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松涛
(河北省衡水中学,河北 衡水 053000)
关于衡水市区绿化的调查与建议
乔松涛
(河北省衡水中学,河北 衡水 053000)
衡水市地处黑龙港流域,界于东经115°10′~116°34′、北纬37°03′~38°23′,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宜多种树木生长。近年来,衡水市围绕打造京津冀生态腹地,坚定不移走绿色崛起、生态振兴的发展道路,在生态建设特别是市区绿化方面取得长足发展。本文在对衡水市区绿化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目前,衡水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53%,绿地率38.7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15m2。
1.1科学规划
衡水市区绿化坚持规划先行,按照“系统规划、相互衔接、城乡一体、稳步提升”原则,制订了到“十二五”末实现“一人一亩林”的实施意见,确立了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景观化、工程化“五化”标准, 把绿化工作同生态文明建设和治理大气污染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动、相互促进,在绿化树种选择上以当地树种为基础,适当引进外来树种作为补充,着力建设乔、灌、草、藤相结合立体多彩的园林绿化体系。科学的绿化规划为提升市区绿化水平奠定了基础。
1.2突出绿化重点
衡水市实施了城区绿化、环湖绿化、廊道绿化、林业园区建设等一批造林绿化大工程:一是对榕花街人民路东南角游园、榕花街胜利路西北角游园、班曹店景观林带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对大庆路(问津街-前进街)、北外环(榕花街-振华路)、中心街(站前路-河北路)、永兴路(滏阳河桥-宝云街)等街道进行了绿化改造,对永安路、冀衡路、振华路、新区七路、高速北出口等街道进行了高标准建设和提升。二是以衡水湖马拉松赛事为依托,打造城市名片,建设了马拉松广场二期工程,种植树木1300株,草坪地被2.67hm2,新增绿地面积3.5hm2。三是在北外环班曹店渠两侧、衡德路、滏阳一路北侧、格林小镇共建设防护林带,共种植树木17万株。四是以创建园林式单位、小区为抓手,在金域蓝湾、湖畔丽景、水境界等8个居住区共种植各类树木6.09万株,新增绿地面积26.34hm2,让市民共享绿化成果。
1.3强化科技支撑
衡水市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姻,借力提高造林绿化的科技水平。衡水市属盐碱地区,春秋季节干旱,为解决外来引进树种“水土不服”问题,市园林局建立了苗木试验基地,将引进的品种在基地做驯化试验,适应本地的土壤、气候后再移植到市区绿化区域。近几年,先后完成《常绿耐盐碱绿化树种的引种及栽培技术研究》、《盐碱地区彩叶树种的引种栽培及推广》、《盐碱地区宿根地被花卉选择与繁育研究》等十多项研究,成功引种了百余种外来绿化品种。
1.4提升绿化水平
衡水市以“增加绿量、提升品质”为主线,大力实施城区绿化提升行动,着力构建分布均衡、结构合理、环境优美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一是补植增绿。对主次干道和公园实施了增绿提质改造。二是破硬还绿。对城区广场、停车场等实施破硬还绿工程。三是拆违建绿。沿街违章建筑实施拆违建绿,新增绿化面积31多公顷。四是建园扩绿。大力实施公园和街头游园等绿化精品工程,着力增加公园绿地面积。五是精植造绿。对旧城街道实施了密植造绿工程,密植速生柳等乔木。六是见缝插绿。对城区街道空地和黄土裸露区域实施见缝插绿工程。七是庭院增绿。做好庭院绿化工作,争创省市园林式单位。目前,衡水市主城区市级园林式单位、小区达到173个,省级园林式单位、小区达到90个。
1.5绿化亮点纷呈
衡水市近年来围绕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谋划实施“一环三线九路十园”绿化美化行动,打造了滏阳河十里景观长廊、百个省级园林社区等一批亮点工程。市区内政通街、永安路、裕华路、新桥北街等6条街道的绿化设计,结合道路现状栽种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特点树种,形成高大乔木、小乔木、花灌木、色叶小灌木、地被植物多层次的绿化格局,为城区街道整体水平提升再添新的亮点。将衡水湖绿化放在战略层面统筹推进,通过不断精心打造湿地园林景观,培育壮大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生态承载能力,努力构筑绿连“三区”、湖城一体的生态体系。在衡水湖西岸、冀州市小寨乡境内,规划建设了“大规模、近自然、原生态”的衡水湖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得到了明显改善。截至2014年底,衡水市提前实现了“一人一亩林”规划目标。
衡水市区绿化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但对照生态宜居城市的高标准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一些问题。
2.1绿量不足
一是绿化覆盖率低。目前衡水市森林覆盖率27.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与联合国生态城市“绿化覆盖率50%,居住区内人均绿地28m2”标准相比,衡水市分别低7.47个百分点和5.85m2。二是高大乔木偏少。在衡水市区主干街道乃至市区公园,很少见到四五十年及以上树龄的高大乔木,与承德市、邯郸市等城市大树、古树随处可见相比存有差距。三是缺乏城市“绿肺”。市区内缺少像唐山南湖公园、承德避暑山庄这样大的“绿肺”支撑,绿色主题公园数量少,道路两侧绿量不足、中间缺少绿色隔离带。例如,从桃城区高速口进入市区沿京衡大街向南20多公里内看不到街心公园,道路每侧只有一行树木,且间断缺树现象严重。
2.2绿地分布不均
衡水市区绿化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主干道绿化好于一般道路;二是新规划修建的道路绿化好于老街道;三是新建社区绿化规划好于老城区;四是机关、学校、企业绿化好于老住宅区。比如,衡水市高速口迎宾大道和红旗大街、胜利西街、育才街等街道的绿化,要明显好于京衡大街、外环和一些老旧街道的绿化;衡水科技工程学校、衡水职业技术学院、衡水第一中学、湖畔丽景小区等单位小区绿化美化水平较高,而一些老旧小区绿化水平较差。
2.3管理不到位
城市绿化管理贯穿于规划、施工、养护等整个过程,衡水市区绿化目前还一定程度存在管理不到位问题,包括:城市绿线管理不严导致绿地“缩水”;衡水当地特色树种表达不充分;乔、灌、草、藤搭配不够;道路两侧及社区短缺的树木未能及时补植补造;已经栽植树木也存在栽植不规范和管理不到位问题。如在衡水湖荷花公园,新栽植的一些碗口粗的大国槐,根部高出地面近30cm,不利于雨水汇聚,加之浇水不够,造成树势不旺且树梢干枯严重。
2.4绿化氛围不浓
一是广大市民对绿化认识有待加强,特别对树木在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城市具有根本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全民自觉参与植绿、护绿行动的氛围。二是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对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宣传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三是绿化知识进课堂及相关教育培训活动有待加强。
3.1明确绿化总体思路
建议各级各有关部门从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重视市区绿化,把市区绿化和城市的长远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做到市区绿化从视觉效果为主向视觉享受与生态功能兼顾的转变,从注重绿地面积增加向注重提高空间利用率的转变,着力打造以大环境绿化为基础、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庭院居住区绿化为依托、以水系绿化为屏障、以公园广场绿化为亮点的城市绿化新格局,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生态结构体系,实现绿水相依、绿岛镶嵌、绿廊相连、绿带环绕。
3.2强力推进绿化重点
深入开展绿化盲点改造工程、公共绿地建设工程、道路绿化提升工程等系统工程,着力建立城郊森林、城边林带和城中绿岛有机结合的城市生态体系。在市区周围,建立起以主干道路、河渠为带,以乡村道路为网的防护林体系,把村旁、路旁、河渠旁、庭院、坑塘等,应栽尽栽,全部植绿,不留空白,形成城市郊区森林网络。在城市主次干道、出入口、迎宾线、外环线等重点部位绿色植物合理配置,增加绿量。在城市街道、庭院、学校、小区等,合理利用空间,充分挖掘潜力,增加高大乔木和攀缘植物的绿化比重,适当搭配花草灌木,做到立体式绿化,做到四季长青,三季有花。对市区公园广场、单位庭院、居住小区全面增绿,为广大市民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
3.3打造市区绿化特色
突出绿化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城市绿化建设,最大限度地挖掘、开发、整合、利用可经营资源,使城建和绿化用地同时安排、相互协调,科学施绿,在规划上展现出燕赵的风貌,布局上建筑物的豪放与环境的优美成为城市的主基调。建设以高大乔木为主体,乔、灌、花、草、藤复层结构的林荫型、景观型、休闲型即“三型”城市森林体系。要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根本目标,多种树、少种草、多树种配合,多种大苗而不移大树,多选用当地适宜树种,适量种植在当地表现好的外来树种,创造生态健全、结构合理、物种多样、景观优美的绿化环境。进一步加大城市公园建设和升级改造的力度,把公园建设改造成市民活动的乐园,让市民一到公园就像到了自己家的客厅,可以自由放松的休闲、活动、消遣。
3.4加强市区绿化管理
建立健全政府主管、市场主导、全民参与的城市绿化管理框架。一是严格城市绿线管理制度,严格实行“绿色图章”和“一票否决”制度,绿线内的用地及树木、绿地、植被、绿化设施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坏和改变。二是绿化设计除考虑美观、实用、经济等原则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植物配置,、灌、花、草合理搭配,以减少管理成本。三是适度提高绿地养护定额,以确保损坏的绿化能等到及时修补。四是加强绿化施工管理,绿化项目建设实行公开招投标,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把好工程验收关。五是进一步健全完善绿化法律法规,健全绿化监察管理机构,加大执法力度,严格落实责任制,不断提高绿化养护管理水平。
3.5大力营造绿化氛围
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绿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指导部署和协调联动,健全绿化目标责任制,确保任务落实。要加大财政资金保障力度,建立合理增长机制,同时探索市场化举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大力开展军民共建、军企共建、军校联手、企校联手等绿化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政府网站等宣传媒体,深入宣传植树造林、绿化城市的重要意义,宣传义务植树的公益性、义务性和法定性,宣扬绿化误区的危害。深入开展绿化宣传教育进学堂、进社区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市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营造全社会爱绿、护绿、植绿的良好氛围。
S731.1
A
1002-3356(2015)05-0050-03
2015-07-2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11B03-2)、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1323680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