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枭
(渭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认知和需求日益增强,现代广场舞在此大环境下孕育而生并呈迅猛发展之势.广场舞作为现代广场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它反映和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制度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满意度,城乡社区建设的完善程度,是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象征.如今,广场舞在渭南市开展得如火如荼,已经成为广大市民茶余饭后谈论的主要话题.同时作为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着其他健身文化活动无法超越的积极作用.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社会学角度对渭南市广场舞“热”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深入剖析影响广场舞蓬勃开展的社会学因素,以期促进渭南市广场舞可持续性发展,使更多的人充分认识广场舞,更好地实现广场舞的社会价值,为群众体育寻求良好的发展平台,推动渭南市全民健身活动迈上新台阶,并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广场舞是融娱乐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集体舞为主、热情欢快的表演内容、特殊的表演形式,以娱乐身心和锻炼身体为目的,在公共场所多人参与的非专业性的舞蹈艺术表演活动[1].据艺术史学家考证,最早出现在人类生活中的艺术形式就是舞蹈,广场舞蹈源于社会生活,产生于人民群众当中.群众是广场舞当之无愧的创造者和表演者,并使这一优秀民间艺术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文化生活中.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认知和需求日益增强,现代广场舞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在此大环境下孕育而生并呈迅猛发展之势,其“健体、健美、健脑、健心”的四大益处,以及“群众性、多样性、开放性、简易性、娱乐性”这五大特征构成了其独特的健身方式,为其他健身活动所不及[2].
(1)促进身体健康.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本身就给人们以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而广场舞则是用心灵把细腻的情感用曼妙的舞姿注入音乐中,展现音乐的情感和内容,体现出美的姿态、美的造型,表现出体育与艺术、健与美高度结合的意境.近几年,我国广场舞多以充满活力的健身操、韵律操、民族舞为主.适应的人群不仅包括老人、花季少年、忙于工作的中年人,而且还有天真可爱的孩子.科学的参加广场舞运动,不仅能改善舞者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消除大脑疲劳和精神紧张,增加愉悦感,而且还可以加速肌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进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延缓衰退,减肥塑身,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等良好的健身效果[3].
(2)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学指出,人的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在广场舞舞蹈过程中,舞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舞曲中,并将内心情感延伸到肢体,肢体随着音乐不断变换姿势及位置,从而得到充分的调整与休息.因此参加广场舞活动能消除紧张情绪,缓解压力,练习者在优美动听的音乐、美妙的舞姿中,消除疲劳、陶冶心灵,感受到愉快的情绪,从而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4].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人们会感到疲惫不堪,各种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记忆力衰退是自然规律,然而参与广场舞蹈的锻炼需要记忆很多的舞蹈动作节拍及舞步,可以对大脑神经进行不断刺激来减缓记忆力减退的生理现象,达到良好的健脑效果.通过跳广场舞,人们普遍表示朋友多了,心情舒畅了,消除了紧张的情绪,有效地缓解了压力.
现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如何沟通与理解,沟通与理解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已成为社会学家面临的一个现实性课题.广场舞的群体组成一般是来自同一个社区或临近社区,舞者在轻快优美的乐曲声中起舞,身心在音乐与舞蹈中得到释放.运动锻炼休息之余,舞者又可三三两两拉拉家常、闲谈娱乐,这种群体舞蹈的形式,超越了民族、阶级和时代的界限,它容易使人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它的和谐活动氛围,也能够使人们从独自的封闭意识状态中得到彻底的解脱.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集体合作的愉快关系,更是一种审美化、艺术化的人际关系.同时,广场舞不论在平日锻炼还是参加各类比赛、表演,都能不断增强舞者们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还能引导规范舞者的道德行为,从而在社会中起到引领和表率作用,继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有人说,一个城市的灵魂是文化,文化的魅力最终决定一个城市的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城市广场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广场文化就是在城市广场中出现的文化现象和广场活动之中折射出的文化,其中以广场艺术为主要表现形式.而现在,广场舞蹈成为一个城市老百姓最喜爱、参与面最广的活动形式,它作为城市、乡村广场文化中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为城市居民搭建了新的交流平台,将群众文化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引导舞者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展示更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从而带动周围人传播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和理念.在广场文化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广大群众对广场舞蹈的认同和参与,以健身舞、民间舞、排舞、交谊舞等多种舞蹈形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群众活动,不但明确了城市群众文化发展的个性和方向,而且对于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城市文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东部,自古就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为进出陕西的“东大门”.渭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之根、将相之乡、三圣故里等美誉.距今约8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约20万年前的“大荔人”曾经在这里刀耕火种、繁衍生息.沙苑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以及太史祠和仓颉庙等遗存,如绝本的经典,记载着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渭南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在这片沃土上产生了著名的《诗经》开篇之作——《关关雎鸠》.秦腔、眉户戏、碗碗腔、同州梆子等多个戏曲剧种蕴积深厚,是中国北方梆子剧声腔的发源地;皮影、面花、木雕、石雕等民间艺术独具匠心,誉满中外.现今的渭南是一个宜居宜业,发展潜力无限的城市,先后被评为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旅游百强城市、中国投资环境十佳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目前,渭南市人民群众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正在倾力打造绿色渭南,建设关中水乡,努力把渭南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和谐的陕西“东大门”.
我国2014年人均GDP已经达到了7 485美元,已有7省市破万元,早已跨过了休闲时代的门槛,正在大步迈入大众休闲时代,休闲消费和休闲时间在国民消费中的比例不断上升.近年来渭南市经济发展体现为“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2014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 46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16亿元,增长4.9%,占生产总值的14.2%;第二产业增加值794.51 亿元,增长 12.1%,占 54.4%;第三产业增加值459.27 亿元,增长9.7%,占31.4%.人均生产总值27 372元,比上年增长8.1%.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 725元,比上年增加2 561元,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7 491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 534元,比上年增加969元,增长12.8%.[5]目前,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社会建设和谐稳定,休闲消费和休闲时间稳步增长,给我市全民健身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保障.
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情况与提高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它是综合国力提升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生活需求,进一步发挥体育的综合功能和社会效应,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体育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目标迈进,我国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群众体育的良性发展.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精神,推动《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深入实施,渭南市体育局牢固树立科学健身、体育惠民的理念,始终把便民、利民、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扎扎实实做好体育惠民各项工作,矢志不渝、“一往情深”支持渭南经济发展.为进一步加快渭南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建设步伐,依据渭南市政府关于创建文明城市的实施城市体育设施建设有关文件,按照渭南市规划局《关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实施城市体育设施建设工程的意见》,“每个街道拥有晨练体育活动点5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大于1.08 m2,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良好”建设要求,渭南市体育局积极响应,建设群众身边场地,组织群众身边活动,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使全市人民的健康素质显著增强,为我市“十二五”体育事业规划奠定良好基础.渭南市体育局积极组织各项群众体育活动,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倡导人人参与、人人健身的健康理念,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让体育运动融入每天的生活中,为美丽渭南、智慧渭南贡献力量,与550万老百姓共圆中国梦.2014年渭南市全年共完成414个村级和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8个城市社区健身路径配送工程、2个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发放安装器材1 643万元;累计建成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 469个,占到行政村总数的45.4%.组织举办大型赛事8次,组织举办了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裁判员、教练员及体育教师培训班,参训人员达到1 635人次,全年审批二级裁判员230人[5].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广场舞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举措,其已经成为渭南市全民健身活动的亮点.在渭南市政府的推动下,广场舞的硬件条件极大改善,广场舞健身队伍不断壮大.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在改变.居民工作和业余生活中的体力活动不断减少,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居民常见的健康问题,亚健康群体不断扩大,各种心理疾病发病率迅速攀升,人口健康问题令人担忧,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要想拥有健康的体魄,首先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体育锻炼是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最简便易行、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当今社会人们的健身意识不断提高,体育健身活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体育健身活动抵御疾病,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广场舞具有的“健体、健美、健脑、健心”四大益处,以及“群众性、多样性、开放性、简易性、娱乐性”等五大特征构成了其独特的健身方式,是任何健身活动所不及的,时下已经成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时尚健身活动方式.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京发布了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以下简称《报告》).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总结和评估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状况的蓝皮书.《报告》中公布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达2.02亿,老龄化水平已达14.8%,预计2025年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3亿,2033年超过4亿,平均每年增加1 000万左右老年人口.渭南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渭南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73.6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3%,呈现出高龄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和空巢化比例高的特点.现今,渭南市老年人口正以每年超过3%的速度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5倍多,2020年预计将达到98万人.[6]这样的人口结构必将出现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中风等疾病发病率常年居高不下,对于这些疾病目前的医学治疗手段与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通过体育生活方式的普及化,促进老年人积极参加各种健身活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预防各种疾病的产生已成为需要我们解决的普遍社会问题.由此可见广场舞深受广大中老年朋友的喜爱.
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的大环境下,人们体育文化需求日渐提高、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城乡广场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广场舞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一项全民参与和流行的健身文化活动,在沿着继承、创新、发展的健康轨道向前迈进的同时,发挥着其他体育文化活动所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虽然广场舞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噪音扰民等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逐步健全完善制度建设,采取有效合理措施,把这一促进群众体育发展的良好平台搭建好,充分发挥广场舞的社会价值,我们有理由相信广场舞必将成为现代文明城市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1]邵兰燕.广场舞的类型及其文化功能[J].福建艺术,2011,(5):43-44.
[2]彭文革.广场舞蹈的现状、特征、价值与推广对策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2):75-76.
[3]邓树勋,王建,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渭南市统计局.2014年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5-03-27)[2015-06-29].http://www.weinan.gov.cn/gk/tjxx/tjgb/448354.htm.
[6]渭南市政府.渭南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EB/OL].(2012-12-25)[2015-05-30].http://www.wnsllw.com/zcfg/2012/12/250848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