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勇,叶海精,翟 星
(安徽新闻出版学院 新闻传播系,安徽 合肥 230601)
从有史可考的“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1]至今,校对伴随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曾经的“铅与火”、“光与电”时代,还是当前的“数与网”时代,校对在保障出版物质量、实现文化传承价值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变”与“不变”[2]的有机同构中,始终为出版事业前行保驾护航.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数字电视、IPAD及其他数字阅读终端铺天盖地地进入普通大众生活,微信、微博等不断涌现的新媒体形态,实现了海量信息全球范围内全天候的即时传播与互动:科技正迅速改变着人们选择传媒的方式.
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强力地冲击着传统出版格局,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已是必然.除了传统方式进行纸质图书出版,另一方面以数字媒介的形式通过互联网、手机、手持电子阅读器等终端设备进行同步出版.伴随着出版数字化浪潮,作为出版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校对工作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从20世纪90年代起,计算机技术就开始在出版领域逐渐普及,计算机排版制片取代了传统的铅活字排版和打型浇版,同时,越来越多的作者逐渐适应了用电脑进行创作,并且将自己的成果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或者电子邮件形式寄给出版单位,从那时起,原稿即已开始了电子化转型.
多年来,出版单位在接收到作者的电子稿后,依然习惯于打印出纸样让编辑、校对人员加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不少出版单位尝试不再出纸样,而是让编辑、校对人员直接使用计算机进行加工,甚至请作者自校时,也将排版后生成的方正书版文件转换为PDF格式文档发给作者,要求作者使用AdobeReader、ApabiReader、FoxitReader等软件校改.这种转变,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简化了出版中间环节,大大加快了出版节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校对员而言,不仅要适应纸样,更要适应各类电子化数字化文稿校对.
清代校雠家段玉裁简明扼要地归纳了校对的两大功能——校异同和校是非.校对自产生之日起,就担负着克复其旧、归其真正的使命,校异同一直是校对的主要功能.在文稿电子化数字化逐渐普及的今天,校对的功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在于原稿和校样的合二为一,作者创作出来的电子稿,既是编校人员工作的对象,甚至也是作者自校的对象,这种情形下,校异同的功能下降得非常明显,只有在文字技术整理等环节才得以体现,校对更多时候在于校是非.从难度上看,校是非和校异同显然不可同日而语,校是非对校对员的知识积淀和工作经验要求更高,校对编辑化即是现代校对工作对校对员知识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
文稿电子化数字化辅以日益完善的互联网传输技术,使得稿件的远程传输越来越便捷.校对员不再需要在办公室里面对纸样工作,也可以在家中甚至在其他具备通信网络或WIFI无线网络的地点,使用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实现文稿的数字化校对.校对员可以使用强大的网络搜索引擎解决校对中的问题;微信等新兴应用程序,可以为校对员和编辑、作者搭建即时交流平台,通过文字、图片、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手段适时沟通.目前,这种远程校对和在线校对成为业界发展的一个方向,不少专家学者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讨了远程校对和在线校对的优势:如《基于Android和iOS移动终端的作者远程校对方法》[3]《应用平板电脑的AdobeAcrobatProfessional软件实现数字化校对》[4]《PDF格式电子校样的生成与注释》[5]等.
在这一方向的引领下,各类基于互联网的校对团队以社会化机构形式开始出现,广州校对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是个中翘楚.该公司2010年1月成立,创建了45个专业校对QQ群,目前该系列QQ群已经是国内最强大的网上即时语言文字交流平台.其基本工作方式是:通过网络汇集70余名具有多年专职校对工作经验的高素质专业校对人才,承接各类出版企业文稿的外校;通过QQ群为校对员分发稿件,提出质量和时间要求;在此平台上实时沟通,把握校对进程,解决疑难问题;校对员使用Word校对+PDF校对的无纸化校对技术;校好后同样方式返还给出版单位;通过校对质量检测后,用网络转账方式完成校对员的费用结算.该公司月均处理稿件1000余册,合作出版机构1000多家,长期合作客户200多家.这种校对工作方式,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出版节奏加快出版企业专职校对员储备不足的缺陷,而且能为各种性质文稿找到合适的校对员,有力地保障了校对质量.在互联网+时代,在线校对方式的社会化运营已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使得校对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
出版物中常见的差错类型为文字差错、词语差错、语法差错、标点差错、数字使用差错、量和单位差错、版面格式差错、知识性差错、事实性差错及政治性差错十类.由于计算机录排技术存在的一些缺陷,导致差错的成因和类型有了新的变化,如五笔录入过程中的重码字、版式转换过程中的错误已经计算机病毒导致的文字缺失、乱码等.在数字出版时代,由于新的出版物形态不断出现,随之而来的就是有可能出现的新的差错类型,如数字出版物中音视频的错误、链接的错误、交互界面无法运行的错误等等,这些新的差错类型不断出现,需要校对员逐一把关,给现代校对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时代在变,出版新技术不断革新,新的出版业态不断出现,但是校对工作的本质不变,仍然是需要各类校对员运用校对方法和校对技术,凭借自身知识积淀和工作经验,凭借各类信息检索工具,改正文稿中的一切差错,仍然是编辑之后传播之前对出版物质量进行把关的最后防线.
无论是传统出版物还是数字出版物,其作为精神产品的本质属性不变,所以必须坚持内容为王.校对作为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的最后防线,是实现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承价值的重要保证.在数字出版时代,由于出版节奏的加快,客观上缩短了校对把关的时间,对出版物编校质量产生了影响,“无错不成书”成为影响出版事业健康发展的顽疾.近些年来,尽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每年都设置了出版物质量专项检查,但是出版物编校质量逐年滑坡的态势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所以,在当前形势下,校对的重要地位不能有一丝的动摇.
对校、本校、他校和理校现代史学家陈垣先生概括的四种基本校对方法,不仅适用于传统出版物的纠错,同样适用于数字出版物的内容把关.在数字出版物的校对工作中,校对员需要比对不同阶段的电子稿,需要通读电子稿并且进行前后验证,需要使用搜索引擎和网络资源寻找参考,也需要动用知识储备和工作经验,以确保数字出版物编校质量控制在合格范围内.
作为出版物质量的把关者之一——校对员,肩负着纠错灭错的重要使命,无论是专职校对员还是兼职校对员,无论是内校还是外校,都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尽心尽力地履行好自身职责,千方百计地消灭文稿中可能存在的一切错误.同时,还应熟悉各种新媒体的特点与要求,尤其要熟悉新媒体形态容易出错的类型,增强新媒体技术的掌握能力,适应在线校对、远程校对的需要.
“不变”体现出校对在数字出版时代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校对人员要继承古代校书人的优良传统,“于人甚忠,于己甚劳”,运用好四种基本校对方法消灭差错,忠实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变”要求广大校对员要转变思维、不断学习,胜任新时期的校对工作,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树立数字校对思维.熟悉纸质稿和电子稿的不同特点,在心理上要做好既能校对纸质稿,也能校对电子稿的准备;既要能用色笔在纸样上修改,也要能用鼠标键盘在电子稿上修改.
其次要掌握数字校对技术.不仅要熟练地使用校对软件和搜索引擎,还要能掌握常用软件的应用,如Word的查找、替换功能,AdobeAcrobatProfessional的铅笔、文本框工具,AdobeReader的注释和标记工具栏等,从而顺利地完成PDF等数字格式文档的在线校对.
最后要养成终身学习习惯.不仅要学习各门类知识以尽可能适应多学科文稿的校对,也要学习数字编排技术以掌握电子稿出错规律.
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说到底就在于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转型,校对员只有重新定位、更新观念、强化学习,才能使自身素质和能力适应新的传媒领域和出版业态,才能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实现内容为王、技术为翼的有机结合,提升在多元传播格局中的核心竞争力.
〔1〕周奇.现代校对学概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2〕王丽.解析当前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变”与“不变”[J].今传媒,2015(6):61-62.
〔3〕马云彤.基于Android和iOS移动终端的作者远程校对方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180-183.
〔4〕季魏红,等.应用平板电脑的 AdobeAcrobatProfessional软件实现数字化校对 [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176-179.
〔5〕尹少云.PDF格式电子校样的生成与注释[J].唐都学刊,2015(1):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