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共建工作室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2015-03-21 00:48:57徐德慧未红何微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咨询校企工程造价

徐德慧 未红 何微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91)

基于校企共建工作室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徐德慧 未红 何微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91)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是高职专业建设“走出去”的重要途径。校企共建工程造价咨询工作室,由教师主导、学生参与承接并完成企业真实工程项目的造价咨询工作,既满足了高职教育工程造价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要求,又实现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化和职业化。

校企共建;工作室;社会服务

众所周知,现代大学教育被赋予了培养人才、发展知识与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作为大学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当然也应承担这样的职能。近年来,随着高考生源数量的逐年减少,高职院校之间的办学竞争愈来愈激烈,这种竞争表面上看是对优质生源的争夺,深层次看却是各校综合办学实力,包括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的竞争。近年来,各高等职业院校越来越重视其服务社会的职能发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面向社会,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相关文件中,也特别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进行产教深度融合,开展社会服务。为顺应这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在专业建设中,也必然选择了“走出去”,通过与企业合作创建造价咨询工作室,承接企业的工程管理及造价咨询项目,把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起来,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一、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是发挥高职院校服务社会职能的保证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含义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以及直接为社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在保证正常的人才培养任务之外,依托自身的教学、科研、人才和智力等方面的优势,以各种形式和途径发挥知识的即时应用价值,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经常性、具体性、服务性的活动。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上说,社会服务都已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和外延发展的根本。

2006年教育部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对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项目提出了具体要求[1]。这些要求主要是针对狭义的社会服务提出的,概括起来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的培训与培养;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或行业产业提供具体直接的技术创新、咨询、推广和服务,并且担负起技术服务中心的职能;三、向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周边社区传播和辐射先进文化。本文所述的社会服务亦是指狭义的社会服务。

(二)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专业建设优势开展社会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并以专业为载体来具体实施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社会服务。所以说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归根到底是由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来体现的[2],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结合专业建设的特点,发挥专业建设的优势来开展社会服务,反过来又通过社会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从而形成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工程造价专业在开展社会服务中遇到的问题

高职教育工程造价专业是建立在工程技术、工程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四个平台上的复合型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度增长,社会上大量的工程建设项目需要进行项目管理及造价咨询。因此,工程造价专业在此领域开展社会服务将大有可为,但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年轻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难以胜任社会服务

近年来,为满足建筑市场对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需求,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招生规模都在迅速增长,相应的专业教师的数量也有所增加。各校都引进了一些高学历的年轻教师,他们大多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甚至是博士研究生学历。这些教师具备较深厚的专业理论和学术研究功底,但因为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在行业、企业工作的经历,因此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并且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以及在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上也还需要一段适应过程,在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这种专业团队年龄结构过于年轻化的情况下,工程造价专业以企业造价咨询业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服务工作就难以开展起来。

(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支撑社会服务

工程造价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从业者需要通过长期的、大量的工程实践才能积累出熟练的工作技能,并且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贯彻建设工程全过程的,是动态变化的。按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仅仅只在教室里,在相对封闭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大量的专业理论学习,在模拟实训项目的条件下进行少量的实践训练。由于缺乏动态、真实工程的持续追踪实训,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很难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的本质应当是“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完成相关职业的职业化基本训练”,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就要体现出职业化这一特点。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也已开始认识到这一点,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会按规定对实践教学课时的占比做出要求,现在各高职院校的实践课占比基本都已达到50%以上。虽然实践课时数大幅增加了,但学生专业实操技能提高的效果却不明显,究其原因,在于很多专业实训课程采用的是设定了诸多假设条件的虚拟项目,其工作的流程、思路、方式方法等与实际的工程造价工作仍是相差甚远。在这种重理论、轻工程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所培养的学生还是难以真正满足企业岗位工作的需求。

(三)停留于表面的校企合作无法实现社会服务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举措之一,各高职院校也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积极和有益的工作,但我们发现有一些学校与企业虽然签订了合作协议,可双方的实质性合作却并不多,设在企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特别是对于工程造价行业来说,由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营业收入是与企业完成的造价咨询业务量直接相关的,造价技术人员个人的收入也与个人完成的产值相关。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校企合作没有太大的积极性,他们担心以教学为核心工作的教师和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所做的造价成果文件在完成质量和时间上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因此并不放心把企业的项目交给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来完成。因此,这样的校企合作在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也更无法实现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三、校企共建工作室是工程造价专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首先要明确“为谁服务”、“服务什么”和“怎样服务”三个问题[3]。结合工程造价专业的特点,笔者认为与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可以更清楚地回答在开展社会服务之初提出的三个问题。

(一)通过企业调研,找准工程造价专业的自身优势和企业的真正需求

在选择采用什么方式开展社会服务时,团队首先想到的是单纯依靠专业教师建立工作室进行造价咨询服务项目,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效果不佳。而且由于教师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在社会上承接造价咨询业务,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了教学,这种方式并不可取。于是团队及时调整了思路,首先是要找到目前专业教师自身真正的优势是什么?其次是现在造价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和企业调研,得出了结论:学校拥有由高学历、理论功底扎实的专业教师团队和求知欲强、喜欢动手实践的学生团队组成的智力和人力资源优势;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优质造价咨询企业来说,他们有大量的造价咨询业务,需要的是更多的人力资源和后备人才储备;而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造价咨询企业来说,他们则更需要借力于高校高学历、并持有国家执业资格证的专业教师团队,为企业开展职业资格考证培训,并在企业资质上充实他们的技术力量。

(二)校企合作搭建工程造价咨询工作室平台

在进行了广泛的企业调研和分析后,团队确定了工程造价专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工程造价咨询工作室平台。在学校和企业政策与资金的扶持下,造价咨询工作室在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校内顺利建立。有了工作开展所需的场地和设备,还利用假期派出专业教师赴造价咨询企业培训,熟悉企业的工作要求、工作流程,为指导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完成企业的造价咨询工程项目做好充分准备。

(三)以完成企业工程项目为主要服务内容

通过与企业协商,团队制定了造价咨询工作室的社会服务实施方案:工作室对外是企业的一个造价咨询项目部,对内是工程造价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场所,工作室成员由企业派出的驻校工程师、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工作室按照企业项目部的模式进行运行和管理。驻校工程师在接到企业安排的造价咨询项目后会与专业教师一起,结合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能力对任务进行分解和布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驻校工程师和专业教师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指导学生实践,以确保最后完成的造价成果文件质量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学生在工作室参与企业项目,做到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解决了专业理论学习比实际应用相对滞后的矛盾,强化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工作室参与企业项目,在校内就能完成企业顶岗实践,教学、实践兼顾,不影响学校的教学安排,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得到提高。

四、校企共建工作室的运行成效

(一)增强了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打造了一支“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自2013年校企共建工程造价咨询工作室成立以来,工程造价专业先后从企业承接了建设工程招投标标书编制、工程预结算文件编审等多项造价咨询业务,专业教师还联合合作企业开展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编写校本教材。企业派驻在工作室的工程师都是在造价咨询业务上能独当一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工程经验丰富,在他们的带领和指导下,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企业实战项目,先后参与完成了新达花园住宅小区项目预算、富士通(广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综合楼三层装修工程结算等造价咨询项目。教师通过参与工程实践,技术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从而改善了工程造价专业目前师资队伍中知识、能力、素质不尽合理的现状,使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素质教师。

(二)校企需求对接,使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

校企共建工作室的创建,实现了校企需求的对接,形成了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互动,专业与行业企业的联动,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企业通过派出驻校工程师,将部分项目放到学校工作室来由教师、学生参与完成,不但可以缓解企业的业务压力,降低项目的人员成本,并且实际上项目的完成过程也是企业深入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是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过程,是为企业发现人才、进行人才储备的过程。这大大减少了毕业生从学校到企业适应过程的时间,也减少了企业的新员工培训成本。

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来说,驻校工程师的进驻,为工程造价专业建设带来了一批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与专家,如中山市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先后有陈华寿、李哲凯、梁志光三位高工来校指导工程项目并为学生举办讲座;广东华联建设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李自春工程师不仅指导学生完成企业结算项目,还承担了工程造价专业安装工程计量计价实务课程的授课任务。这些企业工程师的加入,优化了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团队结构。在这种频繁的项目合作交流中企业、学校相互间增加了更多表达各自需求的机会。由于找准了双方的需求,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

(三)依托工作室项目对专业技能课程的实训模式进行改革

工程造价专业职业技能课程的实训模式以往多采用指导老师在设定了诸多假定条件下的虚拟项目为课题,这样的实操训练与工程实际存在脱节。建立造价咨询工作室后,将工作室承接的企业真实工程项目作为专业技能课实训的课题,开展“真题真做”的实训模式。在实训中学生按企业的工作流程和要求进行实操,在完成项目过程中他们遇到的问题都是真实而非假设的,这进一步培养了他们发现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训结束后企业将从中挑选完成得好的学生的实训成果作为工作成果采用。这种实训模式,因为课题项目来自企业、来自应用的最前沿,体现了实训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体现了实训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四)为提高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水平提供了平台

工程造价咨询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场所,将学生真正参与工程实践的时间提前,不仅可以促进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同时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职业岗位的实践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能尽可能早地获取实际工作经验,从而促进了高职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岗位工作,提高就业质量。

五、结语

由于看到了造价咨询工作室在工程造价专业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目前一些开设有工程造价专业的高职院校也陆续创建了造价咨询工作室。但很多工作室建设成效还不明显。除了与校企合作的深度有关以外,还与工作室软硬件条件、教师团队的专业技能等有很大关系。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工程造价专业造价咨询工作室通过积极开展造价咨询社会服务,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能力提升等方面实现了多方的“互惠共赢”,使专业与行业及社会发展密切联系,促进了工程造价专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强化和突出社会服务功能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有多种方式和途径,不同的专业社会服务的形式也不尽相同,但只要各专业经过充分的社会调研和论证,一定能找到最适合本专业特点,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服务内容和途径。

[1]许爱军.以“双师”工作室为平台培养IT高技能人才的思与行[J].成人教育,2013,(5):51-53.

[2]汪召堂.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举措探究[J].科教导刊,2014,(12):4-5.

[3]顾准.关于高职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2,(29):13-15.

(责任编辑: 微风)

On Improvement of Professional Social Service Ability in Studios Run by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XU De-hui WEI Hong HE Wei
(Guangdo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Guangzhou, Guangdong, China, 510091)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services ability is a miss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go out" . This paper explores an engineering cost consulting studio based on the cooperation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 which is dominated by teacher and participated by students in the real project. The author states that this studio not only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cost, but also realizes the practical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cess of talents in engineering cost.

construction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studio; social service

G718.5

A

2095-932x(2015)06-0010-04

广东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社会服务促进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01401088)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5-09-07

徐德慧(1971-), 女 ,湖南株洲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工程技术系副教授;未红(1983-), 女 ,河南林州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工程技术系讲师;何微(1986-), 女,湖北荆门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工程技术系讲师。

猜你喜欢
咨询校企工程造价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工程造价之旅
校企合作五反思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健康咨询
祝您健康(1987年2期)1987-12-30 09: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