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的显影:英国文化主义研究》系统梳理英国文化主义研究的源流、代表人物与思想,既有历史维度的纵向探究,也有文化诗学意义上的个案阐释。该书以文学探讨为出发点,邅递到文化研究的视域,以历史梳理为基础,隐括西方文化中宗教维度的影子,较好地做到了韦勒克所言的“内外结合”研究,是国内这一领域的分量之作。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69(2015)02-0040-05
收稿日期:2015-03-22
基金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3QN 1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欧光安(1981-),男,湖南武冈人,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文学与文化。
有着悠久“述而不作”传统的北大英语系教授高峰枫有感于当今“恶浊”的学术空气,提倡在译介和引入西方学术时应谨慎其事,他指出“学术研究的推进,或源于新材料的发现,或因为研究视角的拓展和更新。即使没有新材料和新观点,只把前人的研究作整理和归纳,向公众作一番翔实的介绍,这也是一种有价值的学术建设。” [1]同样出身北大的邹赞博士就做了这样的“整理和归纳”,实现了“一种有价值的学术建设”,这就是摆在笔者面前的这本《文化的显影:英国文化主义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就笔者所及,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的文学研究就开始受文化研究的影响,尤其是外国文学研究界更是如此,至今纯粹的文本细读式文章已无法发表在高端的学科顶尖刊物上。而其它相近的人文学科也似乎遭到文化研究的裹挟,动辄要加以历史的维度和社会学的视阈。而自20世纪80年代被译介以来,文化研究随着本身对时代文化症候的强烈关注和强力阐释成为研究当代文化现象的热门视角,“公共空间”、“消费场阈”、“话语权力”等关键词每每映入眼帘,甚至目不暇接。因此有学人呼吁梳理“文化研究”的源流与传统,意思是先不要把文化研究用滥,凡事必与其扯上关系,而是先扎扎实实弄清楚什么是文化研究,其来龙去脉和观念的精髓到底有哪些,然后哪些可以更好地适用于我国的国情。正如作者在书中指出的,目前国内的文化研究大致有两个脉系:研究“文化研究”和做“文化研究”,“前者侧重对于伯明翰学派等进行脉络清理和经典研读,力求梳理出文化研究的理论特征和应答中国现实问题的可能;后者则通过对现当代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的再读与反思,批判式解读当代文化现象与文化症候。” [2]毫无疑问,作者所做的工作属于前者。就笔者而言,也就是高峰枫所说的“整理和归纳”工作,当然,作者辛辣的评论笔触和有的放矢的分析也随处可见。
出于阅读学术性著作的积习,笔者先匆匆浏览《研究》的章节结构,便将目光对准参考文献部分,因为笔者认为参考文献的广博与规范与否能从一个角度反映著作的广博与精准。果然,135部中文著作、54篇中文论文、5部中文博士论文、8种参考辑刊、169部外文著作(基本是英文)、6篇英文论文、1篇英文博士论文、8种英文参考刊物构成了洋洋大观的参考文献部分,完全当得起广博二字。但作者是否都充分运用了这些参考文献了呢?还是像坊间某些著作把文献当门面,著作中几乎没有引用和说明呢?杀个回马枪,来看正文,事实证明作者确实严谨有效地运用了这些文献。作者信奉“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做到言必有据。例如,在第四章第三节,作者论述F.R.利维斯的马克思主义观,指出马克思的思想由于语言上的隔阂,在当时的英国其传播反而相当滞后。行文至此,一般情况下作者可以根据相关文献,撮述大意,但作者为了慎重起见,还是以引用来说明问题,用一段6行的引文来增加此节论述的分量,并注出引文出处的详细信息。作者不仅谨慎“言必有据”的学术规范,对取材的取舍也自有经纬:重要的经典著作反复引用,重要作家的著述一网打尽,重要观点除在正文中详述之外还在注释中进一步阐释和引申。例如阿诺德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和利维斯的《伟大的传统》,其引用多达数十次。又如雷蒙德·威廉姆斯,作者引用其10部英文著作,几乎囊括了其文化研究方面所有的重要著作。再如作者在论述19世纪后期英国的英文教学时,就用了较大的篇幅在注释中对这一事情进行了阐述。 [3]
除研究角度的独特与学术规范的严谨外,《研究》一书的另一特色是结构清晰。《研究》一书的绪论从“文化研究”的本土化趋势入手,继而论述其遭遇的“新自由主义”挑战,指出应对挑战,需重估“文化”的位置。在论述趋势和挑战的基础上,作者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述评,之后提出本书的角度和研究方法,引入主题。该书第一章从“远古”(“文化”的斯芬克斯之谜)谈起,梳理“文化—文明”传统的两条脉络,尤其注重德国文化民族主义对英国的影响,以哈曼和柯勒律治为个案,探讨19世纪之前英国文化概念的缘起,此章以英国“文化—文明”传统中功利主义影响作结。有了对英国“文化—文明”早期传统的论述,第二章作者对大众社会理论与英国文化主义源起的论述就顺理成章了。此章主要以“文化的批评性”为角度,试图勾勒大众社会在英国的形成以及阿诺德到利维斯之间的大众社会批判传统,然后归结到文化主义的产生。第三和第四章是文章的重头戏,作者选取阿诺德和利维斯作为分析个案,探讨这两者在英国文化主义传统中扮演的角色与所做的贡献,作者认为阿诺德是“一位有机知识分子”,而利维斯与“英文研究”、“文化精英主义”密不可分,作者以翔实的资料和有力的分析爬梳、抽离出这两位大家的特征,发他人所未发,具有启发性。第五章论述阿诺德和利维斯之后英国文化传统的困境与转折,指出二战之后英国文化研究出现的新图景,尤其是英国新左派的文化政治学。有了上述章节的铺垫,第六章的“英国文化主义:范式转型与思想论证”就显得水到渠成。时间轴上从二战后伯明翰学派逐渐兴起,文化传统上自利维斯后英国文化经历“第三条道路”,终于转向英国文化主义。在此章中,作者以公认的英国文化主义的两大代表人物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德·威廉姆斯为案例,探讨其“文化转向”与“文化革命”,最后归结为范式和论争。从结构上看,作者从“远古”到当代,以英国文化传统(尤其是文化的批评性传统)为核心,梳理18世纪以来英国文化传统的流变与发展,最终归结到作者想要论述的主题——英国文化主义上来,结构可谓清晰明了。作者在上述线索中选取阿诺德和利维斯这两个典型案例,做详尽有力的分析,做到了详略得当。
作者的行文也别具自身特色。受题材限制,著作本身的学术性语言特征自不待言。例如严谨的前后衔接:首先,韦勒克指责利维斯的诗歌批评缺乏系统性的理论阐述,…… [4]利维斯进而指责韦勒克对文学批评的过程缺乏清晰的认知,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一…… [5]最后,韦勒克推断说,…… [6]。作者在严谨行文的同时也不忘在恰当之处为文章增色,例如“这场火药味十足的论战到此并未结束,韦勒克对于利维斯的上述回应耿耿于怀,故而在其长篇巨制《近代文学批评史》中才会有如此充满揶揄意味的评价”。 [7]但除此之外,作者受英文写作的影响似乎也是有迹可循,例如在第27-28页:
本书综合运用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路径,但并不仅仅局限于对英国文化主义的传统和范式作学科史或观念史的演绎,而是试图以文化的结构性位置变动为核心问题意识,结合英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情境,考察文化主义思想传统的具体指向与关键思想,把握大众社会在英国的形成、英文研究的兴起、新左派运动、战后英国成人教育以及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取向等主要的社会和理论辩题,追问英国文化主义思想传统与研究范式取向等主要的社会和理论命题,追问英国文化主义思想传统与研究范式之间的关联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文化主义的研究范式?其意义何在?
这句话写来一气呵成,读来逻辑清晰,不会产生歧义。但熟悉英文行文特点的读者不禁会想:这不有点像典型的英文句子吗?尤其是连词的运用,“但”好比but,“而是”犹如whereas,“而是”之后有六个排比句:试图……、结合……、考察……、把握……、追问……、追问……,仿佛英文行文中的A,B,C,D,E(and)F。排比句当中又有并列(把握一句和第二个追问句)。如果把上段还原(翻译)成英文,恐怕native speaker也得叫好。当然这是作者将英文思维化为汉语行文的深厚功力在起作用,作者没有拘泥不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入得化境”。这样结构清晰、意思明了的连续行文(有时长达近10行)显然具有英语行文的特点,这样的表达多处都有,甚至可以说在每一页都能一窥其豹。能这样较好地化用英文思维应当归功于作者英文本科的出身和常年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
如上所言,本书是一部以英国文化主义为核心论述对象的专著,其范畴属于广义的文学研究。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曾经提出“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分野…,作者把作家研究、文学社会学等不属于文学本身的研究统统归于‘外部研究’,而把对文学自身的种种因素诸如作品的存在方式等形式因素的研究划入文学的‘内部研究’”。 [8]《研究》一书无疑将文学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做到较好结合,例如对阿诺德与利维斯的探讨。在韦勒克研究的基础上,著名希伯来文学专家王立新教授认为,“形式批评理论与文化诗学之于文学的认识都自有其合理性,毕竟文学需要有自身的疆界,将文学研究混同其他学科的研究必将模糊文学自身的品质,但一切文学作品都必然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生成的,割断了其与这种特殊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联系,同样不能揭示出其丰富的审美意蕴。” [9]如果将与文本本身相关的研究视为形式诗学,而将作者以及创作时代背景等视为文化诗学,那么此书也可以视为形式诗学与文化诗学结合的杰作。例如对阿诺德的讨论,作者不仅对《当今批评的功用》、《文学与教条》等文本进行细致解读,认为阿诺德并不是一味遵循前人设定的经典范畴,而是倾向于经典著作中的“反经典性”。作者还结合时代与作者背景探讨,认为阿诺德具备一种“阅读政治学”,对当时英国社会三大阶级的剖析显示其希望将中产阶级改造为社会的“智识核心”。 [10]众所周知,阿诺德确实以对当时英国社会的地方主义(provincialism)、野蛮作风(philistinism)、宗派主义(sectarianism)的批判而闻名。 [11]有感于当时大部分英国人为维多利亚时期国家表面的繁荣而自满得意,阿诺德敏锐地觉察到繁荣表面之下的暗流,那些断裂的传统和价值观,贫富差距日益拉大背后的精神失衡,为此,他在《文化与无政府主义》(Culture and Anarchy)中“集中鞭笞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中产阶级的自满、庸俗和无知浅薄,提出应以充满‘甜美和光明’的希腊知性精神来中和端肃僵硬的希伯来实践精神,以促进人性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12]《研究》一书的作者结合阿诺德的文本与创作背景,对其思想中的阶级观念进行剖析,探讨阿诺德心目中的文化领导权问题,得出的细致结论(改造中产阶级为“智识核心”)以更为充分的论述印证了对阿诺德文化思想的主流定义。
行文至此,笔者不揣谫陋,就阅读《研究》时一些想法愿与作者商榷,再套用高峰枫教授的一句话,就是“为这样一本好书写书评,如果不吹毛求疵,那就只剩下满篇谀辞了。” [13]
作者将题目定为《文化的显影:英国文化主义研究》,显然是将研究核心框定为英国文化主义。作者厘定“文化—文明”概念,探讨早期(或曰阿诺德之前)的英国文化的批评传统,以阿诺德和利维斯为近代英国文化传统(尤其是批评传统)的典型案例,经过对二战前后此一脉络的转折变化,最后归结到霍加特和威廉姆斯为代表的英国文化主义。如果读者吹毛求疵,就会说:这看起来怎么像梳理近代英国文化传统,厘清其源流和脉络,而不太像是在谈本体论意义上的“英国文化主义”。如果读者的这种想法站得住脚,那么作者的题目似乎就不能叫《英国文化主义研究》,而似乎更应该被称作《近代英国文化主义源流与发展》。更加苛刻一点的读者也许会失望,因为看到《英国文化主义研究》这样的标题,便会想到作者也许在书中会用数章内容来逐一介绍霍加特、威廉姆斯、斯图亚特·霍尔等。我想作者可能是在广义的范围内讨论英国文化主义,而“苛刻”的读者也许会在狭义的概念内来理解这一文化传统。而且,阿诺德和利维斯,尤其是利维斯,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归入英国文化主义的范畴内,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是文化研究的外行,多年从事的也是英国文学教学与研究,或许一看到这两人被“硬生生”纳入英国文化主义的行列,就神经质地反应:这好像有点“越界”了。就笔者而言,英国文学史上将阿诺德和利维斯归入文学批评家是不争的事实,但他们俩在多大程度上能被毫无疑问地贴上“英国文化主义大师或先驱”的标签,笔者尚存疑虑。当然,笔者只在文学研究的“井”中观天,或许还没有看到这口井外的大世界。
作者在论述时注重文本分析与时代特征阐述相结合,也就是韦勒克所谓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结合,这是作者不可多得的优点。例如分析阿诺德作为有机知识分子,作者就花了较长篇幅来论述其思想产生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尤其是与文化有关的历史背景,作者更是如数家珍,阐释相当详细。但笔者却想再次吹毛求疵,既然作者说阿诺德有“多副面孔”(在诗歌创作、文学与文化批评、宗教和教育等领域均享有盛誉), [14]是一位“有机知识分子”(葛兰西意义上的), [15]那么是否应该从文化的各方面来讨论这位“总是存在于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并且与社会实践发生密切联系”的知识分子? [16]而文化的各方面应该包括宗教,笔者以为,作者在讨论阿诺德时注重历史和时代背景、注重葛兰西的“现代性”或“阶级”,却恰恰忽略了阿诺德的宗教观。换个说法,在研究阿诺德时,是否应该先把握其思想形成的几个关键因素?笔者以为,忽视阿诺德一以贯之的宗教观,便难以从总体上把握阿诺德的文化观。就好比认识一头大象,如果对这头大象的总体轮廓(身长、身高、体积、特征等)有个印象,那么分析其部分特征比如腿的长度、体积等就会更加准确、贴切。
结语
作为国内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邹赞近年来著述丰硕,相关成果在《外国文学》、《国外文学》、《跨文化对话》等顶尖期刊发表,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此外,由邹赞主持的新疆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自2012年成立以来,连续主办规格较高的全国性学术会议,2014年9月与昌吉学院外语系联合主办的“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五十周年”学术论坛是国内唯一一次以英国伯明翰学派为专题研究的学术会议。结合作者本人的学术履历,我们发现《文化的显影》一书的意义在于,“尝试整体与宏观地图绘文化研究所谓的‘文化主义’的前世今生,也尝试打开我们进入、重访文化议题的诸多大门与路径”。 [17]据悉,作者正在以“问题意识”为框架写作第二部“英国文化研究”专著,我们真诚期盼此作尽早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