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菊
(淮阳县人民医院 内科 河南 周口 466700)
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疾病,病死率高,易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1]。心力衰竭是其中常见的并发症[2]。针对该疾病,除了早期合理的治疗干预之外,进行循证护理,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可减少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病死率。本研究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淮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70 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 例。观察组男21 例,女14 例,年龄41 ~77岁,平均年龄(67.3 ±7.6)岁;对照组男22 例,女13 例,年龄41 ~78 岁,平均年龄(67.7 ±7.9)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具体如下。①成立循证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循证护理知识培训[3]。②总结临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对心肌梗死患者潜在的并发症进行循证指导。③通过从万方、知网等网站上查找“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护理”等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并结合临床实际总结出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方法[4]: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对于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患者要进行心理干预护理,积极主动的和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对治疗的积极性;饮食护理,建议患者饮食清淡,营养搭配合理。④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指导患者科学适量的增加活动量。
1.3 观察指标 以两组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存活率以及患者满意度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6.0 对各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据进行χ2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存活率比较 观察组32 例存活,存活率为91.4%,3例死亡,死亡率为8.6%;对照组26 例存活,存活率为74.3%,9例死亡,死亡率为25.7%;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8.6%,对照组为7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5]。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明确、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6]。它包含了3 个要素:①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②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③病人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7]。循证护理的中心理念是以病人为中心,它是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为依据,利用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和护理技能开展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8]。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存活率为91.4%,对照组存活率为7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8.6%,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综上所述,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陈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应用循证护理的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4):107-108.
[2]尹洪.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2014,(14):237-238.
[3]冯红梅.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243-244.
[4]何美花,谭玉姣.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0):102-103.
[5]吐尔逊姑丽阿布力米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护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0):319-320.
[6]于波.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5):143.
[7]隋宁,闵南.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10):119.
[8]陈欢.循证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6):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