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置换术后如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015-03-20 05:44李巧玲李隆桂谢亚凤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预防护理

李巧玲 李隆桂 谢亚凤

摘要:目的 总结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提出相应的术后预防措施。结果 由于及时治疗和落实护理措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同时进行预防宣教,可有效地防止DVT的发生,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DVT是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DVT后若未得到及时诊治可导致患肢致残,严重者血栓脱落可并发致命的肺栓塞,成为术后危重患者致残和死亡的原因之一。相关研究结果显示[1],给予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相关预防措施以及合理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减少肺栓塞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我科2008年7月~2012年9月共施行手术312例,发生DVT 8例,现将其预防措施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48~82岁,中位年龄65岁;高血压脑出血6例,脑血管畸形出血、重型颅脑损伤各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新修订外科常见疾病诊断标准[2]。血栓发生于左侧瘫痪肢体5例,右侧瘫痪肢体2例,左侧健侧肢体1例。其中1例为术后卧床2a,1例心率缓慢45~60次/min;偏瘫下肢股静脉穿刺置管2例。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本组8例经及早发现、及时诊治及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肺栓塞。所有患者既往史、创伤史等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预防措施

2.1增加活动 术后清醒患者可指导和鼓励其适当在床上活动,包括深呼吸、下肢的主动活动,如膝、踝、趾关节的伸屈、举腿活动。对意识障碍者,必须定时给予翻身,改变体位,作适当的下肢被动活动,并每2h按摩患肢1次,以促使患肢血液循环、肌肉松弛。

2.2减少血液凝滞 避免膝下垫硬枕、过度屈髋。适当抬高下肢,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

2.3保护静脉 长期输液者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尤其在使用甘露醇等刺激性药物时注意保护静脉,避免药液渗出血管外。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尤其是瘫痪侧肢体的静脉置管,热敷穿刺处2次/d。

3 血栓形成后的护理对策

3.1一般护理 ①早期发现:临床工作中若发现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肢体肿胀和疼痛时,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给予及时处理;②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过程及治疗效果,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③每日测量并记录双下肢同一部位的周径,并与以前的测量值比较,判断疗效。如患肢周径不断增加,说明静脉回流受阻,应及时处理;④每4h观察一次患肢皮肤温度、色泽、水肿、弹性及肢端动脉搏动情况并记录。若患肢颜色加深、温度升高说明出现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理;⑤采集血液标本时,应严禁在患侧股静脉穿刺,注意保护患侧足背浅静脉及下肢浅静脉,禁忌输注溶栓、抗凝药以外的药物如抗生素等刺激性较强的药物;⑥加强皮肤护理:由于患肢血液循环差易导致褥疮,临床应加强基础护理,每2h翻身拍背,保持床单位整洁,皮肤清洁。

3.2抗凝疗法及溶栓的护理[3~6] ①每日定时检查血小板、凝血时间或凝血酶原时间,以调节药物剂量;②注意出血并发症的观察。出血是溶栓抗凝治疗最常见的副作用,观察有无加重脑出血或其它出血倾向,如神志、瞳孔等。应每15~30 min巡视患者1次,观察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情况;观察意识是否清楚,有无烦躁、嗜睡或昏迷;观察有无呼吸、脉搏减慢或血压升高;观察有无剧烈头疼或喷射状的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观察胃液、尿液、大便的颜色;同时还要注意牙龈及皮肤粘膜、眼结膜、注射部位的出血情况。如出血加重应及时处理。

3.3功能锻炼 患肢肿胀明显减轻、疼痛消失后让患者下床活动,先站立然后慢慢行走,增加肌肉收缩,加速静脉血液回流。运动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以活动后不感疲劳为度。

4 讨论

结合本组资料,作者认为引起本组DVT的原因可能有:①手术:DVT多发生于手术或创伤后[7],本组8例均于手术后发生DVT;②肢体瘫痪及长期卧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偏瘫等而长期卧床,患者肢体活动减少,造成血液回流影响。本组7/8例发生于瘫痪肢体,说明瘫痪肢体是DVT的重要诱因;③高龄:高龄患者常合并多系统、多器官的生理退变和(或)器质性病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④止血、脱水剂的应用:脑出血患者为了止血、减低颅内压而使用止血芳酸、甘露醇等对血管刺激的药物,易使管壁粗糙;加上脱水剂的应用易造成机体水分大量丢失,血液处于浓缩状态,加重了血液高凝状态;⑤心率慢:本组1例心率缓慢45~60次/min。造成血流缓慢,血液淤积;⑥解剖结构的差异:本组病例血栓多发生于左侧肢体,可能与左髂静脉行径较长,右髂总动脉和左髂内动脉跨越其上,使左髂静脉受压有关[8]。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8例经及早发现、及时诊治及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肺栓塞。术后给予合理预后措施和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减少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同时进行预防宣教,可有效地防止DVT的发生,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柏蔷.提高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0,39:509-510.

[2]叶舜宾.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44.

[3]郭桂芳,姚兰.外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270.

[4]施桌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及护理[J].中医正骨,2008,5:71-72.

[5]金妍英,徐国红.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全科医生临床与教育,2007,3:259.

[6]曹洪,李伟,谢祥仁.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概况[J].医学综述,2008,2:275-278.

[7]杨元娇,朱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0):115-117.

[8]郭云珍,高宝琴,李研.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与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4(11):206-208.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预防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