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结合灭螺措施的演变和灭螺效果评价

2015-03-22 00:34:49沈阳林
湖南水利水电 2015年2期
关键词:血防沅江市钉螺

刘 华 沈阳林

(沅江市安沅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益阳市 413100)

沅江市地处洞庭湖腹地,是血吸虫病流行重点疫区之一,为实现基本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目标,在国家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历经60 多年的水利及血防综合治理,沅江市8 大堤垸堤防的防洪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重点垸、蓄洪垸防洪标准基本达到了20年一遇,一般垸防洪标准基本达到了10年一遇;血吸虫病的流行已得到基本控制,垸内钉螺已逐步消灭,湖洲钉螺面积逐年缩小,人蓄易感地带的疫情等得到有效控制,人蓄感染率明显下降,居民血吸虫病粪便阳性率由27.5%下降至2.95%,急性血吸虫病发病基本控制流行,晚期血吸虫病人得到有效的治疗。回顾过去的水利建设历史,可以认为是一部治水与治虫相结合的历史,消灭或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每一个流行区,都是水利与血防结合的成果。从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只有结合水利建设,从根本上改变钉螺滋生环境,才能有效地控制和阻断血吸虫病流行,治水是治虫的基础。

1 水利工程结合灭螺措施的演变过程

水利工程结合灭螺措施的演变经历了从20 世纪50年代开展的围垸整修、合垸并流,到60年代开始的湖洲围垦、湖汊封堵,再到80年代因洞庭湖环境的变化而开展的改造环境进行灭螺的一个过程,从时段上大体可划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洞庭湖的围垸整修、合垸并流阶段。时间从解放初期到1985年洞庭湖一期治理开始,这阶段所进行的水利工程建设并无结合灭螺的意识。

第二阶段:洞庭湖一期治理阶段,时间从1985~1995年,这阶段所进行的水利工程建设开始融入工程结合灭螺意识。

第三阶段:洞庭湖二期治理工程阶段至今,时间从1996年起,这时段所进行的水利工程建设不仅从规划上把水利工程建设与灭螺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在工程实施上有了明确的血防灭螺目标,因而此阶段的血防效益就更明显,更有效。

2 水利工程结合灭螺措施

水利工程建设从无意识结合灭螺,到水利工程建设与灭螺有机的结合,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发展以及环境的变化,水利灭螺措施也随之演变、发展与完善,水利工程灭螺措施从原则和方法上可分为两个方面。

2.1 垸外易感地带水利工程灭螺措施

它以改造垸外沿堤易感地带环境为主,针对不同的水情、地形和流行特点,采取各有侧重的综合水利工程治理措施,它包括:

(1)结合湖区防洪大堤建设,改造垸外易感地带环境。

●大堤加高培厚工程。沅江市是一个以堤垸为主体的圩垸地区,堤防是沅江人民的命根子,为抵御洪水的侵袭,近几十年以来湖区人民一直在为大堤加高培厚而奋斗。在堤防加固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人力和机械从外洲取土,使堤身加高,断面培厚增大,内外坡比放缓;另一方面通过机械从外洲取土吹填内塘,使水面变为旱地。

●合垸并流工程。过去的堤垸都是由众多小堤垸分散组成,经过1954年以来开始合垸并流工程而形成目前的大通湖垸、长春垸、共双茶垸。通过截流堵坝使小垸合并成大垸,从而使原来垸与垸之间的河汊、滩地并入到了垸内。

●湖洲围垦及堵湖汊工程。沅江市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市,20 世纪60~70年代为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增加粮食产量,开展了大规模向湖洲、湖汊要耕地的垦荒运动,其方法是在紧临大垸外洲或丘陵区边缘湖汊,用土堤或拦洪坝将一定面积的湖洲或湖汊挽围起来,用于耕作和渔业生产。1956年冬挽围了永胜垸,1958年冬挽围了净下洲、茶盘洲,1959年冬挽围了畔山洲,1960年冬挽围了红旗垸,1968年挽围了护华洲,1970年冬挽围了漉湖芦苇场,1971年冬挽围了新胜垸,1975年元月开始挽围目平湖,1978年冬挽围了附山洲,1983年冬挽围了石矶湖。修建大小拦洪坝214 处。

(2)结合大堤混凝土护坡、防浪墙、乱石护坡改造工程建设,以净化堤坡和降低垸外感染性钉螺密度。

(3)结合洪道整治、疏浚、扫障等工程项目,进行抬洲、降洲、翻耕。

(4)结合蓄洪安全建设,修筑顺堤安全台,建成血防隔离沟。

2.2 垸内水利工程灭螺措施

它以改变垸内地理环境,使水流畅通,水位稳定,地形地貌规则化,从而铲除钉螺赖以生存的杂草,它包括:

(1)结合垸内沟渠疏浚、沟渠硬化等水利工程建设,改变钉螺慈生环境。

(2)沟渠开新填旧工程建设,改变钉螺慈生环境。

(3)兴建灭螺池,防止钉螺向垸内扩散。

3 水利工程结合灭螺措施效果评价

水利工程的实施,不仅加固了堤防,整治了险工险段,提高了堤防的防汛能力,而且结合灭螺消灭了钉螺,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综合过去我们所实施的水利工程结合灭螺措施,其形式多样,灭螺效果各异。

3.1 垸外水利工程结合灭螺措施效果评价

(1)大堤加高培厚工程灭螺效果评价。通过堤外取土,挖掉垸外钉螺外洲。从解放后至目前沅江市共加固防洪大堤295 km,治理有螺堤长295 km,有效地改造垸外血吸虫病易感地带外洲面积885 万m2。

通过堤外取土,形成隔离沟,保持平顺通畅,常年水淹,并结合平整洼地,使洲滩不再渍水,有效地阻隔了人群和牲畜入湖,疫情明显下降。沅江市堤外隔离沟总长约65 km,水淹灭螺面积650 万m2,通过填塘使堤内脚水塘变为旱地,填埋灭螺面积201.5万m2。

(2)合垸并流工程灭螺效果评价。通过合垸并流工程,使原来垸与垸之间的河汊、滩地并入到了垸内,一方面并入垸内的洲滩通过多年翻耕种植,钉螺密度及感染率逐年降低,直到全部消灭;另一方面内河因水位稳定,因长期水淹不利于钉螺繁殖而达到消灭钉螺的目的。大通湖垸合垸并入垸内的塞阳河,共双茶垸合垸并入的八形汊河、北港长河等,共治理有螺面积达0.17 万hm2(2.6 万亩)。

(3)湖洲围垦及堵湖汊工程灭螺效果评价。湖洲围垦工程灭螺是洞庭湖行之有效的办法,以往灭螺面积的90%以上都是靠湖洲围垦来完成的。有螺外洲经围垦后并入垸内,钉螺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变,经翻耕种植,将钉螺深埋土中,并结合对不能进行翻耕的区域采取一些如挖新填旧,药物灭螺等综合措施,几年后钉螺密度及感染率逐年降低,直至全部死亡。据统计沅江市从解放以来湖洲围垦灭螺面积为8 508 hm2(127 623 亩)。

堵湖汊工程通过堵坝使湖汊水位稳定在较低水平,水位线以上的钉螺因干旱和土地垦种得到消灭,水位线以下的钉螺因湖汊内水位稳定,且长期被水淹不利于繁殖而达到消灭的目标的。沅江市丘陵区共修拦洪坝214 处(不包括一线大堤大坝),堵湖汊工程灭螺面积约为0.1 万hm2(1.5 万亩)。

(4)结合大堤混凝土护坡、防浪墙、乱石护坡改造建设工程灭螺效果评价。大堤混凝土护坡通过硬化,堤外坡面泥沙淤积少,长草面积少,彻底改变钉螺滋生环境,从而达到灭螺的目的。沅江市共有一线大堤314 km,已混凝土护坡109.424 km,灭螺面积1 901 547 m2。

对于防浪墙,沅江市建设长度共30 km,位于大通湖垸南大北堤,大堤桩号为129+478-159+478,防浪墙墙体高2.0 m,底部高程35.5 m,顶部高程37.5 m,一方面通过防浪墙的建设,为人蓄下湖设置了一道障碍,从而减少人畜入湖数量和人畜血吸虫感染率,据统计南大北堤自从兴建了防浪墙以后居民入湖数量及血吸虫感染率下降了90%,牲畜入湖数量及血吸虫感染率下降了80%多;另一方面结合对南大北堤乱石护坡的改造,使钉螺赖以滋生的缝隙封闭,堤外坡易感地带感染性钉螺密度减少了70%。因而南大北堤防浪被业界誉为“一墙三益”,即防洪、血防、灭鼠三效益。

(5)洪道整治、顺堤安全台工程灭螺效果评价。洪道疏浚工程:通过对草尾河,黄土包的疏浚,使堤外洲护堤地吹筑至最高有螺线高程以上。一方面使堤外洲护堤地内钉螺得到深埋,达到灭螺目的;另一方面堤外洲护堤平台高程超过最高有螺线高程,钉螺无法生存;第三通过对草尾河,黄土包的疏浚,使河岸边滩高程降低,达到水淹灭螺的目的,沅江市洪道疏浚工程灭螺面积约为86.67 hm2(1 300 亩)。

洪道扫障工程:主要是外洲芦苇扫障工程,外洲芦苇扫障后通过对洲滩进行逐年翻耕,使钉螺埋入土层中,从而达到灭螺的目的,沅江市洪道扫障工程灭螺面积约为566.67 hm2(8 500 亩)。

顺堤安全台工程:通过从外洲取土,使堤内或堤外形成一个宽(50~100)m,高程达到保证水位线以上的安全平台。这些年来沅江市共双茶垸兴建了白沙台、坪塘岭台、泗湖山台、新华台及幸福二台,保民垸兴建了保民一台、保民二台。顺堤安全台工程一方面通过挖泥船使外洲有螺土吹填至安全台,钉螺深埋安全台顶面以下,从而达到灭螺的目的;另一方面外安全台台底洲滩钉螺深埋安全台下,钉螺得以消灭;再一方面挖泥船吹填,在外洲形成一定宽度、长度的隔离沟,既提高了洪道的过洪能力,又能阻隔人畜上洲,达到水淹灭螺和减少人畜血吸虫感染率的血防目的。顺堤安全台工程灭螺面积约为83.33 hm2(1 250 亩)。

3.2 垸内水利工程结合灭螺措施效果评价

(1)垸内沟渠疏浚、沟渠硬化等水利工程灭螺措施效果评价。垸内沟渠疏浚工程通过铲草,清淤、坡面整理,加快水流速度,消除钉螺慈生的环境,并将有螺土进行深埋,从而达到灭螺的目的,沅江市近些年来每年都会保持对110 km 以上的沟渠进行疏浚,为垸内灭螺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沟渠硬化工程通过硬化改变钉螺慈生的环境,加快水流速度,从而达到灭螺的目的,沅江市沟渠硬化不足10 km,目前仍处于开始阶段。为巩固沟渠硬化工程灭螺成果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方面要定期对硬化沟渠进行清淤,除草,修补裂缝和崩塌;另一个方面沟渠硬化的高度必须覆盖钉螺滋生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灭螺效果。

(2)沟渠开新填旧工程灭螺措施效果评价。沟渠开新填旧工程是将有螺沟渠废除,然后将新开沟渠的无螺土填入旧沟渠中,使旧沟渠中的钉螺深埋土中,从而达到灭螺的目的。从实践的效果来看,沟渠开新填旧工程灭螺措施效果最佳。沅江市近几年来实施的小农水工程、农开工程以及国土复垦工程,都为垸内灭螺作出了贡献。

(3)灭螺池工程灭螺措施效果评价。沅江市从20 世纪20年代初开始灭螺池工程建设,到目前共建设灭螺池48 处,其中大通湖垸22 处,共双茶垸19 处,长春垸、永新垸各2 处,净下洲垸、畔山洲垸、保民垸各1 处。灭螺池分为两种形式,闸后沉淀式及深层取水式。40 处灭螺池有38 处为闸后沉淀式,2处为深层取水式(大通湖垸的三码头闸及向阳闸)。

闸后沉淀式灭螺池工程灭螺原理是通过在闸后设置沉淀池,扩大闸后过水断面,降低过水流速,并在沉淀池后设置拦螺墙,布置好拦螺网,使入垸钉螺沉于沉淀池内,待枯水季节时再采取药物对钉螺进行查杀,从而达到灭螺的目的。

闸前深层取水灭螺池工程灭螺原理是通过从外闸门口向前按一定坡比延伸管身至河中深水处,取水口处高程低于当地最低估水位,闸取水时因钉螺飘浮于水面之上而杜绝入垸,从而达到防螺的目的。为保证深层取水灭螺池工程的功效,在取水口处设有防水流旋涡装置,在外闸门处设有减压井设施。

据现场观测,闸后沉淀式灭螺池工程均发挥了沉螺作用,在沉螺池出口查不到钉螺,沉螺池内钉螺回收率大于70%。闸前深层取水灭螺池工程防螺效果最佳,垸外钉螺入垸率为零。

4 结语

经过多年来水利结合血防的工程实施,有效地拦截了钉螺的流动,抑制了钉螺在垸内繁衍生长,减少了与人体接触的机率。实施的专项工程对控制钉螺的滋生、繁衍更是功效独具,但由于血防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反复性特点,我们必须思想不松、工作不停,为早日实现血吸虫传播控制达标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血防沅江市钉螺
2020年洪涝灾害后湖北省钉螺扩散情况调查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34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华人时刊(2022年4期)2022-04-14 09:27:56
2016—2021年池州市贵池区新发和复现钉螺情况分析
浅析沅江市推行河长制模式
沅江市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一种快速鉴别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雌雄性的方法
勇立潮头当先锋诚信经营创大业
———湖南省沅江市安沅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就地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实践探索——以湖南省沅江市为例
中小型灌区水利血防工程设计浅析
河南科技(2014年4期)2014-02-27 1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