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鑫,沈植国,焦书道,李本勇
林下冬凌草栽培技术规程
丁鑫1,沈植国1,焦书道2,李本勇3
(1.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8;2.郑州市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51 3.驻马店市薄山林场,河南 驻马店 463200)
为了增加林地、果园等园地前期经济效益,在林下栽植具有药用价值的冬凌草,利用冬凌草耐阴、根系庞大的特性,还可提高对林地的利用率,保持水土,减少土壤养分流失,促进林地林木生长,同时还能减少除草等用工,减少部分管理投入。根据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了林下冬凌草栽培技术规程,明确了适生区域与栽培环境、选地、模式配置、种苗选择、整地与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生产技术要求。
冬凌草;技术规程;丰产栽培;林下
冬凌草(Hemsl.) Hara.又名碎米桠,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主产于河南济源周边太行、王屋山一带。小灌木,高0.3~1.2 m,根茎木质,有长纤维状须根,茎直立,多数,叶对生,卵圆形或菱状卵圆形,长2~6 cm,宽1.3~3 cm,侧脉3~4对。聚伞花序3~5花,最下部者有时多至7花,具长2~5 mm的总梗,在茎及分枝顶上排列成长6~15 cm狭圆锥花序。花萼钟形,长2.5~3 mm,花冠唇形,雄蕊4,花丝扁平,花柱丝状,伸出,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环状。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1.1 适生区域
海拔1 200 m以下,年降雨量500~1 300 mm,年平均气温11℃~17℃,最低气温≥-20℃,无霜期200 d以上的区域。
1.2 栽培环境
栽培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中的二级标准规定,土壤质量符合GB 15618的二级标准规定,灌溉水质量符合GB 5084的规定。
宜选择平地、丘陵地或坡度25°以下的山地,林分郁闭度0.5以下,土壤质地为壤土或沙壤土,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土壤pH值6.5~8.0,地下水位1.0 m以下。
常见配置模式有:干果类(核桃、柿子、枣树等)+冬凌草;水果类(苹果、梨树、桃树、李子等)+冬凌草;园林绿化苗木类(白蜡、栾树、国槐等)+冬凌草。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种苗。实生苗高度10~15 cm;分株苗含根芽2~3个。
5.1 整地
栽植前一年秋季,结合主栽树种秋季施肥进行整地,每公顷施3~4.5万kg腐熟有机肥作为基肥,深翻土壤,充分熟化。栽植前根据主栽树种行距作畦,畦宽1.5~2 m,长度依地块而定,栽植行为南北向。
丘陵地或山地,可采用梯田、水平阶、鱼鳞坑或穴状整地等方式,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
5.2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应依据栽培目的、土壤条件、肥水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一般株距0.4~0.5 m,行距0.5~0.7 m。肥沃地块宜疏,贫瘠地块宜密。冬凌草植株与主栽树种间距0.4 m左右。
5.3 栽植
秋季或早春将幼苗按株行距挖穴,穴长宽10~15 cm,深15~20 cm,将苗木植入穴中,填土一半左右时,轻提苗木,使根系舒展,继续填土后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栽植深度以土壤踏实后苗木根茎与地面持平为宜。栽植后及时浇透定植水。
6.1 补植
栽植15~20 d后,根据缺株断垄情况及时补植。
6.2 中耕除草
在生长季节要适时进行中耕除草,每年3~4次
6.3 追肥
6.3.1追肥原则
按照NY/T 496的规定执行。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6.3.2追肥时期及施肥量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每公顷施复合肥450~600 kg。
6.4 水分管理
结合土壤墒情,全年灌水4~5次。多雨季节应及时进行排水防涝。
6.5 分株移植
冬凌草栽植后第4年早春应进行分株移植,可隔株挖根或全部挖出后分株栽植,并进行抚育复壮。
7.1 防治原则
主栽树种及冬凌草病虫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避免互相产生影响。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方法,严格控制有害生物。
农药使用严格按照GB 4285、GB/T 8321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并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用。
7.2 防治方法
偶见蚜虫为害,应注意保护和利用瓢虫等天敌防治,利用黄色板诱杀或为害初期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 5 000倍液进行防治。
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每年采收2~3次。
(责任编辑:王文彬)
2015-10-13
S604+.7
C
1003-2630(2015)04-02-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