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维莉
物质奖励会误人子弟?
记者 赵维莉
在大人们感叹当今社会越来越物质的时候,就想着给孩子们提供更简单、更纯粹的生活,让他们至少在年少的时候单纯一些,不看重那些名利。可是,却在一些言谈中不自觉地将一些功利心传递给孩子,比如说:作为父母你会告诉孩子如果你完成了某项“任务”后将得到一定的“奖励”吗?也许你会觉得这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但是心理专家指出,这样的鼓励会让孩子失去自身的动力,性格会变得被动、不积极,这是危言耸听吗?
寒假初始,陈女士就和女儿欣蕊订了一条新“规矩”:每天欣蕊帮助妈妈做家务都是有酬劳的,例如擦一次地给10块钱,洗一次碗5块钱,帮忙换一次床单或是晾晒一次衣服也是5块钱……陈女士的想法很简单,想通过这样的物质“鼓励”,让女儿真正地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培养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免得以后真的去读大学、住校时手忙脚乱。
刚放假的时候,欣蕊还是很热衷“工作”的,天天会主动擦地板,吃了饭收拾桌子然后洗碗,偶尔还会帮助妈妈准备晚饭——可惜好景不长,一个星期之后,陈女士发现,原本应该擦地的时间,欣蕊会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而吃了饭也是直接回到房间里看书,更别提什么其他家务了。她问女儿,怎么不做了呢?欣蕊说,天天做家务太单调,而且“工资”也不高,还不如奶奶每个月给的零花钱呢!陈女士问女儿是要“涨工资”吗?欣蕊直接说,妈妈,我给你这些钱,你来做吧,做家务太没劲了!
女儿的回答让陈女士很愕然,原本是让孩子学习生活常识,怎么成了做家务是为了“赚工资”,而价格不理想反而让孩子没了动力、让事情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了呢?
对于陈女士的困惑,心理专家王颖老师指出,家长们的做法初衷是好的,却忽略了当初想要达到的目的的本质,对于还处于成长期、心理还不成熟的孩子来说,可能看不到父母的“深远打算”,他们只在乎自己能得到什么,能换来什么,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会一点点地膨胀起来,当他们觉得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就会失去原本的动力。
对父母们进行的所谓“物质奖励”来激发孩子动力的做法,王老师是持否定态度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我们的行为动机也就是为什么要做某件事的理由,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当我们对某件事有兴趣、或是完成某件事所带给自己的快乐是让人愉悦的,会产生‘我想做’的意愿时,这便是内部动机;而像家长们用一些诱因来让孩子们去完成某些事儿的,这是外部动机。”王老师强调两种不同的做事原因,必然会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内部动机会让孩子身心都感到愉悦,爱上这件事儿,而外部动机却会让孩子感到束缚,甚至觉得是一种负担、压力,自然感受不到做事的快乐,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
就拿欣蕊来说,她前后对于家务态度的改变是因为外部动机的出现削弱了她的内部动机,“这意味着,原本她可能对于家务也不是不感兴趣,只是当妈妈用奖励的方式提出时,相当于让她把自己的行为与奖励联系起来,而不是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一旦她觉得外部的奖励并不能让她满意时,就会随时停止此项活动。”王老师提示各位家长,鼓励孩子的最好办法是真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出自自愿去完成工作或学习。
那么要如何来提高孩子们的内部动机即主观能动性呢?王老师建议家长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首先先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们从心理认为做好一件事会带给他们快乐,“就像孩子们喜欢看电视一样,因为他们认为看电视可以让自己获得快乐,所以不用家长督促、提醒,他们甚至会对自己喜欢的节目倒背如流,所以家长们不妨用兴趣来引导孩子。”她特别强调尤其是在学习方面,家长们最好不要用物质奖励,而是让孩子产生“我要学”的兴趣,不妨多给他们讲讲学习会带来哪些乐趣,比如说了解一些化学原理会合理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等,这都会很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同时,也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十几岁的青少年好奇心正是最旺盛的时候,对于身边一切事物都有着十足的探索欲望,所以家长们不妨多利用这一点,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去解决自己的疑问,而不是一味地“填塞”给孩子们,这样会让他们更主动地去探寻事情的根本,而不再等待,这也培养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当然,王老师也指出并不是说以后再也不要给孩子们物质奖励了,而是要把握好一个度,记住:当孩子们不需要物质激励也能出色完成某活动时,你没有必要画蛇添足给他奖励。当你要鼓励孩子完成某项他并不是太喜欢的活动时,还是给我们的孩子一句爱的鼓励或一点小奖励吧,让他们在获得满足的同时,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认可。
编辑/赵维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