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23例疗效观察

2015-03-20 23:55:23刘玉梅
河北中医 2015年3期
关键词:肌麻痹丹参糖尿病

刘玉梅

(北京市顺义区中医医院脑病科,北京 顺义 101300)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眼部并发症,以累及动眼神经为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单侧上眼睑下垂、复视、眼球运动受限、瞳孔散大及对光反射消失等。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该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西医治疗无特殊方法,主要是控制血糖,辅以维生素营养神经等,效果不佳。2006-01—2013-10,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23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2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46例均为我院脑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46~78岁,平均(60.4 ±6.5)岁;病程2 ~14 d,平均(7.7 ±0.9)d。对照组23 例,男13 例,女10例;年龄44 ~75岁,平均(57.5 ±7.4)岁;病程1~14 d,平均(5.8±1.1)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有关“上胞下垂”的诊断标准:①上胞下垂,两眼自然睁开向前平视时,上胞遮盖黑睛>2 mm,甚至遮盖瞳神,影响视觉,紧压眉弓部,上胞抬举困难;②患者视物时,头上仰,眉毛高耸,额部皱纹加深等特殊姿势;③单侧上胞下垂者,可伴有目偏视,瞳神散大,视一为二。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均为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复视,上睑下垂,眼球内收,上视、下视活动受限;均行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排除脑血管病变及颅内占位性病变[2]。

1.3 治疗方法 2组均严格控制饮食,予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皮下注射,使空腹血糖(FPG)控制在6.0 ~7.0 mmol/L,餐后2 h 血糖(2 hPG)控制在10.0 mmol/L以内。对于高血压及高血脂患者同时降压、降脂治疗。

1.3.1 对照组 硫辛酸注射液[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6403]0.6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维生素B1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613)100 mg,每日1次肌肉注射;注射用腺苷钴胺(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45994)1.5 mg,每日1次肌肉注射。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正容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物组成:胆南星10 g,僵蚕10 g,半夏 9 g,白附子 10 g,丹参 20 g,当归 10 g,川芎12 g,防风 10 g,木瓜 10 g,甘草 9 g,桃仁10 g,红花10 g,白芍药10 g。肝肾阴虚明显者,加山茱萸20 g、山药10 g、生地黄10 g;脾虚乏力者,加党参15 g、黄芪30 g、升麻1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

1.3.3 疗程 2组均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 治愈:眼位正,眼球运动自如,复视消失,上胞下垂消失,双侧向前平视,上睑缘盖角膜上缘<2 mm;好转:眼位偏斜度减轻,复视像距离缩小,眼球运动受限部分恢复,上胞下垂程度改善1 mm以上;未愈:眼位偏斜程度无好转,症状无减轻,上胞下垂提高1 mm以下或无改善,或加重[1]。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23例,治愈15例(65.2%),好转6例(26.1%),未愈 2 例(8.7%),总有效率 91.3%,平均治愈时间(27.6±6.1)d;对照组23例,治愈8例(34.8%),好转 9 例(39.1%),未愈 6 例(26.1%),总有效率 73.9%,平均治愈时间(48.9±5.8)d。2组总有效率及平均治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愈时间短。

3 讨论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以动眼神经受累最多见。其发病机制多数学者认为有以下4点:①由于葡萄糖代谢障碍引起Schwann细胞水肿,而致神经节段性脱髓鞘改变;②维生素B族代谢障碍;③糖尿病特有的微血管病变;④糖尿病所致的动脉硬化导致缺血而致神经损害[3]。故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应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及B族维生素等药物治疗,改善神经缺血状态,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动眼神经麻痹属中医学上胞下垂、睑废、风牵偏视等范畴,而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故此病为消渴并发睑废。消渴之人多阴虚内热,热灼津液成痰,痰随气升降,与风相合,阻碍气血运行,血行滞涩,瘀血遂生。血瘀则痰滞,痰滞加重血瘀,痰瘀互结,留于眼部经隧脉络,筋脉失养,发为眼肌麻痹不用。故治以祛风化痰、活血通络为主。正容汤出自《审视瑶函》“治口眼歪斜,仪容不正,服此即能正之”。桃红四物汤始见于《医宗金鉴》以祛瘀为主治,两方合用,方中胆南星、半夏、僵蚕、白附子祛风化痰、通络,为君药;辅以桃仁、红花、丹参、川芎通利血脉,消散瘀血;佐以防风、木瓜、当归、白芍药上达头面,祛风养血荣筋,使瘀去新生,痰去络通;甘草调和诸药。全方痰瘀并治,气血兼顾,化瘀生新,清窍得养则疗效满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可促进纤维蛋白原溶解,降低全血黏度,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和局部代谢,并能促进毛细血管中血流速度加快,促进血液流变学指标趋向正常,加快病变区水肿消退[4];川芎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等作用[5]。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在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方面疗效确切,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9.

[2] 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82-186.

[3] 吴阿粉,黄莲珠.糖尿病性眼肌麻痹21例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04,12(3):197.

[4] 刘云,缪珩,李秀娟,等.复方丹参液对糖尿病性眼底出血的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1997,18(12):25-26.

[5] 郑远方.步长脑心通对心脑血管疾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1997,7(2):45.

猜你喜欢
肌麻痹丹参糖尿病
226例后天性眼外肌麻痹病因分析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今日农业(2022年4期)2022-11-16 19:42:02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5:42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56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7:20
糖尿病知识问答
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发生眼肌麻痹的相关因素研究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中成药(2019年12期)2020-01-04 02:02:46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中成药(2018年11期)2018-11-24 02:57:12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眼外肌麻痹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