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修辞情境理论研究述评

2015-03-20 19:02刘新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话语受众理论

刘新芳 王 云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广州 510420;2.苏州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

一、引言

修辞情境 (rhetorical situation)①是演讲人或作者创造修辞话语的语境,是修辞学者长期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Zhelezcheva和Baumlin(2002:237-245)统计了有关古典修辞情境理论凯洛斯 (kairos)的研究论文和著作有200多项。通过CALIS外文期刊网搜索,自1968年以来,相关研究论文上千篇,其中篇名中完全含有rhetorical situation的就有34篇,分别发表在《哲学与修辞学》、《修辞评论》、《演讲学季刊》、《修辞协会季刊》等期刊杂志上。另外,在中国知网检索出以“修辞情境”为关键词的期刊论文30篇,“修辞情景”10篇,“修辞形势”19篇。

修辞情境之所以受到如此关注,主要在于其反映了修辞话语的本质及修辞活动的规律。综观西方修辞情境理论的研究,我们发现它们主要是围绕古典修辞情境理论凯洛斯、Bitzer的修辞情境观和Burke的新修辞情境观三个方面展开的。本文将就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概述,并分析它们对于修辞话语生成和批评的指导意义,期望能促动我国修辞情境理论的研究。

二、西方古典修辞情境凯洛斯

修辞情境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凯洛斯。在古希腊神话里,凯洛斯指的是一位身上和脚踝上都长着翅膀的神,寓指时间,与克罗诺斯 (chronos)齐名。凯洛斯着重时间质的维度,克罗诺斯偏重时间量的维度(Smith,1986)。两者旨在呼吁人们重视时间。

关于凯洛斯的含义,White(1987:13)给出了两种解释:一种是在箭术方面。凯洛斯指箭要穿过的孔或“机会”,或更精确地说类似隧道的长孔。如果要成功穿过凯洛斯,就要求弓箭手不仅射得准,而且要有力。另一种是在织布艺术方面。凯洛斯指织布者必须把带线的梭子从瞬间开启的孔里穿过的那个关键时刻。由此可见,无论是指射箭或织布,凯洛斯都是强调做事的“时机性”或“合时宜”。因此,凯洛斯可以定义为做某事的恰当时机和做事的正确方法 (Kinneavy,1986:80)。尽管凯洛斯的内涵远没有这么简单,但是,从修辞的角度,我们暂且可以把它理解为在一定的情景语境下,抓住正确的时机,采取得体的手段所进行的一场修辞活动。

根据Crowley和Hawhee(2009)的研究,古代诡辩家Gorgias的修辞理论是基于凯洛斯的。该理论解释了修辞情境的不可预见性和问题与受众的共发关系,“因为没有绝对的真理,某话题可能会产生两个相反的命题,只有参照凯洛斯,才可以决定支持哪一方”(Lanham,1991:94)。针对一场论辩,通过凯洛斯,受众可以根据发生的时间准确地判断哪一方的观点合时宜。

Isocrates提到了凯洛斯与文体风格的关系,认为“好的言说必须具备三种品质:所说的话与所处的场合相适配、文体风格恰如其分、表达独具匠心”(刘亚猛,2008:45)。也就是说,凯洛斯理论可以帮助修辞者就得体的风格做出选择。另外,他还指出,问题与受众有时突然共发出现,形势的紧迫性和可接受性要求修辞者采取灵活的修辞变换这一切都有赖于凯洛斯。

除此之外,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他们的修辞学论著中也非常重视修辞情境。Kinneavy和Eskin(2000)从亚里士多德对修辞的定义、演说的分类、论辩的三种类型、文体与语篇组织等方面分析了凯洛斯在其修辞作品中的内涵与应用。以演讲的分类为例,亚里士多德把演说分为议政演说、法学演说和宣德演说三类 (Aristotle,1954:32)。这种分类不仅考虑到了听众,也论及到了演说的目的、场合、话题和时间等情境因素。从受众来看,议政演说是在公民大会上发表的,听众为公民;法学演说指法庭上的控告与答辩,听众为陪审员;宣德演说用于典礼场合的称赞或谴责,多数以书面形式发表,少数当众发表,听众为一般人或阅读者。从演说目的来看,议政演说用于劝说或劝阻,法学演说用于控告或辩护,宣德演说用于称赞或谴责。从场合来看,议政演说是在公民大会上发表,法学演说是在法庭上,宣德演说用于典礼场合。从涉及的话题来看,议政演说会涉及到公共政策,法学演说会涉及到有罪或是无罪,宣德演说主要是关于人的性格或习惯。从时间上来讲,议政演说涉及未来的事,因为劝说或劝阻都是对未来的事提出劝阻,法学演说涉及过去的事,因为当事人都是就过去发生的事进行控告或答辩,宣德演说最宜于涉及现在的事,因为所有称赞或谴责的人都是着眼于现状,虽然有时也会追忆过去,预测未来。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在对演讲进行分类的时候就已经关注了演讲的时机性和得体性,即在什么时候何种场合针对不同的听众选择何种方法进行演说,从而达到预期的修辞效果。

“基于凯洛斯的修辞学在组篇前不可能寻求或提供确切性,相反,凯洛斯要求修辞者把写作和演讲看作探索问题与获取知识的机会 (Crowley&Hawhee,2009:48)”。凯洛斯可以促发一种敏锐的视角,要求演讲者或作者不仅要了解话题的来龙去脉,而且应懂得适时应对变换的情境。因此,古典修辞情境理论凯洛斯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方法和时机,适时作出修辞性的选择。在进行修辞话语批评时,要充分考虑话语生成的时间以及修辞者当时做出的选择是否合时宜,做事的方法和时机是修辞批评的基础。

三、Bitzer的修辞情境观

虽然修辞情境理念在古典修辞学时期已经出现,但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Kinneavy,1986)。1968年,Bitzer在《哲学与修辞学》创刊号上发表“修辞情境”(The Rhetorical Situation)一文,修辞情境才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该文从多个方面阐述了修辞情境的性质、修辞话语与修辞情境的关系等。

修辞话语是在修辞情境下生成的,是对修辞情境的反应。并非所有的话语都是修辞话语,只有参与修辞情境、改变现实,具有一定说服性的话语,才是修辞话语。修辞情境是修辞话语生成的必要条件;离开修辞情境,话语的意义将难以理解。

修辞情境由三个要素构成:紧急情况、受众和限制(Bitzer,1968:6)。紧急情况是指“一种以紧迫性为标志的缺陷,一种障碍,一件等待要做的事情,一件偏离了正常状态的事情 (Bitzer,1968:6)”。任何紧急情况都必须能够通过话语被修正,否则它就不是修辞性的紧急情况。例如死亡、自然灾害等是紧急情况,但不是修辞性的情境。受众“由那些能够被话语所影响、并能成为变化的中介的人所组成 (Bitzer,1968:7)”。修辞性受众不同于那些纯粹的听众或读者,他们应该能够提供一些或显或隐的由修辞话语促成的反应,否则,也构不成修辞情境的受众。除了紧急情况和受众,修辞情境还包含一系列对修正紧急情况做出决定或采取行动的限制,包括信仰、态度、传统、兴趣、动机等。紧急情况、受众和限制这三种要素构成了与修辞情境相关的一切。

Bitzer的修辞情境理论在修辞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被认为是修辞理论的重大突破 (Wilkerson,1970),“超越了对‘背景’或‘语境’的传统或一般理解,深化了我们对修辞过程的认识,是为数不多的具有原创性和明显修辞特色的研究成果之一 (刘亚猛,2008:318)”。与此同时,Bitzer的修辞情境观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质疑,主要代表人物是Vatz。

Vatz(1973)认为修辞情境并非是客观存在的,对事实或事件的选择具有纯粹的任意性,把选择的信息转化成意义是一种创造性的、阐释性的、超越性的修辞行为,并且,意义不是在情境下发现的,而是由修辞者创造的。修辞是意义的因而不是果,是先于情境的。情境是修辞性的,话语诱发修辞情境,修辞掌控情境反应,情境获得自身的特征是通过围绕或创造它的修辞实现的。Vatz(2009)又指出分散的情境是基于修辞的,受到修辞的约束,所有的情境都应由修辞者来决定什么该得到受众的关注以及情境对于受众的意义。Vatz非常强调修辞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样有利于提升修辞学的学科地位。

Vatz(1973,2009)的情境修辞观与Bitzer(1968)的修辞情境观几乎完全相悖。Consigny(1974)试图通过解决修辞情境或修辞者哪一方占主导消除二者的分歧。Consigny认为修辞理论中真正的问题不是情境或修辞者哪一个更重要,而是在任何情况下修辞者能够多大程度地发现和掌控不确定的事件,并能运用他的话题艺术使简单荒谬的事情变得有意义。由此Consigny(1974)提出,作为话题艺术的修辞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全面性和可接受性,即修辞者要具有应对各种情境的能力,同时又受制于具体情境,不能随意制造问题。

后来,Bitzer(1980)对修辞情境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修正后的修辞情境理论强调人与环境是互动的基础,修辞情境是互动的必要条件,通过互动,人类试图实现同所生存的环境建立平衡与和谐。修辞情境是真实和客观的前提在于具有一定知识和兴趣的观察者能够觉察修辞情境,并赏识它的魅力。修辞情境并非固定的或一成不变的,它们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修辞情境也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有可能相互重合或蕴含。修辞情境理论并不否认个人在捕捉情境和修正情境方面的创造性,也不忽视思想在构筑环境方面的重要性。Bitzer总结了影响演讲者和受众对紧急情况做出反应的五种因素:趣味度、修正能力、风险、义务和期待、即时性。另外,Bitzer(1980)还提出了修辞情境进化的四个阶段,即成分的起始和发展、成熟、退化和瓦解。

由此可见,Bitzer的修辞情境观明确地指出了情境对于修辞话语产生的重要作用。修辞话语作为修辞情境的一种反应,受制于情境,其修辞意义由其情境所赋予。在话语生成的过程中,修辞者必须要考虑紧急情况、受众、限制等情境因素。同时,也不可忽视修辞者在捕捉和修正情境方面的创造性,话题在构筑情境方面的预设作用。另外,Bitzer修辞情境观的提出也为修辞批评提供了方向。修辞批评要从分析修辞情境着手,任何撇开修辞情境的修辞批评都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修辞活动和修辞批评的来源和基础不是演讲家,不是劝说目的,而是修辞情境 (Bitzer,1968:6)”。

四、Burke的新修辞情境观

Burke在1973年由Thayer主编的一本论文集《交际:伦理与道德问题》中发表了与Bitzer(1968)同名的文章“修辞情境”,阐述了他对修辞情境的看法。然而此文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原因有二:从文章本身发表的修辞情境——传播信道来看,论文集远比不上修辞学专业期刊受众面广;作为修辞哲学家,Burke的语言表述过于深奥,很难被一般学者接受,作为新修辞学家,Burke的思想当时还未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因此,无论从人格诉求、情感诉求,还是逻辑诉求方面来看,Burke(1973)有关修辞情境的论述都比不上Bitzer(1968,1980)的观点那么受关注。

但是,这并不能否定Burke修辞情境观的重要价值。该文从技术、经济、社会政治和哲学角度讨论了修辞情境,把修辞情境上升到了“人的环境”的哲学高度。文章副标题“凝聚与分离”(Congregation&Segregation),凝聚中透着分离,分离中暗含着凝聚,彰显了人的环境的一种悖论。

在论述修辞情境的特征时,Burke仍然是围绕“同一”(identification)这一术语展开的,因为“一个人对于他个人身份的确认可能涉及到同一,这种同一不仅是他与人类或世界的总体同一,而且也是某种凝聚,这种凝聚也暗示着一些与分化或分离有关的规范” (Burke,1973:268)。在运用“同一”阐述他的修辞情境观时,Burke(1973:268-269)提出了三种实现凝聚的方式:同情同一、对立同一和错误同一。同情同一作为同受众建立亲善关系的方法,强调共同持有的情感,这种方式最接近劝说。对立同一是指通过分离达到凝聚的最急迫的方式,凝聚来自于共同拥有的对立。关于第三种方式,Burke(1973:269)说,“如果我们称第一种为同情同一,无论它是真实的或模拟的,持久的或暂时的,称第二种为对立同一 (最清楚的通过分离而凝聚的例子),那么,我们发现还需要第三种,我暂时称其为‘错误同一’(或为‘无意识同一’?一位听众建议用‘虚假同一’)。这将我们带到修辞情境的根源。”

“同一”是标志新旧修辞学区别的重要概念,它拓展了修辞情境的外延。修辞情境就是与受众就相同的观点取得同一,就相反的观点取得同一,就未知的观点取得同一。修辞行为通过多方面的“同一”得以实现。这样看来,Burke的修辞情境观涵盖了一切修辞行为,不再仅仅局限于劝说。他把修辞情境放到了人类生存的大环境中,在他看来,任何运用语言让人形成态度或引起行动的行为都是修辞行为 (Burke,1969a:41)。因此,Burke的修辞情境观“已从对修辞话语与情境关系的认识转到阐释话语与整个社会文化的关系及其作用方面”(温科学,2009:184)。修辞情境不是物质的或客观的,而是一种社会建构 (Miller,1984),应该称为广义修辞情境 (李淑康、李克,2014)。

Burke(1973)虽然没有具体指出修辞情境的构成要素,但他(1969b:xv)曾提到行为、场景、人物、方法和目的戏剧主义五要素,可谓是对修辞情境构成要素的具体阐释,因为这些要素都是修辞行为得以产生的必要成分。Benoit(1994)曾从认知论的角度,结合Burke(1969b:xv)的戏剧主义五要素中的四个要素 (场景、人物、方法和目的)重新解释了修辞情境及修辞行为的产生。

Burke通过一些高度概括性术语,如同一、对立、凝聚、分离、无意识、错误等,从哲学的视角深刻地阐释了修辞情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urke的新修辞情境观体现了重要的修辞互动理念。修辞活动是在各种要素相互作用下,通过认同得以实现。他的戏剧主义五要素对于我们理解修辞情境的构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他还提出“对于修辞情境的观察要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Burke,1973:273)。以动态的观点来审视修辞行为是Burke新修辞情境观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五、研究修辞情境的意义

西方修辞情境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不仅成为了话语生成和修辞批评的重要指南,而且也是进行社会批评、分析国际政治形势的有力工具。

据Zhelezcheva和Baumlin(2002)收集的有关凯洛斯及其相关话题的研究文献来看,它们涉及神学、伦理学、古典语文学、心理学、视觉艺术、文学批评、哲学、写作理论和修辞学史等多个领域。在Kinneavy被问及凯洛斯与Bitzer和Burke的修辞情境观不同之处时,他认为凯洛斯在得体性、伦理、政治、美学方面的丰富内涵是另外两者都不及的 (Thompson,2000:78-79)。譬如,Kinneavy和Eskin(2000)结合凯洛斯,从伦理道德的视角分析了美国的离婚现象,认为一半的家庭因做出的不得体和不合时宜的离婚选择而破裂,从而给孩子造成了巨大伤害,也为社会带来了很大危害。

Bitzer的修辞情境观提出40多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大量有关它的本体论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写作方面,它已经主导了美国英语写作教学。美国写作管理协会在为大一新生制定的学习效果声明 (WPA Outcomes Statement for First-Year Composition)(2008)中明确指出,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应达到能针对各种修辞情境进行写作的能力,因为“写作者总是处于一定情境下的语篇生成者,伺机寻找合适的地点和时间来透彻地解决一个问题”(Johnson-Sheehan,1998:303)。除此之外,还有非修辞情境本体论的研究,如McConnell(2010)从教育机构的视角论证了修辞情境的贡献,认为学校之于教育就如修辞情境之于意识或良心,具有重新规划当前人的思想的能力,因为创造是学校或修辞情境的充分特性。

Burke在阐述他的新修辞情境观时,提到了黑人与白人的种族之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由此可见,Burke的修辞情境观对于我们分析世界局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2014年5月15日我国访美的解放军总参谋长房峰辉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在记者会上激辩了一个小时。从这个事件来看,它是一个典型的“对立同一”修辞情境话语。中美双方存在很大分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双方又试图从分歧中得到彼此的认同。

六、结语

任何修辞行为的发生都是有一定情境的,因此,在进行修辞话语生成或批评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修辞情境因素。古典修辞情境理论凯洛斯告诉我们要注意方法和时机,Bitzer的修辞情境观提出了紧急情况、受众、限制三要素,Burke提出了同情同一、对立同一、错误同一的三同一理论及其戏剧主义五要素。这些因素是修辞话语和修辞批评的基础与来源,但是,我们也不能受制于这些情境因素,要动态地看待这些因素,还应注意修辞者的创造性及其话题的预设作用。陈望道 (1997:11)曾在1932年提出著名的“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的论断,但是,至今我国有关修辞情境方面的成果还很有限,期望此文能为我国修辞情境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注释:

①关于“rhetorical situation”的译文有三种:(1)常昌富和顾宝桐(1998:119)、姚喜明和王惠敏(2009:7)等把其译为“修辞情景”,取其修辞场景之意;(2)胡曙中(1999:125)、温科学(2000)、袁影和蒋严(2009)等译为“修辞情境”,寓指“情景的语境”。(3)刘亚猛(2004:62)等译为“修辞形势”,“以取其形势逼人的意味,”因为任何一个修辞事件都是在修辞者和受众必须采取一定措施的情境下发生的,无论是被动的或是主动的。

陈望道.1997.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胡曙中.1999.美国新修辞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肯尼斯·博克,等.1998.当代西方修辞学:演讲与话语批评[C].常昌富,顾宝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淑康,李克.2014.批评转喻分析与修辞情境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208-214.

刘亚猛.2004.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刘亚猛.2008.西方修辞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温科学.2000.当代西方的修辞情境论[J].修辞学习(2):12-13.

温科学.2009.中西比较修辞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思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姚喜明,王惠敏.2009.Bitzer的修辞情景观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29-33.

袁影,蒋严.2009.论“修辞情景”的基本要素及核心成分——兼评比彻尔等“修辞情景”观[J].修辞学习(4):1-8.

Aristotle.1954.Rhetoric and Poetics[M].Roberts W R,Bywater I(trans).New York:Random House.

Benoit W L.1994.The Genesis of Rhetorical Action[J].The Southern Communication Journal,59(4):342-355.

Bitzer L F.1968.The Rhetorical Situation [J].Philosophy and Rhetoric,1(1):1-14.

Bitzer L F.1980.Functional Communication:A Situational Perspective[C]∥White E E(ed.).Rhetoric in Transition:Studies in the Nature and Uses of Rhetoric.University Park: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21-38.

Burke K.1969a.A Rhetoric of Motive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urke K.1969b.A Grammar of Motive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urke K.1973.The Rhetorical Situation[C]∥Thayer L(ed.).Communication:Ethical and Moral Issues.New York:Gordon and Breach,Science Publishers:263-275.

Consigny S.1974.Rhetoric and Its Situation[J].Philosophy and Rhetoric,7(3):175-186.

Crowley S,Hawhee D.2009.Ancient Rhetorics for Contemporary Students(4thed.)[M].New York:Pearson Education.

Johnson-Sheehan R D.1998.Sophistic Rhetoric[Z]∥Kennedy M L(ed.).Theorizing Composition:A Critical Sourcebook of Theory and Scholarship in Contemporary Composition Studies.Westport:Greenwood Press.

Kinneavy J L.1986.Kairos:A Neglected Concept in Classical Rhetoric[C]∥Moss J D(ed.).Rhetoric and Praxis:The Contribution of Classical Rhetoric to Practical Reasoning.Washington,D.C.: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79-105.

Kinneavy J,Eskin C.2000.Kairos in Aristotle's Rhetoric[J].Written Communication(3):432-444.

Lanham R A.1991.A Handlist of Rhetorical Terms:A Guide for Students of English Literature[Z].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cConnell K F.2010.In Appreciation of The Kind of Rhetoric We Learn in School: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Rhetorical Situation and on Educa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96(3):278-299.

Miller C R.1984.Genre As Social Ac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70(2):151-167.

Smith J E.1986.Time and Qualitative Time[J].Review of Metaphysics,40(1):3-16.

Thompson R.2000.Kairos Revisited:An Interview With James Kinneavy[J].Rhetoric Review(1/2):73-88.

Vatz R.1973.The Myth of the Rhetorical Situation[J].Philosophy and Rhetoric,6(3):154-161.

Vatz R.2009.The Mythical Status of Situational Rhetoric:Implications for Rhetorical Critics'Relevance in The Public Arena[J].Review of Communication,9(1):1-5.

White E C.1987.Kaironomia:On the Will to Lnvent[M].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Wilkerson K E.1970.On Evaluating Theories of Rhetoric[J].Philosophy And Rhetoric,3(2):82-96.

Zhelezcheva T,Baumlin J S.2002.A Bibliography on Kairos and Related Concepts[C]∥Sipiora P,Baumlin J S(eds.).Rhetoric and Kairos:Essays in History,Theory,and Praxis.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37-245.

猜你喜欢
话语受众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