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批评的福地

2015-03-20 19:54谢端平
文学自由谈 2015年6期
关键词:拙作福地学院派

谢端平

草根批评的福地

谢端平

一年前任芙康老师到深圳凤凰书院做讲座时,我有幸得以拜见。当得知林少华是他见过的熟人,我心中陡然一震,担心拙作《林少华的浮夸》(《文学自由谈》2014年第1期)破坏了他们的关系。可任老师告诉我,《文学自由谈》六亲不认,而“六亲”们大多也已习惯了。确实,一直以来该刊在批评对象方面追求一种自由,一切作家、作品,一切文学事件、文学现象,都可以一视同仁地成为置疑、评点的对象。而在批评主体方面,该刊也毫无拘束,无名又无半点关系的我能在其上发表作品,即是他们“不推敲人际关系”、“不着眼作者地位”的结果。

进入新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进入了“天下三分”的格局,因为批评主体所处的位置不同,三派发出的声音往往不同。“学院派”注重思想体系、文化谱系、学术规范等,却可能拘泥于体系而忽视艺术感觉;“作协派”紧贴当下文学创作和社会生活,对作家和读者起着某种引导作用,却难免缺乏思想深度和独立品格;“媒体派”重在宣传和造势,往往流于浮泛肤浅。故有人精辟地总结,作协派近官,媒体派近商,学院派近迂。在某些研讨会上,三派欢聚一堂,发些不痛不痒的言、“折”些皆大欢喜的“衷”、“拍”些热热闹闹的“照”,很少提出深刻而中肯的批评意见;他们习惯于表扬和总结,将某地区的某些作家和作品一锤定音,裱上当代文学史的大墙,使文学批评沦为圈子活动、娱乐(自娱和娱他)、职称晋升的手段等。通俗作家村上春树在中国大畅其销,即是三派缺位的结果。这里说的缺位,并非指没有参与,而是指没有深入研究并发表独立见解。事实上,媒体派对村上春树极尽炒作之能事,着力制造各种花边新闻;作协派常表钦慕之情,抛出各种论调予以赞美;学院派则热衷于资料汇总,肤浅地宣扬“中国情愫”等陈词滥调。

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多元,草根批评顺应时代异军突起,大有破旧革新之势,成为文学批评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叶匡政先生称赞道:“大众文化对所谓文学精英的颠覆,并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一次一次事件。这种来自草根的大实话,有助于作家回归。”当文学批评不再天下三分,所谓文学精英的颠覆就指日可待,而更多文学精英将脱颖而出。有人揣测评论界有庙堂和江湖之分,而《文学自由谈》更侧重于江湖。这种揣测可能过于简单化,不过从该刊确实可嗅出来自江湖的草根批评气息,如唐小林发表的大量文章就摒弃了“官商迂”的全部缺陷,发出的是清新尖锐之音。

草是很卑微的植物,可生命力极其顽强,哪里有土壤哪里就能生长,哪里有阳光哪里就会灿烂,而且自荣自枯又自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根展示了一种朴素而又不屈不挠的精神,必定要冲破一切障碍和屏蔽长出地面来。草根批评至少有三个鲜明特征:一是不媚主流甚至叛逆,敢于挑战现成理念。在中国文坛对村上春树一边倒的宣传炒作的环境里,批判他要冒很大风险,但《文学自由谈》刊发并非四平八稳的拙作《村上春树的通俗大法》,显示了对草根批评的扶持;二是着眼于细处,彻底告别假大空,贴近底层甚至远离宏大叙事;三是摒弃学术气,崇尚新鲜味,不拘一格求创新。我将余华当成文学路上的标杆,研读了他的全部作品,对饱受诟病的《兄弟(下)》和《第七天》也喜爱有加(因为钦佩他对社会的批判和在写作上突破),但很反感他倚洋自重,遂写了视角比较独特的《“西方”到底有多远》,承蒙该刊抬爱亦予以发表。

我自知很幼稚——其实草根批评和众多草根评论家都很幼稚,但幼稚不是坏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幼稚尤其没有什么可羞,正如孩子对于老人,毫没有什么可羞一样。幼稚是会生长,会成熟的,只不要衰老、腐败,就好。”如果批评缺乏自由,那么幼稚将会未老先衰、未腐先败,反之才可能发展壮大。无疑,《文学自由谈》是文学草根批评的福地,为众多幼稚的生长和成熟助了一臂之力,在此恭祝它越办越好。

猜你喜欢
拙作福地学院派
宋九江
宋九江
学院派宣传册设计作品
常来常熟 江南福地的一碗面等着你
临夏·福地
赴汉参加海峡两岸诗词论坛呈罗辉吟长叠前韵
人间福地楠溪江
以创新为驱动力,兼具学院派的严谨态度 Q Acoustics
让农村成为农民的福地
大众 何以变成“学院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