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燕
(兰州工业学院 审计处,甘肃 兰州 730050)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朱春燕
(兰州工业学院 审计处,甘肃 兰州 730050)
内部审计工作在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中的监督作用愈加重要,主要通过分析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应对策,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高校内部审计 现状 改进对策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自1985年起步至今,不断发展,为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维护国家财经法规,促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学校资产安全完整,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维护学校合法权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当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内部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后勤系统通过改革逐渐从学校剥离出去;校办企业逐步明晰产权关系;特别是随着权力下放和办学自主权的扩大,经济责任更明确,这些都给高校内审工作提出新课题。如何有效地保证教育投入和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高校内部经济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如何使高校内部审计更好地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
1.机构设置不合理,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我国于1984年开始陆续在部门、单位内部成立了审计机构,实行内部审计监督。高校基本上按原国家教委24号令的要求单独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随着高校内部体制管理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部分高校为了精简机构,在机构设置上采取了审计处室和纪监或财务部门合署办公的形式。根据24号令的要求,审计部门必须单独设立,合署办公降低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势必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毕竟审计监督不同于其他职能部门的监督,其本身不同于办案部门,必须保持内审机构的独立性,才能保证内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内部审计的定位侧重于“监督导向型”,限制了其应有职能的发挥。
高校内部审计是在国家审计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作为国家审计的基础,服从于国家审计。一方面它代表国家对本学校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它要代表学校对学校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这就使得高校内部审计深深打上国家审计的“烙印”,因而在指导思想上内部审计偏重于“监督”,属“监督导向型”内部审计。这种职能定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审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为:首先,高校内审机构与被监督者同处于同一利益主体中,其独立性大打折扣;其次,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作为监督者一般都无处罚权,并且其权威性较弱,使其很难像国家审计一样代表国家对本单位实施真正的监督,尤其是对学校内部的决策错误及违纪违规更显得软弱无力[1]。
3.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人员配备不够充分。
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时间大多不是很长,成立时的成员主要以校财务会计人员为主。虽然近几年开始录用审计专业和管理专业方面人员,但总归起步水准低,结构单一,缺乏与审计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随着高校内部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及内部审计范围的扩大,对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及人员配备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不仅要求高校内审人员素质全面化,而且在人员组成上既要有懂财务会计的人员,又要有懂经营管理、懂工程技术、懂经济和法律的人员,这样才能保证审计工作面临新环境、新问题时游刃有余,充分发挥其应有职能,以满足高校内审工作继续发展的需求。
4.内部审计的范围受到限制,审计效率较低。
目前高校内部审计大多以已经发生的财务事项为被审计对象,重点审查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形式,形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传统的以财务审计为重点的内部审计不能很好地促进高校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发展创新的能力。再加上目前高校内部审计采用的审计方法基本上是对会计科目进行逐笔审查,审计手段落后,计算机程序审计、网络信息审计涉足甚少,审计效率低下,与高校发展创新的要求不相一致。因此,高校内审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不断研究和思考高校内部审计的新领域,积极探索高校内审工作的新路子,并运用好新的审计技术和方法,以提高审计效率并发挥其最大效能。
1.建立独立的审计机构,提高内审地位。
从审计独立性和有效性出发,高校内审机构的设置采取独立形式十分必要,并且其受领导的层次愈高,就愈有保障。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自身产、学、研的日益密切结合及经济活动领域的不断拓宽、高校经济责任制度的建立与落实、高校内部管理的科学化。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单独设立日见必要。在内审领导关系的选择上,应由学校一把手负责审计工作。在审计机构设置层次上,要提高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地位,机构的设置和定位应从平行于各职能部门向略高于其他职能部门的层次转变,并通过制定学校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对内审的地位、职责权限、工作程序作出具体规定,以加强内审在学校的地位,提高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2.树立服务意识,转变审计职能。
高校内部审计要跟上时代的发展,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为学校改革和发展和创新服务,为领导决策和管理服务,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这是高校审计工作最后的落脚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是一种监督机制,监督的目的是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要使被审计单位切身感受到通过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检查、评价、建议,改进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帮助他们实现管理目标,消除被审计单位抵触情绪,以达到互相理解、配合、沟通和共同提高的目的,使内部审计与被审计单位处在正常的心态和工作环境中。被审计单位不再是回避审计,而是主动要求审计。通过内部审计,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对制度的执行实行有效监控,使学校各项经济活动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运行,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与安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高校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服务的内向性。因此,在安排审计工作时,无论是从年度的审计计划到阶段性安排,还是具体审计项目都要以领导关心的问题展开审计工作。结束审计后,应及时、认真、准确、客观地写出审计报告,同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为领导解决问题提供决策依据。这样才有利于领导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和解决已产生或可能产生的问题,改善和加强管理。高校内部审计必须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把监督寓于服务之中,通过搞好服务达到监督的目的。实践证明,遵循“一审、二帮、三促进”的原则开展审计工作效果更好,把为单位服务的思想贯穿审计全过程,实行边审计、边帮助、边促整改落实。
3.把握审计监督的主要方面,突出工作重点。
高校内部审计的任务繁重、涉及面广且责任重大,而人少任务重的矛盾又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审计工作的水平,就不宜平均使用审计力量,必须把握审计监督的主要方面,突出工作重点。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内审计要把握以下工作重点:一是要自觉地把学校财经活动中重大的、带倾向性或共同性的问题作为审计或审计调查的重点;二是要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转向效益审计和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并在每项具体审计工作中,把分析审计发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如何帮助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作为重点;三是对那些对本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影响很大的,领导和群众十分关注的或在管理与经营等方面具有正反典型意义的单位作为审计监督的重点。对于上述重点,注意集中力量,深入进行审计或审计调查,做到不仅事实清楚,处理得当,而且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意见和建议,以收到明显成效。
4.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队伍状况直接关系到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改善审计队伍状况,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是内部审计履行职能的首要条件之一。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数量有限,必须走“质量建设”之路。随着高校经济活动的日趋繁杂,审计领域不断拓宽,审计范围越来越大,审计涉及知识面越来越宽,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审计不仅仅局限于查帐、审表等会计方面的知识,更涉及很多财经法规、管理领域专业知识。21世纪将是电子信息时代,要充分利用电脑和网络技术。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要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要下大力气,加强审计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渠道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审计人员尽快适应新形势下高标准的内部审计工作需要。
5.拓宽审计领域,改进审计方法,规范审计程序。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成为高校领导共同关心的问题。高校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现代化管理手段,要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服务,向学校领导做好参谋助手服务,这就要求高校内部审计在审计格局上,由过去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主向与效益性审计并重的方向发展,在审计重点上由过去的以财务收支为中心的审计向以内部控制为中心的综合性基础审计的方向发展,积极拓展一些新的审计领域如风险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及国有资产审计等。在审计时限上,要从以事后审计为主向以事前、事中审计为主的方向发展。与此相应,原来旧的审计方法显然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因此,需引进革新审计技术,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和网络信息审计,以力求在审计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从而实现审计技术的现代化[2]。要提高内部审计效率的关键是内部审计程序的规范化,其中主要包括审计重点的选择及后续审计的落实。要在审计报告建议的质量上下工夫,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情况,提出有价值、有分量的审计建议;要注重总结、提炼、利用审计成果,服务宏观调控;要积极参与学校经营管理活动,对学校深化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措施。
总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是高校强化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只有立足学校改革发展和需要,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为中心,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发挥有效作用。
[1]周艳平,王志亮.高校内部审计运作模式亟须改进[J].经济与管理,2004,18(9):95-97.
[2]王玲.探索高校审计有效监督的途径[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2):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