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显昌
(龙里县公路工程技术室)
厦蓉高速贵州境水口(桂黔界)AT14 标合同段项目位于从江县谷平乡,环境恶劣,施工难度非常大通过全体项目建设至的努力,该项目于2010 年建成通车。
第AT14 标合同段项目由K59+603.195 至K64+195 长约4.952 km,技术标准为高速公路,沥青混泥土路面。有土石方53.4 万m3,立交0 处,大桥6 座,计长3 188.3 m。为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在K60+100-K60+600 路基挖方段设置40 mT 梁预制场,预制场承担流架沟大桥、平友1 号大桥、平友2 号大桥、平友3 号大桥共计600 片40 mT 梁的预制任务。
在钢绞线进场之后,需要根据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对其进行试件截取,通过相关检测部门对进场钢绞线进行抗拉强度、延伸率、弹性模量试验检测,检测各项指标满足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检测报告附后。进场预应力钢束采用符合GB/T5224-2003 标准的高强底松驰钢绞线,公称面积140 mm2,标准强度fpk≮1 860 MPa,弹性模量Ep=1.99 ×105MPa,松驰率小于3.5%。进场的钢绞线在存放、搬运和操作过程中进行有效保护,预应力钢绞线存放时应垫垫木,上用防雨彩条布覆盖,确保钢绞线不锈蚀。
对于钢绞线的下料需要严格对钢绞线的下料长度进行控制,具体下料的长度需要经过计算所得。下料长度L 参照下式计算
L=l+2(l1+l2+l3+75)
式中:l 为孔道长度;l1为工作锚厚度;l2为穿心千斤顶长度;l3为工具锚厚度。
本工程主要采用的是在张拉前进行钢绞线的穿入,在穿入之前在每根钢绞线端头位置进行编号,应逐根理顺,绑扎牢固,防止互相缠绕。在进行钢绞线穿入之前,需要运用塑料帽将钢绞线的顶部包住,以免在钢绞线穿入波纹管时将波纹管损坏。在钢绞线的穿入过程中,因该加强对孔道以及锚垫板的检查,保证孔道以及锚垫板位置的精确。应该保证孔道内部是通畅的,严禁出现水或者是其他杂物。对于已经制作成功的孔道应该对其绑扎的牢固性进行检查,严禁出现端头出现折损的现象。在钢绞线穿进作业结束之后,应该将管道的两端进行密封,以免湿气进入管道中。
在张拉之前,需要对混凝土构件的外形以及尺寸进行检查,保证其尺寸以及外观质量能够与相关质量要求相符。张拉时砼强度必须达到80%设计强度时方准施加预应力。张拉方式采用两端同步张拉、均衡对称张拉,其纵向钢束全部张拉完毕并通过检测确认无误,整个张拉过程严格按照张拉力及引伸量进行双控。其张拉程序为: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15%→σk100%(持续2min)→σk(锚固),确保张拉质量,测伸长值并绘制P-0 关系曲线。预应力钢丝束采用型号为YZ85 型锥锚式千斤顶及配套油泵进行张拉;预应力钢绞线采用YCL 式穿心式千斤顶。本桥张拉机具采用YCL 穿心式千斤顶及配套油泵。张拉千斤顶进场必须经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并给出相应的回归方程式。在施工过程中根据规范每张拉200 次后重新进行检测(本工程为每50 片梁检测一次)。根据检测部门得出的回归方程式计算各张拉力时的油表读数在张拉过程中予以控制。在张拉时油表必须与千斤顶对应,严禁错乱。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的施加要缓慢均匀,锚固时要回油迅速。被张拉的T 梁两端要有明显的标志,50 m 严禁站人和行人,必要时用木板加以遮挡。张拉完成后,立即用水泥砂浆将锚具和钢绞线周围封锚,封锚砂浆搞压强度达到10 MPa 时即可压浆。
等到整个T 梁的所有预应力束张拉完成之后,需要及时的进行压浆作业。在压浆之前,应该做好干钢绞线的切割工作,并且对孔道进行冲洗。还应该将锚具四周的钢丝的缝隙进行填满,避免出现冒浆。压浆作业中,主要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要求集中将一处进行压浆完成,如果在压浆的过程中出现停歇的现象,需要将孔道内部存在的水泥浆清理干净,然后重新进行压浆,从而对压浆中孔道的通畅进行保证。本工程压浆作业使用活塞式压浆泵压浆,开始时压力要小,然后逐步增加,一般为0.5~0.7 MPa。
在进行钢绞线的张拉之前需要对张拉设备进行检验和校订,保证千斤顶和压力表相配套,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钢绞线实际试验的弹性量计算理论伸长值,按公式△L=Pp×L/(Ap×Ep)计算每束钢绞线的理论伸长值,采用张拉力和伸长值双控张拉,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在钢绞线的下料过程中,严禁运用电焊对钢绞线进行切割,应该运用圆盘无齿锯将其切割成为一个平面。
本工程锚具采用YZ85 型锥锚具。在传输之前需要将管内的杂物以及漏浆清理干净,抽样检查夹片硬度。逐个检查喇叭管内有无毛刺,对有毛刺者,不准使用。所有锚具均须整体式锚头。不允许采用分离式锚头。
张拉体系采用YCL 式穿心式千斤顶。超过规范规定使用次数和时间的必须重新进行标定。严重漏油必须重新标定。延伸量出现系统性的偏大或偏小必须重新标定。张拉次数超过施工规范规定的次数必须重新标定。千斤顶和油泵必须配套标定和配套使用。
在每次完成张拉之后需要对其原始的张拉记录进行完整的保存,并且需要在监理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由于设计图中后张法引伸量不含工作长度部分引伸量,施工时须根据实际考虑此部分引伸量。在进行第一片梁张拉时需要对管道摩阻损失、锚圈口摩阻损失进行测量。应该以实际测量的结果为依据对张拉控制应力进行控制,并且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对应力值进行保证。张拉过程中随时注意上拱度的变化,若实际上拱度与计算上拱度相差悬殊,应查找原因;预应力钢材的断丝、滑丝,不得超过规定要求,如超过规定数,应进行更换,如不能更换时,可以将其他束的张拉力进行提高,对其进行补偿,但是提高得到的最大的张拉力严禁高于钢绞线强度标准的80%。
工程中运用于压浆的水泥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且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水泥浆配合比设计和施工,以保证水灰比以及水泥浆稠度符合要求,还应该加强对水泥浆的泌水率控制,应该控制在2%以内,并且应该保证水泥浆的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数值。当压浆分两次完成时,两次间隔时间不少于30~45 min。第二次压浆应检查注入端及出气孔的水泥浆密实情况,需要时要进行处理。水泥浆拌合好之后应该及时的进行压浆作业,其间隔时间应该不高于半小时。在压浆之前,应该对水泥浆进行经常性的搅动。在压浆作业中,应该连续进行。在压浆的作业中,应该对每一工作班进行试块的制作,应该选择不小于三组的试块,对其进行标准养护,时间控制在28 d 左右,养护之后需要对试块的抗压强度进行检查,将检查到的抗压强度作为评价水泥质量的标准。
上述工程40 mT 梁预应力张拉施工以及质量控制为T梁张拉施工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不仅减少了张拉施工中的误差,还对张拉质量进行了有效的提高。在今后的工程中,还应该加强施工控制,加强研究,不断的提高T 梁张拉施工水平。
[1]胡长军.浅议后张法预应力T 梁施工工艺[J].中国科技博览,2012,(26):154.
[2]陈德辉.曾维成.徐迎春.浅谈寿江大桥50 m 大跨度T 形预应力梁施工[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1):45-46.
[3]刘伟胜,高光彬.浅谈预应力砼连续T 梁的施工控制[J].江西煤炭科技,2005,(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