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代工厂实证调查研究

2015-03-21 01:15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莫启群何华莎尹竹王妍紫
中国商论 2015年14期
关键词:代工厂风险控制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莫启群 何华莎 尹竹 王妍紫

我国代工厂实证调查研究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莫启群 何华莎 尹竹 王妍紫

摘 要:中国广阔而有潜力的市场,人才的积聚,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吸引了发达国家外商的投资,加之中国低廉的劳动力,2010年以来,代工在中国的发展极为迅速,实现了“中国制造”,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但代工这种关系中存在着诸如员工保障、利益分配、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问题。随着外资企业经营方针战略的转变,我国代工厂生存问题越发突显。通过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力求从多角度探析我国代工厂在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代工厂 代工危机 员工保障 风险控制

1 引言

近年来,中国代工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尤以运动品牌代工厂最为突出。随着中国原材料的上涨,用人成本的上涨,国外运动品牌相互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阿迪达斯、耐克等外资企业纷纷卷入促销战、清库存的战役中。此外,经济全球化的迅猛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加工制造业转移到成本低廉的国家和地区。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2013年的春节过后,耐克广东一家代工厂招工计划搁置。金融危机后,该工厂的工人人数骤减,从之前的13000多人减至目前的4000多人,如此做法也只是为了逆境生存。运动品牌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用工成本节节攀升,牺牲利润还是牺牲订单,这是耐克、阿迪达斯等诸多代工厂如今面临的艰难选择[1]。面对着外资企业的战略方针的转变,我国代工厂将如何面对,如何从狭缝中成长,成功转型。

2 中国代工企业的现状

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和潜力巨大的消费品市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几年期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已迅速崛起为跨国公司的世界性生产基地[2]。然而,目前中国的代工市场正在骤减,代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2.1 我国OEM产业现状

2.1.1 OEM的基本含义

代工企业即从事OEM生产模式的企业,OEM是指品牌生产者并非直接生产产品,而是主要利用自身掌握的核心技术来设计和开发新产品,并且控制销售渠道,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将具体的加工任务委托给同类产品的其他厂家来生产。最后低价买断所订购的产品,将自己的品牌商标直接贴上。OEM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分工的思想,一种细化竞争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企业要“做自己最擅长做的”[3]。目前,中国提供的OEM业务占全球份额的1/3,另外国内品牌市场采用OEM方式的也有1/5以上。

2.1.2 OEM的基本条件

涉外定牌加工是指由境外委托方提供合法有效的境外注册商标,境内受托方按照境外委托方的委托承揽加工产品,并将产品全部交付境外委托方的行为。即由下面三个条件构成:第一,境外委托方有权在产品上使用自己的商标;第二,境外受托方能在加工产品的过程中获得利益;第三,所有的产品都应该出口到委托方的国家。

2.2 我国代工企业的生存现状

2.2.1 工厂数量骤减

虽然从全国范围来看,外资引进仍呈现增长态势,如商务部数据显示,仅2013年的上半年,外商投资增长3.2%,新设立的企业达到10973家;我国实际使用的外资金额达到633.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2%。但是,我国2013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却下跌不少,同比下降了6.78%。特别突出的是在外经贸第一大省广东,其制造业的实际吸收外资同比下降了2.05%。并且,长期在东莞生活的袁明仁告知“手机代工业的情况很不好。这是我实地去问的数字,今年(2014年)和五年前相比工厂数量大概减少了三分之一。”实际上,阿迪达斯很早就开始陆续减少中国代工厂的订单。“2006年、2007年阿迪在东隆每年的订单约在200万件,2008年是个转折点,此后订单一直在萎缩,2008年东隆做了150万件,2011年已经减少至70万件了。”直到2014年7月2日阿迪达斯集团中国总部证实其将关闭在华唯一一家直属工厂即100%的全资子公司。

2.2.2 “中国制造”的地位受到动摇

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未来,法国服装不再是“中国制造”的天下了。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再加上路途遥远、运输费用较高,法国现在正在寻求成本更加低廉的替代地。法国对中国纺织服装的进口额有所缩减,虽然在2011年的前11个月增加了7%,然而升高的生产成本减去之后,实际上也只增加了4%。而对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的进口额攀升,增长幅度高达26%和29%。据日本财务省统计,2011年自中国的服装类进口比2007年减少10%以上,从东盟国家进口则连续8年增长。报称,为躲避中国人力成本急剧上升,企业加快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生产,但东南亚廉价劳动力优势有限,成本上升风险也在增大。

2.2.3 成本敏感度高以及对生产时间要求苛刻

由于供货数量大,单位成本即使是微小的变化也会给最终利润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代工厂一般具有趋利避害的特性,即从成本高的地方迁徙到成本低的地方。从耐克网站的资料显示可知,企业必须将劳动力成本实行严格控制,幅度在24%以内,这样才具有竞争力,原因在于运动鞋对劳动力成本非常敏感。另外,运动鞋代工厂对于生产时间的要求也尤为苛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运动鞋的生命周期逐渐缩短,产品的销售周期也随之缩短,这要求代工厂的反应速度非常快,才能跟上人们生活的节奏。以往的5到6个月交货属于正常的周期,而现在的交货时间缩短,只有3个月左右。这对代工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通过缩短生产流程,进而提高反应速度。

3 我国代工危机的具体表现

3.1 代工危机含义

中国代工企业曾经的成本与产业链优势,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开始显现尴尬,出现了代工危机。代工危机是指我国代工厂受到外资企业转移潮的冲击而危及自身稳定的发展。而危机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

3.1.1 外资企业由于成本压力将制造转出中国

代工厂得以存在的价值是拥有较低的成本:低廉的劳动力,较低的租金,廉价的原材料等。但是,这些所谓的“优势”正在瓦解,发生着一些显而易见的变化。其一,价格飙升,中国以棉花为主的原料价格,甚至包括厂房租金、石油、橡胶等呈上升趋势;其二,雇主与雇员之间的矛盾激化,代工厂工人反抗过度加班和超低薪酬的事件屡屡发生。在2010年之前,耐克的最大代工国仍是中国,然而,现在“江山易主”,耐克的代工厂已转移到越南等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的耐克代工市场正在不断缩减,参见表1。

表1 中国和越南生产耐克品牌鞋的数量百分比表

3.1.2 外资企业出于未雨绸缪的考虑

改革开放前期,我国政府为了吸引外资,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造就了代工厂的遍地开花。提供了非常多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资源等方面的优待。虽然目前我国政府仍未明确指出收回相应的优惠政策,但是有这样的趋势。外资企业考虑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而如果优惠政策收回,那么他们的利润收益就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与其被动地等待这样的结果,不如趁早撤离中国市场,以尽快寻求更好的基地进行发展。

3.1.3 外国政府的政策导向发生转变

奥巴马政府鼓励企业把工厂设在美国本土。截至2011年5月,美国的失业人口比重上升至9.1%。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不久即表示,将来,美国可以通过重建它在制造业的能力而取胜。他说美国将拿出20亿美金投放在职业培训和就业上。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服装制造方面的就业率在最近几个月有所上涨。同时,基于速度、质量控制和成本利益,美国的制造业也越来越吸引大的服装企业了。

3.1.4 代工生产企业对外商企业的依赖性较强

代工生产制造商不仅位于产业链的底端,且始终难以摆脱,并且代工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外商企业就会有越来越强的依赖性,这种依赖致使代工制造商置于被动境地。另外,由于代工生产企业不能很好的预测市场,过于依赖某项代工计划,当市场出现不可预测的变化时,代工制造商的承受能力不足,面临的是艰难地转型生产,进而引发该企业经济上的严重危机,最后导致企业濒临破产倒闭。

3.2 代工危机的具体表现形式

3.2.1 代工产品订单转移

在运动服装巨头阿迪达斯关闭在中国的惟一一家直属工厂后,其与中国300家代工厂的合作也或将终止。此消息犹如重磅炸弹在业内炸开,代工厂也陷入恐慌之中。成本上升是外企搬离中国、一些代工厂倒闭的重要因素。现在外企不再过度依赖中国代工厂,可选择的国家和地区增多,导致订单大幅转移。早在2010年下半年起,凡客诚品就为降低成本试水孟加拉国,且成功下降5%~10%的成本,其中人力成本下降3%。凡客诚品CEO陈年提到“一个数万人的工厂,2015年左右会把50%的产能搬到越南去,20%以上去印度或斯里兰卡,中国只剩下不足30%。”

3.2.2 失业率增加

“种种迹象表明,阿迪达斯早就在做准备,逐步转移产能。我们厂里600多位工人,很可能面临失业。”另外,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以密集劳动力取胜的无技术含量代工项目外迁是大势所趋,珠江三角洲正在逐步失去其成本优势。代工厂是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的就业问题,但如果代工厂集体外迁,将会导致珠江三角洲会失业率攀升。而当外资企业迁移中国时,我国的代工厂很可能就会面临着接不到订单而以倒闭告终,那么工厂中的工人们将会面临失业,而这份工作或许是他十年二十年来一直从事的工作,突然的失业导致其无法适应这个社会的生活,无法如常生活下去,将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而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

3.2.3 代工厂的淘汰

随着订单下降和人工成本上升,不但外企工厂外迁,中国很多企业也在外迁。中国长期以来依靠的低价格优势,随着发展被打破,产业经济转型和高工资的同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市场需求不旺,订单也随之减少。代工厂的倒闭不仅源于外企的选择,企业须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政策也预示了这是经济转型必须面对的结果。因此,过分依赖廉价劳动力和外部订单的代工厂若不能转型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则必然惨遭淘汰。平时企业倒闭率为3%~5%,目前在转型过程中,倒闭率高达到8%,是过去的两倍。

4 代工危机背后的主要法律问题

4.1 利益分配不公平

我国作为“世界工厂”,许多代工厂都依赖外资企业的资金生存,一个产品生产出来,代工厂仅获得微小的加工利润,而外资企业却能赚取巨大的销售价值。这两者在利益分配上极其不公平。

4.1.1“ 微笑曲线”现象

“微笑曲线”是由台湾企业家施正荣提出的,其能够很好很形象地对这种利益不平衡进行解释。用一个“V”字形曲线能够很形象地描绘现代产品利润的产业链条。居于曲线两头的分别是研发设计和品牌销售服务,位居中间的则是制造与加工。两头的产业利润率大概在20%至25%之间,品牌的利润则达到50%,而处在曲线中间的加工制造业的利润率只有5%[4]。对于整个代工企业而言,它们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原因在于这些代工企业仅仅承担来料加工,各自之间又有着相似的产能结构,没有核心技术,没有自己的品牌。这一现象对于整个行业的利润下滑呈现加剧的趋势。由于处于产业链最底端,技术含量低,代工厂最终只能获得不到10%的利润分成。

4.1.2 成本与收益不成正比

外资企业选择在华代工的重要原因在于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我国是通过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以及资源才换取了“世界工厂”的称号,这种称号却随着外资企业的撤资而随之远去。然而,留给中国代工企业的确是濒临破产倒闭的现实。随着2012年10月底,阿迪达斯官方解释“出于重新整合全球资源的策略考量”,将关闭在江苏苏州的唯一一家中国直属工厂,并告知了其他10家代工厂,将陆续终止代工合同。而面对这样的一纸通知书,代工厂们的原有生产线如不能及时找到合适的外资企业代工,将会被闲置,而厂商们的反映是“不是不去找(其他合作方),而是找不到”。如此一来,代工厂在品牌企业转移战场后,将独自承担收拾残局的重任。

4.2 风险分担不均衡

原料,劳动力,生产设备,环境污染甚至社会保障等均由我国代工厂承担其风险,而产品技术,品牌利益,销售渠道等却牢牢掌握在外资企业的手中。即巨大的风险是由代工企业承担,而巨大的利益收入是由外资企业获取的。此问题凸显在员工保障方面:

4.2.1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引导和支持

2010年2月,苹果公司在中国的代工厂联建科技发生62名工人己烷中毒事件,劳动纠纷至今仍未审结;2011年5月和12月,苹果公司在成都和上海的代工厂先后发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近百人受伤[5];还有富士康的“12连跳”事件。对于这些事件的发生,理应考虑如何认定苹果公司、代工厂和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法律在此问题上的规定是空白的。如果苹果公司免责,那么将会出现这样的不公平现象。当代工企业、劳动者抑或是第三人因为代工相关事宜而遭致损害时,仅能期待代工厂从苹果公司那里赚取的约2%至3%的微薄利润中对其进行赔偿,然而这显然是不足以弥补受害人所遭受到的损失。因此,我国代工厂、劳动者和第三人的权益无疑会遭受损害,亟待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

4.2.2 代工模式的雇佣合同规制的必要性

代工厂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生产关系、安全和环境等的社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的焦点,然而法律法规规制的理性思考有待跟进。目前最好的办法应是通过雇佣合同关系来对代工厂模式进行法律的规制,使得经常发生的这类法律纠纷能够适用到如此的法律规制中。因此,通过雇佣合同来对我国代工厂模式进行法律规制理所应当的。虽然对代工厂模式以雇佣合同方式进行法律规制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苹果公司等原始设计制造商的一些权利,但是正如美国学者Rebecca Lubens所言,“应将广泛的公共控制置于私人(包括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财产权利之上,以和解财产所有人的个人权利和组成社会个人类似的权利二者的关系”[6],即自然人、法人抑或其他社会组织肩负这样的社会责任。因此,将雇佣合同规制运用于代工模式有其存在的必要条件和法理依据。

4.3 责任承担不合理

当外资企业转变战略方针,撤离我国代工市场时,面临的将是成千上万人的失业,而这样的“烂摊子”却完全由我国代工厂负责。相当于外资企业在“榨干”我国代工厂利润之后,立即过河拆桥,留下的所有责任完全由代工厂担负。显然,这对于代工厂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由于我国代工厂市场的激烈,不断丛生与成长,使得国外品牌企业对于委托代工享有更多的选择。知名运动品牌耐克公司1980年打开中国市场,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等种种优势,使得它在中国的业务板块迅速扩张。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当初的优势如劳动力成本不断下降,其开始寻求更低劳动成本的地区,生产业务也逐渐向该低成本地区转移。代工厂只负责生产,并不直接面向市场,一般是由品牌公司进行销售,并且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市场也是牢牢控制在品牌企业的手中,所以说代工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没有自主权。当面对着外资企业的转移,国内代工企业只能收拾他们留下的烂摊子,环境已经污染,工厂工人集体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亟待解决。

5 应对我国代工危机的主要路径

5.1 代工企业自身的规范作用

5.1.1 代工企业控制风险的发生

代工企业需要在源头就控制风险的产生,风险减少了,后续的问题得以控制。代工企业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控制风险的发生。其一,在合同订立阶段需要检查境外委托方是否具有授权的主体资格;其二,确保产品上贴的商标与境外委托方获得授权的商标是同一个;其三,所有的产品都应该出口到境外委托方所在的国家;其四,在OEM合同中约定相应的条款,如对员工受工伤的补偿问题,不到期限单方违约的惩罚性赔偿问题以及环境污染补偿问题等等。需要在发生问题之前,尽可能地将一些常发生的问题进行协商约定清楚,而不至于问题发生时束手无策。

5.1.2 通过创造自主品牌来开拓自己的市场

代工对于刚起步的企业而言,是一种福音,能够短期有效地发展自身。然而不能鼠目寸光,从长远角度看,其不能让企业具有持久的竞争力,企业若想发展,就必须依靠自主品牌。自主品牌不仅仅承载企业的声誉,还包含企业的内在竞争力。拥有自己的品牌,能够带来市场上的知名度,带来顾客的忠诚度,以及带来品牌的利润。建立了品牌,利用名牌效应刺激市场需求,能够为企业带来长远的利益,进而使得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获得较高的营销效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也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取得更强的竞争优势[7]。

5.1.3 质量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产品以质取胜,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对于企业而言,较佳的质量就是招牌,就是一种有力的宣传。就成本而言,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大势已去,打价格战也不是一个好的方案,而产品创新,高效生产,完善物流,迅捷客服等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掌握了这些核心竞争力才可以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在我国,许多的代工厂刚成立时技术都是很薄弱的,更有甚者,其技术研发部门设在国外,新产品的测试、生产等一系列工序在国外完成后,才整套地搬回国内使用。这种现象就导致了国内的企业仅仅是一个随时面临被替换的生产组装车间。以质量为本,独立研发,引领行业技术,这才是代工厂该具有的核心竞争力。

5.2 政府的引导与扶持作用

5.2.1 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外部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是一个品牌的孕育、成长与发展的必备基础,而品牌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统一、有序、开放的市场环境。据此,对于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尽快营造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加快改革市场的进程,打击地方保护主义,加大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从而达到全国统一市场的模式。如此一来,将为我国代工企业顺利转型、成功升级、开创自逐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

5.2.2 通过政策扶持,进一步优化和拓宽代工企业的融资渠道

中国代工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品牌推广等方面都需要资金的大力支撑才能顺利进行下去。然而,大面额的资金流动却面临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这些无疑阻碍了代工企业在高端的研发环节与市场环节方面的拓展,进而对于代工企业的成功转型升级造成阻滞作用。因此,政府应通过政策扶持等方式优化代工企业的融资渠道,并且积极鼓励银行等传统的实体金融机构或者网络金融机构对相关代工企业的贷款采取放宽政策,最大程度地解决代工企业的资金问题。

5.2.3 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方案

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力是研发创新工艺技术的真正源泉。代工企业如若期望提高工艺技术,着重点在于提高劳动者和技术人员的素质。社会首要抓的是教育,尤其是对职业教育培养技术人才的加强,为成就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而努力。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按部就班,通过加快建设高校工艺技术的相关学科,充分发挥其优势,整合和综合有关的学科资源和信息,按比例设立培养工艺技术能力的学院和专业,增设相关课程和内容,通过学科改造,达到快速适应代工需求的目的,为代工行业提供 智力支持[8]。

参考文献

[1] 李溯婉.耐克代工厂工人5年缩减7成中国工资2倍越南[N/OL].第一财经日报,2013-02-26.

[2] 刘昌黎.论中国世界工厂及其对策[J].中国工业经济, 2002,175(10).

[3] 杨国光.代工模式的问题及其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2(2).

[4] 杨显滨.论代工模式中原始设计制造商的连带责任——以联建科技员工中毒事件为视角[J].法学杂志,2014 (12).

[5] 杨显滨,杨崇森.论代工厂模式的法律规制[J].政法论丛,2014(4).

[6] RebeccoLubens.The Social obligation of Property Ownership:A Comparison of German and U.S.Law[J].2007(24).

[7] 唐旭超.论我国国际代工厂的转型升级[J].企业导报, 2012(20).

[8] 陈柳.代工生产、自主品牌与内生激励[J].中国经济网络,2007(1).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5(b)-179-04

猜你喜欢
代工厂风险控制
家鸿口腔疫情之下面临尴尬境外“代工厂”业务稳定性堪忧
新冠肺炎疫苗如遇产能瓶颈这些植物可成为“代工厂”吗?
高通向苹果代工厂索要专利费被驳回
基于改进距离的区间直觉模糊TOPSIS算法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代工厂接连倒闭,这是智能手机行业结出的恶果?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