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胜彝族他留人社会生活中的礼物馈赠①

2015-03-20 14:52黄彩文蒋潞杨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

黄彩文,蒋潞杨

(1、2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人类社会中重要的社会交换方式之一,礼物馈赠不仅可以维系和强化社会关系,而且可以为人类学家提供一个诠释不同文化规则和社会关系结构的视角,因而长期成为人类学关注的重点领域。自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过对北美西北海岸夸扣特印第安人中盛行的“夸富宴”这一特殊的礼物交换类型进行研究以来,不少人类学家开始关注礼物馈赠与交换的问题。[1]P1-8比如法国人类学家格雷戈里、英国经济人类学家卡尔·波兰尼、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美国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等人都对礼物交换与互惠进行过较为深入的探讨。而对礼物研究贡献最大的,则是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对特罗布里恩群岛居民“库拉”交易的研究以及法国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对波利尼西亚毛利人的研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库拉”是太平洋群岛中众多岛屿上不同语言和族群的人们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的社会和经济体系,是一种双向的、制度化、礼仪性的礼物流动交换体系,它在一个广泛的地域空间里把伙伴以礼物交换的形式联系起来。[2]莫斯则试图回答“在后进社会或古式社会中,是什么样的权利与利益规则,导致接受了馈赠就有义务回报?礼物中究竟有什么力量使得受赠者必须回礼”?这一问题,并最终认为是一种“豪”即“礼物之灵”的力量,使得礼物的赠与者与接受者有割舍不断的联系,从而导致双方的联系和交换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3]西方关于礼物馈赠的研究,对中国人类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关系、人情、面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关中国社会礼物馈赠的研究,大多是从礼物交换与人际关系互动的视角来展开的。杨美惠运用福柯的理论,对中国城市中礼物交换与私人关系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认为中国的礼物经济与关系网络构成了一种和国家权力相抗衡的非正式的权力。[4]阎云翔根据黑龙江下岬村礼物馈赠的目的和社会关系的差异,区分了“表达性礼物”和“工具性礼物”等类型,分析了中国农村礼物交换的不均衡特征,并且认为下岬村大部分交换关系都是通过实现互惠原则来维持的。可以说,阎云翔等人基于中国特有文化现象基础上构建出一个独特的礼物馈赠分析框架,开拓了有别于西方的中国社会礼物流动的研究视野。

他留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自称“塔怒素”,俗称“他鲁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永胜县六德傈僳族彝族乡的营山、玉水、双河村委会。六德彝族傈僳族乡位于丽江市永胜县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川缅公路丽(江)攀(枝花)干线贯穿乡境,下辖六德、双河、营山、玉水、北华、团结、河腰、华祝8村委会,71个村民小组。截至2014年初,全乡总人口14 246人,其中傈僳族6 635人,占47%,彝族支系他留人4 648人,占32%。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他留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婚恋习俗文化、丧葬文化、碑林文化、铎系文化、纺织技艺文化等等,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彝族礼物馈赠是彝族文化的真实写照,是人们理解彝族地方社会文化的途径之一。[5]由于自然环境、历史传统和生计方式的特殊性,他留人的礼物馈赠与互惠原则也呈现出独特的文化规则。在他留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当中,“礼物”不仅仅代表着物质性的礼品,而且还蕴含着与之相关的礼节和规则。人们常常把“礼物”缩略为“礼”,从而突出其文化符码,而不是其物质方面。本文借用阎云翔关于礼物的分类,将他留人的礼物馈赠分为仪式性场合和非仪式性场合两类,通过考察他留人在人生礼仪和日常生活等不同场合礼物馈赠的实践,旨在揭示他留人的社会规范和文化逻辑。

二、仪式性场合的礼物馈赠

仪式性场合是指围绕一个人在诞生、成年以及婚丧嫁娶等生命历程中的不同阶段而举行的仪式活动或庆典活动是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礼物馈赠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换方式和构建人际关系网络的手段,在他留人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婚丧嫁娶等仪式性场合,送礼必不可少。这种场合发生的礼物馈赠与交换,是一种公开而庄重的行为,以主人设宴、邀请客人和记录礼帐为特征,送礼的种类和数量则根据送礼者与主人家关系的亲疏远近各有不同。

(一)婚嫁礼俗。这一阶段的礼物交换不仅包括男女青年在恋爱阶段个人的礼物馈赠,也包括双方家人赠送给新婚夫妇的礼物,同时还包括婚礼中亲朋好友赠送的礼物、礼金。

1.恋爱阶段。根据他留人的传统习俗,他留男女青年在正式恋爱之前,要先接受“过七关”的考验,之后才有资格谈婚论嫁。所谓“过七关”是指他留男女青年在正式谈恋爱之前,分别先后与七个异性在被称为“青春棚”的姑娘房中独处一夜,主要内容是双方相互交流感情、谈论人生,为以后与异性相处和谈情说爱积累经验。因此,他留男女在“过七关”过程中严禁有越轨行为,更不能发生性关系,否则他们的声誉将会受到玷污,以后很难在村寨里立足。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他留人的“过七关”实质上是对青年男女的人品、意志力及综合素质的一种考验方式,是他留人进入社会的一项成年礼仪。“过七关”前,两人要交换物品作为抵押,一般男的用戒指,女的用火草麻布进行交换。若七关顺利通过,则双方返还抵押物;若在此过程中任何一方有越轨行为,则抵押物不能归还。经过“过七关”的考验,他留男女青年便可以自由恋爱。恋爱期间,男女双方情投意合便会互送定情信物,这些信物都不是特别昂贵的珠宝玉石,而是他留男女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比如口弦、纺织物等。

2.订婚阶段。订婚是他留人婚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他留青年男女双方情投意合确定恋爱关系一段时间后,男方家就去请媒人提亲,商谈婚事和订婚日期,然后择吉日举行订婚仪式。在他留人社会中,人们对聘礼没有特别的要求,大多是根据各自的家庭经济情况商量聘礼。一般而言,他留粑粑、茶、酒、糖、烟是他留人聘礼中的必备礼物,此外还有给女孩及父母购置的新衣服,家境殷实的人家还送手镯、戒指、项链等贵重礼物。对此,村民告诉笔者说:“过完七关后,如果男女两人相互喜欢的话,男方家就会请一个媒婆去女方家说媒。媒婆第一次去女方家可以不带任何礼物,如果女方父母同意了,就要去提亲。提亲时要带烟、酒、糖、茶等礼物给女方家。不过我们他留人的礼物都不昂贵,主要是表达礼节和心意。”②订婚当天,由女方家设宴待客,亲戚朋友赴宴不用赠送任何礼品。在他留人的观念中,订婚仪式便意味着承认男女婚姻关系,男子可以到女方家居住。

3.婚嫁场合。在他留人传统社会,订婚后的男女双方一般要等孩子出生至一两岁才举行结婚仪式,由此形成了他留人“背着娃娃出嫁”的特殊婚俗。按照当地人的解释,这主要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女方家缺乏劳动力、父母希望女儿多陪伴自己几年等缘故。举行婚礼当天,被邀请的亲朋好友就会根据与主人家的亲疏远近赠送一定数量的物品和现金。而主人家要将客人送礼的数目登记入簿,作为以后还礼的依据。同时,主人家要对当天前来祝贺的客人送两盒粑粑作为仪式性回礼。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他留人在婚嫁场合中赠送的礼物一般是2元现金,或者送几斤大米,外加毛巾、被单、水壶等。如果是内亲或姻亲,则会送稍微贵重的木箱、毛毯等礼物,但不送现金。1984年结婚的王绍永告诉笔者:“按照国家的政策,只有领了结婚证才算结婚,而以前我们他留人只要订婚后就算结婚了,举办婚礼时一般都是到小孩出生以后,我办结婚酒席时我大女儿都已经出生了。由于当时家里经济条件困难,请的人不多,只是请了家族内的人吃了顿饭,他们送给我们的礼也就是水壶和盆,没有送钱的。”③2000年以后,他留人社会中婚嫁场合送礼的种类逐渐减少,多以现金和大米为主,但数量却不断增加。内亲或姻亲已不再送木箱、毛毯等礼物,而主要送现金,金额也从数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二)丧葬礼俗

他留人对死亡极其重视,因而他们的丧葬礼俗规则更为讲究。中国传统的农村社会是个“乡土社会”、“熟人社会”,虽然村庄内的成员并非都是血缘关系,但地缘关系作为血缘关系的延伸使得村庄内部仍然被视为一个整体,村庄内的丧葬事件不单单是某一个人一家人的事件,而是一个“圈子”的事件。[6]P24他留人去世后,丧家会鸣炮示意,亲朋好友及村民听到炮声便会不请自来帮忙,丧家同时要请他留人社会中的人神沟通者“铎系”择算死者下葬时辰并主持整个丧葬仪式。他留人的丧葬仪式十分隆重,时间少则两天,长则三至五天。

1.丧葬仪式。葬礼当天,不仅是死者的族亲和姻亲们必须参加,每户村民也至少要有一人前去帮忙,否则可能会导致既有人际关系的中断。与婚礼场合不同,他留人在葬礼上送出的礼物要更重一些,特别是与死者有直系血亲或婚亲关系的人必须送重礼,除了百元以上的礼金和米、酒,还要送一只山羊。2014年2月14日晚,营山村委会朗者上村76岁的兰姓老人去世,他的孙女婿第二天葬礼时就花七百多元买了一只羊去吊丧。另外,留人认为男性有九根肋骨,女性有七根肋骨,所以根据死者的性别不同,与逝者有血缘关系的男性亲属,要带一个鸡蛋来参加葬礼,如果逝者是男性要集齐不少于九个鸡蛋,而女性逝者要集齐不少于七个鸡蛋。当然,作为传统习俗,丧家要请一位他留话叫“恨茨莫”的妇女负责回礼工作。但回礼只是象征性的,比如送来10斤大米,丧家回礼大米2斤等等。

在他留人社会中,几乎家家都保存有一本记录人情往来的“孝簿”,他留人葬礼中的孝簿一般是用白纸钉成的本子,封面居中记录葬礼日期,内页从左到右竖写。正文的上面是送礼者的姓名,下面是礼金数目。传统实物一般是他留粑粑或酒等,但是粑粑或酒的数目必须是双数,比如2盒粑粑,2斤酒等。由于粑粑的制作工序比较复杂费时,所以现在一般是用大米替代了。孝簿帐单记录了不同人随礼的种类和数目,折射出他留人社会清晰的亲疏秩序。根据帐单,受礼者在下次的送礼中便有了依据,以便这种平衡互惠循环下去。

2.脱孝仪式。葬礼结束三年后,他留人要举行脱孝仪式。所谓“脱孝仪式”,就是主人家邀请血亲家族一起到坟山举行祭祀亡灵的活动,通过献祭和祷告等仪式,将逝者的亡灵从坟林中请回家中供奉,从此不再到坟山祭祖。他留人的脱孝仪式一般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之前进行,被邀请的血亲家族要赠送一定的礼物,但一般以大米、他留粑粑、鸡、猪肉等食物为主,很少会送礼金。村民介绍说:“(逝者下葬)满三年,要请铎系择算一个与逝者属相相同的日子举行脱孝仪式。确定日子后,家里面的人就会邀请本家族的亲属一起去坟林里祭祖。被邀请的亲属一般需要带3斤米、3斤肉、一袋盐、一瓶白酒、一瓶饮料、12个垒成塔型的糯米粑粑等物品,所带物品必须遵循成双不成单的规定。到了坟山后,一般是烧纸、祈祷、杀鸡、做饭,饭菜煮熟后再祭祀,之后大家在坟山吃一顿饭就代表着脱孝仪式结束了。下山前,作为回礼,主人通常会把剩下的粑粑、猪肉等物品分给参加仪式的亲戚。”④通过仪式性的活动,祖先的灵魂象征性地被迎接到家中接受供奉,他留人三年的守孝期结束。

在他留人社会中,一个人的死亡会对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会产生重大影响。逝者的离去意味着他永远地离开了原有的社会网络,他的各种关系网络中原有的人际间的稳定状态将失去某些平衡,为此,生者必须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从而实现新的平衡稳定。因此,他留人的丧葬仪式和脱孝仪式,也成为他留人加强与社会人际关系网络成员沟通感情的一个重要平台。

三、非仪式性场合的礼物馈赠

非仪式性场合中的表达性礼物馈赠,即并不涉及任何正式的典礼但已经成为他留人日常生活中的礼物交换活动。他留人非仪式性场合的礼物馈赠与互惠,以主人不设宴,也不用记录礼帐为特征,但在维持地方社会关系方面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劳力交换。在我国许多生产力不发达和劳力紧张的农业社会中都有帮工习俗。作为一个农耕民族,他留人社会也长期存在着帮工或换工的习俗,即村里的人家在起房盖屋或犁田种地、春耕秋收等农忙季节,家中劳动人口较少的他留人家庭会请自己的亲戚邻居或同村的人前来帮工,这种帮工,时间一般1—2天至1个星期不等。在他留人的观念中,现在为别家提供的劳务馈赠会在将来自己家繁忙时获得同样的劳务赠与,从而形成一种劳务互惠,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你帮了别人么别人才会来帮你”。在换工的过程中,主人家必定会准备好饭菜酬谢帮忙的人,帮工没有男女性别差异,如果出现工少人多的情况,主人家可以婉谢并辞退一些工,这样不会伤害人们之间的感情。以前他留人相互换工不计较还工的天数一定要相等,只要记得还工即可,而现在人们在换工中对工时就计算得比较精确了,必须一个工换一个工。

近年来,随着他留青年男女外出打工的人数逐渐增多,从而使得他留地区劳动力短缺的现象日益突出,于是他留人社会逐渐出现了“买工”的现象,即花钱请劳动力。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两年工价涨得很厉害,按照2013年的行情,建筑业师傅约120元/天,小工70~80元/天;插秧工50~60元/天,一头耕牛加一个人150~160元/天。

(二)起房盖屋。在他留人社会中,起房盖屋被视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到了上梁树柱的这天,主人家常常会邀请远亲近邻一起庆贺。从传统习俗来看,这种场合赠送的礼物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和食物,主人也只是以茶水和糖果来招待客人,不提供酒宴,也没有礼单。不过近年来,上梁树柱、装修房子逐渐演变为他留地区的一项重大活动,主人家不仅要设宴款待客人,而且还设正式的礼单记录,受邀的客人们赠送的礼金也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一般来说,他留人起房盖屋邀请的人员范围比婚礼和葬礼要小得多,礼金的金额也没有婚礼和葬礼的高。不过,这也会因主人家的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网络而各有差异。2014年2月,笔者在田野调查期间了解到,一位曾经担任过小学教师和某村村长的他留人,他家在2013年新居落成庆典仪式中仅收到的礼金就高达27 000多元,这个数字比同村普通村民举办婚礼时收到的礼金还要多。不过,按照这位访谈人的说法,“羊毛出在羊身上”,现在收到的礼金只是暂时的,将来是要慢慢还回去的。

(三)探亲访友。他留人把亲戚间的互访称作“串亲戚”,把朋友间的互访称作“串门子”。他留人把对亲戚和朋友的拜访视为维持良好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最佳的拜访时间是农历六月二十四“粑粑节”(即他留人的新年,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春节和农闲时期,拜访的形式主要是晚辈看望长辈或者朋友互访。这种场合下馈赠的主要是他留粑粑以及烟、酒、糖、茶等礼物。其中,他留人亲自制作的他留粑粑是必备的礼品。这些礼物本身没有等级次序,但必须要以双数赠送。拜亲访友时的礼物交换作为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在加强人际交往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探望病人也会伴随礼物的馈赠与流动。当人们得知村里有人生病时,便会纷纷去家里探望,如果不去探病会破坏双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感情联系,显得对病人“不在乎”或“不关心”。在这种场合当中,礼物馈赠的表达也主要是以实物为主,比如带些自家的土鸡蛋或小卖铺出售的营养品等。在探望病人的礼物中,人们不在乎数量的多少和价值的高低,而是在乎透过礼物表达的私人感情。此时,礼物所显示出的功能并非是互惠,而是对病人的关心,是亲情、友情的物质表达。

四、分析与讨论

礼物馈赠与交换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事项,他留人社会生活中的礼物馈赠不仅仅是物品的互换,而且体现了其特定情境下的社会功能以及文化意义。“礼物馈赠不仅反映了彝族的文化内涵,而且在社会关系的建构和文化记忆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7]

首先,礼物馈赠强化了他留人的社会关系。礼物的本质在于其流动性,在流动中赋予礼物以社会生命,而礼物馈赠又反映了社会关系。中国村庄的礼物馈赠所处的社会空间和社会结构是由流动的、个体中心的社会网络而非凝固的社会制度支撑的,这种馈赠在维持、再生产及改造人际关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8]他留人居住在海拔较高的半山区,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因而他留人的劳力和生活资料经常处于短缺状态。对于个体家庭来说,要解决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困难,能够及时得到来自村落内外的礼物馈赠和劳力帮助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送礼者来说,现在帮助了别人就意味着将来自己遇到困难时也能得到他人的帮助,从而降低了生活中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在礼物馈赠与交换过程中,他留人不仅进一步强化了与本村落他留人内部之间的亲属关系,实现了个体家庭、家族和社会的团结,增强了村寨共同体的凝聚力,而且也不断建立和强化了与村落之外非他留人的族群关系,扩大了社会关系网络。

其次,礼物馈赠承载着他留人的人情伦理。人情是指一套社会规范和道德义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情是一个伦理体系,当一个人与关系网中的他人往来或走动时,它指导和规范着个体的行为。[9]P141-142中国是一个十分重视人情的国家,他留人社会同样重视人情、关系和面子。按照他留人的理解,“人情”这一概念主要包括道德义务和感情表达两个方面的内涵。前者表现在孝敬长辈、关怀亲友等道德伦理的层面,后者表现为通过礼物传递感情。于是,礼物馈赠便承载着道德伦理和表达情感的双重内容。[10]通过对他留人社会礼物馈赠与交换的考察不难发现,他留人的“礼物交换背后含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交换过程中人们潜移默化地建立了情感,得到互惠、互助,维持人际关系。”[11]P119因此,无论是仪式性场合还是非仪式性场合,他留人的礼物馈赠都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交换,送礼与回礼成为他留人既表达道德义务,又表达情感的工具,体现了人们对社区成员的责任、义务与关怀。

再次,礼物馈赠体现了他留人的互惠原则。如前所述,他留人社会与其他人类社会一样,他们个人的生存能力及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所能提供的生活资源、劳力资源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这就必然导致他留人之间礼物馈赠与交换行为的发生。不过,在送礼、收礼以及回礼的过程中,他留人的礼物馈赠总是遵循一种互惠的原则,这种互惠原则根植于他留人的文化规则,在他留人社会中就是人情伦理。礼物所传达的人情是不可让渡的,人情使得赠礼和回礼成为一种道德义务将双方紧密联系在一起。互惠原则不仅要求物质上的馈赠,更体现了礼物馈赠的精神方面,即莫斯所谓的“礼物之灵”。同时,他留人的礼尚往来以及劳力互换是期望对方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回报的互惠,在这种互惠中任何一方若不能给予回报,这种交换就不会进行下去。正如莫斯在《礼物》导论中强调,在为数众多的文明当中,交换与契约总是以礼物的形式达成,表面上这是自愿的,但实质上,送礼和回礼都是义务性的。②

最后,礼物馈赠蕴含着他留人的文化逻辑。文化逻辑是指一种文化中,以逻辑体系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思维方式与认识方式。费孝通先生曾经用“差序格局”来解释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他认为,中国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社会网络和划分亲疏远近。在他留人社会中,礼物馈赠常常与送收双方的亲疏远近关系密切,并且这种关系是以一种差序格局的结构呈现,即与收礼者关系越亲密的人,送礼的金额就越大,反之则越少。此外,在村寨内部,除了血亲和姻亲,村民所送物品或金额基本相同,他们在送礼时都会先相互打听怎么送或商量应该送多少。在这样的地缘关系中,送礼的多少并不以村民情感性关系的好坏为前提,而是以同属于一个村寨这一形式化的结构关系为前提。比如一些曾经闹过矛盾的人家,遇到红白大事也一定要相互送礼。基于形式化的结构逻辑,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缘关系的送礼中,礼金的多少源于村民惯习性的一种行为契约,而不会受到各户家庭经济地位的制约。

总之,他留人社会中的礼物馈赠与劳力交换是与他留人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它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基于他留人社会的人情伦理和文化规则,他留人礼物馈赠中遵循的平衡互惠原则使得这一传统民俗形式在构建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注 释:

①数据由永胜县六德傈僳族彝族乡政府提供(2014年2月)。

②访谈对象:兰海洋,男,1988年生,他留人,营山朗者上村村民。访谈时间:2014年7月10日。

③访谈对象:王绍永,男,1960年生,他留人,玉水村村民。访谈时间:2014年7月12日。

④访谈对象:王俊美,女,1964年生,他留人,玉水树柏佐村村民。访谈时间:2014年7月11日。

[1][美]博厄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M].刘莎译.北京:华夏出版,1999.

[2][英]马林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梁永佳,李绍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10][法]马塞尔·莫斯.礼物:古代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M].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M].赵旭东,孙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5][7]余舒.彝族丧礼的礼物馈赠研究——以威宁县浆子林村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6]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

[8]潘泽泉.实践中流动的关系:一种分析视角——以〈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5,(3).

[9][11]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M].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顾伟列.村民交际中的人情伦理与互惠原则——上海松江张泽镇村民视野中的礼物馈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