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媛
潜移默化: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培养
张 媛
[摘 要]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感的培养过程中,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不仅能够帮助少数民族个体建构其身份认同,也能够将少数民族整合到民族国家共同体认同中。通过针对西南地区四省市的大规模的研究,本文发现在少数民族个体国家认同的形成过程中,大众传媒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个体的差异性的策略选择也会影响到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感。总体上看,在被调查者中超过80%以上的少数民族对国家持有较为强烈的认同。
[关键词]涵化;少数民族;媒介;国家认同
[作 者]张媛,传播学博士,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副教授。
现代社会,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无法逃离大众传媒的影响,大众媒介传递的信息对于人们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漫长的时间里大众媒介所传递的信息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可以说大众传媒在形成社会意识的“主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大众传媒通过对客观事实的选择、加工、纪录和传达使人们共享被建构的社会真实;其次大众传媒通过新闻报道、娱乐节目等不同的内容形式来进行着信息的传递,在满足受众需要的同时不知不觉影响他们对于现实的观感。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如何将不同的少数民族群体整合到国家这一个共同体之中,凝结和增强少数民族对于“中国人”身份的认同一直是我们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挑战。过往有学者研究发现,大众传媒对于个体形成自我身份认同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个体形成对于所属群体归属感的时候会受到来自群体之外的他人的影响,而如何去理解他人的意见,大众传媒传递着重要的信息。
研究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一个可供借鉴的重要理论就是涵化理论,也称为“教养理论”“培养理论”“涵化分析”等。“涵化”一词最早是由人类学者雷德菲尔德、林顿与赫斯科维茨等于1936年提出,指由于不同文化团体中的个人持续进行第一手的接触,使得交流中任一方的文化或两方的文化因此产生变迁的现象①Redfield,R.,Linton,R.,& Herskovits,M.J.(1936).Memorandum 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American Anthropologist.38(1),pp.149.。
1967年,格伯纳及其同事开始了他们一系列有关电视内容的研究,研究的重点在于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介是如何为受众建构社会现实。通过研究学者们发现,对于大量接触大众媒介的受众来说,大众媒介主宰了他们的信息来源,影响着他们对于现实的观念和认知,而所有接触了相同信息之后所产生的对受众观念和态度的影响效果,这就是学者们所谓的“涵化效果”。某种意义上讲,媒介的效果不在于让我们产生什么行为,而在于它赋予各种事物什么样的意义②转引自黄明明:《电视新闻暴力内容对儿童之涵化效果初探》,《新闻学研究》,1994年总第48期,第67页。。
早期的涵化分析主要以电视媒介的信息接受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在于电视所传递的信息如何影响受众对于现实的认知,长期接触电视媒介的受众对于现实的观感与媒介所传递的信息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一系列研究的重点在于讨论电视形成并塑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以及如何影响受众对于“社会现实”的认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涵化理论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到开始关注由大众媒介所建构的符号现实与社会文化现实情况之间的关联,包括政治取向、少数团体、身份认同等主题成为涵化研究的关注热点。
面对大众媒体所传播的信息,个体会做出自我的选择,少数民族个体基于对自己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的偏好和取向而对不同文化持不同态度倾向,从而在应对日常跨文化事件中反映出不同行为方式③常永才:《文化多样性、心理适应与学生指导——对中国少数民族学生的初步研究》,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151页。。个体是更倾向于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认同还是更倾向于认同主流群体的文化,这两个不同的取向也就决定着少数民族个体在面对大众媒介所传递内容的时候采取不同的策略选择。2013年底,本文的研究团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分别抽取了22
个县市共发放了800份问卷来对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少数民族个体会采用以下四种不同的策略选择来处理本民族文化认同和对主流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整合(Integration)、同化(Assimilation)、分离(Separation)和边缘化(Marginalization)①Berry,J.W.(1990).The Role of Psychology in Ethnic Studies.Canadian Ethnic Studies.22(1),pp.8.。一般来说,如果对本民族文化认同较低而对主流文化认同较高,则称之为同化,反之则是分离,而整合和边缘化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
对于少数民族个体来说,他们的国家认同形成的涵化过程包含了能够适应并整合主流社会与自身所属民族传统文化的“整合策略”;抛弃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并完全接受主流社会文化的“同化策略”;对自身所属少数民族文化强烈认同并且抗拒主流文化的“分离策略”以及不仅丧失对自己所属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也拒绝接纳主流文化的“边缘化策略”四种策略。就四种策略而言,我们在研究中都有所发现,不过较多少数民族倾向于采用整合与同化策略,这与大众媒介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一)整合策略
所谓的“整合策略”就是指少数民族个体在重视本民族原有文化的基础之上也同样倾向于与主流文化群体进行交流。比如以下表述:“我对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非常自豪。我认为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要,同时我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对我来说,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和作为一个‘中国人’都很重要。”少数民族被访者既认可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也认可“中国人”这一共同体的成员身份。这样的积极涵化态度不仅有利于强化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也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
(二)同化策略
所谓“同化策略”是指少数民族个体更倾向于同主流文化群体的交流而不太重视自己民族原有的文化。有关同化策略的描述:“我认为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非常好,只是我觉得现在少数民族的文化有点落后了,汉族的文化更加先进。所以我认为为了更好地发展我们应该努力融入汉族社会中,要努力学习他们的文化。”同化策略与整合策略在叙述上的相同之处在于被访者一方面承认本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肯定主流群体的文化价值。但是选择同化策略的少数民族更倾向于融入主流文化中而同时这也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己所属民族的文化。这一策略虽然不利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但是对于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强化来说则是有利的。
(三)分离策略
所谓“分离策略”是指少数民族个体更倾向于保留本民族原有文化而同时不希望与主流文化进行过多交流。例如:“我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非常自豪。我认为保持原有文化非常重要。唯一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方法就是尽量避免受到主流文化的入侵,避免汉化。因此我认为本民族成员应该避免和其他民族过多的接触。”分离策略与其他策略相比更加肯定本民族原有文化的价值,选择分离策略的少数民族被访者抵触与主流文化的接触,将自我封锁起来。不仅不利于国家认同的建构,从长远来说在全球化的今天故步自封显然不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良策。
(四)边缘化策略
所谓“边缘化策略”是指一方面少数民族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的文化兴趣不大,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太愿意与主流文化进行交流。例如:“我不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我觉得我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但是当我和其他人接触的时候,少数民族的身份却给我造成了困扰。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既不是少数民族也不是汉族。”边缘化策略的选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少数民族个体既不了解自身所属文化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应该走向何处,这就必然会导致边缘化情况的出现,而此策略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强化来说都是不利的。
从上述四种涵化策略来看,整合策略既能够保护自己民族的文化又表达了对主流文化的接受,显示出一种灵活态度。与之相对的是边缘化策略,这种策略既放弃了本民族的文化也拒绝了汉族的主流文化。总体来说整合策略属于双向正面的策略,边缘化策略则属于双向负面的策略,而分离与同化策略则一正一负②李蓉:《移民青少年涵化心理特点及其教育对策——基于J·贝瑞的理论及其国际调查的分析》,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28页。。对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构来说,最有效的策略就是整合策略,同化策略与分离策略效果居中而边缘化策略的效果最差。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通过自身有意、无意的筛选过程来吸收主流的观点,受到社会主导的文化体系的影响而改变已有的认知,并形成对于国家共同体的认同。
在个体的自我建构中,自我如何内化一系列的“重要他人”的态度成为个体建构自我认同的重要的影响因素。个体通过对自己与他人的共同特征的辨认来了解和认识自己并从中找到自己的群体归属,而当这种群体归属定位到国家层面的时候,这种归属感就变成了对国家的归属。台湾学者江宜桦提出:“国家认同一方面包含个体对自己所归属的政治共同体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包
含着个体对共同体特征的指认”①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11页。。那么大众媒介如何建构少数民族对于国家共同体的归属感呢?
奥利弗·博尹德认为:“无线电广播和稍后出现的电视直接向受众传播发生在整个国家范围的各种事件和仪式、各种形象和符号,从而使国家这一观念变得真实可感。”②张兵娟:《论电视新闻的仪式传播与国家共同体构建——以央视新闻频道为例》,《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9期,第25页。大众媒介一方面使得人们获得了一种亲临现场的体验,另一方面将个体、家庭与国家联系起来,通过信息的传递赋予了受众国家形象并增进了国家共同体的象征意义。通过大众媒介,国家变成了可以被感知的社会群体,大众传媒赋予了国家象征性的意义③[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著,司艳译:《认同的空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9页。。由于大众媒介提供的现场感使得人们不再需要亲临仪式庆典的现场而是可以在家中利用大众媒体接触并参与重大事件中,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将国家与个人、民族与共同体等有效地连接起来,通过仪式性内容的生产和认同的制度性实践从而构成了少数民族对于国家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涵化”效果也正是大众传播的重要功能。
一般来说,中国的大众媒体通常通过“我国”“祖国”“我们”“中国”等称谓建构对国家的归属感。其中,“中国”这一相对客观、中性的称谓,主要用于名称的表述。而媒体在报道中更倾向于大量使用“我国”“祖国”这样的称谓。通过这些词语将源自血缘关系的归属感推衍到国家层面上来,使得国家变成了“我们”的、“自己”的意涵,大众媒体通过对这些词语的使用,在少数民族个体与国家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内在的关联感,从而在少数民族受众的内心成功地呼唤了对于共同体的归属与认同。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总体来说是比较强的,在被调查者中,超过80%(非常同意、同意和一般)的少数民族被访者认同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并且以身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和高兴。其中接近50%的少数民族被访者认为自己属于一个典型的“中国人”,而持有同意和较为同意意见的被访者超过30%,只有不到20%的受访者对中国人身份的归属存在不同的意见。当结合不同的民族背景进行分析,在苗族、彝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各个不同的少数民族群体中,研究的结果都是趋于类似的,总体来看少数民族对于中国这个共同体的归属感是比较强烈的。其他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少数民族身份特征与中国人认同的程度显示相关度较低,这种国家归属感是少数民族对国家共同体认同的综合体现,与其所属少数民族身份关联不大。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孤独的个体,每个人都是与一定的群体相联系的,都需要从自己所属群体来确认自我的身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民族的、国家的,个体从群体归属中找到自我并且获得力量。大众传媒与国家密切相连,大众媒介通过每天不间断的信息传播来跨越时空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并将诸如民族、国家等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大众日常可见、触手可及的形象④张兵娟:《论电视新闻的仪式传播与国家共同体构建——以央视新闻频道为例》,《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10期,第27页。。与此同时大众传媒还承担着传播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话语的重要任务,大众传播的信息内容不仅展示了国家的价值目标同时也是国家意志的传达,并且通过大众传媒不断确认着国家的合法性和权威,大众传媒因此成为民族国家民众的身份认同和意义认知的重要来源。通过大众传媒每一次的信息传递使得受众在媒介信息的时空建构下成为“想象共同体”的一员,大众传媒提供给了少数民族个体强烈的归属感、身份感,并且促使了少数民族个体的国家认同感的形成。[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14CXW006)成果]
【参考文献】
[1]Li.Juan.Intertextual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Discourse of National Conflicts in Daily Newspap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J].Discourse & Society,2009,20(1).
[2]Norris,Sigrid.The Micropolitics of Personal National and Ethnicity Identity[J].Discourse & Society,2007,18(5)
[3]Shi,Y.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Diaspora,Ethnic Media Use,Community Formation,and the Possibility of Social Activism[J].Journal of Media & Cultural Studies,2005,19 (1).
[4][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郭建斌.独乡电视: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6]龙小农.从形象到认同:社会传播与国家认同建构[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7]蔡佩.台北都市原住民族群电视消费与族群认同建构之关联性初探[J].新闻学研究(台湾),2011(110).
[8]谷禾.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J].青海民族研究,2009(1).
[9]刘燕.国家认同建构的现实途径:大众媒介与“想象社群”的形成[J].浙江学刊,2009(6).
[10]陆晔.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理论关系的经验检视[J].新闻大学,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