒合作,同样可以收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效果。
其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实践能力。
许多高校影视传媒专业的青年教师多数是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很少有媒体工作经历,因此普遍存在着理论功底尚可,但实践能力薄弱的现象。目前许多传媒院校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陆续从媒介引进师资进高校,弥补师资实践能力不足。今年4月份,最为引人关注的媒介人才流动便是原浙江卫视总监夏陈安的离职。他毅然放弃“中国蓝”的帅印,受聘担任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管理硕士专业学术导师和MBA学院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术导师。媒体人进入高校后,不仅带来了业界最前沿的信息,而且丰富的实践经验为高校理论教学与研究提供了生动范例。更重要的是,媒介资源也被带入高校,成为高校联系业界的桥梁和纽带。高校教师可以进入电台电视台甚至网络媒体平台兼职,丰富媒介经验。同时敞开大门办专业,将业界的知名编导、记者、主持人、制片人请进校园,颁发客座教授聘书,开展学术交流和讲座,培训教师并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
第三,合理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和学时,通过建立校园内的模拟实践平台,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
影视传媒专业在学科的分类上属于艺术学,而艺术学并不是一门纯粹的基础理论研究学科,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传媒实践都离不开来自于传媒一线的经验。从大一开始的专业认知到大四的实习实训,实践教学都应如影随形地贯穿始终。尤其在大一期间应加入专业认知环节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模拟演练,了解媒介创意和生产的各个环节。
建立校媒合作机制完成学生的事件认知对于多数院校来说可能难以实现,但是可以通过校园模拟项目,实现仿真教学。可以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建立校园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广播电台电视台,并完全按照实际电台电视台的运行进行操作和管理,结合专业课教学,设计不同类型的模拟项目,并引入考核机制,完全仿照媒体的绩效考核体系对学生进行考评,将模拟项目中的工作表现和工作量完成情况折合成学分,列入期末教学考核中。另外,为了保持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实际效果,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并将分散的实践环节集中起来。合理安排上下游课程,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促进。也可将一些相关的实验课学时纳入模拟实践平台,与理论课交替进行,并由教师出任模拟项目负责人,结合理论教学指导学生实际操作,学生的毕业设计也可通过模拟平台完成,从而使学生熟悉媒体的操作程序和基础工作,并可熟练掌握媒体运作的基本流程和技能,为毕业后进入媒体做好必要准备。
[1]夏陈安.未来总在想象之外——谁决定了泛传媒的明天[EB/OL].[2015-04-20].http://by.cuc.edu.cn/cmjt/2606.html.
[2]孙滢.浅议人才建设在广电发展中的重要性[J].东方企业文化,2012(18).
[3]关于我国广电传媒业发展的几点思考[EB/OL].[2014-03-05].http://www.sarft.net/.
[4]范爱飞.培育广电人才促进事业发展[J].科技信息,2010(14).
[5]蒋昀洁,刘颖.媒介融合时代长三角地区广播电视媒体人才需求研究[J].商业经济,2013(5).
[6]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4)(广电蓝皮书)[EB/OL].[2014-07-28].http://www.jxradio.cn.
[7]宋香云,王敏.我国广播电视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趋势[J].人力资源管理,2014(7).
[8]刘聪,王殿生.就业导向下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2008(12).
[9]刘文莉.高校新闻教育如何培养复合型应用媒介人才[J].知识经济,2009(1).
[10]李石.本科教育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8).
[11]许为民,林伟连,楼锡锦.独立院校的发展与运行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12]张士坤.高校广电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4(24).
[13]凌雪萍,吴海荣.地方广电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10).
[14]方德运.高校新闻教育如何培养复合型应用媒介人才[J].知识经济,2009(1).
[15]欧黔.从就业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必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