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薇
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方法探析
严 薇
应用写作能力是大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高职院校非常注重应用写作课程。当前,应用写作教学仍采取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很理想。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根据高职应用写作的教学特点,提出案例分析法、情境创设法、任务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方法,以期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高职 ;应用写作; 教学方法
听、说、读、写能力是现代人才应该具备的四大基本素养,其中写作能力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应用写作是实用性非常强的实践技能,可满足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学习应用文写作,不仅可以提高言语交际、文字表达、思维方面的能力,还可以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使知识、能力结构趋于合理,对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因此,高职院校应将应用写作课作为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然而,当前应用写作教学实践的总体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其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照概念、特点、种类、写作格式、内容和写作要求的程序来讲授,课堂呆板枯燥,课程内容沉闷无趣。对此,笔者拟根据高职应用写作的教学特点,结合应用写作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方法,以增强高职应用写作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在此背景下,高职应用写作应突出技能训练的主线,按照能力要素和行为导向进行教学。因此,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特点,一是综合性。写作应用文需要写作者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又要有较高的学识素养。它体现了综合性写作素养的自觉积累和培养,即围绕文章的选材、表达等所表现出来的素养,包括政治素养、思想素养、学识素养、业务素养等。二是实践性。应用文的根本特点是实用性,应用写作能力是一种实用技能,这一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同实践应用密切结合起来,做到用中求学,学以致用,这也决定了在教学中要突出感受体验、练习运用、操作演练等环节。三是职业性。即以相关职业活动为导向,依据职业能力设定学习目标,根据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工作情境来设计学习任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岗位技能为核心,实现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接轨。
(一)案例分析法
在应用文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是必不可少的。案例应选择贴近现实的、具有代表性的、通俗易懂的、包含正确和错误两种类型的。通过对正确的优秀的案例进行鉴赏和分析,总结出写作思路、结构内容和文风文法;通过对错误的案例进行分析和纠正,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在自身写作实践中注意扬长避短,不断提升写作水平。也可以从学生的习作中选择案例,这样能有效针对学生写作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指导。如在讲授撰写借据时,可通过展示错误案例和正确案例进行比较学习,在纠错的过程中,强调在写借据时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包括金额要用大写数字,还要注明还款日期等。分析总结优秀案例的闪光点,加深对关键知识点的掌握,提升写作技能。还可以由老师指定写作要求让学生上讲台来写,再让大家进行评判,最后老师总结,学生修改,从而实现应用写作规范性和创新性的要求和目的。
(二)情境创设法
这是一种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教师创设贴近现实或贴近学生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场景中设身处地扮演情境中的角色,以角色的身份主动思考并解决和教学目标与内容相关的问题,找出写作的思路和方法,顺利有效完成写作。情境创设法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如模拟招聘的情境,学生可在招聘的特定情境中学习招聘启事、求职简历、求职信等应用文的写作方法。教师先设定求职场景和人物、事件,如应届毕业生李某通过报纸或网络寻找并浏览相关招聘启事和信息,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然后结合启事内容和自身实际情况,给对方公司投递求职简历和求职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学习与求职相关的几种应用文的写作方法。
(三)任务教学法
是以任务组织安排教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在亲身实践中感知、认识、运用,在“做”中学,“用”中学的教学方法。应用写作是一门技能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理解训练,注重技能培养。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多写多练是提升写作技能的唯一途径。因此,教师应根据需要在课堂上灵活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由学生在课堂或课后完成,再由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析讲解。任务教学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检验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果。如讲授公文基础知识时,给学生介绍我国公文适用调整的两个法律依据,即《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若专门讲理论知识,学生既感觉枯燥,也难以有效掌握,因此,教师可结合相关的知识设计相应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感知、认识和运用。
(四)比较教学法
运用比较教学法不仅可以有效区别易混淆文种,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比较的文种。如我国公文的种类,根据法律规定,一共有15种,除了介绍每一种公文的适用范围之外,教师还可把相近似的公文文种挑选出来比较异同,让学生加深对每一种公文的认知和运用。如报告、请示都是常见的、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上行文,使用时也极容易混淆,不知道究竟应该使用哪一种,甚至把两个文种合并在一起使用,写成请示报告。通过比较,两者的区别显而易见:报告是在事后或事情告一段落后行文,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即上级作了明确指示或批准的回复后才能行事。两者的行文目的也不同,请示的目的是要上级机关做出批复或明确的指示和批准意见;报告则不需上级做出批复,只需要上级了解、知晓情况。
(五)合作教学法
合作教学法主要是利用团队合作的力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和协调,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合作学习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沟通,相互帮助和竞赛。另外,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可以以互评或竞赛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如在讲授借据或经济合同时,要模拟撰写借据、房屋租赁合同。学生两人一组,可分别以借款方、收款方或出租方和承租方的身份,共同完成借据、合同的写作。调查报告也是能充分发挥和体现团队合作力量的文种。从拟定调查提纲、设计和制作调查问卷、外出调查、统计分析数据,到最后调查报告的撰写,都是分组分工进行的。合作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尝试运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际的或模拟仿真的应用文写作实践,使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生动的案例、情境和任务当中,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常用文体写作的基本技能,符合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规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是对教学方法精髓的高度归纳。在应用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教师除了在教学方法上要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外,还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评方式上不断创新。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探索,采用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才能让应用文真正学以致用。
[1] 刘畅.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瓶颈及突破[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
[2]时荣先.新时期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困境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9(23).
[3]李伟山.基于专业素质培养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探究[J].高教论坛,2013(2).
责任编辑:丁金荣
G71
A
167-6531(2015)18-0152-02
严薇/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湖北武汉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