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艳红
(阜阳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基于家庭视角的青少年责任感培养研究
贾艳红
(阜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安徽阜阳236037)
责任是人安身立命之本.当代青少年身上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责任感危机,成因是多方面的,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培养青少年责任感的问题上,家庭理应有所担当:父母应转变观念,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注意教育内容的全面性;重视培养孩子诚实守信,认真塌实的道德品性;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要做到率先垂范;尊重孩子,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多给孩子提供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机会.
青少年;责任感;家庭担当
当代青少年责任感缺失较为严重.为什么会这样?又该如何解决?学者的研究多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角度展开,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认识.本文拟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对自己、他人、家庭、团体、国家、社会以及自然等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所谓责任感,就是指个体对于自身在社会生活中所应承担的各种责任的明确意识,以及主动承担这些责任的自觉精神.
应该说当代青少年的责任感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自我保护意识、环保意识有所增强;实事求是,做事认真;兴趣爱好广泛,积极追求进步等.
但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听到一些父母的感慨:现在的孩子太不懂事、以自我为中心、做事马虎、没有同情心、没有宽容心、没有孝心、漠视生命……
笔者作为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亦有类似的感受,身处大学校园里,就在自己的身边耳闻目睹了以下一些现象:
镜头一:一位已经毕业的外校女大学生,由母亲陪伴着到我校办事,因为环境不熟悉,在问路的过程中两人发生了争执,女儿不顾路人的观看,不顾母亲的感受,肆无忌惮地像训斥孩子一样,把母亲狠狠地羞辱了一番,竟扬长而去.
镜头二:某寝室发生了令辅导员头疼的一件事:因怀疑某室友偷拿别人的生活用品,其他几位室友联合起来,向辅导员施压,强烈要求被怀疑者调换寝室.
镜头三:学校教学主楼的电梯旁,墙壁上的信箱顶部经常可以发现学生随手放上去的空豆浆杯及垃圾袋等;教室内,站在后面,环视一圈,总能发现一些问题:写满密密麻麻钢笔字的桌面、座椅靠背、墙面,桌洞里、地面随手扔下的垃圾,损毁的桌椅板凳、门窗或窗帘等.
上述几个镜头所反映的情况,也进一步证明在当代青少年身上的确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责任感危机.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缺乏较强的责任感呢?笔者分析认为学校方面重智轻德的偏颇教育,社会大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及个人不注重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几个方面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还有一个极容易被忽视的重要因素:家庭缺乏早期的积极教育引导.
众所周知,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个个体一出生便与家庭结下了不解之缘.家庭教育是教育之源,无论是对个人的健康成长,还是对培养有责任感造福于社会的人才来说,都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然而在现实中,导致青少年出现责任感危机的家庭教育还是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2.1错误的教养方式
2.1.1娇惯溺爱型
“4岁学钢琴,8岁习书法,10岁加入中国少年冰球队,受名师调教,曾多次在钢琴、书法、冰球比赛中摘金夺银.”[1]
“2011年9月6日晚,在海淀区亿城西山华府小区门口,这位15岁的男孩同朋友将小区业主彭姓夫妇打伤,其间还大喊“谁敢打110”,同年9月15日,他被收容教养1年.”[1]
“2013年2月17日晚,湖北大厦宾馆房间内,又是该男孩同另外四人涉嫌将一女孩轮奸,被警方控制时,他未满17岁.”[1]
生活条件优越,父母娇宠溺爱.在家庭中,父母处处袒护孩子,没有限制,没有严格管束,孩子要什么给什么,百依百顺,从来不考虑其要求的合理性,孩子的各种要求基本上都可得到满足.当孩子出现了严重问题,父母没有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而是将责任归为外界.在这种衣食无忧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容易养成铺张浪费,贪图享受,甚至是专横跋扈、为所欲为的不良品性,更不懂得体谅父母劳动的艰辛,成年后也很难产生报恩的情怀.因为缺乏服务于人的体验,总认为别人为“我”服务理所当然,“我”为别人服务之心随之淡化,事实进一步证明娇惯溺爱型的教养方式最不利于孩子责任感的培养.
2.1.2过分严格型
药家鑫——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连刺八刀致其死亡,逃逸过程中再次撞伤行人,被附近群众抓获.[2]
行凶者手段之残忍,令人不寒而栗.很显然,本案主人公药家鑫是一个高智商,低情商,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体现出对生命的极为漠视,而且也是对国家法律的肆意践踏.
为什么药家鑫面对向自己苦苦哀求的受害者,不但没有产生怜悯之心,反而痛下杀手?无论是从药家鑫本人还是其母及其好友的言谈中都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家教过严.当记者要求药家鑫“谈一谈你所受的家庭教育”时,他曾坦言:“我爸对我这个独生子要求非常严厉,不允许我出错,要求我凡事做到超过别人甚至尽善尽美.我妈就是个普通的母亲,对我非常疼爱.我从四岁开始学钢琴,之后成长中的生活模子,都是父母为我设计好了的.学校、家庭、家教地点,中间由车辆连成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我不太和父母沟通自己的生活,我的朋友很少,也没有人愿意和我交朋友,因此我的内心世界一直是封闭的.”[2]魏某(药家鑫的母亲):“家鑫他爸对待儿子非常非常严厉,凡事都教育他做到最好——这也是作为父母应有的心境.”[2]“药家鑫曾数次对朋友阿郎透露,父亲要求他做一些他根本不喜欢做的事,药家鑫非常反感,但又不敢提出异议.”[2]
综合以上描述,可以推知药家鑫所受的家庭教育特点属于典型的严管型、专制型.过分的严厉,有时甚至达到令孩子无法忍受的程度,处处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稍不满意就斥责甚至打骂孩子.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表面上看,乖巧听话,实际上孩子的内心极度压抑、孤独、冷漠、愤懑、逆反,对父母会产生强烈的不满,这些不良情绪在遇到外界一定的事件刺激时,就会转化为无法控制的攻击性或冲动性行为,从而造成无法想象和弥补的后果.
2.1.3放任自流型
2014年7月10日,17岁少年阿林在与奶奶发生争吵时,只因奶奶说要将其赶出家门,身无分文的孙子便萌生了“杀意”,竟亲手将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的奶奶活活掐死,然后带着奶奶的存折走出家门,取出现金,直奔网吧……[3]
可悲事件骇人听闻、震惊社会,也令照顾自己多年的爷爷心寒.但纵观事件的整个过程,看不到孩子父母对其教育影响的任何痕迹.这个家庭的教养方式属于典型的放任自流型.几岁的孩子,本应该是躺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却因父母的离异,被迫跟随祖父母一起生活.一个过早地失去父母疼爱的孩子,不可能体会到温暖的亲情,而体会更多地本不应该是他这个年龄所体会到的:被遗弃的自卑感、不安全感、孤独感、冷漠感、自私感.父母不负责任的放任自流,深深地感染着孩子:当涉及个人切身利益时,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即使是与养育自己多年的奶奶发生冲突,也会毫不犹豫地采取置对方于死地的极端做法.
2.2偏颇的教育内容
2014年8月12日晚,四川自贡市富顺县安溪镇毛桥社区3岁女童琪琪(化名)与邻居13岁女孩小敏一起玩耍,小敏送琪琪回家,开门时不小心将琪琪撞倒(昏迷),以为撞死人了,因担心家里赔不起钱,心里害怕,遂将琪琪扔进粪坑,致其窒息死亡.[4]
上述案例折射出教育方面的不足:内容不全面,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面表现出的这个缺陷更明显:父母平时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成绩,忽视了影响孩子成长的综合因素的作用.其实,前面提到过的药家鑫事件也是一个极好例证.
当前的社会,由于竞争加剧,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在家庭的教育内容方面发生了较大的错位:父母仅重视孩子的智育、才艺的培养,不惜血本地在这方面投资,争取一切可能的机会,创造最好的环境条件,只要孩子能出人头地,父母什么苦都愿意承受,但对于本该重视的人性化的教育方面,比如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积极健康的心理引导,安全意识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增强等都没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教育内容的匮乏,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出现一定的障碍或不可弥补的缺陷,从而造成其责任感的严重缺失.
既然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导致青少年责任感严重缺失的一个重要因素,表明家庭教育在青少年责任感培养方面理应有所担当.
3.1父母应转变观念,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
既不娇惯溺爱也不过分苛求,更不放任自流,要做到理性施爱,宽严适度.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尽量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限制不合理的过分的要求.要多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比如创造机会让孩子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这样可以使孩子既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又能深深地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挣钱的不易,培养其报恩之心;或者利用适当的机会,带孩子到敬老院、孤儿院,多跟老人、孩子沟通交流,培养子女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良善之心.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能苛刻地要求孩子,应依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度的要求,只能希望孩子做得更好,不能强求做到最好,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完美无缺的人,既然父母自己都难以做到无可挑剔,就没有理由强求孩子,让孩子陷入两难的矛盾状态中.另外,父母应多抽时间与孩子进行平等地交流,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并满足其兴趣爱好的需要,鼓励孩子走出家门,接触社会,学会与人交往.
作为父母应该无愧于启蒙教师的称号,关爱、教养子女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基于何种原因,都不能将孩子扔给年迈的老人或推向社会,应该精心扶养、细心关爱呵护,让孩子能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温情,回归家庭,回报父母,以减少对他人、对社会的危害.
3.2注意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做人的教育,成才有大小,做人最关键.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只有在个体具有了人性、理性的前提下,人的学习——读、写、算才具有其意义,因为一个人的责任感是其人性化的具体体现.
因此,父母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兼具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3培养孩子诚实守信、认真塌实的道德品性
一个诚实守信,认真塌实的人,无论是别人交办的事情还是自己的事情,一定能够一丝不苟地完成.这类人极易赢得别人的尊重与信任,不仅人际关系和谐融洽,而且始终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对人生充满自信.
3.4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个体独立性的强弱与其责任感的强弱成正比.心理学的“印刻效应”充分证明对个体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人的学习习惯、品德行为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需要从小培养.
孩子做事情时,成人不要包办代替或指手划脚,可以让孩子独立完成,成人只需要做好指导工作.如果引导得当,孩子认真完成了某项任务,就会获得一种成就感.如果因为孩子的粗心没能做好一件事,受到批评、指责或惩罚,也会产生一种羞愧感,进而警示自己以后做事要认真、负责.
在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作业量突然加大,有些孩子不太适应,此时应注意,在孩子做作业时,父母不要陪伴左右,不要因为孩子写得太慢,而包办代替,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做,自己检查.对于写字速度较慢或边写边玩的孩子,可以根据作业量来规定所完成的时间,时间一到就禁止其继续做下去;也可以采取剥夺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的自由、取消某些优厚的待遇等方式,以期提高行事效率.
3.5父母要做到率先垂范
父母良好的品德素质、心理素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子女产生积极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期的孩子思想单纯,行为习惯尚未定型,他们在生活上身心上对父母有较大的依赖性、信任感,父母的言行举止极容易在子女幼小的心灵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对于可塑性强、善于模仿的孩子而言,继承了父母做事认真负责这种良好的品性,逐渐成为一个敢于负责任的、值得信赖的人.这是父母为孩子提供的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孩子长大以后应付压力和紧张的最好的精神储备.
3.6尊重孩子,多征求孩子的意见
父母要经常与孩子交流,谈谈自己的苦恼,工作的辛劳,使孩子很小就能懂得体谅父母,懂得生活的艰辛,产生为父母分担忧愁的思想.当家庭或班级中或孩子自身出现一些重大事情,要注意多与其商量,征询孩子的意见、建议,采纳合理的建议.鼓励、支持孩子帮助父母、老师做有意义的事情,以激发孩子强烈的责任感,促进亲子之间、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的建立.
舒适护理组患者出现恶心不良反应的例数为1,占比2.5%;出现呼吸抑制不良反应的例数为1,占2.5%;出现反流不良反应的例数为0,占比0.0%;出现呕吐不良反应的例数为0,占比0.0%。常规护理组患者出现恶心不良反应的例数为3,占比7.5%;出现呼吸抑制不良反应的例数为2,占5.0%;出现反流不良反应的例数为1,占比2.5%;出现呕吐不良反应的例数为2,占比5.0%。舒适护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20.0%,χ2=4.1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7多给孩子提供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机会
每个人都是在体验中成长的,体验越深,感受越深.所以,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为孩子提供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所起的重要作用.当然,作为社会一份子的个体,要接受来自多方面的影响,仅仅通过家庭这个场所来培养及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确实显得势单力薄,必须家庭、学校、社会几方面齐心协力,共同发挥合力的作用,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不断地传承下去,不断地发扬光大.
〔1〕易方兴,卢美慧,刘溪若.李双江之子案网传“受害者撤诉”不实[N].新京报,2013-02-26(14).
〔2〕杨小刚.药家鑫案今开庭[N].华商报,2011-03-23(7-8).
〔3〕何强,杜强.怕被赶出家门17岁少年掐死奶奶[N].华西都市报,2014-07-17(16).
〔4〕袁伟,罗敏,蒋麟.一个13岁女娃害死了人咋个这么冷静[N].成都商报,2014-08-16(6).
〔5〕伍增勇.青少年责任感培养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09).
〔6〕王乃河.高校大学生责任感培养的路径初探[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03).
〔7〕陈宁,丁强,黄洪基.论青少年责任感及其培养[J].中国青年教育,2014(05).
〔8〕邹丽君.重视和加强青少年责任感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07(01).
G631
A
1673-260X(2015)11-02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