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中寅
(滑县中医院普外科 河南 安阳 456463)
临床上,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内科止血治疗后若不进行有效预防性治疗,第2年出血复发率会高达70%[1]。为进一步了解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结扎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展开对比分析,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滑县中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均通过胃镜检查确诊。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为30~71岁,平均(50.53±8.67)岁;肝炎后肝硬化27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1例,原因不明性肝硬化1例;静脉曲张中度10例,重度20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3例,B级12例,C级5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下结扎治疗。先通过内镜观察,对静脉曲张范围和出血部位进行确定,从齿状线开始进行结扎治疗。对每根曲张静脉的相邻结扎距离为2 cm左右,结扎方式为从下到上的螺旋式,直至将所有曲张静脉结扎为止。在对患者进行结扎过程中,应避开溃疡面和糜烂处。对于出现血栓的地方,在其下方进行结扎。在患者进行第1次结扎治疗后,间隔7~10 d,根据患者残余曲张静脉范围实施第2次结扎治疗。对于伴有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应用栓塞胶注射后实施内镜下结扎术进行治疗。
1.3 疗效判定 近期再出血:患者治疗后72 h内出现活动性出血;远期再出血:患者治疗后2~36个月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患者食管壁曲张静脉全部消失;食管静脉曲张复发:患者治疗后曲张静脉再现,黏膜内静脉扩张或是出现红色征;活动性出血控制标准:患者入院24 h内出现便血、呕血或三腔二囊管内出现新鲜活动出血,通过急诊内镜下结扎术治疗后无持续出血,术后72 h内未再度出血;止血失败:通过内镜下结扎术治疗后未有效控制活动性出血,且需输血4个单位之上或是转外科急诊手术治疗[2]。
2.1 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率 14例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患者中2例出现再出血,占14.29%;16例食管静脉曲张未消失患者中7例出现再出血,占43.75%。多数患者通过药物和再次内镜下结扎术治疗后有效止血,1例患者转外科实施手术治疗。
2.2 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 9例患者接受内镜下结扎术治疗不低于4次,每次结扎8~12个静脉点,其中7例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变成线状,占77.78%;13例接受内镜下结扎术治疗2~3次,其中5例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变成线状,占38.46%;8例患者接受内镜下结扎术治疗1次,无1例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是变成线状。
2.3 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 14例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对其进行随访,4例患者出现食管静脉曲张复发,占28.57%。
临床上,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急症,给患者健康和生命带来巨大威胁[3-4]。以往药物治疗未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主要是通过收缩患者内脏血管,减少门脉血流量,进而对门脉和侧支循环的压力产生一定的降低作用。但该种治疗方法不仅止血效果差,且病死率较高。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内镜下结扎术逐渐被应用到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并发症较少。其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止血率高达90%,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5-6]。因此,内镜下结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临床效果较好。本次研究选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通过内镜下结扎术治疗,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综上所述,内镜下结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唐闯.急诊胃镜下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活动性出血120例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5):211 -212.
[2]王烨,宋珍,高秀丽.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2009,22(3):393 -394.
[3]邓丽娟,侯玲.内镜下套扎术联合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近期疗效观察[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4):273 -274.
[4]张巧玲.内镜下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9):134 -135.
[5]蒋波涛,李荣华,李桂红,等.内镜下硬化剂注射加食管球囊压迫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4,19(3):190 -193.
[6]王奎,陈伟庆,高健,等.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对胃静脉曲张及其出血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11):1117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