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血型抗原抗体检测对保障输血安全的意义

2015-03-21 05:39:58吴敏华刘棋枫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血型表型抗原

吴敏华,蔡 葵,刘棋枫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广东 528000)

Rh血型抗原抗体检测对保障输血安全的意义

吴敏华,蔡 葵,刘棋枫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广东 528000)

目的探讨Rh血型系统抗原、抗体检测在安全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在该院住院的2 700例输血患者进行Rh系统抗原表型检验和抗体筛查。结果Rh血型抗原表型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5种抗原基因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D、e、C、c、E。结论对于接收输血者及供血者,除了要做必需的常规检查外还应进行其他4种Rh血型抗原表型的检查及相应抗体的鉴定,从而避免因输血而产生免疫性抗体,给患者再次输血带来困难。

Rh血型系统; 抗原; 抗体; 基因频率; 输血安全

Rh系统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血型系统,红细胞上的Rh复合物存在丰富的抗原表位,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在临床输血中,其重要性仅次于ABO系统。在一般的常规交叉配血中,Rh血型只检测D抗原,并没有对E、C、c、e这些抗原进行检查,但某些患者在接受多次输血或孕妇多次分娩后,血液中会产生相应抗体,再次输血时可能会引起输血反应。本院输血科对2 700例输血患者进行了Rh抗原表型和Rh抗体检测,通过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Rh(D)、Rh(C)、Rh(c)、Rh(E)、Rh(e)血型抗原以及相应抗体的分布情况,旨在探讨Rh血型系统抗原、抗体检测在安全输血中的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于本院住院并进行输血的2 700例患者,其中男1 252例、女1 448例,年龄6~82岁。

1.2 仪器与试剂 抗D(IgM+IgG)、抗C、抗c、抗E、抗e抗体(来自上海血液生物制剂中心),抗体筛选细胞(一套3种)和谱细胞(一套10种)为上海血液生物医药责任公司产品,抗人球微柱凝胶反应卡为强生公司产品。主要仪器包括孵育仪(美国强生公司产品)与离心机(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1.3 方法

1.3.1 Rh抗原检测 取小试管5支,分别标记“抗D”、“抗C”、“抗E”、“抗c”、“抗e”,按标记分别加入用于分型的抗D(IgG+IgM)、抗C、抗E、抗c、抗e抗体血清1滴,再分别加入5%受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混匀,以1 000×g离心15s,将试管轻轻摇动,用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

1.3.2 结果判断 如凝集则表示受检者红细胞上有相应抗原;若无凝集则表示受检者红细胞上无相应抗原。用5种抗Rh血清可检测18种抗原表型。

1.3.3 Rh抗体检测 先用抗体筛选谱细胞(一套3种)进行意外抗体筛选,抗人球微柱凝胶反应卡各加入0.8%~1%试剂红细胞悬液50μL,然后加入患者血清50μL,在孵育仪37℃孵育15min,1 000r/min离心10min,肉眼观察结果,红细胞均匀沉于管底者为阴性,悬浮于凝胶表面或凝胶中段者为阳性。对意外抗体阳性的标本用10种谱细胞进行抗体类型鉴定(方法同上),然后统计Rh系统阳性抗体。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录入与计算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

2 结 果

检测为E抗原阴性的有1 695例(62.8%),c抗原阴性的有1 502例(55.6%),e抗原阴性有137例(5.1%),C抗原阴性有193例(7.1%),D抗原阴性有7例(0.26%)。Rh血型抗原表型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5种抗原阴性所占百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E、c、C、e、D。其中,D抗原阳性而E阴性1 692例(62.6%),D抗原阳性而c阴性1 501例(55.6%),D抗原阳性而C阴性191例(7.1%),D抗原阳性而e阴性138例(5.1%)。见表1。

2 700例患者D、C、c、E、e抗原频率和基因频率分布,见表2。抗原频率为该抗原阳性例数与统计总例数之比;基因频率计算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采用文献[1]的方法。结果得出5种抗原基因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D、e、C、c、E。Rh血型系统抗体分布,见表3

3 讨 论

天然产生的Rh抗体极为少见,几乎所有的Rh抗体都是由于输入血型不合的血液或母体Rh血型不合的妊娠等同种免疫作用而产生[2-4]。笔者对本院2 700例输血患者进行Rh血型系统抗原及产生的意外抗体分类,发现Rh血型抗原表型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5种抗原基因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D、e、C、c、E;5种抗原阴性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E、c、C、e、D。从表1可以看出E抗原阴性的比例最高(62.8%),其次是c抗原(55.6%)。表3显示检出的20例抗体阳性者中,抗E抗体11例(55%),比例最高,其次是抗c、抗cE联合抗体分别是3例(15%)和2例(10%),符合抗原阳性与阴性的百分率越接近,产生抗体的机会也越多的规律[5]。

本研究中,D抗原阳性而E阴性者1 692例(62.6%),D抗原阳性而c阴性1 501例(55.6%),D抗原阳性而C阴性191例(7.1%),D抗原阳性而e抗原阴性者138例(5.1%),而D抗原阳性E、c联合阴性者1 469例(54.4%)。这表明即使常规检测Rh(D)抗原,输血过程中也可能因其他4种抗原-抗体反应而产生溶血反应。张杰等[6]报道因为E、c抗原性较强,若E和c抗原阳性血输入的比例较高会导致E和c抗原为阴性的患者在反复多次输血的情况下,体内抗E和抗c抗体的滴度逐渐增加,最终可能发生溶血反应。

虽然D抗原性最强,但中国汉族人Rh D抗原阴性率极低(0.26%),故抗D抗体少于Rh系统其他几种抗原免疫产生的抗体,并且中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输血前要常规检查患者Rh D血型,并对Rh D阴性患者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避免了盲目输血所致的免疫反应,抗D产生的频率有下降趋势。表3中两例D抗体阳性者均为经产妇怀孕两次以上而产生。鉴于中国人E、c抗原频率分布阴、阳性接近的特点,接受输血者与献血者在Rh E、Rh c等抗原均未知情况下输血,使得Rh E、Rh c阴性接受输血者产生同种免疫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在这方面造成疑难配血及新生儿溶血病的可能性也较欧洲的白种人多[7]。母亲与新生儿Rh血型不合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新生儿溶血病,朱碎永等[8]报道,由抗D及Rh其他系统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病较其他血型系统多见(ABO血型系统除外),但后遗症和病死率却高于ABO系统,这些患儿母亲都曾有妊娠史或输血史。因此对产前尤其是对曾有过妊娠史或输血史的孕妇做产前夫妻Rh血型和孕妇Rh免疫性抗体筛查极有必要,可以对新生儿溶血病做出早期诊断和治疗,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在中国,人群中红细胞血型意外抗体出现最多的是Rh血型系统,据蔡葵等[9]报道中统计,38例产生意外抗体的输血患者中,Rh血型系统的抗体占了83%。不同种族人群红细胞Rh血型遗传多态性决定了其抗原表型存在差异,接受Rh血型抗原免疫的机率也不同,Rh血型抗体的检出频率及抗体特异性分布也存在人群及地区差异。伍伟健等[10]对佛山地区献血员的分布频率做了统计,与本院输血患者的抗原分布频率无明显差异,因此会导致在输血中产生抗体的概率较高,所以国内目前仅常规检测Rh D抗原是远远不够的。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输血者及供血者,除作必需的常规检查外还应进行Rh血型其他4种抗原类型检查和相应的抗体鉴定,以便输血科及时筛选好Rh抗原类型相合的血液,满足临床需要,避免因输血而产生免疫性抗体,给患者再次输血带来困难。

[1]赵桐茂.人类血型遗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351-353.

[2]秦凤芝,董丽娜.交叉配血不合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药,2000,13(4):257-258.

[3]夏慧新.马鞍山市建立Rh阴性稀有血型库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1,8(2):147-148.

[4]王立萍,阎东河,赵月凯等.多次输血、妊娠产生Rh血型抗体16例[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3):249-250.

[5]高秀俊.102例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鉴定与分布频率[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3):118.

[6]张杰,方晓蕾,禹梅,等.Rh血型系统在安全输血中的意义[J].河北医学,2013,19(2):302-304.

[7]于天华,遇红梅,梁海英,等.5050名患者Rh分型及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8):756-758.

[8] 朱碎永,朱燕英,林甲进.新生儿Rh溶血病的检查分析及预防[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15(3):68-69.

[9] 蔡葵,陈卓文,容伯芬.输血病人的意外抗体筛查[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2,23(2):37-38.

[10]伍伟健,罗海玲,黄昌海,等.佛山地区无偿献血者Rh血型分布情况调查[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0,26(2):182-185.

The significance of Rh blood group antigen and antibody detection in guaranteeing the safety of blood transfusion

Wu Minhua,Cai Kui,Liu Qifeng
(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tion,the First Hospital of Foshan,Guangdong528000,China)

Objective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ntibody and antigen detection of Rh blood group.MethodsDetecting Rh blood group antigen phenotypes and screen Rh blood group antibodies in 2 700inpatients from August 2012to May 2013.ResultsRh blood group antigen phenotypes in descending order of propotion were as follows: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5antigen genes in descending order of frequency were D,e,C,c,E.ConclusionFor donors and donees,in addition to routine tests,the other 4types of antigen and antibodies in Rh blood group should be detected too,which helps avoid secondary transfusion difficulty because of the immunity antibodies generated in blood transfusion.

Rh blood group; antibody; antigen; gene frequency; transfusion safety

10.3969/j.issn.1673-4130.2015.03.009

A

1673-4130(2015)03-0308-03

2014-10-10)

吴敏华,女,主管检验技师,主要从事临床输血与检验的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血型表型抗原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建兰、寒兰花表型分析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1:32
GABABR2基因遗传变异与肥胖及代谢相关表型的关系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表型与血清学测定的临床意义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72例老年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