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王洪涛 姬文慧
3月19日,天刚蒙蒙亮,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刚停,商丘500千伏圣临变电站主控室内秦柯揉揉布满血丝的双眼,合上图纸,起身跺一跺发麻的双脚,准备招呼同事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他突然想起来什么,迅速抓起手机拨通班组成员李琦的电话。电话那头,却一直无人接听……
一米九的个子,黝黑、棱角分明的脸庞,作为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变电检修中心试验化验一班班长的秦柯在同事眼里是标准的“硬汉”。然而,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情却着实叫他心里有些难受。
500千伏圣临变电站春检预试是秦柯这个班组今年春检打的第一场“恶仗”。时间有限,任务繁多,又逢春雨时断时续,班组成员和他一样全都绷紧了神经,生怕不能及时完成任务影响了送电。
3月16日,难得天空放晴,500千伏圣临变电站春检施工现场一派繁忙,秦柯和同事分成两个作业面对该站避雷器和互感器进行例行试验。中午1点,上午的工作宣告结束。正在收拾工器具时,班组成员李琦喘着大口大口的粗气飞奔过来。
“班长,我妈去世了!家里刚打来电话……”李琦失了魂似的,瘫软的身体直往前倒。
“母亲病重,你咋不早说啊!这么大的事,你……”秦柯和在场的同事全都愣住了,大家不知道该怎么说才能舒缓李琦此刻的心情。
把李琦送走,班组成员无不叹息。“唉,对李琦来说一定是终身遗憾,到最后也没能见上母亲一面!”“母亲病重,咋之前从没听她说起过?”
秦柯没有说话,脸上不自然地一阵阵抽搐。他明白李琦的心思,更知道她一直不说的理由。整个班组只有9个人,春检“战斗”刚打响便进入胶着状态,仅3月份涉及他们班组的任务就达6项,要跑十几个变电站。一个萝卜一个坑,无论走了谁,他具体负责的工作无疑要压在其他同事的肩上,更何况每一次任务,时间都那么紧张。李琦不是不想请假,她只是不想给本已经很累的伙伴们再增加负担。
李琦走后,秦柯和同事们一直都想去她家里看望看望,可是现场实在是脱不开身,只能打一个电话。500千伏圣临变电站全部工作结束后,下一站500千伏嘉和变电站还在等着他们。
雨后的变电站,空气凛冽,道路有些湿滑。
“请大家注意,务必系好安全带按照标准操作,认真做好数据比较和记录。”3月19日一大早,500千伏圣临变电站内技术员丁双洋手捧作业指导书正进行工作前的技术交底。
“我们这项工作对天气要求比较高,有雨就干不成。前几天下着雨,工作断断续续,为了提高效率,今天我专门起了个大早,把技术指导书和现场一些工作细节重新温习了一遍。”秦柯说。
摆放好仪器,秦柯小心翼翼地爬上距地面10余米的设备接线处,把试验线认真接好。从设备上下来时,又不放心地检查了一遍仪表与试验接线是否牢固可靠。
“认真检查标记倍率、量程、调压器零位及仪表的开始状态……”伴随着秦柯的指令,班组成员个个凝神屏气细心操作,生怕漏掉一点细节。看一切都没问题,秦柯再次下令:“开始试验,加压……”旋即,空气中传来阵阵噼噼啪啪的高压电流声响。
“秦班长干这个专业21年了,危险的工作他都带头干,特别理解班组里的每一位成员,我们从心底里‘服’他。”丁双洋说。
时间滴滴答答地流走,连续工作了将近5个小时后,上午工作终于完成。“设备试验数据一切正常。”秦柯直起腰,揉了揉酸痛的肩膀,松了一口气说。
丁双洋看看秦柯“粗糙”的脸上像化了妆一样,黑黢黢的,就招呼他去洗脸。“洗啥啊?走吧,先出去吃饭!早上没来得及吃饭,大伙儿肯定饿坏了!”秦柯边说边招呼同事收拾工器具。
在变电站附近镇上的餐馆里,一位农民工兄弟把秦柯拽到一边低声问:“你们咋搞这么脏啊?干啥活儿?是不是钱可多?”秦柯被突如其来的询问弄呆了,不知道怎样回答。
“也难怪人家把咱误认成同行。你想,咱一出来驻站就十天半个月不回家,衣服脏,人‘接地气’……”饭桌上,丁双洋风趣地说。
在几天的现场操作过程中,笔者看到班组成员张倩旭总是不时翻看一个笔记本,时而记录,时而用红笔标注相关注意事项。
“我是2月底才来班组的,对现场情况不太熟悉,就边看师傅们工作边记录,不懂的地方就用红笔标注出来,随时向师傅请教。”面对笔者疑问,张倩旭指着自己的记事本解释说。
丁双洋抢过话茬说:“我们班组非常重视对新人的培养,因为只有做好传帮带,这样班组成员才能快速提升专业技能早日独立开展工作。你想,咱们全省现在有32座500千伏变电站,班组人员少,每一个成员都是‘宝’。一个月30天,我们要么是在现场,要么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只有人员技术过硬了,才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丁双洋的话是有依据的。据了解,春检中,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仅3月份的生产计划就达37项。其中500千伏及以上设备相关生产计划14项,220千伏设备及以下相关生产计划23项。为确保河南省主干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这个被誉为500千伏设备“内科诊断大夫”的班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其实,像张倩旭一样用心在现场学习的员工在该公司的各个检修现场都可以见到。针对人少、活多,现场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该公司充分发挥优秀专家人才的传帮带作用,督促各单位组织优秀专家人才和技术骨干与公司新进员工、转岗员工及其他需要帮扶的人员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加强对新进员工、转岗员工等的培养。把学习课堂搬到作业现场,师傅手把手地教便是其中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