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齐彤
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人力资本吸收能力——基于中国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齐彤
摘 要:本文采用我国2006~2012年行业面板数据,以14个OECD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实证检验,探究我国技术寻求型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本国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变化和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同时考虑人力资本吸收能力。使用系统GMM回归方式的结果显示,在控制内生性的情况下,现阶段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具体体现为对技术变化的显著正向影响和对技术效率变化的显著负向影响,同时人力资本显著提升了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全要素生产率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国可以通过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获取国外技术溢出以促进国内技术进步。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达6463亿美元,保持世界第三。然而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真的促进本国技术进步了吗?国内人力资本是否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存在吸收能力?本文拟采用中国2006~2012年行业面板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检验。
我国学者关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主要建立在LP改进的国际R&D溢出模型上。白洁(2009)采用了1985~2006年我国对14个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实证分析结果显示,OFDI渠道产生的逆向技术溢出能够对TFP产生积极影响,但在统计上不显著。而赵伟等(2006)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初步的经验性检验,他们发现,虽然中国的OFDI历史不长,但OFDI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仇怡和吴建军(2012)同样发现,我国通过OFDI渠道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能够促进母国技术进步,只是与FDI相比,其溢出效应程度相对较低。之后,我国学者逐渐探究人力资本对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能力。谢申祥、王孝松和张宇(2009)通过建立动态面板回归发现,随着人力资本的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的边际溢出效应在下降。刘明霞和王学军(2009)分析了我国2003~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结果表明只有当人力资本跨越一定的门槛值后才能使OFDI对技术进步产生正的影响。李梅(2011)运用R&D溢出回归方程,发现人力资本能够显著提升国际R&D溢出效果,在其2012年的研究中,她考察了6个可能影响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因素,结果只有人力资本和国内R&D资本存量有显著的影响。
以上关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为该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思路和经验,但国内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和省际差异上,大多学者对OFDI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内生性问题避而不谈。本文拟对现有文献实现以下扩展:(1)使用行业面板数据,同时将人力资本吸收能力纳入研究范围。(2)使用Malmquist指数,分别探究OFDI逆向溢出对TFP、TC和EC的影响。(3)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回归。
2.1 模型设定
本文主要考察OFDI逆向研发资金对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变量的影响,同时考虑国内人力资本对OFDI逆向溢出的吸收能力,回归方程如下:
2.2 变量度量及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Malmquist指数计算TFP、TC和EC。所需指标及测算方法如下。(1)产出变量。各行业产出用行业增加值表示,按照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折算为以2006年为基年的不变价。相关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本文利用DEAP2.1软件计算TFP、TC和EC。在实际估计时,设2006年的TFP为1,则2007年的TFP等于2007年的Malmquist指数乘2006年的TFP,以此类推。EC和TC的计算方法同TFP。
本文选取14个OECD国家[2]作为东道国,探究我国技术寻求型OFDI的逆向溢出效应。
按照LP(2001)提出的方法计算我国历年获得的逆向研发资金,公式为:
2.2.4 中国各行业历年人力资本
关于人力资本,本文选取各行业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数据来自《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考虑模型内生性和滞后性问题,本文采用系统GMM方法检验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系统GMM回归结果
3.1 OFDI逆向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
本文的探究对象是14个OECD国家,技术寻求型OFDI更易获得正向的技术溢出,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与国外技术差距较大,整体经济发展环境可能并不适应国外新技术,对先进技术的转化能力较弱,人力资本吸收能力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由交叉项的系数可以看出,人力资本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OFDI对TFP的负向影响,但是存在一定的门槛值。通过交叉项和的系数可以计算出该值为4.71,即只有当各行业的大于4.71时,人力资本才能使OFDI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的影响,但是目前没有一个行业跨越该门槛值。
从行业角度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较高的行业集中在服务性行业,以及采矿业等资源密集型行业,而技术密集型行业通过OFDI获得的逆向研发资金相对较少,使得总体上OFDI逆向溢出至今未对TFP发挥正向的促进作用。
3.2 OFDI对技术及技术效率的正负影响
OFDI显著地促进了技术变化,但是显著地抑制了技术效率的变化。可能的原因是我国企业在OECD国家进行OFDI时倾向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因而促进了国内技术前沿前移,致使国内企业与前沿技术越来越远,从而抑制了其发展。
在考虑人力资本的时候,OFDI逆向溢出对技术变化的影响显著为负,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这说明我国人力资本吸收能力的提高将缩小我国和国外前沿技术的差距,通过提高人力资本能够推动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促进技术效率的改善。
本文采用我国行业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国际R&D溢出模型对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于TFP、TC和EC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为:(1)现阶段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TFP和EC的作用显著为负,对TC的作用显著为正。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对OECD国家进行OFDI时倾向获得先进技术,但由于我国与国外先进技术差距较大,难以吸收国外的技术,此外,我国高科技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力度较小,不利于国际逆向R&D资金的吸收。(2)人力资本弥补了OFDI逆向溢出对TFP和EC的抑制作用,但阻碍了OFDI逆向溢出对TC的促进作用。
针对以上结果,本文为我国各行业OFDI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4.1 合理分布对外直接投资行业
我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及采矿业,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OFDI较为缺乏。因此,国家应该重点鼓励我国高新技术行业在海外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积极获取R&D资本溢出,以提高相关行业技术水平。
4.2 加大人力资本培养力度
人力资本的吸收能力是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现阶段我国各行业人力资本还未跨越相应的门槛值。国家应加强教育力度,为各行业培养高新技术人才,从而增强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
4.3 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和国外先进技术的较大差距阻碍了OFDI逆向溢出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且随着人力资本吸收能力的提升,国家间的技术差距将减小。各行业应该在增强吸收能力的同时,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培养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白洁.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经验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09(8). [2] 仇怡,吴建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外溢效应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10).
[3] 李梅,金照林.国际R&D,吸收能力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10).
[4] 刘明霞,王学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9(9).
[5] 谢申祥,王孝松,张宇.对外直接投资,人力资本与我国技术水平的提升[J].世界经济研究,2009(11).
[6] 赵伟,古广东,何元庆.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J].管理世界,2006(7).
[7] 朱彤,崔昊.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中国技术进步[J].世界经济研究,2012(10).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4(b)-0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