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发展委重任于装备

2015-03-22 19:20贾常艳
电器工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能源行业技术装备国产化

/本刊记者 贾常艳/

《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同时作用于中国的制造业乃至整个工业,在可预见的未来,智能化的机器将通过网络与别的智能机器、智能系统甚至是人对话,实现更不可思议的互通互联。

2008年,国家能源局提出“能源要发展,装备需先行”的口号,把能源装备的发展作为能源工业发展重要的支撑和基础。此后,行业领导人、专家学者等在不同的场合都强调了装备在能源发展中的重要性。

“能源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是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说。

“能源装备的进步和创新,极大地支撑了我们国家能源产业健康和快速可持续的发展。”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李冶说。

“能源要先行,装备制造业必须提供保障。”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说。

“能源装备的发展,必须坚持立足国情,转变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行‘提效优先’,建设‘重大技术研究、重大技术装备、重大示范工程及技术创新平台’四位一体的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原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副主任董必钦说。

能源产业的资源勘探开发、加工转化、传输配送和终端消费全产业链无处不充满了装备属性,无论是电,石油,天然气,煤炭,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还是电网,处处都充满着制造。能源领域涉及到装备制造的东西很多,能源与装备自然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谈到能源与装备时,李冶表示,“能源和装备企业是能源产业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能拆分来看。”王瑞祥认为,当前能源发展面临结构调整升级,以满足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装备制造业必须提供保障,其原因在于生产效率、热能转化效率、技术水平、稳定性、大型化、高参数等都需要靠装备来提供。

突破口:能源技术的核心在于能源装备

装备被看做是科技的载体,而能源装备更是技术密集、关联度高的战略性产业。也正是基于对装备工业及能源装备的重视,能源和装备企业的努力推动了能源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但能源行业的问题在发展中也日益凸显,行业迫切需要升级,升级的突破口在于技术,而能源技术的核心在于能源装备。

李冶指出,家底薄、消费总量大、结构重、排放高、能效低是能源行业发展存在的几个突出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能源局做了很多。《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战略,《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基本要求和原则,但是应该在行业战略规划中进一步细化。李冶透露,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组织能源行业和能源装备行业制定《中国制造2025》能源行业的实施方案。

国家能源局提出燃煤火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行动计划,以应对大气污染。按照氮氧化硫、粉尘和二氧化硫三大污染物的排放比来看,我国的燃煤发电基本上可以达到燃气电站的排放水平,可以说是清洁的煤电。清洁的煤电需要深度脱硫脱硝的工作,这需要大量清洁高效的发电设备以及大量脱硫脱硝除尘环保设备。这将为能源装备的提供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是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从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的节能减排情况来看,“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指标有望大幅超额完成指标,对此,有专家认为“十三五”时期单位GDP碳排放降幅可以调高,但随着未来能耗改革困难的加剧,对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有更加迫切的需求,这种需求主要通过节能装备和节能产品这个载体来满足。这一点正如李冶所言,“装备制造业和其他产业有很大的不同,他是可以通过技术含量,通过自身努力创造价值的行业。”而此时,节能环保装备基地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全国各地拔地而起,势不可当。这也正是《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重点发展的绿色制造。

未来:服务型+国产化

过去,能源装备行业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增加环境成本,现在,行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渗透到能源行业中以后,更加速了能源装备的转变,新技术、新模式、新途径、新方向都会在未来能源装备行业的发展中涌现,合同能源管理等服务机构的发展将会更加成熟。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曾指出,能源装备的国产化是降低成本,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198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高效清洁发电、特高压输变电、大型冶金、大型乙烯等重大工程所需的关键重大装备自主化、国产化的大幕就此拉开。如今,尽管我国重大装备获得重大进步和重大突破,但其水平与国外顶尖企业仍然有较大差距。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技术和产品比较少,很多高端产品领域的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使得高端能源装备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据2014年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每年进口的重大技术装备都在3000亿美元(约合1.86万亿人民币)左右,与国内生产重大技术装备的总额相比初步测算是1.37:1,其中90%为高档数控机床、数控系统等。在商务部公布的2015年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中,有超过20项与能源相关的技术是鼓励引进的先进技术。可以想象这一块庞大的市场多么具有吸引力。除此之外,还有关键部件发展滞后、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等问题。因此,政府及能源装备行业应该增强用户使用国产设备商的积极性,以用户先购带动高端能源装备的研发、实验和工艺验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引进来,走出去。

《中国制造2025》将强化工业基础能力作为战略重点之一,指出要统筹推进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要求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发电与输变电设备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工艺得到推广应用。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80种标志性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应用,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能否实现这个目标,装备的国产化发展水平尤为关键。

政策:完善保障 加大力度

李冶表示,国家能源局将鼓励装备企业向着更加先进的技术领域探索,对自动化程度高、能源转换效率高、环保水平高的技术将给予大力支持,并按照依托现有的市场推进一批先进成熟的技术应用;设立示范工程加快验证一批重大技术装备;超前部署研发一批先进能源技术、装备和材料的步骤推进能源技术装备创新。而我国重大装备国产化3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依托重大工程推进重大装备技术国产化是最有效的。对此,李冶认为对本国的装备制造业,政府主管部门为其提供的最大的政策就是为创新提供市场保障机制。未来能源装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燃气轮机、智能化技术等硬骨头都需要继续啃,“坚持以往,甚至在以往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依托国家能源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依托重要的能源企业,和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共同把我们的能源装备产业搞上去。”这样能源装备乃至整个能源行业才会有突破有发展。

在中国能源踏上改革之路后,装备的担子更重了,而这也恰恰给了中国装备抛头露面的机会,只是这抛头露面的背后需要的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而这应该就是装备发展的大智慧吧。

猜你喜欢
能源行业技术装备国产化
元器件国产化推进工作实践探索
LNG接收站扩建工程低压泵国产化应用管理
ASM-600油站换热器的国产化改进
基于国产化ITCS的卫星导航仿真研究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目录
我国能源行业排污权交易的国内与国外经验研究
-欢迎订阅《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能源行业腐败特点、趋势与治理对策研究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