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2015-03-20 02:21王秀丽段渊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针刀肩周炎治疗

王秀丽 段渊

摘要:目的 探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刀组30例,采用针刀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1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采用针灸及推拿治疗,1次/d,7d1个疗程。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肩关节的疼痛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减轻。针刀组的肩关节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刀疗法辅以手法是治疗肩周炎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需要进一步推广应用和完善。

关键词:针刀;手法;肩周炎;治疗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膜、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祖国医学把肩周炎称为"凝肩"、"冻结肩"、"漏风肩"、"五十肩"等。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不能梳头,严重者肩关节的任何活动都受限制,穿衣困难。有的疼痛夜间更甚,影响睡眠。即肩关节内收,外展,后伸,旋转等活动障碍。一般采用针灸,推拿,封闭,中药内服外加功能锻炼等方法治疗,但病程较长,效果不是很令人满意。近年来,针刀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明显。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为住院部患者。随机分为针刀治疗组和对照组(针刺+推拿)。针刀组女性20例,男性10例,年龄45~67岁,;病程3个月~1年2个月;针灸组女性16例,男性14例,年龄42~65岁;病程4个月~2年。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多发于50岁左右中老年人,女性偏多;②肩部疼痛,呈渐进性,肩周有广泛压痛,尤以喙突处、肩峰下、冈下肌、冈上肌、小圆肌止端压痛明显;③患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尤以前屈、外展、内旋、外旋障碍明显,日常生活如洗脸、梳头、穿衣、系腰带等困难;④诊断明确,年龄40~70岁,病程在3个月以上且1个月内未接受过其他方法治疗的患者纳入本组观察样本。

1.3排除标准 ①肩关节脱位、结核、肿瘤;②严重骨质疏松;③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1.4方法

1.4.1针刀配合手法治疗

1.4.1.1针刀松解术 ①取侧卧位,患侧朝上,健侧朝下;②体表定位:取喙突顶点、肱骨小结节、结节间沟、大结节后方2cm处四点;③消毒:用龙胆紫分别在所取四点处进行消毒;④麻醉:用1%利多卡因在喙突顶点、肱骨小结节、结节间沟、大结节后方2cm处分别进行局部麻醉;⑤针刀治疗。

1.4.1.1.1喙突顶点手术 选用汉章牌Ⅰ型4号针刀,针刀与皮肤垂直,刀口线与肱骨长轴一致,严格按照进针刀四步规程进针刀即顶点、定向、加压分离、刺入四步。针刀经皮肤、皮下筋膜到达喙突表面,待针刀下有落空感后再回到喙突外1/3处骨面,纵疏横剥2到3刀,以松解肱二头肌短头处的粘连、疤痕。

1.4.1.1.2肱骨小结节点手术 选用汉章牌Ⅰ型4号针刀,针刀与皮肤垂直,刀口线与肱骨长轴一致,严格按照进针刀四步规程进针刀即顶点、定向、加压分离、刺入四步。针刀经皮肤、皮下、筋膜到达肱骨小结节骨面,纵疏横剥2~3刀,针刀往内侧铲剥,以松解肩胛下肌止点的粘连、疤痕。

1.4.1.1.3结节间沟点手术 选用汉章牌Ⅰ型4号针刀,针刀与皮肤垂直,刀口线与肱骨长轴一致,严格按照进针刀四步规程进针刀即顶点、定向、加压分离、刺入四步。针刀经皮肤、皮下、三角肌最后到达凹陷处,纵疏横剥2~3刀,以松解肱二头肌长头在此与肱骨之间的粘连、疤痕。

1.4.1.1.4肱骨大结节后方2cm点手术 选用汉章牌Ⅰ型4号针刀,针刀与皮肤垂直,刀口线与肱骨长轴一致,严格按照进针刀四步规程进针刀即顶点、定向、加压分离、刺入四步。针刀经皮肤、皮下、三角肌到达肱骨大结节骨面,纵疏横剥2~3刀,针刀向内铲剥、提插,以松解小圆肌止点的粘连、疤痕。术后用创口贴覆盖针孔。

1.4.1.2手法治疗 针刀术后,让患者仰卧位,让助手托住患侧上肢外展,此时三角肌处于松弛状态,医生用一只手抓住三角肌,并将三角肌推向背侧,此时三角肌前侧的深面和下层组织的粘连即被分开。同时原来被三角肌前侧覆盖的胸大肌和胸小肌肌腱即暴露在皮下,医生另一只手的拇指侧压在胸大肌和胸小肌肌腱之间,并沿两肌腱之间向上推进,使两肌腱之间的粘连被分开。然后让患者俯卧位,同法将三角肌推向胸侧,三角肌后侧的深面和下层组织的粘连即被分开。此时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机肌腱即暴露在皮下,医生另一只手用与分离胸大肌和胸小肌肌腱相同的方法,将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机肌腱之间的粘连分开。此时患肢上举大都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仍然达不到正常的状态,在上述手法操作结束时,紧接着医生托扶患侧上肢令其上举,当到达一定高度时,患侧上肢就不能继续上举,医生在患者全力上举患侧上肢而不能继续上举的一刹那间,突然而迅速地将患侧上肢推弹至180°,此时能听到关节囊被松开的嘶嘶声,提示粘连已被松解,术后24h瞩患者每日进行功能锻炼。

1.4.2 针灸及推拿 针刺选取患者病肢肩髃、肩贞、肩髎、肩外俞、曲池、阿是穴等穴位,每个穴位留针30min,针灸1次/d。针灸之后进行推拿处理,30min/次,1次/d。连续治疗10d。

1.5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1.5.1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显效:患者肩关节疼痛明显减轻且功能明显得到改善;有效:患者疼痛较轻,且肩关节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无效:患者肩关节疼痛感没有缓解甚至恶化。

1.5.2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比较采用t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肩关节疼痛程度的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肩节疼痛程度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结果如表2 所示,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中医学认为,肩周炎的发病与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及闪挫劳伤有关。若年老体虚,肝肾精亏,气血不足,则筋失所养,血虚生痛,日久筋骨衰颓,筋脉拘急而不用;若老年营卫虚弱,复因久居湿地,风雨露宿,夜寐露肩当风,以致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血行不畅,则脉络拘急疼痛,寒湿之邪淫溢于筋肉则屈而不能伸,痿而不能用;若外伤筋骨或劳累过度,筋脉受损,血瘀内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日久筋脉失养,拘急不用。

西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根据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本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老年性退变;②风湿寒邪侵袭;③肩部活动减少。而病理上认为,肩周炎可能如下列病因相关连:①肩部组织,如关节软骨、滑囊、腱鞘及肱二头肌长头腱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②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炎症过程释放的炎症介质造成血液动力学改变及浆液性渗出,渗出物的机化使肌腱与腱鞘及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组织弹性降低,并最终导致关节挛缩,形成所谓"肩凝",现多认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为本病的病理改变之一。

针刀医学认为,肩周炎的根本病因是内分泌失调。这种内分泌变化均在50岁左右发生,当内分泌恢复正常后,就会痊愈。所以,肩周炎的预后良好,极少出现后遗症。但此病程较长、痛苦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将针刀疗法和特殊的手法治疗相结合能立即解除痛苦,再配合中药来调节内分泌,以正本清源,可使肩周炎得到治愈。针刀医学是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西医学的基本理论融为一体并再创造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医学理论体系。针刀医学吸收了中医针灸学的精髓,又运用了西医学的解剖学、病理学知识和生物力学原理。在进行治疗过程中,针刀治疗,不但发挥了针灸针的作用,达到疏通经络的效果,同时也发挥了刀的作用,它的刀刃进入人体达到病所进行切开,分离,铲剥,隔断等操作,如此同时又不需要长形切口切开皮肤。不仅达到了解除患者痛苦的效果,同时也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创伤。

传统的针灸推拿方法治疗肩周炎对患者疼痛缓解以及粘连治疗不佳。针刀治疗很大程度上松解了肩关节周围的粘连、疤痕,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环,基本上解除了患者70%以上的疼痛,针刀医学的网眼理论提醒我们,针刀的作用只是帮助我们打破了病灶的部分大的点,它们之间还存在残余粘连、疤痕等组织阻碍肩关节功能的正常恢复。针刀术后配合特殊手法能够进一步松解残余粘连,滑利关节,使肩关节外展,外旋,内旋,内收,后抬,上举功能进一步改善,达到正常功能。针刀松解与手法配合,相得益彰,促使了本病的快速愈合。

本研究将针刀和手法松解联合治疗肩周炎患者,同时与传统针灸推拿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针刀和手法松解治疗法治疗后患者的疼痛以及运动功能显著性的缓解,且治疗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绪平,主编. 针刀治疗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127.

[2]朱汉章,主编.针刀刀法手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9:74.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87.

编辑/哈涛

猜你喜欢
针刀肩周炎治疗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针刀针刺治疗中并发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