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红
(田阳县农业局土肥站,广西 百色市 533600)
田阳县位于广西西部,右江河谷中部,地处低纬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暖夏长,无霜期长,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大力发展粮食、蔬菜、水果、甘蔗等优势特色产业。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田阳县现代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和运用,农作物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农作物产量普遍提高,农产品质量明显改善,农业生产正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发展。
田阳县境内的右江河谷平原区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粮食主产区。田阳县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和玉米。水稻以推广超级稻和优质稻为主,玉米推广优良品种正大619和迪卡007及超甜玉米等。全县大力推广旱育抛秧、免耕抛秧、“三避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促进了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目前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34万hm2,总产量达11万t以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田阳县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通过大力推广水田和旱地轮作制,充分利用冬闲田发展秋冬菜生产,取得很好的效益。2001年,田阳县成立的龙河村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被农业部定为全国第一批创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成为全国著名的“南菜北运”生产基地。全县蔬菜品种有番茄、辣椒、青瓜、四季豆等,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武汉、长沙、哈尔滨等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以及销往越南、俄罗斯等国外市场。作为主导产业,番茄生产正向着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2009年该县建立兴城番茄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区,同时成立兴城番茄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了“壮乡红”番茄品牌,兴城村被评为广西“番茄村”。全县申报农业部一村一品的专业村中有30多个“番茄村”,但是,形成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专业村较少。2014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6万hm2,总产量72万t,其中番茄种植面积1.6 万 hm2,总产量超过 50 万 t。
田阳县种植的水果品种主要有西瓜、芒果、香蕉、龙眼、荔枝、桃果、李果等,生产规模最大的是芒果。芒果品种主要有田阳香芒、金煌芒、红象牙芒、台农一号芒等。1992年田阳香芒获得中国农博会银质奖,1995年田阳香芒又获得金质奖,同年田阳县被评为“中国芒果之乡”。2004年田阳香芒被评为广西名牌产品,红金煌芒被评为广西优质产品。田阳芒果驰名中外,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产品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外市场,以及国内各大中城市。根据市场对优质芒果的需求,田阳县积极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全县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增加,2014年全县芒果种植面积1.77万hm2,占全县水果种植面积的86.8%,投产面积1.13万hm2,总产量16.5万t,产值8.25亿元。近年来,田阳县香蕉种植也有很大的发展。2008年,田阳县创立福爽香蕉生产基地,积极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推进香蕉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同年成立田阳县福爽香蕉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与广西蓝天绿地大农产业科技公司正式签约,就香蕉种植、销售等达成合作协议。通过引进公司,走出“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新模式。芒果和香蕉生产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相应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少,而且效益低,没有能够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田阳县甘蔗生产以蔗糖原料蔗为主,主要推广新台糖系列,桂糖、粤糖等高产高糖的优良品种,2003年田阳县被列为“十五”规划第二批国家“双高”糖料生产基地,是糖料蔗优势产区之一。甘蔗生产主要分布在田阳县北部山区,玉凤镇是甘蔗生产种植大镇,2014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1.12万hm2,进厂原料蔗57.68万t,其中玉凤镇种植面积0.54万hm2,占全县种植面积49%,是田阳县重要甘蔗生产基地。全县甘蔗生产绝大多数是农户家庭分散经营,不利于水肥一体化、滴灌等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不利于实行产业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
由于粮食种植效益比较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全县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单一,管理粗放,绝大多数是农户家庭分散经营,种粮大户、专业户少。较普遍地存在农户种植粮食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家庭需要和食用、粗放经营、甚至只种不管的问题。另外,城镇化建设用地、农村建房占地和经济效益好的蔬菜和水果面积逐年增加等因素,导致粮食种植面积有所减少。
农户家庭分散经营,规模小,难统一,不利于农户与市场连接,不利于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尤其在山区,家庭主要劳动力大多数都外出务工,今后谁来种地?怎么把地种好?这是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近年来,田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较大的发展,2013年田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78个。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但大多数都是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合作与组织能力不够强,运行不够规范,社员得不到真正的实惠。另外,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户对接不畅,难以形成有效合作共赢的利益联合机制。
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规模生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有待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少,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带动作用不明显,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对接不畅,“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机制还不够完善,建设“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和格局,还处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初级阶段。
不少农户完全依赖化肥、农药、化学合成激素来增产增效,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化肥和农药残留超标,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粮食的农药、化肥残留超标;蔬菜的高毒与有机磷类残毒;水果的农药残留和生长激素滥用等。
粮食生产要坚持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在土地资源有限和生态环境制约下,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抓好超级稻、优质稻生产,适时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粮田、标准粮田,生产有机米、优质米,以满足不同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当前,自治区把百色新山铝产业示范园列为A类工业园区进行重点建设,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规模不断壮大,百色市实施百色—田阳一体化发展,这些举措将为田阳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强农业必须加快转变经营方式,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为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开拓了发展空间,创造了有利条件。政府要在坚持自愿原则的基础上,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土地的经营权,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支持和鼓励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流转,发展多主体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规模经营要把握适度,要与农业人口转移,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农业社会化水平相适应。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克服小规模家庭经营模式的不足,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主要途径,是现代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加大力度发展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火车头”,它的主要功能是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农产品的综合开发,使农产品能最大限度地增值,一头满足市场需求,一头带动千家万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是农民积极分子、劳动能手、经济能人的代表,它们在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中都起到了模范带头和引领示范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在财政补贴、用地指标、金融支持、税收优惠、人员培训等方面,出台了扶持这些主体的一系列政策,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力度的举措,推进新型经营主体成长、发展和壮大,促进农户家庭经营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活动可概括为,“政府建市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可见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大力扶持和发展符合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带动能力强和带动作用好的龙头企业。按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生产规模的原则,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农户”,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完善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健康发展。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要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保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责任。严格农业生产中投入品的管理和使用,依照规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对生产的农产品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测,经检测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不作销售。同时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建立“三品一标志”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努力打造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优质农业知名品牌。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1]农世健.田阳年鉴(2006年—2010年)[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3:419-438.
[2]文成辉,马俊哲.现代农业经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6-1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