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摘要:冀东地方音乐元素是冀东地区人民文化意识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和区域性,主要是由当地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当地的音乐特色。冀东地方音乐元素主要包括冀东三支花,即唐山评剧、乐亭大鼓以及皮影,同时还包括秧歌、唐海吹歌等。这些地方音乐元素造就了冀东地区的音乐特色,使其成为冀东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本文就冀东地方音乐元素的特色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在新时期下冀东地方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以便有效地促进冀东地方音乐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冀东 地方音乐元素 研究分析
地方音乐元素的传承和发展单纯依靠保护是不够的,冀东地方音乐文化是当地人们文化意识形态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物质文化的不断发展,冀东地区的文化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影响,随之现代流行音乐的发展,使得冀东地方的音乐元素逐渐被人们忽视,同时,冀东地方音乐元素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导致冀东地方音乐文化的发展出现一些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要想在新时期环境下,不断发展冀东地方音乐文化,就必须要与时俱进,将其地方音乐元素和现代文化联系起来,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有效地促进冀东地方音乐元素的传承和发展。
一、冀东地方音乐元素特色
冀东是正式的行政区域名称,主要来源于解放前河北冀东道公署,主要指的是河北东部地域。现代的冀东主要指的是河北省唐山以及秦皇岛等周边所属的区域。冀东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比较丰富,经过多年的发展,皮影、大鼓以及评剧已经成为冀东地区地方音乐元素的主流。冀东地区这些地方音乐因素在生活中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在2006年的春晚上,由唐山平均年龄59岁的人民演出的“俏夕阳”舞蹈,具有皮影的特点,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并使用优美的肢体语言和精神风貌,荣获舞蹈类节目的一等奖。另外冀东地方音乐元素中民歌音调主要是来源于当地的“老呔儿”方言。在冀东地方的民歌中不仅有深沉有力的渔民号子,有优美的山歌,各地流传的小调,还有喜庆热闹的秧歌调。这些音调主要来源于当地的方言以及语调。在声调方面,语言声调是唱腔中的基础,冀东民歌音乐使用的是“老呔儿”调,例如在《闹花灯》民歌中“龙”这个歌词的发音先是上挑,后下滑,主要体现出冀东方言中的特点。使得冀东地区的语言具有天然的音乐性特点,并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冀东民歌中的句调对旋律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而让冀东民歌听起来更加回旋萦绕、委婉动听,其中的高抛低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由于冀东地方的人们勤劳纯朴,方言比较丰富,语言具有音乐性的韵律感,这种地方的特色和风俗直接反映在冀东地方的音乐元素方面,从而使得冀东地方的音乐元素更加柔美、委婉,旋律流畅多变 。
二、冀东地方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一)需要创建冀东地方的音乐品牌
冀东地方音乐元素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并且与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等相互结合,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冀东地方音乐元素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流行音乐的冲击,导致冀东地方音乐元素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危机,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在新时期环境下,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以便有效地促进冀东地方音乐元素的传承和发展。在冀东地方音乐元素中,尤其是冀东三支花是其音乐文化中的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元素,也是冀东地方文化的标志。针对冀东地方音乐元素的传承和发展,首先需要创立自己独特的音乐品牌。由于文化品牌是带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冀东地区,历史比较悠久,其地方的音乐元素比较丰富,并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可以为文化品牌的创立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创立品牌的时候,需要搭建平台,加强群众之间的互动。由于冀东地方的音乐具有较强的地区性,以及群众基础比较广等特点,通过建立合理的交流平台,让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参与进来,增强互动性,并充分发挥出冀东地方音乐元素的观赏性和娱乐性的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引导下,合理的利用城乡社区以及公园和景点等作为交流的平台,加强冀东地方音乐元素的自发性流传,并逐渐形成独立的品牌。同时,还需要加强宣传。各个高校以及图书馆等地需要增加有关冀东地方音乐的相关治疗,提高年轻一代对地方音乐的认识和影响。
(二)冀东地方音乐元素需要和当地社区文化相结合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下,社区是群众广泛集中的场所,社区文化具有丰富多样和广泛参与的特点。冀东地方音乐元素是社区文化中的一个缩影,在加强冀东地方音乐元素的发展时,需要与社区文化相结合,不仅能够将艺术和文化相互结合,还可以有效的将传统的音乐元素和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符合冀东地方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趋势,同时,可以有效的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
三、结语
冀东地方音乐元素具有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在冀东地方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今现代流行音乐的快速发展环境下,大多数的人们忽视了地方音乐元素的重要性。要想传承并发展冀东地方音乐元素,就必须要重视冀东地方音乐元素的重要性,加强品牌建设。同时,还需要与当地的社区文化相结合,加强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社区群众的归属感,使得社区的人民在生活中接触冀东地方音乐元素,并感受音乐,将冀东地方音乐元素的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以及传承功能发挥出来,促进冀东地方音乐元素的发展。
基金项目:
本文为唐山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冀东民间音乐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的结项论文,项目编号:2014C25。
参考文献:
[1]周亮.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J].甘肃教育,2003,(S2).
[2]冯振华,崔宇.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民族高等音乐教育课程文化建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07).
[3]刘芳,李昕.民族音乐文化与旅游开发的互动性[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