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有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 南京 211156)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它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和道德情操培养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实施方案(以下简称“05”方案),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的要求。这一方案明确了实践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地位,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要求和良好的发展平台。
目前,各高等院校已经开始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日常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中也在不断探索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现形式,也总结积累了一些可行性的指导经验,但从整体看尚未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所预想的效果,与新形势下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还有差距。一些高校思政课在实际教学中没有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没有真正激发出在校大学生自觉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浓厚兴趣,没有将科学理论内化为自身信念与修养,实现思想上的升华,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长期以来,由于学生对思政课的不重视,某些思政课教师习惯于理论灌输式的教学,因此,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如何切实强化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凸显思政课在学生培养中的地位,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全体思政课教师十分关注和认真探索的问题。
实践是指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一切真知的源泉和发展动力。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把课堂讲授的理论观点与实际相结合,也才能深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现实力量。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很容易激发大学生学习、探知的强烈兴趣,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认知、坚强的意志和树立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与一般的学生实践活动不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不能仅仅是思政课理论课堂教学的补充,而应成为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要求和核心环节。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视域下,只要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所有教学双边活动,都可以纳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范畴。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可以界定为思政课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需要,按照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和要求,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生活,获得思想道德和政治理论方面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素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积极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实践验证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展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优越性,帮助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此外,加强实践教学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同时全面地完善自我,提高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个人能力。
从总体上看,“05”方案实施以来,全国所有的高校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尝试,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刚性规定和运作模式。现实中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成了教学改革中推行困难、管理松散的一个方面,存在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高校在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2004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国家关于思政课的师生比及思政课教学的专项经费等都做出了一些具体规定。为此,2011年1月教育部还印发了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暂行)》。但实事求是地讲,一部分学校对思政课的重视基本还停留在政治的高度,还没有落实到实际操作层面。随意扩大班级规模,挤占授课学时,削减、挪用专项经费,不认真落实师生比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学校明知道不少方面不达标,但依然无动于衷,不采取实际行动努力解决。“在技术备受推崇的今天,人文社会科学似乎显得无足轻重、备受冷漠,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是难逃被轻视的命运”[3]。
当代大学生生长在一个经济政治迅速发展、多元文化体系和多重价值观念激烈碰撞和融合的时代,一些学生的实用主义、功利思想和自我意识比较明显。他们更喜欢参与性、实用性强的教育方式。部分学校主管领导和一些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认为实践教学课时的落实,就是带学生到烈士陵园、纪念馆或一些革命老区参观访问,听英雄模范的报告和革命传统故事,或者组织学生参观高新技术科技园、新农村建设示范社区,回来后让学生写观后感、心得体会等。甚至有些学校和老师由于受到实践场地、实践经费及实践过程中的安全保障等制约,为规避外出风险责任就让学生在教室课堂上搞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看录像资料,写小论文敷衍了事。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导致部分思政课教职人员及相关领导对实践教学不重视,进而引起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不重视,其结果只能是思政课课实践教学越来越流于形式。
随着这些年的高校扩招,高校思政课普遍采取合班授课的方式,通常一个教学班学生人数都超过100人,有的甚至达到180人。在这种大班制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很难细致地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另外思政课教师由于职称评定及个人发展压力,每年的教学工作量任务本来就很重,还要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任务,发一定数量的文章,这就难免会出现时间和精力不足的问题。再加上很多思政课教师本身毕业后就做了教师,没有社会历练的经历,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不足,对实践教学缺乏热情,因而很难在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其设计的实践教学过程难以理论联系实际,形式单调,教学过程敷衍了事。
虽然中央要求加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但部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制度建设的严重滞后,导致其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执行力,使得思政课实践教学一直处于散漫无序状态,尚没有一套合理、规范的制度对思政课老师进行一定的监督,也没有合理的激励机制,同时缺乏合理有效的学生学习的考核评价体系,影响了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思政课实践教学关乎大学生成长成才,其最终目的在于结合大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他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尚未走入社会,对社会知之甚少,参加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能够帮助他们提前了解社会,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教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正常有序开展的关键,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水平是提高实践教学实效的保证。教师不仅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水平,而且要不断探究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思路与新途径。学校应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通过在职培训、学习、考察、学术交流,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思政课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水平,引导教师转变观念,重视对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借鉴其他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指导技能。选择和探索多样化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兴趣,发挥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涉及思政课教师,还关系学校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实践教学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活动中首先需要一定的经费支出,学校应提供一定的专项经费,科学合理地制定一套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办法;其次,学校应积极主动地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联系与合作,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稳步有序开展。学校应积极联系历史文化遗址、革命纪念馆、大中型企业、历史博物馆、社区等单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学生通过亲身体会增加感性认识以进一步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并转化为指导自身实际行为的内心思想意识。
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密切相关。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过程中要按照相关标准,注重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共同提升,重视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坚持素质提升和行为表现相统一。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百分比。因此,老师应对平时成绩实施科学、严格、细致的管理,考试的规模和人数与老师之间要有一个合理的配比。另外,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学习效果考评方式不应单一,要从能力、认知和素养、表现等多个方面结合学生个人的特点进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将社会监督和学校评价有机结合,包括上课出勤率、课堂纪律、讨论发言、外出参观考察时的表现及平时作业等方面考核。平时作业主要以小论文形式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论文作业的考评,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与教师评审相结合的方式。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何贻纶,陈永森,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教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杨亚非.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