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昌乐二中对孔子教育思想精华的继承和发展

2015-03-22 04:16罗宏翔
大理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昌乐二中孔子

哈 颖,罗宏翔

(1.云南财经大学酒店管理学院,昆明 650221;2.云南财经大学区域发展研究所,昆明 650221)

山东昌乐二中是当今中国中学教育改革的典型,其教育价值观、教育特色课程、教育特色课堂和教育特色学生自主管理四大教育支柱的“271教育体系”,是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丰硕成果,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其教育模式也作为素质教育的品牌在国内众多学校推广。其成功经验既源于现代教育思想,也是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精华的继承和发展。昌乐二中地处山东,深受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其教育模式是对孔子“关爱学生”“全面发展”“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等教育思想精华的继承和发展。

一、把爱当作教育的秘诀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能取得举世公认的业绩,与他对学生的关爱是分不开的。例如原宪家贫,孔子时常接济他;冉伯牛患了不治之症,他亲自探望;颜回病逝,子路死难,孔子痛心疾首。我们在相关文献中可以找到许多孔子关爱学生,师生之间情谊深厚、亦师亦友、其乐融融的例子。在孔子看来,爱学生是有效实施教育的前提。

昌乐二中也是把对学生的爱看作教育的前提。昌乐二中的教师誓词中说:“我要把整个身心奉献给可亲可爱的孩子们。”昌乐二中赵丰平校长说:“我们要为学生的一生幸福负责,把‘爱’当作教育的秘诀,爱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被爱中学会爱,学会做人。教育本身就肩负着一种责任,育人,而这一责任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爱’”〔1〕。我们从昌乐二中许多老师的言行中也可以感受到这点,“修炼博大的爱心”就是昌乐二中教师的“六项修炼”之一〔1〕。他们把“真心关爱,视同己子,倾洒真情,付出真心,充满真诚”视为理想教师的首要标准,并且使之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爱是教育的基础,因为爱学生,老师才会尽心尽力地工作。一位深爱自己学生的老师,在面对学生的不足和错误时,其心情、态度和做法,就像一位慈母面对调皮孩子的捣乱和错误那样,纵然是在她训斥孩子的时候,孩子也可以在这暴风雨般的批评中感受到隐藏在背后的那份深深的爱,从而乐意接受教育。老师只有深爱着自己的学生,才不会把学生分作三六九等,才可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二、“有教无类”,一视同仁

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通过学习和接受教育,人人都有成才的可能,因此,应该做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不应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之外,对谁都应该进行教育。《荀子·法行》曾谈到,“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夫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孔子的学生中既有贵族出生的子弟,也有不少出身贫贱者,还有曾有过错的人。

在孔子那里,“有教无类”不仅体现在招收学生“不论出身、智愚,收教不弃”,而且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也是“有教无类”,即尽心尽力地并且一视同仁地加以教育,在高尚的师德修养和对学生深深的爱的基础上形成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

昌乐二中认为,“进入昌乐二中的每个孩子都是最优秀的,没有绝对、永远的先进,也没有永远、绝对的后进。昌乐二中的每一位孩子、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充满信心。赵丰平校长说,他们从不在学生身上定义差生,学生当初都是非常纯朴自然的人,大都头脑健全,身心健康,彼此天然的平等,为什么有的在后来就渐渐变成了差生呢?这个问题不是出在学生身上,而是出在老师身上。学习不好的孩子不过就是没有接受或理解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而已,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老师所讲的内容没有渗透到他们的心田”〔1〕。昌乐二中是教学过程中“有教无类”、平等对待学生的典范。

三、注重启发诱导和能力培养

孔子大概是历史上最先提出“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人,他本人在教学中也自始至终贯彻着启发式教学的精神。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朱熹《四书集注》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孙华侍坐》篇就是典型的启发式教学例子,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注重的是适时启发诱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在师生互动和启发中得到培养。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思想,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在学生经过自己学习和思考后,有想不通、道不明之处,老师再在关键之点上加以启发点拨。如果不能举一反三,说明学生尚未吃透,这时教学就要缓一缓,以便于学生消化吸收。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不仅是老师启发学生,而且包括学生启发老师(即“教学相长”)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

赵丰平校长认为:“教育的真谛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将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检验我们中学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1〕。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法则”将课堂分为三大板块:即一堂课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2〕。其“八环节学习法”,即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认真纠错、系统小结、课外学习〔3〕,以及学习研究小组制度就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具体体现。

不管是大学教师、中学教师还是小学教师,我们都可以把教师分为“讲师”和“导师”两种类型。好的“讲师”,就是能够系统、完整、清楚、有趣地把知识讲授给学生的老师。而“导师”则除此之外,还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世界的好奇心,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指明努力的方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启发式教学本领,正是一位“导师”所必备的素养。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细心观摩、体会和领悟,让学生在干中学、用中学、探索中学、互动中学。昌乐二中的“八环节学习法”,通过计划导航、学案导读、主动学习、互动训练等环节把学习方法、能力培养的任务落到实处。

四、德育首位,全面发展

德育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他主张以“仁”和“礼”来规范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各守其德。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教育人们要有知耻之心,自觉从善,走正道。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把仁爱之心、道德规范作为教育人的首要任务,把仁爱、礼义、忠恕、诚信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并强调教育者要以身垂范。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而“六艺”则可谓当时的全面发展科目,即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这是西周和春秋时代学校教育的必修课。“礼”包括典章、制度和礼仪,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乐”即音乐;“射”是射箭;“御”是指驾车的技术〔4〕;“书”指书写、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数”指一般的数学知识和天文地理阴阳历法知识。这些科目的学习大概是最早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体现。

孔子的德育思想和教学内容当然带有历史的局限性,但其德育首位和全面发展的思想,千百年来一直是教育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赵丰平校长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德育,而德育就是做人教育,就是人性的修炼,做人教育是教育的本质,是教育的真谛和归宿”〔1〕。昌乐二中的教育处处体现着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始终把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把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享受生命、享受幸福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强调树立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格。昌乐二中通过“人生修炼课”“德育千分制和德育档案”和“活动德育”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形成了课程、课堂、教学和活动四位一体的“昌乐二中德育模式”,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变“假、大、空、泛、虚”为“真、活、灵、小、实”,使德育实践落地生根,他们认为这样的德育才是“活德育”〔1〕。

昌乐二中通过各种方式把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落到了实处:学习研究小组制度促进了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的协作能力和互助互爱精神的发展,“271课堂法则”和“八环节学习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每周10节课看课外书的“名著海量阅读”扩展了学生的视野,长途野营拉练锻炼了学生的体魄和意志,体育、美食、艺术节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能力和鉴赏能力,“班级自治”制度、值日班长制度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领导才能,还有社会实践课程、学生社团活动、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辩论会、课本剧表演、名著故事会、专题报告会等等,使学生的课内课外活动丰富多彩,进而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五、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因材施教”一语是北宋人程颐在概括孔子教育教学特点时首先提出来的。他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5〕。“因材施教”,概括地说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进行培养,因人制宜,有针对性地教育。

昌乐二中在“素质+个性,规范+创新”的教育理念下,始终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例如讲例题,低、中难度的面向边缘学生重点讲解;高难度题目允许听不懂的学生看课本或做习题。作业训练,同一班级的学生题目不完全相同,必做题都做,选做题鼓励优秀学生完成。这样使边缘学生、中等生、优秀学生各有所得,不断进步〔1〕。昌乐二中的教师把“尊重个性,激发创造,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作为自己的誓言,并为之不懈努力。昌乐二中还提出,“必须砸烂无效甚至消耗生命的课堂,必须改变仅为高考而教学的陈旧观念。”认为“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育,就是对学生个性和发展的践踏”,强调把孩子们从“时间+汗水”的沉重负担里解放出来。他们大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努力追求“高效课堂”,形成了“271课堂法则”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昌乐二中的教育教学改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昌乐二中,学生们每天睡眠时间约9个小时,周六、周日从不补课,高考成绩却连战连捷,成为一个影响全国的素质教育典型〔6〕。

六、结语

任何一种成功的教育模式都是在总结、继承前人教育思想精华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昌乐二中的教育模式是对孔子“关爱学生”“德育首位”“全面发展”“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等教育思想精华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应试教育的一次革命。分析研究昌乐二中的办学理念和实践模式与优秀教育传统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更好地借鉴其成功经验以促进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

〔1〕赵丰平.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EB/OL〕.(2011-03-17)〔2014-09-27〕.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317/08/6401035_101855984.shtml.

〔2〕马朝宏,李炳亭.县中突破:高考成绩只是副产品:记山东省昌乐二中的活教育:课堂教学“271法则”〔N〕.中国教师报,2007-11-28(8).

〔3〕李炳亭,马朝宏.县中突破:高考成绩只是副产品:记山东省昌乐二中的活教育:八环节学习法:打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N〕.中国教师报,2007-11-28(8).

〔4〕金景芳,吕绍纲,吕文郁.孔子新传〔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31-32.

〔5〕程颢,程颐.二程集: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252.

〔6〕柴纯青.“教孩子三年,要为孩子想三十年”:山东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的高效课堂探索〔J〕.中小学管理,2009(4)18-22.

猜你喜欢
昌乐二中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启航
——松江二中(集团)初级中学校歌
Long A Sounds
庐江二中简介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拧瓶盖的男生
昌乐传统石雕工艺的传承发展思路探析
昌乐方言词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