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庆
(辽宁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部,辽宁 沈阳 110847)
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中国社会科学网公布的最新消息,2015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49 万人,比2014 年再增加22 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而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更是难上加难。为保证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需要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做全面分析。
高校贫困生是指高等院校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生活缺乏固定经济保障的大学生。[1]1999 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校自1999 年开始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一方面受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06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413 万,2015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49 万,十年间增加了近一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贫困生就更是难上加难。据统计,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已达400 多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至25%,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至10%,每年将有近百万贫困大学生就业,成为大学生就业中不可忽视的群体,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堪忧。
综合素质的提升是提高整体竞争力的保证。目前,各家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着重考虑的一项指标是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贫困大学生由于受家庭成长环境制约,综合素质方面相对非贫困大学生更显不足,特别是由于经济因素影响到他们的心理,更多贫困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寄希望通过学业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没有意识到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而综合素质提升并非仅依靠学业就能实现,还需要通过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来实现。
2014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帮助和扶持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成为新时期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新举措。这一计划看似也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但由于贫困大学生受资金短缺、社会关系网匮乏等因素的制约,自主创业对他们而言更是遥不可及。
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贫困大学生或来自偏远的山区,或来自城市中较困难的家庭,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他们有更大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因而他们也承受更重的心理负担。贫困大学生更加希望毕业时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以此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也因为如此,在巨大压力和迫切愿望的驱使下,使得他们在就业上产生两极分化现象。在贫困环境成长的过程中,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因为困难环境磨练了意志品质,使得他们面对未来乐观向上,信心十足,就业目标准确,在求职过程中胜算更大;另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因为不堪巨大的就业压力,产生消极心理,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最终导致就业前景渺茫。
在贫困大学生群体中还有部分由于身体或生理缺陷等问题,在就业时受到严重歧视。虽然他们在国家政策的保障下能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但当他们在就业时却面临严重的就业歧视。个别用人单位因为设置严格准入门槛,导致身体或生理存在缺陷的特殊贫困群体在竞争中更加被动。
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贫困大学生自身的不足等主观因素,又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客观因素。
1.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期望过高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的山区农村和城市中比较困难的家庭。他们希望通过读大学改变家庭及自己的命运,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因此,他们有更高的就业期望值,就业观念固化,就业地点青睐于选择大城市而非农村,就业岗位青睐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不愿再次回到曾经的故土,不愿选择在老少边穷地区发展,因而他们也就失去了更多就业机会。此外,因为他们希望通过尽快就业改变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减轻自身心理压力,导致部分贫困大学生草率签约,盲目就业,严重影响他们的就业质量。
2.贫困大学生的整体就业能力不强
大学阶段要学会做人、做事、求知、共处,全面发展。贫困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偏远山区,他们的基础教育相对比较薄弱,教育观念相对于城市也较落后,步入大学后,全部精力集中于学业,普遍存在“死读书、读死书”现象。由于缺少与同学老师的交流,导致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不强;忽视创新实践,导致动手做事能力不足。封闭的学习生活环境,影响他们全面发展,最终导致他们的整体就业能力不强。
1.家庭因素
贫困大学生的父母希望通过子女一代改变家族几代贫穷的现状,他们即便是“砸锅卖铁”也要把子女培养成才,也希望子女在未来能找到环境好、地位高、收入多的职业,在他们的思想影响下,贫困大学生往往很难转变就业观念,即便有合适的就业机会,也容易因为种种因素左右而错过。此外,家庭经济的困难,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曾经的精英教育阶段不收取任何学费,但在大众化教育阶段,需要缴纳学费,特别是个别高校个别专业学费更高,加上住宿费、生活费等,大学四年的总费用支出对一个年收入仅有几千元的贫困家庭来说雪上加霜。近些年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求职成本日益增加,对贫困大学生而言更是举步维艰,限制了他们的就业择业范围,使得他们失去更多的机会。
2.高校因素
尽管高校给予贫困大学生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大部分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工作还不到位。
一方面,高校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足。目前,高校针对贫困大学生采取了相应的帮扶措施,但更多的是给以他们经济上的帮助,诸如贫困大学生助学金,领导干部与贫困大学生结对子等,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但却忽视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辅导。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解决他们的“心理贫困”问题,因为更多的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困境,如自卑心理、焦虑心理等。这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导致贫困大学生错失很多的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高校在就业指导环节缺乏针对性。高校普遍存在就业指导方式单一的问题,经常能看到高校召开面对全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大会,但没有针对贫困大学生给予特殊指导,使得贫困大学生缺乏基本就业常识,就业观念固化,大学期间职业生涯规划脱离实际等问题。
3.社会因素
目前,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就业政策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东部地区、沿海城市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较慢。东部地区和沿海城市优越的地理环境、明显的经济优势,受到高校毕业生的青睐,而中西部地区因为地理环境、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普遍缺乏人才吸引力,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一样都希望选择前者而非后者,因而社会上出现就业难和用工荒的矛盾。此外,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出现,贫困大学生受其影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错位,部分贫困大学生出现盲目攀比心理,贫困大学生的奢侈消费并非个案。
[1]李从松. 我国大学生贫困的现状与趋势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