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2015-03-21 02:43:28陆宏进
关键词:化学多媒体信息技术

陆宏进

(钦州市第二中学,广西 钦州 535000)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陆宏进

(钦州市第二中学,广西钦州535000)

新课程改革的到来,使化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化学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也是当前化学教育所迫切需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一些在课堂上难以理清的化学概、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过程、有机物结构、晶体结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用图片、动画等清楚地展示出来,以刺激听觉、视觉,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效.

现代信息技术;化学课堂教学;课程整合;多媒体;实践;微课

0 引言

作为推进未来社会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网络和教育将在广度和深度上极大地影响一个民族的命运,影响一个团队和个人在未来的竞争力.时代在发展,高中新课程改革也在火热进行中.新课程实验要求: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新课程带来新理念,新理念要求教师在指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要有转变,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实行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

1 对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是一个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时代,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中,教育作为加工未来的领域,势必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教育的信息化将是这种变化的重要标志.对于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全面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使信息技术深层介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是时代的需要、是我们教育对象的需要,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的改革和教学实践中,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关键的问题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一新的“教与学”的教学模式.

整合在实质上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一种理念,如何根据教育技术理论确定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和策略;也是课程发展中的一种理念,即信息技术的教育有机的融合到学科教学中.

1.1新的教育理念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的“教”和“学”的观念和相应的“教学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是以“人(学生)为本”.

1.1.1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学科教学中.就像老师使用黑板和粉笔,学生使用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信息技术既应用于教师的“教”,又应用于学生的“学”.

1.1.2使多种教学媒体相结合,做到优势互补.

1.1.3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1.1.4使学生在学科教学中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使信息技术目的和手段相统一.

1.2新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学的主体,是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融合”.把信息技术(动画、图片、视频等)融合在学科的学习中,实现那些用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是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教材不再是一本书,而是多方面的广泛资源;学习方式中学生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学生通过交流获取知识,提高素质,课堂教学变得更实际、更有效、更深入,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和信息素养的提高.

2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

2.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景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事物、各种不同的方式、手段,创设各种新颖的、灵活的、巧妙的、有趣的、针对性强的问题情境,不断吸引和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通过恰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激活课堂氛围,引人入胜,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发,可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体,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授高中必修化学1第一章的“化学实验安全”时,如果运用多媒体投影一些典型的伤害实例和违规实验操作所发生的伤害或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新闻图片或报道,通过触目惊心的事实,使学生明确实验安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既害怕又好奇的心情,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其效果是教师采用讲述方法来传授学习化学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所无法比拟的.

2.2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有毒或危险性强的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演示实验是为学生引路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要领,通过学生“看”示范,“听”讲解,“做”练习,从而加深对所学示范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但是对于有毒或危险性较强的实验,从人性、安全的角度考虑,新课标要求,在化学课堂是不适宜教学演示的.但是,这些实验对于理解化学教学的内容非常重要.

如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实验,不能做也不能模拟,此时可以从网络中下载一些冬天点煤火炉或使用煤气不当使人中毒的悲惨场面,学生就会加深对一氧化碳的毒性的认识.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目的,也增强了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煤气的安全防范意识,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达到了化学与社会的有机结合.

2.3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化学知识、原理形象化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的表现力,可将抽象的化学内容进行动画演示和模拟仿真,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具体、生动、形象、直观,更有吸引力,特别是对于化学学科这样的抽象学科,能把本来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如在学习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的“铜锌原电池(有盐桥)”时,一些学校条件限制,不一定有盐桥,此时如果通过软件,利用多媒体制作此原电池构造图及工作原理,展示正负极的反应过程,外电路电子的运动方向,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运动情况,这些微观粒子很抽象,看不到、摸不着,利用简单的演示实验是无法达到的,通过模拟离子的运动,通过想象动画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帮助学生把抽象的原电池反应原理具体化、形象化,愉快理解抽象化学知识,解决教材难点,加深对抽象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学理论,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中去,可以使学生灵活的学习,达到师生互动.能够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当今课程改革的要求.然而,许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却遇到了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3.1关注“微课”

近几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尤其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在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和移动学习(m-Learning)日益盛行的趋势下,微课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研究重点,也是教学过程中研究的热点.

“微课”是按照新课标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的教学载体,充分显现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发展的产物,是新课改环境下的一种新型的先进教学模式,我们必须学习和应用.

3.2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偶见于公开课或比赛

近年来,不少学校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利用多媒体教学仅出现在公开课或教学比赛,而平时的教学却回到之前的传统黑板.多媒体白板成了不用粉笔无污尘的“绿色清洁黑板”.影响多媒体的教学应用原因很多,除了当地经济条件、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各校的基础设施条件跟不上以外,最主要的是相关技术水平的普及,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又缺乏相关教材的学习,专业的制作技术人员又缺乏且很难达到教师学习的要求,有时每派一个代表上公开课或出去参加赛课活动,往往集一个备课小组的集体力量,花费的时间、精力远比上一节普通的课要多得多,因此,平时的课堂教学能利用信息技术或多媒体教学的机会寥寥无几,从某个意义上讲,极大阻碍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进程.

3.3用多媒体仿真替代实验

高中化学实验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的配制等实验技能;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能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实验;初步认识实验设计、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运用.通过实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课标要求实验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一个成功的实验,一次美好的体验可引起学生对化学产生终身的兴趣.观察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础.法拉第曾说,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没有观察就不可能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学生实验有些可以用多媒体生动和仿真地演示.但是,这替代不了学生的亲身动手操作、亲身经历和体验.有些化学反应的现象是多媒体技术无法体现的,比如一定物质的量溶液的配置,高中必修化学中的铝热反应,硫酸铜晶体的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氢氧化钠溶于水、浓硫酸稀释的热效应等等,“百闻不如一见”,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才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3.4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当下不少学校、不少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课件或PPT课件上课,认为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确,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节约课堂时间,少板书,增加师生的互动时间.但是,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有限的.学生往往只跟着多媒体片段流量一遍,教师的板书又少,记不住本节课的重点,思考的时间较少,课堂探讨互动的时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4 结语

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选择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促进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途径.然而,在学校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中,许多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仍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外在的物化方式在使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依然没用脱离传统教育模式,其结果必然导致技术的应用流于形式.因此,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实践促进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现实变革的重要意义的同时,更具有历史发展标志的深远意义.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国家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R].2010.

[3]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1).

[责任编辑 黄招扬]

[责任校对 苏 琴]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ed Chemistry Classroom

LU Hong-jin
(Qinzhou City Secondary School,Qinzhou 535000,China)

The arrival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so chemistry teaching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Chemistry and integr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currently an urgent need for chemical education.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education,the us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So that some chemical concepts in the classroom is difficult to sort ou,Formation of complex chemical reactions,Organics structure,Crystal structures,Real-life problems,Energy use Picture,Animation and so on,Clearly displayed,so as to Stimulate hearing sense,sense of sigh,and then improve teaching and student learning efficiency.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Chemistry Teaching;Curriculum Integration;Multimedia;Practice;Micro lesson

G632

A

1673-8462(2015)02-0102-03

2014-12-10.

陆宏进(1969-),男,广西上思人,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化学多媒体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28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