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专题类电视节目的创作及思考

2015-03-20 16:48
传播与版权 2015年2期

周 宁

论专题类电视节目的创作及思考

周 宁

[摘 要]首先从专题类节目题材选择、解说词创作以及结构布局三个方面探讨对专题类电视节目的创作几点体会,进而重点从专题类电视节目定位、入娱乐元素、贴近生活进行创作以及注重从观众角度思考问题四个方面对专题类电视节目发展方向进行思考。

[关键词]专题类电视节目;创作体会;节目定位

[作 者]周宁,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随着人们对电视信息传播认识和了解的加深,越来越多观众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电视节目。作为电视台宣传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题类电视节目日渐成为一种备受观众的喜爱和关注的电视节目类型。专题类电视节目是指主题相对比较统一,且围绕主题进行全面细致的反应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是相对于综合节目而言的。如今,专题类电视节目已是电视传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专题类电视节目的创作与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专题类电视节目的创作体会

(一)题材的选择直接关系着专题片的质量

在挑选题材时,不仅要对百姓话题进行关注,而且要考虑到弘扬正气,题材应紧跟时代的步伐。选题之前要进行充分的检验,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题材要有独特之处。要善于从司空见惯的题材中找到与他人的不同或独特之处。“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不仅是制作电视节目中所要做到的,而且也应该成为新闻工作者基本的职业素养。对于电视专题类节目,其报道的形式和角度都应该具有特色和个性。

例如,在一部名叫《矿工妈妈》专题片中,主要讲述的是一位煤矿工人的老母亲,她时刻牵挂着煤矿的安全,二十几年来,她每周都去矿上给矿工们缝补衣服,并到门口或区队叮嘱矿工们要时刻注意安全。这位母亲现在已年过七十,她做这些并不是为了图名图利,仅是为了矿工的安全。她的行为使矿工深怀感动,在生产时也更加注意安全。在制作这部专题片时,我们立足于讲述和感动,重点宣传的是矿工妈妈对矿工的关爱。这部影片播出之后,不仅获得了观众的好评,而且还荣获了企业安全电视片的优秀奖。

第二,专题片可视性要高。电视作为一门艺术是画面和声音的结合体,在进行创作前要考虑到,一部影片的精髓能否通过画面和声音很好地表现出来,要想主题得到更深刻的突出,应该重点拍摄哪些画面等。在拍摄之前要多加构思,最好写出一个提纲,尽量不要遗漏一些精彩的画面,这样有利于为后期的编辑打下基础,避免后期制作过程中由于素材不足而难以进行。

第三,题材具有故事性。一部电视专题节目要想吸引大家的注意,应该做到内容丰富且情节发展出乎人的意料。采用简单的平铺直叙方式对好人好事的介绍是最忌讳的方式,只会堆积成普通的报纸通讯稿件而无人问津。完整的故事性是一部好的电视专题节目所必需的。在故事进程中,情节、人物及发展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这是因为电视传播属于线性传播,要想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就必须做到故事化和情节化。

(二)解说词创作要遵循原则,表达要易懂、到位、准确

解说词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其影响观众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文字对人物或事件的描述、叙说和渲染。在电视节目中,解说词有多种形式,如标题、字幕、旁白、对白和画外音等。和诗歌、小说及报告文学等的相同,电视专题文字也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作者的思想从而反映生活的,其差别在于传播媒介不同,所以电视专题就成为一个独特的文体。在对电视专题节目的文稿进行创作时,以下原则应得到遵守:

1.具体原则。在进行解说时切忌空话连篇,应做到言之有物。解说应与画面协调起来,在画面的展示过程中向观众介绍画面的相关内容和信息,同时深化主题和烘托氛围,从而使传播得到最大扩张,使艺术达到最佳状态。

2.形象原则。解说时应以画面作为基础,但文字创作并非简单的看图说话,要通过文字的叙述和议论达到使观众联想现实生活的作用。

3.准确原则。解说不能毫无根据地胡扯乱说,而应该符合常规,符合事物的发展逻辑以及观众的审美情趣。

4.简明原则。解说要做到简洁明了,避免累赘重复。如果解说简洁明了,观众不仅可以获得足够的信息,而且还能得到娱乐。现在的观众早已厌倦了通篇都是文字的解说类专题节目。电视节目的解说是为了听而

写的,所以写完之后应多看几遍,将可有可无的段落和字句等删掉。在进行文字创作时应多使用平声字,因为平声字的发音更响亮,更容易听清楚。应多用押韵的字,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容易被理解,同时还应最大限度地避免使用同音字。在现代汉语中,最常见和最基本的组词就是双生词,解说是应多使用双生词,但应避免同方言中的双生词相混淆。电视文字具有传播速度快以及不可复制的特点,这不同于报纸和书籍等可以反复咀嚼,所以在撰写电视文字时应多使用短句,以使观众更容易明白。

(三)结构布局

一部专题片能否吸引观众,能否获得成功,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片子的结构和布局。而结构布局要想合理,故事情节的铺排很重要。就像剥洋葱,剥开的每一层都很新鲜,但只有最后一层才是中心。在设计故事情节时也应该遵循剥洋葱的原理,一层层地叙述故事情节,同时应该做到每一层的情节都能够激起观众对下一层情节的兴趣,从而吸引观众看完整个电视节目。专题片对故事的讲述有多种方式,如直叙、素描、伏笔、倒插及下套等。直叙是指按情节的发展顺序交代人物、地点、情节和时间等。素描是指为了避免复杂的事件关系造成观众思维的混乱而对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一笔带过,不加渲染。伏笔作为一个纽带连接着上下情节,它隐含着观众的互动和参与,观众可以对剧情随意猜测,同时在观看下一剧情时不至于显得太过突兀。倒插是指在叙述故事情节时交代过去的一些故事背景,目的是说明故事的来龙去脉,篇幅不应该太长。下套则是指对观众急于知道的结果设置悬念,直到故事结束才解开谜团,目的是使故事更紧凑。

节目悬念设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节目的成败,一般来讲,剧情主要分为三个大的部分,即“凤头”“猪肚”和“豹尾”。“凤头”是指用较短的时间来设置一个节目的“主悬念”,它引领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方向。“猪肚”包括三部分,即开始、经过和进展,每一部分都会设置情节,而每一个情节都会设置一个悬念,或每隔几分钟设置一个悬念,悬念不断被揭开,又不断被设置,观众随时都可以进入情节,从而达到在最短时间内吸引观众的目的。为了让故事情节更吸引人,做到环环相扣,还应在节目制作中制作宣传楔子,对节目的精彩部分进行预告,吸引观众不愿换台。“豹尾”是故事的结局,是观众最想知道的部分,在揭开谜团的过程中还应进一步深化主题,给观众留一些思考的空间,如故事给观众带来了什么启示、故事揭示了什么哲理等。

二、对专题类电视节目发展方向的思考

要想使一部专题节目成为一部优秀的作品,同时保持长久的生命力,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准确定位节目的收视群体

一个电视节目不可能吸引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其收视人群会受到诸如性别、职业、年龄和个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制作电视节目时,最好的选择是立足某一固定的收视群体,如果他们对某一话题或者事件产生持续的兴趣,那该节目就具有了比较稳定的收视群体,就能保持基本的收视率,这可以为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二)融入娱乐元素,吸引更多的观众

现在处于全民娱乐的时代,电视节目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入一些新的因素。单纯以民生新闻节目为例,它发展到今天已摒弃了“播新闻”的枯燥做法,取而代之以“说新闻、品新闻、评新闻、论新闻”。就专题类电视栏目而言,其在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立足于栏目本位,对栏目内容和环节应该以娱乐的心态加以创新,以吸引更多观众。

(三)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精品栏目

随着电视播出时间的延长,大众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提高,因而要想吸引观众并留住观众,就必须制作出质量更高的作品,让观众感觉到我们奉上的作品都是为他们精心准备的。专题类节目的创作必须在立足重点收视群体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观众的需求以及关注热点,选择符合群众口味和兴趣的重点话题和事件来进行节目创作,打造符合主流思想、观众关注度高的精品栏目。

(四)创作贴近生活,内容紧靠群众

一部作品要想获得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想易于被观众所接受,就必须要贴近生活,反映大众的呼声。好的作品应该代表大部分人的心理诉求,这样的作品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如果一部作品远离群众生活,高高凌驾于生活之上,那么即使一开始能吸引观众的好奇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的好奇心会逐渐湮灭。因为这些作品不能够对生活带来帮助,而只能点缀生活,无法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五)注重换位思考,立足群众进行创作

为了栏目的存在和发展,制作人努力定位,试图通过创立精品来娱乐大众、贴近生活,这些努力是否有效,其成果还需要得到广大大众的检验。观众会不会喜欢这个节目,喜欢这个节目的哪些地方,对下期节目观众是否会期待,以及如何保持收视群体的热情等都是一个节目的存在所必须关注的。所以,要想让自己的节目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站在观众的立场上分析节目,总结得失。

三、结语

总之,专题类电视节目是伴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而产生的。一个优秀的专题类电视节目,将成为一种品牌,一种符号,能够吸引大众视角、凝聚人气、提升观众的关注

度。因此,对专题类电视节目的创作实践进行思考,不断积累丰富的创作经验,努力做好节目的定位,丰富节目的形式,既要贴近生活,也要做到从观众视角出发,唯有如此才能做好专题类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刘谧.电视法制类专题节目文本制作浅析[J].当代传播,2007(4).

[2]韩元.媒介伦理叙事与和谐社会建构刍议——以故事类电视专题节目为例[J].新闻记者,2011(6).

[3]吴芳.故事性:电视社教专题类节目的灵魂所在[J].新闻知识,2013(4).

[4]李桢青.浅析河南专题策划类电视节目[J].新闻爱好者,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