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怀瑜
(渭南师范学院 商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3D打印(Three Dimensional Printing),译成中文为三维打印.三维打印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中国从1991年开始研究三维打印技术,当时的名称叫快速原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RP),即开发样品之前的实物模型[1].
3D打印技术,在学术界称为增材制造(addi-live manufacturing,AM;英文也曾写作Materialincrease Manufacturing,MIM)[2],还有的称为快速原型制造(Rapid Prototyping)、实体自由制造(Solid Free-form Fabrication)、分层制造(Layered Manufacturing)等.3D打印技术不需模具、刀具、夹具和机床,只用金属、陶瓷、塑料、砂等不同的打印材料,根据零件或物体的三维模型数据,通过成型设备以材料累加的方式制成实物[3].
美国在增材制造方面起步早,无论在技术还是产业应用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列.《经济学人》对3D打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该杂志把这项技术定义为“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认为它的市场前景十分明朗,并且对于新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起着推动作用.2012年8月,美国政府部门和企业一起出资,在美国的俄亥俄州成立了一所专门研究3D打印技术的创新研究所.美国政府对于3D打印技术的重视程度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研究步伐的加速,在3D打印技术的某些方面也已经位于世界先进水平之列.采用该项技术所获得的产品已经被运用在航空航天等高精尖工业领域.另外,我国现在已能够使用3D打印技术来模拟出立体的生物组织样本,这对于生物和医学等要求高精尖技术的科研工作意义重大.2013年3月下旬,中国首个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在南京成立;随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在未来科技城规划13.34万m2土地,用于建设华中科技大学3D打印产业园;上海、北京、湖北、陕西等地已经成为3D打印技术创新产出活跃地区.此外,天津、成都、青岛、东莞、珠海、扬州、辽宁瓦房店等地也正在筹建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3D技术产业园区等.我国许多省市都已经出台了3D打印路线图,3D打印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渭南3D打印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进步很快,在短短两年时间形成部省市区四级合作上下联动的大格局.2013年11月25日,科技部批复渭南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并在工信部的支持下,成功举办全国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化推进会.陕西省科技厅已将渭南高新区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列入陕西省3D打印技术产业化推进实施计划;渭南市人民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高新区打造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25—26日,3D打印与生物医疗器械产业化推进会在渭南召开,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授牌渭南高新区为“中国医学3D打印技术创新产业基地”.2014年11月4日,由陕西省发改委、财政厅、科技厅、工信厅、国土资源局组成的评审组就“渭南高新区申报省级新型工业化3D打印产业示范基地”进行专家评审.评审组在听取了高新区3D打印产业基地建设与发展情况汇报,并进行现场考察后,经过质询和讨论,同意高新区创建陕西省新型工业化3D打印产业示范基地的评审.
渭南市高新区3D打印产业发展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创新技术链,完善资本链,健全服务链,培育产业链”这四个环节,推出“6+1”发展模式:即通过构建一流的协同创新研究体系、多元化投融资保障体系、全方位协同共建体系、多层次的创新人才支撑体系,满足各种业态的空间承载体系、有吸引力的政策和人文关怀体系,打造国家级3D打印创新智造示范基地[4].
2013年,渭南市高新区提出了建设3D打印创新智造示范基地的构想.在国家各部委及省市的大力支持下,3D打印基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园区建设完成阶段性目标,已经具备承载功能.先期规划26.7万m2,分为研发孵化区、生活服务区、生产制造区、物流仓储区四大功能区,建成了6万m2标准生产厂房、0.4万m2综合办公楼、1.16 万m2生活服务及配套公寓.孵化区占地 2.67 万m2,2.3 万m2孵化大楼已完成主体建设、装修和智能化配套,目前高新区在园区建设上已完成投资4亿元.规划建设的10个创新研发示范平台,目前已完成了激光成型中心、3D打印创新创意设计及检测中心、3D打印中心、创新创意设计体验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成果转化与孵化中心、医疗康复产业发展中心等7个平台建设.正在加快建设精密铝业检测、中试、模具等3个平台,为3D打印产业示范和工程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成功签约和引进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院士团队、西北工业大学黄卫东教授团队等一批国内从事3D打印的高端人才和队伍,入区研究团队为国内一流的科研队伍,已获得专利50多项.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增材制造研究院已经落户.
渭南市对从事3D打印高层次人才给予荣誉市民的待遇,为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政府出面协调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困难和问题.资助3D打印领域专家带成果、项目入区创业,优先供给研发场所、标准化厂房、建设用地,实行“一门受理、全程代办、限时送达”的一站式服务承诺,严格实施“开放式运作、封闭式管理”的运行保障方式[5],确保专家全心全意搞事业,心思一门搞科研.
渭南市政府和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已投资4亿元人民币用于3D打印孵化器建设,由高新区发起组建火炬公司,为3D打印基地的运行筹措资金.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2014年8月批复,已有2.5亿资金落实到位.该公司还协调银行、基金和风投等金融机构,为装备生产、软件开发、材料制备及应用行业提供投资融资服务,并由政府、基金管理机构和龙头企业共同发起3D打印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3D打印全产业链及航空航天、汽车船舶、材料领域、生物医疗等朝阳行业.
(1)深层矛盾困扰,后期发展存风险.纵观渭南产业发展历来的经验教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困扰3D打印产业的发展后劲.主要是“人在政在,人走政息”现象,“小农意识,服务粗糙”现象,“执法司法,秋后算账”现象,“懒于思考,怠于执行”现象,“纸上谈兵,落地无痕”现象等,这些现象与商业文明和市场经济格格不入,与3D革命的浪潮格格不入.
(2)人才政策欠清晰,科研团队难落地.渭南最稀缺的资源是人才资源,虽然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签约入驻,但科学家公寓没有建成,实际未有科研团队常驻孵化园区,科研工作未在渭南基地展开,孵化器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孵化器的效果有待彰显.目前的人才政策,主要套用渭南市引进人才有关规定,缺乏针对性,3D打印所需引进的人才主要是科学技术人才和对科研孵化基地进行管理的专业人才,其与政府人才、教育人才有较大区别,要针对这些专业人才制定特殊政策、制度和管理办法,为他们营造能创业、真创造、出实绩的科研条件、投资条件和生活环境.
(3)社会认知如“荒漠”,创业环境似“雾霾”.据调研组对多位民营企业家和市民调查,绝大多数人对3D打印技术没有认知,甚至认为是政府搞的政绩工程,不予认同.另一方面,支撑3D打印产业发展的环境因素不容乐观.在“权力本位”意识顽固不冥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知本”和“资本”没有顶层支持,其成功运作是难以想象的,在全球和全国的3D打印竞争中,渭南要获得突出成就,占有一席之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资本的创业环境的营造尤为重要.
(4)资金不足恐断奶,企业缺位乏后势.渭南经济不发达,政府财政收入有限,民间资本不宽余,本土大型企业较少,民营企业参与度不高,孵化器的建设和后续科研资金、环境改善资金的需要恐怕难以维持.
(5)市场机制未成形,剃头挑子一头热.当前存在政府热市场冷的现象.3D打印事业的成功,需求在市场,关键是市场机制的高效灵活运转.目前,由于孵化器刚刚起步,科技成果鲜有,人才池磁吸力不强,大型制造企业入驻少,围绕3D打印技术推广的天才商人阶层没有形成,3D打印技术普及率太低,许多人仅有概念,没有深层认识,市场需求不足,技术推广乏力.
(6)产业前景待规划,效益获得看不清.与传统制造业技术不同,3D打印技术适合个性化设计与制造,而非规模化经营的产品,如果不能将企业吸引直接进入园区生产,只能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获取利益和税收,这就要求必须在企业进园区、科研院所进园区和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有较大成就,否则,就会形成“只投资,不见效”的局面,3D打印的可持续发展终将受到影响.3D打印机的生产、3D打印材料的生产、知识产权的转让和3D打印高端产品的生产是3D打印产业的主要发展领域,对此政府应有清晰的规划,指导企业投资趋向.
3D打印是投资在渭南土地上的国家级重大项目,前景十分光明,为保证项目顺利落地并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始终保持一支富有远见与活力,具有科学素养、市场观念、法治精神的领导团队,这是3D打印产业发展成功的重要保证.市委市政府要在领导团队选拔上出制度、下功夫,保持其稳定性、连续性、结构的合理性与执行力.
(2)理顺体制机制,真正按公司化方式运作.目前,孵化器运作的操盘手是火炬公司,但其在实质上仍属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下属部门,缺乏市场主体应有的独立性,应赋予火炬公司更大的融资投资权利,使其成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法人.
(3)用法治保障3D打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为防止“人在政在,人走政息”现象,“小农意识,服务粗糙”现象,“执法司法,秋后算账”等现象阻碍3D打印健康发展的步伐,必须大力加强政府法制工作,用法律、制度保障3D打印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此,应在3D打印孵化基地设立法治机制,处理协调各种法律问题.建议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或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3D打印地方性法规,各级政府执法部门对3D打印要有执法承诺,凡执法司法部门概不例外,确保特别优异的执法司法环境,给科技人员、投资者和企业以宽松的研究和经营环境.
(4)清晰的产业规划,优异的政策导向.企业对于3D打印产业的参与,在于清晰的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引导.有多少人、多少企业、多少资本愿意参与3D打印产业,根本的是要他们看到前景、看到利益、看到可投资项目,只有把3D打印概念变成实实在在的投资项目,人流、企业流、资金流、物资流才会形成,3D打印产业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资源供给,所以,应尽快出台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正确投资.
(5)尽快制定针对3D打印的高中低不同人才政策体系,吸引多层次科技人才落户园区.人才是事业产业成功的基础,政府必须扎扎实实做好高中端人才的落户和创业工作,使高新区成为创业者的乐园.
(6)争取中省资金扶持,拓宽市场融资渠道.从竞争态势来看,3D打印在全国已在数十家大中城市落户布局,市区两级财力物力和人力皆难以持久支撑这种激烈竞争的局面,如无中省资金和市场大量融资,3D打印恐终成“昙花一现”.
(7)多层次推广3D打印技术,形成高中低三个市场机制.高端市场面对国防和航空航天、车辆制造以及生物医疗制造产业;中端市场面对广泛的机械制造业;低端市场面对群众日常生活消费,要用不同机制推动3D打印产业全面开花.
(8)加速推进“6+1”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使“一门受理、全程代办、限时送达、开放运作、封闭管理”的管理服务模式尽快运作起来.
(9)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中心,保护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成果、企业商标不受侵犯,同时,为科学家、企业申请专利、转让知识产权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减轻科学家和企业的负担,使他们安心理论探索、科学实验和发明创造.
[1]余前帆.增材制造——3D 打印的正称[J].中国科技术语,2013,(4):46.
[2]林峰,牛禄青.3D 打印“真面目”[J].新经济导刊,2013,(4):38-42.
[3]陈燕和.3D打印产业经济学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53-58.
[4]渭南高新区3D 打印产业培育基地情况[DB/OL].(2014-09-23)[2014-12-20].http://wn.ishaanxi.com/2014/0923/259364.shtml.
[5]加速转型升级:渭南抢占中国3D 打印产业制高点[EB/OL].(2014-09-29)[2014-12-20].http://esb.sxdaily.com.cn/tbarticle.do?epaper=viewarticle&AutoID=108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