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存良 董林
(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河南洛阳 471002)
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理念的引入,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手段有所改变,由于手术切除的机会降低,介入治疗愈来愈受到重视,现将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进展期胃癌患者64例,女23例,男41例,年龄25~70岁,平均(53.62±10.42)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及胃镜、B超、CT等检查确诊为胃癌进展期。其中原发病灶胃窦部34例,胃底贲门部9例,胃体部11例,均为首次治疗患者,无介入治疗禁忌证,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32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EOF化疗方案,甲组给予选择性动脉灌注给药,乙组给予经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给药。甲组: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在可视电视下,将导管置于腹腔动脉起始部,之后根据发生肿瘤的不同病变部位,选择动脉进行插管,胃体部或胃底贲门部选择胃左动脉,胃窦部选择胃十二指肠动脉或肝总动脉,经由导管缓慢注入化疗药物。先推注地塞米松10 mg预防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再缓慢推注奥沙利铂85 mg/m2(第1天)、表阿霉素50 mg/m2(第1天)、5-氟尿嘧啶500 mg/m2(第1~4天),灌注完毕后用肝素盐水冲洗导管,保留导管并外固定,化疗周期结束后拔出导管,每3周重复1次。乙组给予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点滴(第1天);表阿霉素50 mg/m2(第1天)静脉推注;5-氟尿嘧啶500 mg/m2静脉点滴(第1~4天),每3周重复1次。均完成2个周期化疗。
1.3 观察指标 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及皮肤感觉异常等情况,比较生活质量(KPS)评分。根据WHO颁布的实体癌近期疗效评定标准:①完全缓解(CR):局部肿块完全消失;②部分缓解(PR):肿块缩小比例>50%;③稳定(SD):肿块缩小比例≤50%;④进展(PD):肿块增长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临床有效率为完全缓解加部分缓解。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全部病例完成2周期化疗,治疗结束后,甲组患者CR 2例,PR 23例,NC 5例,PD 2例,临床总有效率78.13%;乙组患者CR 1例,PR 19例,NC 8例,PD 4例,临床总有效率62.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KPS评分 甲组化疗前KPS为(75.22±5.7)分,化疗后为(77.19±6.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化疗前KPS为(74.89±8.1)分,化疗后为(62.67±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PS评分在化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按照WHO不良反应分级标准评价,其中Ⅲ-Ⅳ度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甲组为12.87%和17.18%,乙组分别为41.37%和75.31%,甲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
近年来,我国胃癌的患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且逐年增高,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可能为目前不良的生活习惯,增大的工作压力,加快的生活节奏,饮食的不规律等,且年轻人患胃癌更容易被漏诊或误诊,多数被发现时已近中晚期[1]。手术切除被认为是目前胃癌治疗的首选方法,而进展期胃癌患者大多已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即使进行手术切除,效果往往不理想[2]。自20世纪80年代介入治疗的理念被引入治疗胃癌以来,进展期胃癌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全身化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体质量下降、脱发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同时由于癌细胞的作用使机体处于一种高耗能的状态,导致机体严重营养不良,对全身化疗的耐受性相对较差,不能按时、足疗程完成化疗方案,使治疗效果受到很大影响。而化疗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肿瘤负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近年来,作者在不断地寻求探索采用不同的化疗途径治疗进展期胃癌,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全身静脉化疗,且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其临床有效率达到78.13%,曾有文献报道胃癌介入治疗有效率达65% ~80%,最高可达到90%[3],本研究结果与其基本一致。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的机制可能在于:可以使化疗药物最大限度地到达胃癌的病灶部位,使病灶区域及其周围淋巴组织的药物浓度显著提高,更大限度地发挥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从而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副作用。而全身静脉化疗时,化疗药物需经过首过消除效应及代谢、排泄等,使病灶部位的化疗药物浓度大大降低,大大限制了化疗药物的治疗作用,增加了其全身的不良反应,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则避免了这一缺点。
综上所述,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操作简单安全,疗效显著,副作用少,不良反应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易于被患者接受,是临床上治疗进展期胃癌值得推广使用的一种治疗手段。近年来亦有采用在介入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基础上,联合静脉化疗的方案,有报道称较单纯治疗,联合治疗方案疗效更好[4],值得借鉴。
[1]杨艳东.基层院前急救的现状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4(11):5898-5896.
[2]彭春伟,李雁,杨国梁,等.胃癌术后复发59例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1(31):118-121.
[3]孙建军,马建芳,陈少华.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治疗晚期胃癌[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4(46):138.
[4]高峰,黄祥忠,任冬青,等.经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不同化疗方法治疗进展期胃癌60例对照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10(22):857-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