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孜拉 罗志佳
(1,2.昌吉学院社会科学系 新疆 昌吉 831100)
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早期传播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对新疆的革命事业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早期传播是受当时新疆特殊环境的影响使马克主义的传播有了特殊性。
1.割据自守的政治环境
自辛亥革命之后,从1912——1942年新疆先后处于军阀杨增新、金树仁和盛世才的统治,由于军阀历来是皇权主义的代表,他们无一例外的在新疆推行了独裁的割据自守政策,他们自认是新疆的最高统治者,把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中央政府派往新疆的官员或拒之于千里之外,或采取欺骗和恐吓的手段驱逐出新疆,对中央政府是“认庙不认神”,新疆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的、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半独立”状态,为稳固自己在新疆的统治,他们决不允许新事物和新思想在新疆的传播。
2.封建保守的地方民族封建势力
虽然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了,但在新疆还有许多游牧的民族还存在比较稳定的社会集团——部落、氏族等社会组织。哈密和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人有世袭的君王制度,南疆地区的伯克制度虽然已经取消,但是农奴制度还存在着,而新疆的军阀为了便于自己在新疆的统治保留了这些落后的封建制度,所以当时的新疆的地方民族封建势力是十分强大的。
3.封闭落后的经济环境
新疆的近代工业出现的时间较晚,在民国时期军阀为了摆脱财政危机倡导“振兴实业”,使新疆的近代工业开始有所发展,但是这时所倡导的“振兴实业”只是杨增新为暂时度过难关而提出的,因此新疆的工业并没有什么起色,直到盛世才“亲苏”以后在苏联的影响下新疆的近代工业才有一定的发展。
由于新疆政治、经济、以及封建民族势力的原因,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主体的身份呈现出多样性。
1.从马克思主义初期传入新疆来看,传播主体是在苏联工作或学习的华侨以及往来于苏联和新疆的俄侨,他们当中也有部分是少数民族。如塔塔尔族阿热皮多夫、俄罗斯族的雅什里索夫等人在伊犁散发传单,号召当地人民反抗剥削和压迫,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4月在伊犁举行了由近2000名学生、教师、工人参加的反对杨增新政府剥削和压迫的示威游行。去苏联务工的新疆少数民族的普通民众也积极热情地宣传,他们不厌其烦地传诵什么“沙皇被推翻,穷人一把火烧掉沙皇的宝座,工人农民挥舞镰刀斧头,杀死了道台、县令,称王称霸的人被埋进地窖,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1]。少数民族进步人士如阿力夫·爱比托夫、海热提·买米特维奇、瓦希洛夫等人通过各种渠道在伊犁、塔城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宣传工人阶级做主人,号召新疆各族人民学习苏联工人阶级,鼓动他们向新疆独裁集团斗争。1921年4月土尔克斯坦共和国的五个州有648名维吾尔和东干族(即回族)共产党员,他们用本民族语言出版书籍和报纸对华侨进行宣传。他们组织“社会主义传习所”培养华侨积极分子,他们组织的革命团体在新疆成立了一些分会,一些华侨回国在新疆宣传马列主义。[2]
2.随着马克思主义在新疆传播的深入,传播主体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1917年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民族状况等原因,曾经成为了共产国际和苏联十分重视的地方,联共(布)还在苏联中亚地区帮助培训新疆青年,如“关于新疆青年在苏联学习的问题。认为培训新疆青年(100人)是合适的,但不应在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而应在塔什干一些学校”,“组织对新疆人的教学和培训,按照预期的意见,学年结束后,可以把新疆同志派往国外工作。”[3]此外,这一时期来新疆工作的还有部分在大革命失败后去苏联学习和工作的中共党员(后来又加入联共党员);还有部分人的身份比较特殊,他们被苏联认定是托派或者被怀疑是托派的,在苏联中山大学、射击学校和炮兵学校学习的原中共党员张义吾、熊效远等,他们秘密进入新疆“任务是在新疆地区开展工作,宣传马列主义,为革命打下基础”。张义吾等人是迄今为止我们知道的最早从苏联进入新疆活动的中国共产党人。[4]也是最早在新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3.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马克思主义在新疆得以广泛传播,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是中共党员。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应盛世才的邀请1938年中共中央先后从延安选派三批干部共一百多名共产党人来迪化以政府官员、职员身份开展工作。他们活跃在新疆的南北疆地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展开与盛世才的合作。党员干部利用在新疆各个领域工作的合法地位,宣传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
受新疆特殊的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新疆传播并不是对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全面推进。在新疆工作的共产党人根据在新疆工作的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以及当时新疆各民族群众的接受程度而展开了选择性传播。这种选择性传播方式最突出的优点就是能够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具有实效性。
1.在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时期,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俄侨和华侨在新疆传播马克思主义,他们主要是通过示威游行、散发传单等形式反对新疆军阀势力的剥削和压迫,自1851年8月《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签订以来,根据条约规定俄国人在伊犁和塔城划定贸易圈,俄国人既有免税贸易又有片面领事裁判权处处为他们行方便,俄国人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所以这里很早就受俄国人的影响,这些俄罗斯人掌握着一定的先进生产技术,他们在通商口岸建立了皮革厂、酿酒厂、磨坊等等。因此有一定的工人阶级的基础。受十月革命的影响,这个时期在新疆俄侨积极组织群众举行示威。介绍苏联十月革命,一方面反对杨增新的反动统治,另一方面也是为积极声援当时的苏联红军。
2.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初期传播以“六大政策”中民族平等思想为基础,针对新疆多民族、多宗教的特点,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的传播,因为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军阀在少数民族当中推行的相互制衡政策,激化了新疆各族人民之间的矛盾,进而导致了民族分裂主义势力联合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在新疆的疯狂活动,他们还建立“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在这一阶段联共党员在新疆主要是宣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召开民族代表大会、进行民族识别、提倡发展各民族固有文化等。
3.抗战全面爆发后。1937年10月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新疆成为了我国抗日战争的大后方,成为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运送物资重要枢纽。所以宣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来进一步激发新疆各民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解放理论传播,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在国家危难之际各民族群众奋起反击打垮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了自己的家园和国家的领土完整。
中国共产党人来到新疆后与进步的爱国人士一起,掀起了旨在推动新疆各民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新疆的新文化运动比内地晚了近20年,所以新文化运动是在新疆的一次文化大补课,这次的大补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唤醒民众坚持抗战,新文化运动介绍我国的五四运动以及苏联的革命,1939年5月4日,在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纪念会上沈雁冰做了《五四运动之检讨》的报告,首先,抨击儒家思想,所谓“打倒孔家店”便是。具体表现是反对礼教,所以他们创造了“吃人的礼教”这一刺激性极强烈的名词,其次,怀疑精神——“从新估定价值”。所以反对一切思想上的独断、盲从、轻信、蒙昧,在政治上“提出了拥护‘德先生(民主)’的口号。这是针对着当时的封建军阀政权而发的。在思想体系上他们提出了拥护‘赛先生’(科学精神),这是针对着一般社会的迷信、蒙昧、盲从、独断而发的。”在文学上,主张废除文言文。说明了“‘先天不足’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像十九世纪法国的资产阶级那样领导农民工人以坚强的战斗行动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中国只能走非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5]“茅盾对“五四”运动的评价,不及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那样全面深刻、恰如其分,但是最早给新疆人民补上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一课,对新疆人民进行思想启蒙,使新疆的新文化启蒙运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了内在的思想联系而衔接起来”。[6]中共党员的教育下,新疆各民族涌现出了一批文化骨干,1938年在《阿勒泰报》上发表了由穆合希加肯翻译的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使哈萨克人认识到抗战是中华民族的神圣任务,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哈柯文化促进会还组织演出了著名剧目《季别克姑娘》等,歌颂季别克姑娘和托里根为追求爱情而与顽固不化的部落旧势力展开斗争。借此反对旧思想,提倡新思想。同时丰富了牧民的文化生活。新疆文化协会干部训练班的学员郭南基创作了话剧《在原野上》并且获得了1940年话剧比赛的一等奖,著名的维吾尔族文化骨干黎特夫拉·穆特里甫创作的歌剧《战斗的姑娘》对于唤醒维吾尔族人民起来同反动势力作斗争起了很大作用。新疆的教育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一些游牧区结束了过去没有学校的历史。教育厅还发起开展冬学运动,取得了一定成绩。入学人数由1938年的6000人达到1940年的10.9万人。此外,还举办了多期讲习班,截至1940年,培训各族干部和技术人员2826人。[7]新疆唯一一所高校新疆学院,在中共党员和民主人士杜重远的带动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唱革命歌曲,演革命戏剧,成为社会中最活跃的一部分。
盛世才叛变革命后,是蒋介石国民党的势力统治新疆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陷入了低潮,从1935年开始到1942年盛世才叛变革命的7年时间里,虽然共产党在新疆的时间不长,但是他们向新疆各民族群众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优秀品质,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政治影响。培养了一批各民族的青年。这些受过中共党员教育的进步青年和一些与党失去联系的进步分子在国民党的统治区继续秘密地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和及时的纠正三区革命时期错误思想,为新疆的和平解放打下了基础。三区革命的主要领导者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就是其中之一,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维吾尔族,新疆阿图什人,1936年来到迪化就读于迪化一中二年级民族班,这是当时新疆第一所民汉合校的学校,在这里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受到当时兼任迪化一中校长的俞秀松影响为他的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打下了基础,之后为了进一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向《新疆日报》副刊编辑部的文斐然学习汉语,文斐然的帮助使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在1937年8月参加了由俞秀松任秘书长的“反帝会”,成为了一名反帝战士,1938年9月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考入新疆学院附设高中部民族班(简称“学院民族班”)在这里林基路曾经给阿巴索夫补习过汉文,他找出自己手抄的毛泽东的文章给阿巴索夫学习,还说,“这些著作既是语文课本,又是政治读物。”[8]在林基路教务长的关怀下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加深了。阿巴索夫回忆林基路曾对他说:民族问题必须和阶级问题一起解决,不联系阶级问题而谈民族问题,在20世纪40年代,必将导致对共产主义有害的民族主义,尤其是在新疆,这是要特别注意的。他把林基路关于民族问题的开导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决心要“终生信仰共产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拉起手来,在亚洲的土地上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9]阿巴索夫还亲自把《论持久战》译成维吾尔文,还阅读过萨空了和鲁迅的杂文。1943初为了动员各族群众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和他的老师文斐然成立了“马列主义小组”。他们利用这个小组,学习马列著作,丰富革命理论,讨论中国革命之现状,探讨新疆革命之前途,寻求新疆革命的方略。[10]。1944年为了阻止三区革命阵营中的分裂势力,指出:“民族问题,应该是我们暴动者严重注意的问题。汉族统治阶级和汉族人民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一个是敌人,一个是我们的朋友!”[11]准备在三区政府内进行二次革命,使信仰马列主义的人占主导地位,并于1945年6月成立青年团,为翻印《共产党宣言》以及其他马列的著作,对青年进行马列主义教育想办法筹集资金。1946年12月两次拜会中国共产党驻南京办事处的负责人董必武,要求中共派人来新疆工作,主动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为以后新疆的和平解放搭桥铺路。
哈萨克族杜别克·奴尔塔扎·夏勒恒巴也夫是又一个在共产党人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革命青年,杜别克是在新疆哈萨克族中最早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这是因为:首先,良好的汉语基础,为他接受新思想打下了基础。杜别克的父亲奴尔塔扎是一位开明的、德高望重的部落头人,他认为要掌握一定的科技文化知识,就必须通晓多种语言,于是为杜别克从城里找到了一位汉族老师让他学习汉语,同时还让他随爷爷和自己学习阿拉伯语、波斯语、察合台语以及斯拉夫文体的字母,为他阅读从中亚传入的书籍提供了可能,他还学习孔子孟子的文章,有很好的汉语基础。1939年在迪化的蒙哈学校的推荐下和个人的努力下考入了新疆学院汉语文系,是新疆的第一位学习汉语专业的哈萨克人,此时的新疆学院在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的努力下已经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宣传抗日的重要阵地,革命气氛极其的活跃。其次,在新疆学院师从优秀的中共党员,为他接受共产主义的思想奠定了基础。在这里杜别克发挥自己汉语的优势,向老师们虚心讨教革命道理,并且大量阅读了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他受到了毛泽民、陈潭秋和林基路等人的革命思想的直接熏陶,成为林基路教务长等共产党员培养的民族学生骨干。积极参加学院革命青年组织的秘密活动,在校期间担任了校办《反帝统一战线》(维吾尔文)杂志的总编辑,并且在第一期发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应用》。[12]第三,用各种文字发表宣传革命思想的文章,翻译马列著作,逐渐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骨干。杜别克先后在《新疆日报》、《人民之声》等报纸发表了《贫困学生的命运》、《爱情之悲》、《人民意见是真理》、《评黎·木塔里甫的诗》等文章,引起了很大的反响。1946年他发表在《人民之声》上的文章《革命、民族文化以及文化教育的重大意义》具有较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文中他提出了文化教育的三大任务,首先,就是发展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的发展要以反帝反封建以祖国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目标;其次,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就是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部分,而对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合理的、封建迷信的思想则要彻底的丢弃;第三,新文化的接受也要根据时代的需求,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13]1945年又开始翻译《大众哲学》、《政治经济学》、《论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等马列著作继续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的革命事业。“当时,许多维吾尔、哈萨克族的知识青年是通过他的翻译来接受马列主义的,这对于新疆各族人民以后的革命事业,产生了良好的影响。”[14]这些受共产党教育的进步青年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在新疆陷入国民党黑暗统治的这段时间里,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哺育的新疆革命青年,继续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1949年终于将新疆人民革命斗争,汇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洪流,开创了新疆历史的新纪元。[15]
共产党人主张新疆各民族一律平等,汉族与少数民族应紧密团结,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各民族的文化都应当得到建设和发展。从1934—1939年,每年都举行一次全省范围的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工作,不但在新疆是创举,对全国而言,中华民国成立28年来,无论全国性的或是某一省地方性的各民族代表大会,在新疆是首例。在《关于新政府民族政策的报告》中俞秀松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关于民族平等的主张,这个报告宣传了共产党人的主张,是当时共产党人在新疆工作指南,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在逐渐接受了民族平等政策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抗战热情,加强了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他们深切了解自己的利益和国家民族的利益是分不开的。因之他们都以迫切的心情和坚定的意志卷入在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新疆人民为了抗战慷慨解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反帝会的组织下,从1937年到1940年新疆各族群众捐款320余万元,并购买10架“新疆号”战斗机送往前线,塔城裕民县哈萨克族富裕牧民巴什拜在抗战初期看到有人害怕政府征用马匹,就严历地批评他们:“你们没有脑子,日本人打过来了,没了脑袋,还要马”[16]库尔勒维吾尔族贫民艾沙无钱捐助,情愿送子当兵上前线。新疆各族群众还通过写慰问信从精神上对前方将士进行了有力地支援。新疆各民族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争取的民族政策的鼓舞下,各族民众精诚团结,经过全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抗日救亡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
[1]赛福鼎.赛福鼎回忆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80.
[2]朱扬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疆的传播及其特点[J].新疆社科论坛,1991,(3).
[3]沈志华编译.俄国解密档案:新疆问题[M].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62-62.
[4]张义吾谈在新疆工作概况[A].1979-1-2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中共新疆地方史(1937-1966)[C].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5.
[5]新芒月刊[J].1939,1(1).
[6]陆维天.茅盾与抗战时期的新疆新文化运动——纪念茅盾诞辰一百周年[J].西域研究,1996,(6).
[7]新疆地方史[M].新疆大学出版社,1991:292.
[8]哈吉亚·阿巴斯.大爱无疆[M].全国政协和文史委员会,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52.
[9]吕素新,哈吉亚·阿巴.缅怀革命先烈献身民族团结[M].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186.
[10]中华著名烈士[M].第二十七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488.
[11]苗圃生.历史上的新疆[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410.
[12]马蒂尼亚提·姆哈台.忆杜别克[J].曙光,1988,(3)(哈萨克文).
[13]《人民之声》.1946年9月16、17、18第二版(维吾尔文).
[14]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哈萨克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M].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63:40.
[15]朱培民.20世纪新疆史研究[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120.
[16]蔺茂奎.塔城民众在抗日民族救亡中的历史贡献[J].新疆地方志,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