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多情是故乡
——解读《两岸书》

2015-03-20 18:32盖伟
文化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故土乡情南阳

盖伟

(平顶山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毕竟多情是故乡
——解读《两岸书》

盖伟

(平顶山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两岸书》是台湾著名诗人痖弦和大陆知名散文家杨稼生长达二十多年的书信集,承载了海峡两岸两位老人深厚的友情以及他们对于文学的执着和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坚守,更承载了海外游子那浓浓的乡情、弥坚的友情和柔软的亲情。读《两岸书》也让我们体味到了在当前比较浮躁的社会环境下的一种宁静与平和,看到了两岸之间精神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两岸书》;书信集;乡情;友情;亲情

《两岸书》是痖弦先生和杨稼生先生长达二十多年的书信集,就像痖弦先生所说的那样,海峡两岸音尘相隔,他们就像两只互报春讯的燕子,为两岸之间的精神和文化交流孜孜不倦。

一、浓浓的乡情

月是故乡明,时间和空间是无法割裂一个人对故乡的怀恋之情的。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自觉传承,对故土家园的留恋与坚守,对民俗方言的念恋,都是痖弦怀乡思归的寄托。

(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自觉传承

对于海外游子来说,乡情,是中华文化情节的一个代称,海外游子始终不忘自己的根,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痖弦亦是如此。

首先是对家乡曲子戏的整理与研究。痖弦从小喜欢家乡戏,特别是南阳曲子,他说自己是在戏台子底下长大的,对曲子戏的研究与整理,不仅仅是痖弦先生对曲子戏的热爱,更是他想通过这项工作来报答家乡。就像他在信中所写的那样:“我想写一本研究河南曲剧的书,作为对家乡的回馈。”[1]“我之所以想写一部研究曲剧的书,主要的心情乃是希望藉此报答家乡对我的培育。”[2]因此,在我们读《两岸书》感受曲艺文化的同时,更感受到一种满满的乡情。

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对家族辈分中字辈文化的传承。字辈谱系反映了深刻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痖弦在对孩子的命名中也自觉传承了字辈文化。他在信中说道:“我王家排号乐文庆景怀,祖父乐身,父亲文青,我庆麟,两个女儿景苹、景萦。我没儿子,怀字辈要外孙来充任了”[3],痖弦认为中国是最有伦理秩序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好的民族。得知大女儿小米(景苹)在写诗,痖弦就给她起了一个笔名叫“鹿苹”,取自《诗经·小雅·鹿鸣》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寓意,既饱含了他对女儿的赞赏与期望,也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对故园“老窝”的留恋与坚守

中华民族是一个依恋故土的民族,人们不到迫不得已的境地是不会离开故土的。以前中国人手里一旦有钱就会买块田地作为依托。很多人在山穷水尽、被迫离开家乡时也总会带一包家乡的土在身边,藉以慰藉自己的思乡之情。俗话说:“金山银山不如家乡的穷山,金窝银窝不如家乡的草窝”,多么贫困的家乡、多么破旧的房屋在游子心里都是无限留恋的,因为那里是自己生命的根。游子都有这样一种意识,就是不但怀念故土,更怀念自己的故居,自己的“老窝”,好像有“老窝”就有家,或者说就有根基。痖弦也一样,虽然在台湾、加拿大都有比较宽敞的住房,老家也没人了,原来的“老窝”也倒塌了,但是他还是照原地盖了一个新房子,并且邀请杨稼生老师和夫人有机会到南阳住在他的家里。对于游子来说外面再好的住房都像是无根的浮萍,虽然有色有香,但却没有根,而有“老窝”在,家就在、根就在。就像痖弦一直坚信的那样:“我的老窝,血泊难舍”。[4]

(三)对乡音民俗、饮食风情的念恋与偏好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道出了漂泊游子痛切的思乡之情。痖弦曾说自己是南阳方言的活化石,说止于1949年,他的南阳方言是最纯正的。痖弦离开家乡几十年,但很多的南阳方言他如数家珍,一点都没有忘记,这不得不让我们感动。因为有时候我们离开家乡时间长了,很多方言会渐渐的记不清楚。在与杨老师的通信中他多次使用河南方言,比如“中”“瞎话(故事)”“拍子(锅盖)”“拍话”(南阳话,聊天)“拔园”“连阴雨”“出门”(结婚)“赶趁”等,对南阳方言的使用和准确的记忆充分说明了他对家乡的留恋与怀念。

“民俗是乡土生活的重要表现,极具地域文化特征,代表了稳定的价值标准、处世哲学、风貌特色,是人们生活和思想中所固有而坚实的基本力量。”[5]对民俗风情的回忆与书写也成为了游子文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这些民俗承载着他们美好的记忆。在《两岸书》中,痖弦也不停地在和杨老师诉说着他对家乡南阳风俗人情的记忆,这样的信件有30封左右。如在第2封信中提到农历十月一是鬼节,要烧香祭祖的这一习俗;在第6封信中提到正月里南阳的龙灯;在第87封信中回忆了幼时南阳乡下过年的印象:“那真是欢乐的节庆,乡人说‘三天戏五天年’,事实上不止五天,过了‘破五’还要盼元宵,一直等过了‘二月二龙抬头’大家才‘没想’了”等等。这些充满乡情乡语的诉说,无不展现出痖弦先生对故乡的怀恋。他虽然人在海外,但过年时仍坚守家乡的风俗,在海外的小院里贴上只有中国人过春节才贴的“满院春光”的对联,并且强调“特别想念母亲、想念家乡”。

家乡的饮食也是痖弦所偏好的,他认为天下第一美食就是浆面条、胡辣汤和韭菜盒子,他的夫人也学会了做芝麻叶面条等家乡菜。痖弦对家乡那“轻轻的、肉肉的油馍”的回忆,对家乡流传的关于馍的笑话的记忆等,都体现出了痖弦对家乡的留恋与怀念。

二、弥坚的友情

《两岸书》中,两位老人的友情让我们很感动。他们交往二十多年仅匆匆见过两次面,但他们的书信往来却坚守了二十多年,并且引为知己。让我们也在思索什么才是真正的友情?真正的朋友?甚至他们已经不是两个人的友情,而成为了两个家庭的友情,杨老师的夫人为痖弦先生织毛衣,痖弦先生的夫人桥桥过世之后,每逢祭日杨老师和夫人都要为桥桥点上一炷香,隔海祭奠。痖弦老师也关心着杨老师的孙女田田的成长……两个家庭互相牵挂、互相惦念,在人与人之间互信较为淡薄的今天,尤为让我们感动。

两位老人二十多年通信不辍的交往,源自他们“同乡、同道、朴实、善良、谦谦君子、和蔼可亲、对文学的执着、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对当今浮躁社会的排斥……”[6]更是源自他们作为炎黄子孙一种“根”的认同。

三、柔软的亲情

笔者读完《两岸书》特别想用“柔软”两个字来形容亲情,尤其是痖弦的亲情。在传统意识中,我们惯用“刚强”“男子汉”来形容男性,而面对亲情、面对故土我确实看到了这个男子汉心中的柔软,也看到了游子们几十年来的泪水与苦楚。

海峡两岸在1949年被人为地隔绝之后,两岸同胞骨肉分离,友情、爱情、亲情也被无情地隔开,那一年刚入伍的王庆麟(痖弦)随着战局的急转,也跟随队伍退居到台湾。骨肉分离原本就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了,但只要亲人尚活在人世,虽历经磨难也终有相见团圆之时,然而痖弦却成了不幸中的最不幸者,一去二十四年,等到可以归乡时,二老已经过世,久别成了永别,这也成了痖弦心中永远的痛。痖弦的母亲早于1965年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当年这个赶着牛车送书下乡的文化馆长比他的母亲还早去世几年,“戴罪”抛骨青海。2008年,儿子和孙女(痖弦和女儿)从大洋彼岸五万里行程来到青海,一老一少在已成为废墟的劳改犯基地跪下来磕头、哭泣、祷告,抓一把黄土呼唤着亡父回家,把这一把青海土带回南阳老家洒在母亲的坟上,让他的父亲不再是边塞野地的冤魂,圆了他晚年最大的心愿。这种场景不仅让父女两人断肠,也让我们读者为之断肠。其实痖弦对于夫人张桥桥女士的关爱是一种爱情,但更是一种亲情,是一种柔软的亲情。

晚年的痖弦虽然万里还乡圆了他的归乡梦,但是几十年远离家乡故土亲人的绵绵乡愁,不仅萦绕在父辈的心头,而且濡染、感化、教育着子孙后代。在痖弦的小女儿小豆大学毕业之际,为培养孩子对祖国的感情,痖弦和夫人桥桥坚持带着小豆回大陆看看祖国的情况。两个半月下来,孩子终于知道了中国、爱上了中国,这样的一种爱国和民族情感在子孙后代身上得到了延续。

《两岸书》作为书信集,它的价值在于书信,但又超越了书信。《两岸书》的结集问世,让大陆更多的读者了解了痖弦,了解了河南作家和台湾诗人割舍不断的血脉联系。让我们看到了两岸之间精神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看到了两位老人对文学、对生活强烈的责任心和执着的追求,看到了老一代作家对民族文化,对我们这个民族思想的认知方式,更看到了海外游子那拳拳的爱国思乡之情。关于《两岸书》,我们可以从很多的角度进行解读,期待我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1][2][3][4][6]痖弦,杨稼生.两岸书[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4.9.12.62-63.110.4.

[5]刘柯.论台静农小说中的四只民俗风情曲[J].苏州大学学报,2011,(3):152.

【责任编辑:王 崇】

I207

A

1673-7725(2015)03-0125-03

2015-01-28

盖伟(1982-),女,山东东营人,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及影视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故土乡情南阳
乡情
乡情如歌
一坛乡情煨酒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故土情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人间故土
侨讯乡情
踏遍千山万水 依旧寄情故土
扎根故土 带头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