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爱华
(江苏省滨海县植保植检站,江苏滨海224500)
滨海县小麦夏玉米两熟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毛爱华
(江苏省滨海县植保植检站,江苏滨海224500)
实现小麦夏玉米两熟双高产,须将一年上下两季作物作为统一生产系统,高度协调好前作与后作关系以及群体与个体关系。在高产途径上采取保证足穗、主攻大穗、稳定提高粒重,优化品种搭配组合,优化播期密度组合,提高播种质量,合理运筹肥料和后期促进根叶互养等5项配套栽培技术,保证小麦夏玉米两熟的生育进程与当地最佳季节同步,茎蘖动态与叶面积动态合理协调,搭好丰产架子与增加经济产量并重。
小麦;夏玉米;双高产;栽培技术
为了探索小麦和玉米两熟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我们结合农业部和江苏省小麦夏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2012至2014年在滨海县的八滩镇和滨淮镇组织实施了2个小麦夏玉米两熟制千亩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并以此为核心,向外大面积辐射,取得了显著效果。3年2个高产方累计面积480.36hm2,平均产量达17308.5kg/hm2(小麦7779.0kg/hm2,夏玉米9529.5kg/hm2)。在此基础上,总结完善了小麦夏玉米两熟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3年示范推广实践证明,小麦夏玉米两熟双高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进行全面分析,充分利用当地光、温、水和生产资源,把上下两季作物作为一个统一的生产系统,高度协调好前后作关系以及群体与个体关系,保证夏秋两熟均衡增产。3年示范区前作小麦平均产量518.6kg/667m2,比当地大田平均产量398.7kg/667m2增30.67%。后作玉米平均产量635.3kg/667m2,比当地大田平均产量502.1kg/667m2增26.53%。较好地克服了过去只求单一作物高产的做法,确保了小麦夏玉米两熟双高产指标的实现。
从穗、粒、重3个因素构成来看,应在保证足穗的基础上,主攻大穗和稳定提高粒重。前作小麦平均产量518.6kg/667m2,其中淮麦20平均42.85万穗/667m2,每穗30.97粒,千粒重41.43g;徐麦30平均41.06万穗/667m2,每穗32.51粒,千粒重42.07g。后作夏玉米平均产量635.3kg/667m2,其中苏玉29为3891穗/667m2,每穗549粒,千粒重314.8g;蠡玉16号3657穗/667m2,每穗586.3粒,千粒重320.1g。
2.1生育进程与最佳季节同步
示范区3年前作小麦选用的淮麦20和徐麦30两个半冬性品种,在适期播种条件下,全生育期240d左右;主茎总叶片数13张,少数12和14张;冬前(12月20日)出生6.5~7.5叶,越冬期间出生1叶左右,春后出生5.0~5.5叶。最佳播期10月5~15日,播后6d出苗,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分蘖,3月20~25日拔节,4月25~30日抽穗,6月6~10日成熟。
后作夏玉米选用苏玉29(中熟紧凑型)和蠡玉16号(中熟半紧凑型)2个品种,在适期播种条件下,全生育期105~110d,主茎总叶片数19~20张;地上伸长节间14个,少数13个;拔节期展开叶7叶左右,可见叶11叶左右;大喇叭口期展开叶11叶左右,可见叶16叶左右;抽雄期可见叶19~20叶,展开叶17叶左右。最佳播期6月15~20日左右,播后5~6d出苗,7月17~20日拔节,8月6~10日抽雄,8月10~14日吐丝,9月30日~10月5日成熟。
2.2茎蘖动态与叶面积动态合理
示范区前作小麦在适当减少基本苗数的基础上,促进冬前早发壮苗,争取春季稳长。3年基本苗平均为15.21万/667m2,冬前苗70.33万/667m2,最高苗102.62万/667m2,成穗数淮麦20为42.85万/667m2,徐麦30为41.06万/667m2,单株成穗2.5±0.5个。叶面积动态指标冬前1.27,返青期2.26,拔节期4.08,抽穗期6.68达最大值,灌浆中期为4.27。尤其是后期狠抓了根叶互养,有效地延长了上部3张叶片的功能期。
后作夏玉米播种密度,苏玉29平均4018株/667m2,空秆率为3.16%,实收3 891穗;蠡玉16号平均3801株/667m2,空秆率为3.94%,实收3657穗/667m2。叶面积指数动态,拔节期0.78,抽雄期4.52,吐丝期4.86,叶面积指数在4左右时维持1个月左右,灌浆后期平稳下降,到成熟时仍保持在2.8左右。
2.3搭好丰产架子与增加经济产量并重
示范区3年小麦和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拔节至抽穗期积累量较高,小麦为396.64kg/667m2,玉米为429.32kg/667m2,分别占总干物重的31.57%和31.18%,有利于搭好丰产架子;二是抽穗至成熟阶段干物质积累量高,小麦为577.97kg/667m2,玉米为808.91kg/667m2,分别占总干物重的46%和58.75%,这对经济产量的形成和提高十分有利。
示范区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动态,前作小麦越冬始期、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分别为106.8、202.15、281.72、678.36和1256.33kg/667m2,籽粒产量为518.6kg/667m2,经济系数为0.41;后作夏玉米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和成熟期分别为138.70、568.02、595.44和1376.93kg/667m2,籽粒产量为635.3kg/667m2,经济系数为0.46。
通过优化品种搭配组合,优化播期密度组合,实行精播细管,肥促化调,大力提高个体素质,优化群体质量,保证小麦和夏玉米的生长发育始终朝着高产轨道发展。
3.1优化品种搭配组合
优化品种搭配组合,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保证两熟均衡高产的首要前提。根据本地区气候、土壤条件和耕作制度特点,按照丰产性好、适应性强、抗病抗倒、高产优质的要求,选用优良品种进行合理配组。经试验示范实践得出,目前适合本地区高产栽培的品种,前作主要有淮麦20和徐麦30等半冬性小麦品种,后作主要有苏玉29和蠡玉16号等紧凑型和半紧凑型中熟大穗玉米品种。这些品种配组后,只要与良法配套,都有较大的高产潜力。
3.2优化播期密度组合
优化播期密度组合是建立高产群体的一项重要内容。小麦和夏玉米最佳播期的确定,根据具体品种特性,充分利用当地温光资源,培育早发壮苗,保证小麦和夏玉米的生长发育进程,尤其是产量构成要素的形成与当地最佳季节同步,避免或减轻自然灾害影响,实现两熟均衡高产。本地半冬性小麦品种的最佳播期为10月5~15日,在适播期内力争早播;基本苗平均为15万/667m2左右。玉米播期的确定,主要受前作小麦收获期的影响,常年适宜播期在6月15~20日,苏玉29平均4000株/667m2左右,蠡玉16号平均3800株/667m2左右。
3.3提高播种质量
提高播种质量是争取早、全、齐、匀、壮苗的保证。前作小麦围绕保墒整地、抢墒播种,统一采用机械条播,保证播种深浅一致、下种均匀、出苗整齐。后作夏玉米围绕争五苗,采取麦收后板茬免耕播种,用锄头开穴点播,做到随收麦随播种;如果麦收后土壤墒情不足,采用小肥大水,造墒播种,用人畜粪尿1000kg/667m2对水1500kg,随播种沟穴浇施抗旱,保证一播全苗,出苗整齐。
3.4合理运筹肥料
肥水运筹是调节群体的最重要的可控因素之一。小麦和夏玉米两熟双高产,需肥多,地力消耗大,所以需要增加肥料投入,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才能确保土地高产出的良性循环。高产田在增加肥料投入和改进运筹方法上主要抓3条:一是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化肥利用率。每年增施土杂肥5000kg/667m2以上或人畜粪尿3000kg/667m2以上。二是坚持秸草还田。采用小麦、玉米收割时直接粉碎还田或玉米行间回铺麦草和玉米秸秆粉碎养猪过腹还田,每年秸草还田量达500~800kg/667m2。三是合理运筹肥料。全年纯氮用量为42.63kg/667m2,小麦施纯氮22.36kg/667m2。在施肥模式上采用两头促,中间补。一是施足基肥,促壮苗早发。基肥施土杂肥5000kg/667m2,尿素15kg/667m2,磷肥35kg/667m2。二是重施拔节肥,一争足穗,二争大穗。拔节肥在麦苗叶色略有褪淡、分蘖明显两极分化、基部第一节间明显伸长到定长时,随雨撒施尿素7.5~10kg/667m2。三是灵活施用平衡肥,对长势正常的高产麦田,腊肥和返青肥要严格控制,防止春发过头;但对冬春发苗不足,长势不平衡的田块,用少量速效肥料促平衡;早春结合锄草,对生长偏旺麦田进行深锄控苗。
夏玉米施纯氮20.27kg/667m2,在施肥模式上,麦茬直播玉米,运用一带两追方法。一是带好种肥,用复合肥15kg/667m2或人畜粪尿1000kg/667m2,锌肥1.5kg/667m2,随播种沟穴施用。二是早施壮苗肥,在7月上旬搞好灭茬松土后,于可见叶4~5叶时,施尿素7.5~10kg/667m2或人畜粪尿1000kg/667m2,加磷肥25kg/667m2,开塘穴施,促平衡、争壮苗、降低空秆率。三是重施穗肥,攻穗大粒多,按照玉米雌穗分化进程与叶龄同伸规律,于展开叶10~12片,可见叶15~16片时,用尿素25~30kg/667m2开塘穴施,遇旱时结合抗旱,肥水齐下。
3.5后期促进根叶互养
示范区产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小麦夏玉米抽穗至成熟阶段群体的光合生产量。提高抽穗后群体光合效率和物质生产能力,能更有效、更显著地提高籽粒经济产量。所以小麦玉米两熟均衡高产的指标能否实现,最终还决定于抽穗以后调控是否合理得当。
为了有效地延长高产田两熟后期根叶寿命,提高光合生产效率,在调控技术上重点抓好4条:一是继续管好用好田间一套沟。保证高产田水系配套畅通,达到排灌降自如,为提高后期根系活力,创造一个水肥气热协调的土壤环境条件,防止后期受渍,造成烂根早衰。二是加强病虫害防治。保护好后期功能叶片,将病虫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三是大搞叶面喷肥。延长后期功能叶寿命,提高后期光合效率。在病虫害防治和叶面喷肥上,采用肥药混喷,一喷多防的方法,前作小麦针对赤霉病和白粉病发生情况,于5月上旬,用20%粉锈宁25~30ml/667m2、25%多菌灵250g/667m2加百施利100ml/667m2对水20kg弥雾或对水50kg混喷两次进行防治,对黏虫和蚜虫发生重的田块,再加20%吡虫啉20~30ml/667m2对水20kg弥雾或对水50kg喷施防治。对玉米螟在心叶末期用1.5%的辛硫磷颗粒剂3kg/667m2灌心,在抽穗吐丝期用20%吡虫啉20~30ml/667m2加百施利100ml对水20kg弥雾或对水50kg喷施防治。四是适期收获。小麦在蜡熟中后期突击抢收,夏玉米在果穗苞叶发黄后7~10d、籽粒乳线消失时收获,产量最高。
2015-02-13
毛爱华(1980-),女,农艺师,主要从事作物栽培与植保绿色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