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语文作文批改方式的革新

2015-03-21 07:42陈燕
文教资料 2015年2期
关键词:评语写作水平主体

陈燕

(周宁县第九中学,福建 周宁 355406)

小议语文作文批改方式的革新

陈燕

(周宁县第九中学,福建 周宁 355406)

作文批改一直是困扰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难点。作文要不要改?怎样改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百年来许多专家提出了独到的方法,甚至还形成了批改作文的模式。然而,针对现在中学生思维方法的转变,许多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作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对作文批改方式进行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

中学生作文 批改方式 主体多元化 自主化 过程分层化

特级教师杨一清曾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沉重的负担。”而作文批改作为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有效性更成了语文教师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如何有效提高作文批改效率,进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笔者认为批改方式的创新是关键。

一、传统作文批改方式弊端重重

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作文教学的基本思路形成静止的教学程式: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整个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从属地位,若有似无。作文批改教师一手包办,学生辩解的机会也被剥夺。于是久而久之,教师呈现批改倦怠状态,批改机械化,评语概念化,作文批改这项本来充满人性美、生活之趣的审美活动成了枯燥的“批量生产”,甚至连评语都公式化,如本文中心明确,语言流畅……教师的包办使学生逆来顺受,形成无所谓的态度,导致作文批改无意义。一学期下来,有些学生甚至一次也没看过评语,看一眼分数后,作文就成了“永远的收藏品”,作文批改形同虚设。鉴于作文批改方式现状,改革批改方式已迫在眉睫。

二、作文批改方式革新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版)》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要求,并更具社会需求不断调节自我,更新发展。”

(一)批改主体:从“单一”向“多元”拓展

传统的作文批改主体是唯一的,就是老师,批改无所谓分工,从改错到评分,再到评语,教师亲力亲为,从不假手于人。于是,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班级的学生只适应某一种文体写得出色,而对其他文体则普遍感到力不从心。调查发现,这是由于该班语文老师偏好这一文体,评价标准由老师的主观喜好来定,这种文体所得分数高,于是学生都写这一文体,学生写作思维被固定,写作空间封闭。这种单一的批改主体无法提高作文批改效率,需要改变。

《课标》中对于作文批改方式可以归纳为“全程开放,张扬个性”,倡导开放而有活力的批改主体。笔者认为学生是写作的主体,必然也是批改的主体,不能把学生隔绝在批改程序之外。学生自我批改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我批评、自我修改的能力,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写作中的不足,及时修改,获得成功感,激发写作兴趣。家长参与作文批改能很好地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从情感上对孩子的写作有激励作用,是德育的重要手段。近几年,征文或学生刊物的多元化发展,学生可以发表作品的平台越来越多,于是教育专家或作家成了批改学生写作的一种隐性主体,学生可以用投稿方式验证自己的写作水平。所以,作文批改的主体不应局限在教师,应该多元化拓展,在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家长主体地位的辅助作用,同时挖掘专家、作家主体性的潜能,让作文批改主体多元化。

(二)批改方式:从“包办”到“自主选择”转换

作文批改一直都是语文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由出题到批改老师一手承包,学生基本不参与,即使参与也只是最后的错别字修改,很少能向教师传递反馈意见,作文批改呈现形式化、无效化。教师常抱怨作文量多难改,累死累活地改了,学生还不看,三年批改学生作文水平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学生怨声载道,教师批改作文太过笼统、模式化,因而不知如何按老师的意见下笔修改,很多作文只能不改了之。

如何改善这样的作文批改现状,笔者认为,作文由写到批到改,学生都应该是主体,由学生选择批改作文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而异会更有效果。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正处在自主性和个性化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适当放权给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1.批改作文的用笔颜色、符号,甚至评语都可以与学生商定决定。笔者在一次作文批改后,发还作文本时发现一位女生很不高兴,于是问她哪里不懂,她表示不喜欢红笔改,一大片红红的,看着很不舒服。她的回答启发了我,学生的喜好已成为学生不爱学作文,讨厌改作文的因素。于是第二次作文我让学生集体商议改作文的用笔颜色和评语类型,学生积极商讨后决定女生用粉色,男生用绿色,评语不要太概括,在写作的语言表达、格式等细节处可以多评价,直接指出错误和不足,明确修改的具体方式。我接受了学生的提议,第二次发放作文本时,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作文本看批改和评语,有的同学当场就开始修改,我巡视后发现许多同学修改得十分出色。半年下来,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特别在语句顺畅、修辞表达和细节描写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写作文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许多同学一提写作文就头疼,都怕写不好。究其原因,教师批改方式的单一性是关键之一,学生连参与批改的资格都没有,怎么对作文产生兴趣呢?因此,让学生参与作文批改,成为批改的主体,激发他们的批改兴趣,从而获得成就感,是改善学生厌恶写作的重要手段。

2.作文批改方式可以是独自一人,教师批改或学生自改,更多时候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小组评议引发头脑风暴,促进批改最优化。一次小作文习作,笔者本打算收缴批改,但许多学生不愿上交,经了解他们认为自己写不好不想交。这时,我安排在小组内集体批改,然后选择最好的作品在全班交流。许多同学眼睛亮了,小组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边说边改,相互学习。讨论后修改的作文比原文精彩了许多。一个平时调皮的小男生更是推翻了我上课时的观点。认为《伤仲永》中的“一乡秀才观之”的“观”翻译成“看”太单调了,改成“欣赏”会更有意境。对此,我不由得惊叹:“是啊,多有创意的见解。”从而发现教学中提倡合作学习方式,在作文批改中也是很实用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团队合作比孤军奋战要有效得多。作文批改不是老师或学生的独自行动,应体现集体的智慧,创意有时就在讨论中闪现。

(三)批改过程:从“一劳永逸”向“分层深度”延伸

我们常感叹名著的产生是反复修改、多年积淀的结果,却忘了作文批改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要经过多次批改,去粗存精,精益求精。教师批改作文多是一次性的,批改后指明错处,让学生回去修改,但对修改内容极少再次思考,有时甚至学生有无修改也不加关注。学生常写作文,教师忙于改作文,但收效甚微。要使学生作文水平提高,教师必须在质上做文章,分层批改,多次批改,挖掘写作的深度。

首先,给学生写作能力分层,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分成上中下三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标准的批改,各有侧重点不同。对于语文基础很差的学生要重视字词书写,句子通顺与否,中心是否切题等写作基础要求,评语以鼓励性为主,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例如,有一篇作文字数不够,立意一般,还有很多错别字,但有一段写得很感人,细节描述精彩。于是我给出评语:“你的文章字数被你裁剪了很多,但有一段文字让我很感动,你与小猫最后告别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十分友爱,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如果其他段落也能这样会更好,加油。”学生拿到批改很兴奋,说这是他的作文第一次被老师表扬,还及时问我怎么修改,在以后的写作课上常常提出如何修改的问题。对于写作水平中等的学生,要加强作文结构锻炼,以求形成自己的写作模式或写作风格。对于已经有一定写作水平的学生,批改和评语的重点可以严格指出不足之处,让学生多次修改,强调语言的表现力。

其次,应重视批改对象的分类、批改方式的多样化。作文批改应按对象多少分三类:集体批改、面对面单独指导批改、结对子互相批改。集体批改面向全体学生,从整体上针对学生的共同问题做出批改,在批改前提出批改标准,并按照标准统一批改,这种批改系统性强,指导性强,多以老师批改为主,有利于学生写作的宏观评价,但对提高学生个人的写作能力效果不明显。这时,可以面批的方式针对学生个人的写作不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面地批改,指出意见让学生修改,完成二次批改。这样反馈及时,因材施教,是最好的作文批改方式之一。结对子互批方式是让学生面对学生,取长补短,商量批改方向,确立批改目的的互助学习方式在作文批改中的运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互相了解,确立自己的写作目标,榜样作用明显。

最后,对于写作的评价、评语,应以鼓励为主,言之有物,有所依据,对于中层学生鼓励与指导要有机结合。作文批语是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劳动从形式到内容的总结性评价或建议,是师生双向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师生用文字进行沟通交流。

一段好的批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仅可以让学生爱好作文,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会生活。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我的一位学生曾这样说:“……我一直保留着上初中以来的作文。虽然看到自己那幼稚的文字常常脸红,但是,回想起您批改时的批语,仍有新的启迪,因为您教给我们的不仅是写作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如何生活的道理和人际交往的平常心态。”作文批改的意义已远远超出批改本身,它是师生信息交流的桥梁,是师生友谊的结晶。

总之,作文批改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写作能力发展,是写作的推动力。虽然,良好的作文批改方式并非朝夕之间便可形成,但教师一定要在导向上多动脑筋,在教法上认真探索创新,不断养成较好的写作批改习惯,使学生“习惯”在这个老师的带领下,自觉主动地走上学习语文的康庄大道。

[1]魏书生.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习惯.教师网,2003.

[2]黄百安.“注重过程写作教学模式”初探.《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6.

[3]林志荣,何炳骅,云天椿.语文教学系统理论纲要.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4]阎承利.教育最优化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评语写作水平主体
“以读促写”,提升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