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卡尔维诺评价《日瓦戈医生》的成与败

2015-03-23 02:48江娟
文教资料 2015年35期
关键词:日瓦戈帕斯捷尔纳克卡氏

江娟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谈谈卡尔维诺评价《日瓦戈医生》的成与败

江娟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210097)

帕斯捷尔纳克是俄国文学史上一个说不尽的秘密。卡尔维诺曾以《帕斯捷尔纳克与革命》为题对《日瓦戈医生》作出了评价,主要围绕传统性、印象式叙述、自然历史观、人物等方面展开,褒贬交织,评介中不少真知灼见。本文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卡尔维诺评价《日瓦戈医生》的成与败。

传统性历史观巧合

“我努力节省出尽可能多的时间,用于毫无功利的阅读,用于我喜爱的作家,他们富于诗的本质,这是我所相信的真正食物。”①寓言大师卡尔维诺如是说。他在评论性著作《为什么读经典》中咀嚼在他生命不同阶段对他意义重大的经典作家作品,其中包括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1958年《日瓦戈医生》甫一出版,卡氏就以《帕斯捷尔纳克与革命》为题作了一篇读书笔记。主要围绕传统性、印象式叙述、自然历史观及人物等方面作细致而深入解读,对话式的评论中不少真知灼见,本文主要谈谈其中的成与败。“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评话语的尘云,却也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②《日瓦戈医生》在经典化进程中必经时间的洗礼。

一、关于小说定位

卡氏开篇即以生动比喻为小说定位:在20世纪半途中,俄国19世纪伟大小说又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一样回来打扰我们,这就是《日瓦戈医生》。卡氏在它身上瞥见俄国19世纪伟大小说的影子,时间上定睛于时代;主题上明白无误地讨论生命;叙述上充斥着客观性。接着继续给小说界定“具有悖论意味的是,再没有比《日瓦戈医生》更典型的苏联小说了”。③卡氏最后总结它“是、也不是当今一部19世纪小说,就像它是、也不是一部缅怀革命前那个时期的小说”④我认同这点,但我理解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与卡氏略有不同。

我认为 《日瓦戈医生》的传统性首先体现在史诗气质上。史诗原是一种庄严文体,涉及历史、民族、宗教或传说,经长期演变成为奠基于历史观念上背景庞大、人物众多、时间跨度长的叙事作品。而今真正意义上的史诗已成为历史遗迹,但史诗性却找到了赖以生存的实现形式——小说。正如卢卡契所说,“小说是现代的史诗”。在这个意义上《日瓦戈医生》同俄国19世纪伟大小说都可以称为史诗:既能够承载一个时代的荣辱浮沉,又具有诗的特质。⑤《日瓦戈医生》历时八年呕心沥血,上下两卷共十七章。一至十五章,时间横跨1905—1929年,呈编年体形式,分别以日瓦戈和拉拉为主副线索叙述腥风血雨年代;第十六章即尾声哼唱着对莫斯科和世界的祝福;十七章《日瓦戈的诗》歌唱爱与救赎。小说囊括重大历史事件:1905年革命,一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卫国战争。活动于上述历史时空的是俄罗斯社会各阶层60多个人物,最重要的是一批知识分子。《日瓦戈医生》的史诗性不在于历史事实的描绘,而在于个人的体验。正如汪介之所言“作品着重表现的不是历史事实本身,而是人物关于这些历史事件的预感、反应、评说和联想。”⑥小说主人翁不是历史进程的参与者,而是历史观察者和进步代价的评判者,充满强烈抒情倾向,或可以将《日瓦戈医生》定义为现代抒情史诗。

其次,小说的传统性还表现在永恒的主题上,即“探究死亡的神秘、人生的意义”。正如冯玉芝所说“作品浓墨重彩地整合了人与良心、爱、永恒等多个命题”。⑦小说首尾都出现葬礼,开篇即是暴风雪中尼古拉耶夫娜的隆重葬礼,尾声是日瓦戈的出殡。而且文本涉及多起死亡事件,如伊万诺夫娜肺疾而亡、帕姆菲尔了结全家性命、安季波夫落寞自杀。小说中一系列废墟意象、场景描绘、人物思考很大程度上也在探讨死亡。如日瓦戈从莫斯科到尤里亚金途中及游击队中所见所闻、日瓦戈与伊万诺夫娜谈论死亡复活的主题、日瓦戈在伊万诺夫娜葬礼上思考艺术与死亡的关系命题等不一而足。

最后,《日瓦戈医生》传统性还表现在长篇小说惯技上。卡氏认为作者过分玩弄巧合,“将玩弄长篇小说惯技推至极端:他建构一个有持续不断的巧合的情节”。⑧这一点我不赞同。卡氏认为尾声塔尼亚的故事是“一段来自内战的粗糙、历险插曲……像一个民间故事,曲折离奇、夸张、不合逻辑。”⑨我认为这有失偏颇。原因在于卡氏从自身小说观念出发而不是立足作家写作目的、艺术观。事实上小说一系列巧合并非玩弄技巧,而是作者精心安排,是表达自身艺术观的需要,背后有着深层的诗学意蕴。情节中不可思议的巧合是小说魅力所在,时代风云变幻、地点转徙奔腾、人物间的偶遇、事件突变都在诉说生命的真理。日瓦戈与拉拉总是偶然邂逅,与他人的连缀成文也是邂逅,如与安季波夫等的相遇。正如作者所言“他们彼此就在近旁,互相没有认出,他们当中有些事永远无法确定,有些事只有等下一次机会,另一次萍水相逢。”⑩个人的生命运轨也充满了偶然性,如日瓦戈在尤里亚金准备返回拉拉家恰被游击队征用,安季波夫突然失踪又突然出现。帕氏看到现实生命的偶然性,正如张晓东给《日瓦戈医生》释名,“生命是一次偶然的旅行。”⑪帕氏曾谈到写作目的:“让小说成为表现我对艺术、对福音书、对历史中人的生命观点的作品”。⑫在小说中藉主人公之口说“我从来不把艺术看作形式的对象或它的一个方面,而宁愿把它看成隐匿在内容中的神秘部分。”综上说明帕氏要以艺术形式表达历史命运和既有秩序与规则之上看不见的神秘。

此外,我觉得《日瓦戈医生》现代性体现在印象式叙述中。卡氏评价小说“有些部分充分描写,另一些部分仅是留下轮廓。有时详细记叙,有时突然换档人物一再轻轻掠过。这是一种印象式叙述。”⑬实际上,这与帕氏偶然性诗学有关,他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习以为常的现实生命中神秘莫测的力量,传统小说的起承转合在此不受待见,习惯的必然性期待被打破。偶然性渗透在小说各环节:小说人物的相遇,故事情节的推动,其独特的生命艺术观决定了帕氏印象式叙述。综上所述,《日瓦戈医生》是启示性、也是现实性,是象征性、也是印象式的即支离破碎、又高度统一的杰作。

二、关于自然—历史观

《日瓦戈医生》通篇大自然形象:大地穹苍、风霜雨雪、山川树木、泥土根茎等,具象尼古拉耶夫娜葬礼后尤拉眼中风雪肆虐下的墓地、1905年工人罢工风雪夜、伊万诺夫那回忆中的瓦雷金诺、伊万诺夫那下葬的修道院、安东尼娜生产时医院萧瑟风雨、日瓦戈前线驻扎山野之景、日瓦戈返回莫斯科沿途之景等。全书十七章,章下每节都含景物描写,“要是认为帕氏笔下的诗意不过是一种景物描写和浪漫精神,乃至旧俄式文人情调,那实在低估了帕氏美学眼光。”⑭这不是作者花拳绣腿之举,背后蕴含着独特的历史观。西尼亚夫斯基曾说:“帕氏一边讲述春天和冬天、雨雾和黎明,一边叙述自然界本身的生活,以此倾诉自己对生活的希望,这构成了他作品主要内容和道德基础。在他看来生活是永恒绝对的。”⑮

对此卡氏精辟指出小说中大自然的运动包含并影响其他一切事件、行为或人类感情,诗人试图在一次论述中提供生命的总定义。小说每处景物或多或少与历史事件、人物行为心理有关。卡氏论述帕氏自然历史观引用日瓦戈十月革命在梅留泽耶夫晚间集会独白:“一次非凡的奇观。俄罗斯母亲活跃起来,停不了;她在说话,不知道如何表达。说话的不只是人。树林和星星也在说话;夜间花朵在沉思,石砌房子在集会。”⑯此处呈现了自然历史的对话,至此卡氏已将帕氏自然历史观娓娓道尽,即通过看得见的自然把握变化却不易觉察的历史进程,并深信只要历史像自然那样遵循规律,历史必迎来美妙春天。正如日瓦戈之思:历史有如植物王国的生活。冬天雪下的阔叶树林光裸的枝条干瘪可怜,仿佛老年人赘疣上的汗毛。春天,几天之间树林便完全改观,高入云霄可以在枝叶茂密的林中迷路或躲藏……在这种静止不动中,我们遇到永远生长、变化而又察觉不到的社会生活,人类历史。

卡氏对帕氏自然—历史观的把握很到位,但有关其“对人的所作所为隐含不信任”历史观判断我不认同。诚然帕氏藉日瓦戈表达过未来恐惧之情:“他十分清楚,在未来这个庞然大物面前,自己是个侏儒,心怀恐惧……看着街上的行人,以及在这座不幸中蹒跚的俄国城市。他做好牺牲自己的准备,为的是让一切都好起来。”⑰卡氏看到主人公处境中的的软弱却没有看到他时刻做好牺牲自己的准备激情。日瓦戈在革命洪流中隐身而退及其人性中的悲悯体现了人之为人真实的建构。

帕氏以平静的笔调勾勒出日瓦戈似乎庸碌却充满思考的一生。日瓦戈是知识分子中出类拔萃者,但他生活的时代使他一生都活在自我和现实的紧张关系中。特别是革命爆发时他被迫卷入历史洪流。人们或是激昂应战,如狂热而坚强的原则化身安季波夫;或是见风使舵,如卑鄙的化身科马洛夫斯基。他却游离于战争革命边缘,即使在革命前线医疗队及被迫在游击队中当军医时,也只是局外人。正如卡氏所言“小说在记叙日瓦戈长期被迫与游击队生活在一起时,远远没有扩展至更广阔、史诗式的维度。”⑱日瓦戈上述种种行迹表明他积极建构自我,坚持个性自由,不与世俗即“使革命理想冻结的抽象理论和官腔空话”同流。他的朋友安季波夫投身革命,最终变成“思想的体现、原则的化身”,杜多罗夫感恩于社会改造,日瓦戈却说就象一匹马说它如何在驯马场上训练自己。这些形象反衬日瓦戈在积极建构自我的可贵,“这位动荡岁月的行吟诗人,在历史发生深刻变动的年代仍把个性的自由发展、思想的独立性视为最主要的目标”。⑲另一方面,日瓦戈所理解的历史是神圣悲悯的,神圣根源于 “作为基督建立的个人王国的历史,是从基督开始的。”基督意味着悲悯与牺牲,是生命的最高表现。日瓦戈在游击队作俘虏与一群青年白军作战时,怜悯心不允许他瞄准他所欣赏并同情的年轻人。打死一位少年时他悔恨“我干嘛要杀死他呢?”

三、关于人物

(一)日瓦戈—否定性的英雄?

卡氏认为“日瓦戈在否定性的英雄殿堂中占了一席位,他们都是一些拒绝融合的人。”⑳我认为拒绝融合的人并不等于否定性英雄,上述自我建构及其悲悯情怀就是明证,此外文本也多方晓谕其主人公的地位。

首先从小说命名来看,日瓦戈的地位不容忽视。据说在创作中帕氏曾反复考虑其命名,先后设想过若干标题如男孩和女孩、不再有死亡、伦瓦河、蜡烛已点燃等,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些题目采用日瓦戈医生。这不是没有理由的,纵观作品是以日瓦戈命运书写历史,并由他的视野、交往、对话串起60多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他虽一度徘徊于革命、战争洪流边缘,看似消极避世却是对自我生命的肯定热爱,虽然这热爱看似“建基于一种私人、家庭中心的个人主义”,却是作为一个人的真实诉求。他在瓦雷金诺热情建造家园像鲁滨逊一样,模仿创造宇宙的上帝。

其次从作者与主人公精神自传关系来看日瓦戈地位举足轻重。苏联文艺理论家利哈乔夫认为《日瓦戈医生》是一种自传,“作者写的是本人,他为自己虚构了一个可以在读者面前充分揭示自己内心生活的命运。”㉑反复阅读小说和作家资料,很大程度上表达了其精神探索,可从对革命的态度—福音书理解:以善为善——婚内责任与婚外绝恋三方面瞥见作家的自画像。

(二)拉拉—小说主人公?

《日瓦戈医生》有主副两条平行相融线索,主线是日瓦戈命运,副线是拉拉命运。卡氏评论“我们发现只要我们把阅读重点转而放在拉拉身上,使她而不是日瓦戈成为小说的中心,我们就可以把《日瓦戈医生》置于文学和历史重要的强光中。”㉒卡氏认为主人公是拉拉,我认为这是本末倒置的误读。虽然拉拉一生贯穿小说始终,她的经历几乎是关于俄罗斯或世界的寓言,小说中三个主要男性人物也是围绕她发展,不论是粗俗卑劣、诱她失贞的科马洛夫斯基还是狂热的革命者安季波夫;抑或日瓦戈。威尔逊曾把《日瓦戈医生》主题提炼为“革命—历史—生命哲学—文化恋母情结”“以此作全书的眼分头去透视小说三个主要男性”。我国冯玉芝教授也认为“和帕氏一起完成小说的不是日瓦戈,而是拉拉!作者的寄居地显然是拉拉这个形象。”㉓诚然我们在文中看到她坚韧的力量,美丽的心灵,追求自由新生活的勇气,也看到她作为人物网结合点,但这些都不足以证明拉拉是主人公。首先作为一名女性,她身兼妻子、母亲、情人多种角色,决定了她更多是从个人幸福、家庭生活看待革命。如拉拉向日瓦戈讲述革命前生活:我们刚刚按照我们的理智生活,刚刚建立起自己的家便宣战了。我现在深信,所有一切,随之而来的、至今仍落在我们这一代头上的不幸应归咎于战争。再者,她学当护士奔赴前线只是为了寻夫寻求个人幸福。帕氏说他想在作品中“表达对于艺术、对于福音书、对于在历史之中的人的生活”㉔,这个重任她无力完成,只有日瓦戈这个精神上高度纯粹并且倔强地拒绝介入一切的知识分子才能承当。拉拉形象是作为医生形象的辅助面,为更好地突出日瓦戈形象意义而设置的。日瓦戈通过风云变幻看到的是永恒复活的价值,是宇宙万物的规律,历史与人性关系,而不是个人。

卡尔维诺说,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评话语的尘云,却也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按此定义《日瓦戈医生》称经典自然不言而喻。本文对批评的的批评只是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孰是孰非其中的微粒杂尘还望被除,还《日瓦戈医生》经典面目。

注释:

①②③④⑧⑨⑬⑱⑳㉒卡尔维诺.黄灿然,等译.为什么读经典.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3,5,20,209,211,221,211,220,222,224.

⑤张静.卡尔维诺对《日瓦戈医生》经典性讨论.北方文学,2014(10).

⑥汪介之.《日瓦戈医生》的历史书写和叙事艺术.当代外国文学,2010(4).

⑦㉓冯玉芝.帕斯捷尔纳克创作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44,122.

⑩⑯⑰帕斯捷尔纳克.蓝英年,张秉衡,译.日瓦戈医生.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137,169,215.

⑪张晓东.生命是一次偶然的旅行.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3.

⑫㉔帕斯捷尔纳克,等.安然,高韧,译.追寻:帕斯捷尔纳克回忆录.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167,167.

⑭齐宏伟.一生必读的关于信仰与人生的30部经典:从《忏悔录》到《复活》.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214.

⑮包国红.风风雨雨“日瓦戈”——《日瓦戈医生》.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23.

⑲刘菲.浅论卡尔维诺评价《日瓦戈医生》成与败.文教资料,2014(36).

㉑利哈乔夫.严永兴,译.对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日瓦戈医生》思考.外国文学动态,1988(6).

[1]卡尔维诺.黄灿然,李桂蜜,译.为什么读经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2]张静.卡尔维诺对《日瓦戈医生》经典性的讨论[J].北方文学,2014(10).

[3]汪介之.《日瓦戈医生》的历史书写和叙事艺术[J].当代外国文学,2010(4).

[4]冯玉芝.帕斯捷尔纳克创作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5]帕斯捷尔纳克.蓝英年,张秉衡,译.日瓦戈医生[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

[6]张晓东.生命是一次偶然的旅行[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7]帕斯捷尔纳克,等.安然,高韧,译.追寻:帕斯捷尔纳克回忆录[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

[8]齐宏伟.一生必读的关于信仰与人生的30部经典:从《忏悔录》到《复活》[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9]包国红.风风雨雨“日瓦戈”—《日瓦戈医生》[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10]刘菲.浅论卡尔维诺评价《日瓦戈医生》的成与败[J].文教资料,2014(36).

[11]利哈乔夫.严永兴,译.对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日瓦戈医生》的思考[J].外国文学动态,1988(6).

猜你喜欢
日瓦戈帕斯捷尔纳克卡氏
奇特的卡布列克数
《日瓦戈医生》漂流记
《日瓦戈医生》:每个人都是一个时代
奇特的卡布列克数
高于诺奖的爱情
《日瓦戈医生》的叙事艺术赏析
云中的双子星座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囊虫肺炎1例护理体会
经典与经典的对话——小说与电影中的日瓦戈形象比较
乌鲁木齐市汉族中学生上颌恒磨牙卡氏尖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