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宇春 黑龙江省林口县畜牧兽医局 157699
非特异的尿路感染是一种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粪便菌群是肠外大肠菌感染的储藏器。雌性动物与雄性动物相比,其粪便中的细菌更容易进入泌尿道。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母猪的外阴很容易接触到粪便,犬坐姿势也有利于粪便物质进入阴部。长时间休息的母猪排尿间隔时间延长、饮水减少可能也是引发尿路感染的一个原因
细菌最可能顺着尿道上行。雌性动物的尿道短而宽,妊娠晚期和分娩时括约肌松弛,性交和分娩对尿道和膀胱产生的创伤,细菌在泌乳生殖道及生殖器官的不正常定植,瓣膜关闭不全,膀胱导管插入术等因素更加有利于细菌的侵入。无症状的菌尿症可暂时性地恶化成膀胱炎。非特异性感染可促进猪放线菌在膀胱的定植,引起输尿管瓣膜收缩和变形,更加有利于尿液的反流。
尿路感染可使母猪更容易患MMA(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症),因为似乎很可能发生分娩时细菌沿生殖道上行入侵和休息区域污染物污染乳腺的情况。在患MMA 的母猪膀胱和子宫中,或者膀胱和乳腺中,发现有相同血清亚型(O,K)的大肠杆菌。
大多数非特异的尿路感染没有临床症状。具有严重菌尿症的母猪趋于产仔数少、配种率低、身体状况差。患有膀胱炎的母猪,可能排尿少且尿紧张,或者可见犬坐式。阴道排出物呈干痂状,粘在外阴周围和尾下部,更见于母猪身下的地面上。排出物呈粘液性、粘液血性、脓性,最常见于排尿后期。然而这种排出物亦可由尿生殖道某一部分的炎症引起。严重的排出是子宫内膜炎的结果,而非尿路感染引起。有40%的病例在产后前2 周,严重的肾盂肾炎临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典型的病例表现为直肠温度低于38℃,心率超过120 次/分钟,呼吸迫促,发生甘,共济失调,全身震颤症状少见,血液中尿素和肌醇的浓度高于正常。
膀胱炎的大体病变为黏膜的局灶性或弥散性充血。接着,感染区域出现伴有纤维脓性渗出物的黏膜溃疡,膀胱壁变厚。如果感染沿尿路上行,在生殖道和肾盂会出现相同的病变。肾盂肾炎的炎症病变可延及到肾实质。观察发现,炎症病灶多分布不均匀,主要影响肾两极。楔形的病灶从扭曲的肾盂延伸至皮质,随发病时间延长可发生肾脏的纤维化。即使在患有非特异尿路感染且无蛋白尿的母猪,都可发生膀胱的显微病变。病变包括杯状细胞明显增生,上皮细胞内含有少量吞噬颗粒,上皮细胞层中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在固有层中以单核细胞为主。肾脏发生伴随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小管间质性浸润和小管损伤。
只靠临床检查对诊断尿路感染价值不大。阴道和尿道远端正常菌群的定植给细菌学检查带来困难。因此,污染及感染的区别就在于尿液中细菌的数量。细菌计数为105CFU(菌落数)/mL,可以肯定发生了感染,而104CFU/mL 只能疑为感染。给母猪导尿可行,但并不能避免污染及可能造成新的尿路感染问题。
抗感染性大肠杆菌菌株的血清抗体在患有肾盂肾炎的母猪中经常被检测到,在患有膀胱炎的母猪中较少被检测到,患有无菌尿的母猪则基本检测不到(Wagner,1990)。大肠杆菌菌株可能始终保持在尿道中,尽管尿液中的抗体浓度很高。
猪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治疗效果一般不太理想。由于对不同细菌的易感性各异以及抗性时常产生,所以对于尿路感染,推荐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如用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类药物来治疗。可以建议长期母源治疗,虽然在治疗后亚临床尿路感染还将常常持续(Becker 等,1988)。在分娩前,用特异性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母猪可能非常有效。
尿路感染的控制策略包括通过改善排泄物排放和畜棚条件来降低环境暴露。当水的摄入量增加及母猪能到运动场活动的情况下,母猪的排尿量增加,而饮水的增加是由于饲料中含有1%的盐造成的。应该评估水源可接近性、水流速度和乳头。饮水减少也可能是因为适口性差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