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 静
(中央民族大学 人事处,北京 100081)
为了更好地促进各民族间的充分理解与和谐共生,树立多元的文化价值观,中央民族大学为培养年轻一代的多元文化教育观念提供了交流平台和发展途径,以促进各民族群体之间的相互了解、尊重、包容和欣赏。在教育实践中,隐性课程是中央民族大学促进各民族学生的多元文化发展和多民族和谐共生的重要手段。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属于课程概念,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二者在内涵上有所不同,但是在概念外延上两者之和应当等于课程外延。近些年来,隐性课程在课程建设与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隐性课程的内容虽然没有在课程的规划中明确表现,并且相关的课程目的与内容不通过正式的教学流程来进行,但是隐性课程对于学生的文化、信仰、感观、意识、行为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与自然似之的作用,从而达到课程和教育目标的实现。[1]民族高校隐性课程是在多元民族文化共生的教育情境中,对各民族学生的多元民族文化认识进行有计划或者无计划、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影响,包含文化知识、民族心理、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生活习俗等方面内容。本文尝试以教学管理者的视角从物质、制度、精神、行为等四个维度对隐性课程进行研究。
美国教育学家James A.Banks曾提到“如果想要建设一个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学校环境,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有关民族与文化信息的材料。学校可以用图书馆和资料中心来为学生们提供有关各民族历史、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各种资源”。[2]中央民族大学关于这些理念贯彻和执行得比较好。比如,民族博物馆、清真食堂和民族文化墙等物质情景中处处彰显着多样化的民族和文化。又比如,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收藏着比国家图书馆更加丰富的不同民族文化、文字的资料,可以满足不同民族师生的需求。通过学校来营造尊重多元文化,包含民族多样性的物质环境,以及蕴含在内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将对学生的“三观”的形成产生重要的、积极的、潜在的教育影响。
近年,在学校主导下,将隐性课程通过相应管理制度确定下来,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各民族学生之间能够相互理解、尊重和包容,为他们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多元文化环境,增进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和多元文化交往能力。在这些方面中央民族大学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比如,学校制定了“民族英才”培养计划、“民族团结结对共建促进”计划和“每天一分钟”自我教育活动,通过这些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的跨文化交往能力,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了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关注社会的意识,在制度层面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
学校通过形式各异的精神层面的隐性课程教育,希望各民族学生在多元的校园环境里,接触和了解到其他民族的文化与风俗,通过参与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而深刻地感受到信任、尊重、包容,以及多元民族文化带给他们的和谐共生的品质。如中央民族大学“美美与共、知行合一”校训精神,凸显了民大作为一所民族高校所特有的多元文化特质和办学理念。又如《民大青年手机报》,面对学生以彩信形式每周发行一期,其中的“民族广角镜”板块以介绍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为主题,以引导各族学子积极参与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为目的。这种新媒体的运用,非常容易得到学生们的认可,而通过这种途径,使各民族学生们通过零碎的时间对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记忆比书本更加深刻。
由于各民族学生对本民族以外的学生的了解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只有对各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有了深入的接触,才能够真正了解彼此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通过行为层面的隐性课程,使各民族学生们在接触和了解的基础上更加团结与和谐。文化相对论中描述到“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各自具有独特性和自身的价值,并与各自的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相适应。在评判各个民族文化时,不该采用统一的标准和尺度,而应该在充分考虑并且理解其自身所属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同时要理解、尊重与包容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特有文化。[4]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也做出了多方面且有意义的尝试,例如:在每年的九月迎接新生入校后,为了给新生创造一个融入环境与展示自我的平台,学校都会举行“新生风采大赛”,在参赛过程中,新生们被各种形式节目所描绘出的多元文化、和谐共融的美丽画卷所陶醉,通过这种途径,使新生们初次体验到多元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了他们相互交流和彼此了解的迫切心理。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广泛推广的民族韵律操,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运动传承的载体,在增强学生对民族认同感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上述这些文化载体所表现的是中央民族大学办学的理念,学校通过多个角度和多种形式,努力营造了隐性课程教育环境,从而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民族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与其他民族学生团结合作、和谐共生的意识,彼此更好地共享各类潜在的教育资源,这种潜在的教育影响对各民族学生“三观”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民族高校的隐性课程建设还存在着重重困难,尤其是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表面下,其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质性效果有待商榷,而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目前高校对隐性课程在文化层面理解和思考不够深入息息相关。目前,民族高校隐性课程建设存在以下几种文化上的困境:
以往人们把隐性课程笼统地理解为第二课堂,将除了隐性课程之外的相关活动,如文体艺术表演、科研学术会议、社会实践等活动均视之为隐性课程。事实上,上述这些活动是能够被学生主观意识到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显性课程的延伸,属于第二课堂。由此可见,第二课堂虽为学习活动,但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却忽视文化意识的培养。隐性课程则是依托学校的多种场域(包括物质场域、制度环境及人际关系等)对学生的情感、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多方面起潜在的影响,使得学生通过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认知,培育出文化自觉意识,进而去理解、尊重和包容多元文化。在理解、尊重、包容中,客观地判断和选择不同的文化,它是一种学生所意识不到的教育影响,并且重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并不强行地采取何种形式。如果单纯地把隐性课程理解为第二课堂,就失去了隐性课程所反映出的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
由于民族高校隐性课程在实施中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对隐性课程的开发流于形式,对文化内涵建设不够重视。有时过多强调某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不是主动地把文化内涵阐释和传递给受用者,只是有意地营造一些实物和象征物,最终使隐性课程的外在的表现形式与内在作用之间衔接不够好。
21世纪,面对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各个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从民族地区走出来的青年学子,他们在大都市里学习生活的同时,其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受多元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非常大。现阶段,民族高等教育虽然较为重视多元民族文化的特质,但是没有从大学教育和民族教育的本质上提炼出要求与理想。因此,当民族高校的隐性课程在融入教学和日常学习生活时,不同族群价值观念与民族教育教学理念产生碰撞时,正确地处理这种冲突是使得大学教育精神更加饱满的前置条件,也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方法下,民族高校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取向掌握不够准确甚至是错误的,现阶段,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基本上所有的信息是通过互联网交换的,改变信息的获取方式,加强民族高校对于不同族群学生的文化、心理动态的深入认识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把多元文化教育的意义与隐性课程教育的目的更好的融入现实的生活与教育背景之中,才能使学校、教师更为深刻的理解多元文化教育观念。
“所谓‘跨文化敏感’,其一在于要有能够发现相关差异的能力,其二在于对待差异的相应反应。前者比较直观且容易认知,后者重点强调的是对文化差异的态度、评判,它是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交流的关键因素”。[3]所以多民族共生的校园和谐程度是以尊敬的态度和客观的评价为基本要求的。作为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文化交融之地的中央民族大学,各民族通过相互间接触、沟通的文化交流与相互吸收、渗透、学习融为一体的过程还能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这就要求每一个民族在面对其他民族文化时,既要有文化敏感的态度,更要有多民族共生和多元文化共存的意识。在多元文化差异面前,要自觉培养从异民族文化主体研究问题的思想意识。
从深入的理解与合理的建设隐性课程而言,笔者认为在现有的民族高校发展条件下,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在研究或者建设隐性课程时,要全面深刻地挖掘隐性课程的文化内涵,并且在培养各民族师生的多元文化精神时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当前,民族高校在开展隐性课程过程中一个重要使命是满足来自不同群体的学生对教育、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关注课程的普遍性,使隐性课程具有大众化,能让大部分学生参与进来,同时,又要重视课程挖掘的深度。民族高校的学生们是有思想、有智慧、有理想的一个群体,同时他们也是社会群体中的青年个体,他们在特定的阶段,有特定的学习任务,所以隐性课程的建设不能流于娱乐化,要在充分理解与尊重学生们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开展能够彰显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活动。
一个具有多元的校园文化与和谐的育人环境是开展隐性课程的基础,这个环境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协调一致,可以保证对隐性课程的开展起到有效合力与推动作用。民族高校是多个民族文化交汇之地,各民族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各种思想与文化的冲突难以避免的导致摩擦和矛盾,如果能够深入挖掘各个民族文化间的共性,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摒弃其中的冲突、矛盾因素,将相同的部分凝结成共同的精神信仰和行动准则,并且将这种信仰与行动准则渗透于各民族成员的文化价值取向中,将会使学生对多元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理解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进入大学后,正值其“三观”形成阶段,对此,民族高校在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和多元文化视角方面责任重大。在隐性课程的开展过程中,使各个民族成员积极地参与到民族高校的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中来非常重要。“通过观察和体验教职工的言行,观察各民族的教职工之间融合的程度,学生可以学习与体会到民族和文化多元的经验。”比如将各民族师生积极参与隐性课程的行为纳入到教师考评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使其更加规范、科学、有效。同时,在定期或不定期的教职工培训中,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风俗民情也包括进来,使得民族高校教职工具有客观理解和阐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和能力,让教职工在指导各民族学生的实践中对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有更为深入的理解,近年来,中央民族大学在这些方面做了部分有益的尝试。今后,在教职工的培训中,应该将与民族法制、人权观念等有益的知识和经验也纳入培训内容范围,让民族高校的教职工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提升相关的意识,这些有助于引导、帮助民族高校的学生们科学地认识客观世界,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地对待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学校的引导,将有些经验的做法通过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使隐性课程的开发更加理性。
总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隐性课程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要,虽然在一些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但是相信在学校各个部门、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民族高校隐性课程建设工作定能收获更大的成就。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900).
[2](美)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M].荀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301).
[3]郝时远.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民族问题[M].南京: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248).
[4]宋蜀华,白振生.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