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燕,叶红梅,路芳
(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手外科,广东 深圳 518000)
循证护理干预对手外伤病人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和负性情绪影响
何小燕,叶红梅,路芳
(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手外科,广东 深圳 518000)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手外伤病人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手外伤病人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1、4周的康复锻炼依从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病人的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4周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好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0.040、10.297,P<0.05)。观察组出院时负性情绪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11.318、5.304,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能提高手外伤病人的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降低病人负性情绪。
循证护理干预;手外伤;康复锻炼;依从性;焦虑;抑郁
手外伤是我国常见的意外创伤之一,手外伤病人由于担心丧失手功能会产生一些负性情绪,严重影响病人手功能的恢复[1]。尽管多年来我国的手外科手术技术不断进步,但是对手外伤病人的护理却极少有人关注。目前,我国手外科临床上开始逐渐关注循证护理的作用,并已经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课题。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病人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也是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必不可少的环节[2]。近几年来循证护理观念在护理领域逐渐兴起,并取得理想效果。为了提高手外伤术后病人的锻炼依从性,缓解负性情绪,我院尝试对手外伤病人采取循证护理方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2011年4月—2013年6月,我院接收手外伤病人116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2011年4月—2012年4月间就诊病人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就诊病人为观察组,每组58例。观察组男37例,女21例,年龄为24~68岁,平均(34.6±2.5)岁;外伤类型:单指29例,外指26例,挤伤伴多发骨折3例。对照组男36例,女22例,年龄23~67岁,平均(33.9±2.7)岁;外伤类型:单指28例,外指25例,挤伤伴多发骨折5例。两组病人年龄和外伤类型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采用循证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
1.2循证护理方法
1.2.1确立循证的问题 随机抽取几名护理人员作为循证护理小组成员,仔细查找关于手外伤护理方面的资料,了解病人需求,然后探究病人在康复锻炼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整个锻炼的流程、锻炼的项目等,以达到提高病人康复效果的目的。
1.2.2寻找循证依据 查阅资料,确定手外伤病人术后进行
康复锻炼的过程、项目:①病人在术后应该保持舒适的卧位,并将患肢抬高;②在病人的肌腱修复以后,必须要适当制动,同时也要主动进行功能练习,以利于肌腱愈合;③术后适当对屈肌腱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因长期处于保护性屈曲位出现粘连情况。
1.2.3康复锻炼 ①指导病人主动进行手指的伸直活动,然后放松,让手指恢复被动屈曲状态,每小时重复6~10次;②护理人员帮助病人进行术侧腕关节活动,重复6次,防止病人腕关节长期处于屈曲位导致僵直或畸形;③使病人受伤手的腕关节和指间关节处于屈曲状态,然后最大限度地被动屈曲患指的掌指关节6~10次,接着让病人主动伸展掌指关节6~10次;④让病人伤侧的腕关节和掌指关节处于被动屈曲位,充分被动屈近端指间关节和远端指间关节6~10次,然后让病人主动、被动伸直指间关节6~10次。
1.2.4护理干预措施 ①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与病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指导病人做腹式运动放松身心以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向病人介绍成功的病例以增加病人战神疾病的信心和勇气;②指导病人以入睡前冥想的方式调整身心状态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质量,加快恢复能力;③向病人进行相关的医学知识宣教,可以做成宣传手册或卡片供病人随时查阅;④为病人展示锻炼示范动作,包括手指的屈、伸、抓、握等动作,每次30 min,每天1次。
1.3观察指标
1.3.1康复锻炼依从性 根据康复锻炼指导手册的康复标准,制定康复锻炼标准,分为依从性好和依从性差两个方面,由病人自己进行评估填写,依从性较好是指病人可以按时、按量完成既定的康复计划,而依从性较差是指病人不能按时按量完成既定的运动康复计划,比较两组病人术后1、4周的康复锻炼依从性。
1.4统计学处理
2.1两组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术后1、4周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好者分别为40例(68.97%)和53例(91.38%),对照组分别为23例(39.66%)和39例(67.2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0.040、10.297,P<0.05)。
2.2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观察组入院时SAS和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院时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11.318、5.304,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n=58,分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手外伤的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而手外伤术后的康复锻炼对于病人的恢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过程中病人会产生不适感和疼痛感,甚至会产生一些负性情绪[2]。负性情绪可以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与躯体症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一定的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引发人体一系列的生理病理改变,因此采取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现今,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和护理科学的不断发展,循证护理干预对缓解负性情绪和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针对循证护理干预对手外伤病人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和负性情绪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4周康复锻炼依从性好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在负性情绪方面,入院时两组病人SAS和SD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均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出院时,观察组病人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提示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锻炼依从性,缓解负性情绪。循证护理干预方法是一种以临床经验为基础、客观依据为主、最佳证据为辅的方法,克服了护理的盲目性,将护理研究和实践合理地结合起来,使护理方法有证可循、有据可依[3]。手外伤病人术后循证护理干预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寻找早期功能锻炼的时机,有文献报道病人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和具体病情选择锻炼时机,而不能盲目地进行早期功能锻炼[4];②寻找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促进病人患处的血液循环。需要制订功能锻炼流程,由责任护士监护病人进行康复护理,使病人充分掌握内容、方法和时间;③提高病人的功能锻炼依从性,使病人积极配合。健康教育是提高病人依从性的主要手段,根据病人的性格特征进行健康宣教,宣教的内容和时间因病人的文化程度不同而不同,对于接受差的病人可以进行重复宣教以保证科学性、时效性和策略性[5];④避免病人的负性情绪。首先使护患保持良好的关系,为病人提供一些信息支持,包括疾病的性质、治疗和预后以及注意事项等,以消除病人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而产生的负性情绪,并多与家属沟通互动,以提高病人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力度,消解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另外,护士应该通过沟通了解病人的思想活动,以谈话、聊天的方式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使病人的情绪得以放松。在现代临床护理工作中,循证护理干预方法尽管具有多种优势,但是还无足够的临床经验,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总结[6]。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干预对手外伤病人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病人的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还降低了负性情绪的影响,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1] 刘冰,孙运波,姜文彬,等. 循证护理对ICU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应用[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3,49(2):176-178.
[2] 宋桂芳. 优质护理对围手术期病人焦虑的影响[J]. 齐鲁医学杂志, 2014,29(3):263-264.
[3] 李望宁,张梅,陈婷. 康复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术后患者的影响[J]. 当代医学, 2012,18(18):123-124.
[4] 袁平,王春利. 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27):346-347.
[5] 郑薇,晏兰. 手外伤患者康复锻炼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对策[J]. 福建医药杂志, 2009,31(5):151-152.
[6] 邹吉锋. 护理干预对预防手外伤患者术后功能障碍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27(35):26-27.
(本文编辑 黄建乡)
2014-07-03;
2014-10-08
何小燕(1978-),女,主管护师。
R473.6
B
1008-0341(2015)01-00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