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与人的价值存在

2015-03-20 14:36王光斌
文山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理性意识价值

摘要:从人是价值存在的角度去考察教育与人的关系可以发现,教育就是保持人的主体性,赋予人生价值意义并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手段。正是教育使人能够将动物性的生存提升为人文性的生活,保持人与动物的距离,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使人积极追寻人生的价值,赋予与人有关的事物以意义,避免生命的虚无化;使人获得理性,遵循并运用“度”,做到“以己为尺度,也以万物为尺度”。教育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为人类最为自觉的精神活动。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200(2015)05-0093-05

收稿日期:2015-05-10

作者简介:王光斌,文山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教育对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实现有着重要意义,可以说没有教育,人的价值就无法彰显,人就失去主体性而不成其为人。是教育使人能够将动物性的生存提升为人文性的生活,保持人与动物之间的距离,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是教育使人能够积极追寻人生的价值,赋予与人有关的事物以意义,避免生命的虚无化,成为独特的价值存在;是教育使人获得理性,能够遵循、运用具有本质性和规律性的“度”,在自己所创造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宗教等诸多维度中有序地生活。概言之,教育是保持人的主体性,为人生赋值并实现人生价值意义的基本手段。因为教育将这些价值意义作为人类独有的人文加以传承发展并不断丰富,而且可以提升到神性的高度,使人具有高贵的品质而脱离动物界。比如人类可以将物种繁衍的性爱行为提升为精神性的情爱生活,将“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抚养和赡养关系提升为“血浓于水”的永恒的亲情关系,将相互帮助的经验式生存关系提升为相知相念的友情关系。如若没有教育,这些升华都不可能实现,教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为人类最为自觉的精神活动。

一、教育与人的主体性

在物竞天择的动物界,人类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万物之灵长,与教育的自觉密切相关。动物本能的生存技能训练活动在人类脱离动物界的那一刻,就获得了自觉性,因而也就成其为人类独有的教育活动。也可以说自觉的教育活动的出现,正是人类从动物界胜出的标志之一。教育就是在自觉总结和传承生存经验(技能)的基础上,积极探寻人的价值,创造人文并加以发展,主动保持人的特性,维护人的主体性,努力保证人作为“万物灵长”的顶端地位的活动。简言之,没有教育,人就不能获得理性,人的主体性就无法产生。从认知理性关注“这是什么”到实践理性关注“我该怎么做”, [1]都是人的自觉意识的体现。这种自觉意识即人的主体性,主要通过人的后天生成,生成的基本途径就是教育,需要教育进行培育和确立。教育过程就是人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从个体人成长为整体人,从生物人成长为道德人的过程。教育确立人的主体性,可以从主我(个性人,独一无二的自己)意识、客我(社会人,服从规则的人)意识、主客我合一的整体(既是个性人又是社会人)意识三个方面来考察 [2] 175。

首先考察主我意识的产生。刚出生的婴儿只是生物意义上的小生命,还没有自觉意识,不知“我”是什么,其吮吸母乳、安静或哭闹等行为只是生命本能使然,还不是主我的意识。但是从这一刻起,婴儿就不断感知这个世界,母亲的心跳、体温、拥抱,外在的灯光、声音、气味的刺激等,都是婴儿最初感知的内容。不断与他者发生联系,是婴儿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不可逆转。在这个过程中,主我意识逐步产生:从分辨不清“你我”,到明确“你的”“我的”,再到问母亲“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是男的,而不是女的”“我为什么叫张三而对门的小朋友却叫李四”等幼稚的发问,就是主我意识的表现。当然,最初的主我意识很不成熟,只是主体性的初步确立。由于还没有客我意识与之配套,婴儿往往表现得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能判断对错,还是一个不懂得社会规则的个性人。但不可否认,婴儿与他者建立联系的过程,对世界的感知过程,就是接受教育的成长过程。“环境改变人”“时势造英雄”“子不教父之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常识,就是最好的印证。其次考察客我意识的产生。婴儿主我意识产生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客我意识的产生,这是人的社会性决定的。个人是社会的一员,必须遵守社会的共同规则。在社会系统中,个人与他者构成了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复杂的交换关系,需要共同的规则(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等规则)来维系,否则社会就支离破碎而不成其为系统,就会妨碍个人的自由发展。这就要求婴幼儿必须接受自己只是社会中的一员的事实,需要尊重他者,与他者和睦相处,不能只考虑自己。这个客我意识,也是通过教育来确立的。从母亲引导孩子要听话,表扬孩子乖,鼓励孩子把食物分给父母,要求孩子尊重爷爷奶奶等等,甚至因孩子做错事而惩罚孩子(包括精神的物质的惩罚),都是在帮助孩子确立客我意识,教育孩子遵守社会规则。学校教育中要求孩子不能独霸玩具,要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要关心同学,团结同学,不能欺负同学;要遵守纪律,维护秩序等,包括各种惩罚措施,也都是在培育孩子的客我意识,规矩意识。即便成人后在职场中强调的团队精神和遵守法律,仍然是客我意识和规则意识的教育。具有客我意识意味着社会人、道德人的形成,人的主体性进一步确立,但还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因为这只是被要求的结果,是不得不适应社会的被动状态。最后考察主客我合一的整体意识的产生。主我意识和客我意识形成之后,一定程度上对立的二者如何统一于个体当中,需要个体自觉的整合,这就是主体性的最终确立。主体性的确立,使人明白自身既是主体,也是客体,是主客统一的整体。整体人,就是既自觉属于自然和社会的人,又超越自然和社会的人,是懂得并尊重自然的人,也懂得并遵守社会规则的人,同时还是主动改造客观世界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也就是常言说的成熟的人。这个自觉的整合,同样需要教育来完成。不论是在书本中学习常识,在实验中验证经验,在实践中创造知识,教育行为本身就体现了自觉的主体意识,教育的结果更强化了人的主体性。成熟的人能够在主体、客体、整体之间自由切换,在思想观念、外在行为、自体存在之间自由关联,正是主我、客我自觉整合的主体性使然。

总之,是教育造就了人的主体性,使人能够做到“以己为尺度,又以万物为尺度”,按照真善美的规律改造自然,改良社会,创造生活。显然,“以己为尺度”体现的是主我意识,“以万物为尺度”体现的是客我意识,二者的结合则是主客我统一的整体意识的体现。人是矛盾体,在残缺的实然状态下追求完美的应然结果,在自由存在的本质要求中遵守各种社会规则和自然法则,在虚无的自然生命中充实社会价值和意义,唯有主体性能够让人自觉正视并改变这个矛盾状态,使人不断向上提升,向前发展。因为只有主体性才能引导人把“合目的性”的目标与“合规律性”的举措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教育与人的价值存在

教育不仅造就人的主体性,还使人成为价值存在。与动物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不同,人生的过程是在主体性的驱动下不断追寻生命意义,为人生赋值的社会过程,最终使人成为独特的价值存在。人生的“辉煌或黯淡”,死亡的“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就是对人生的价值判断。积极追寻人生的价值,主动赋予与人有关的事物以意义,努力避免生命的虚无化,这是人生永恒的追求。不论追求真善美,或是追求独立、自由、幸福,都是主体性的自觉。而追寻人生价值,追求生命意义,离不开教育。只有教育才能使人明白人的价值追求,同时又为人提供价值追求的手段。从教育哲学来讲,教育就是解决“我是谁”“我该做什么”“我怎么做”的问题。没有教育,人就无法明人之为人的类特质,就会把自己降格为动物;没有教育,人不可能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无法体现人的本质力量;没有教育,人就不能成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万物之灵长。

“我是谁”是关于人的哲学的元命题,是“求真”的人生价值的发端。历代哲学家、思想家们不断追问和探索,给出了诸多的答案。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也都追问过这个问题,由于处境、经历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但是,在不同的答案中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明白自己是人而不是动物。在生活中“你不是人”“禽兽不如”“衣冠禽兽”等骂人的话语就可以看出人们对人自身的类特质的肯定。在具体方面,“我是谁”的结论不一样,张三、李四和王五各不相同,但在抽象方面答案却有共同之处,即“我们”都是人。是人就必须保持人的本质,不能像动物一样。是什么让我们明了“我们是人”?是教育。因为教育确立人的主体性,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首要任务当然就是要让人认识人自己(我是谁),然后才能做出有意义的选择(我该做什么)。在对人自身的认知过程中,人把人自身与他物区别开来了,特别是与动物区别开来。认知的结果就是人要保持人的特性,维护人的尊严,显现人的本质力量,遵守人的规则(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等要求在这里都统称为人的规则),并把这种“合规律性”内化为一种价值追求。简单来说,是教育使人认识到自己是人,教人学会做人。生活中的客观现象是受教育越多,文明程度越高,越能悟出人生价值,越要追求有价值意义的人生,往往做出令常人叹服的人生选择。这个现象说明人生需要剪刀以修剪自身,而教育的作用正是起到了剪刀之效,教育就是修身。正因为如此,才有人的品格教育、思想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等自觉活动。这些教育活动使人人格化、人文化,成其为价值存在的人。狗可以摇尾乞怜,享受不管来路的任何一块骨头,而人则不能接受嗟来之食,坚持的是人格尊严;海明威《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收获的鱼骨架并没有经济意义,却显现了老人与自然搏斗的强大精神,证明了人的本质力量;仁人志士勇赴国难,为信仰抛头颅洒热血,是信念的坚守;苏格拉底接受法庭不公的判决,是用生命遵守规则,告诫后人必须坚持法律的公正,体现公正和法治的思想;耶稣受难,却以悲悯之心宽恕侮辱他的民众,展示大爱精神;马厩失火,孔子先问伤人没有,展现的是人本思想。随意而举的这些事例说明人是价值存在,永远在坚守和追求作为人的价值。

明了自己(我是谁),然后就是选择,即“我该做什么”的命题。这个“合目的性”的选择,最终内化为“求善”的人生价值。人生除了生死是确定的,其他都不确定,连如何生如何死都不确定,所以人生很难预测和设计,但人的主体性却使人试图去预测和设计。对于这个问题的探寻,由于人生诸多的不确定性,导致答案千差万别、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的人生形态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虽然人生设计总是不完美,人生选择也不一定正确,但是人就得设计,就得做出选择。设计人生,回答“我该做什么”?同样需要教育的引导来完成。设计和选择的前提是确立价值理念,进行价值判断,最后才是选择价值目标。确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也就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教育造就“好人”的核心问题。家庭教育中要求孩子做好人做好事,恐怕是最早的价值理念教育,虽然孩子并不懂得好与坏的区别。学校教育则系统化得多,它通过系统、科学的理论教育,让孩子明白好与坏,并接受做好人好事,不做坏人坏事的要求。社会教育则更为复杂,总是从不同层面以各种形式宣传真、善、美的价值,引导人们求真、求善、求美,“好好做人”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主导方向和力量。确立了“追求好拒绝坏”的价值观,也就明确了价值判断的标准,就能进行价值判断。这里作为价值理念的“好坏”只是形象而简洁的概念表述,应该包含“是非对错”、“真善美”等丰富内容。有了价值判断,就有观念变为行动的价值选择和追求。结论很简单,人生就是选择真善美,追求真善美,人生的价值就是追求真善美的生活。这个追求过程,也是赋予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是谁”“我该做什么”的教育,其实是人的价值的教育。是教育使人懂得了人需要什么?价值追求是什么?结果就是人们明白了人是独立的存在、是自由的存在、是幸福的存在,人生的存在方式就是价值存在,人都有追求独立、自由、幸福的权利。独立自由幸福,首先是人的价值追求,然后才成为人的权利,因为人的权利就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是对人的价值追求的保障。纵观世界,除了狂人和独夫,应该没有人否认独立、自由、幸福是人的价值追求。这个结论是人的哲学思考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方向,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法律要维护的人的权利,也是人们对宗教极乐世界的向往。对这个价值的认知、认可、接受并自觉追求,是通过教育的启蒙来达到的。

三、教育与人的价值实现

教育使人成为价值存在,也是人实现价值的基本手段,这就是“我怎么做”的命题。对这个命题的探索最终内化为“求美”的人生价值,即人总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经验常识的传承,学科知识的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具体讲就是教育使人学会“怎么做”,让人学会做人做事。这些都是教育常识,因而不再展开论述。这里我们只重点阐述教育作为人实现价值的基本手段的关键问题,即教育使人获得理性之理性,也就是哲学上讲的“度”。人通过教育获得的理性(通俗讲就是智慧和能力)应该包括初级理性和高级理性两个层次。工具理性、实用理性是人的初级理性,价值理性、审美理性是人的高级理性,也就是理性之理性,即康德的“批判力批判”。前者是技术能力,后者是判断和选择能力。以实例来说明,克隆技术、核技术是初级理性,而以此来创造人兽杂交的怪物还是维护人类健康,制造毁灭生命的核武器还是生产人类需要的核能,即决定这些技术用于什么才是高级理性。这个高级理性的核心就是“度”。有了“度”,人就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人的价值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这个“度”是靠教育获得的。

理性之理性作为判断和选择能力,其本质是适度,也就是对“度”的把握。酒精过浓或过稀杀菌效果都不好,凡事都要讲究“度”,把握不住“度”,事物就会走向反面。哲学上讲的“量变到质变”,事物超过“度”,就会发生质变。饥饿会死人,过饱也会撑死人,这是生活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满则溢”,西方文化讲的“真理和谬误仅隔一步之遥”,都是“度”的问题。要把握好“度”,获得“判断力判断”,惟有教育才能解决这个难题。教育要培养人的技能,使人获得工具理性、实用理性,学会生存,更要培养人的判断力,使人具备价值理性、审美理性,学会生活——帮助人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命方式(价值存在方式),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现实中由于教育理念的偏差,教育生态的破坏,导致教育只注重前者,而忽视了后者。教育在全力培养人实现欲望的能力,却没有教会人们适度控制欲望,结果是多数人被欲望所裹挟,陷入无休止的物质追求中,忘却了生活还有更具价值的精神内涵,人成为精神萎靡的“经济动物”。“经济人”永远都觉得自己很穷,只考虑如何使财富呈几何级增长,而不考虑需不需要这么多财富,就如“医学只管最大限度地延长个体生命期限,却不顾自然生命体的生死极限,更不考虑一个垂危生命的尊严、价值和意义,有无必要再维持。” [3]疯狂追求财富、疯狂消费,“结果是除了将生命的躯壳打扮得光鲜亮丽外,就剩下极度的空虚和无聊的虚荣以及别人无益的羡慕与赞赏。” [4] 95-96而这些并非生命必然的伪消费伪需求造就了生活中众多的购物狂:用不上也购买一大堆,最后变成污染环境的垃圾。现代人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中承受着沉重的心理焦虑与压力,原因就在于不懂得“超过生活需求的财富没有价值”的道理,甘于受生命压力的驱使,安于生命本能,不能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超越生命现状,背负着过度的物质欲望,由此产生心理焦虑,形成心理压力。价值判断力的缺失,是过于功利的教育造成的。教育当然有功利性,但是过度的功利使教育失去独立性和超越性,只能培养出人格低下,心灵残缺的人。本来,学生需要热情拥抱生活,真诚投入生活,方能学会生活,但现在的教育却以“高富帅和白富美”为目标,让学生远离生活,进行封闭式的应试训练,导致学生普遍存在心理人格障碍。宅男宅女、控族、啃老族、蚁族、剩男剩女等都是功利教育使人们没有把握好“度”的例证。如果不是好高骛远,青春任性,而是遵循人生规律,理性设计人生,就不会出现这些社会问题。马加爵杀室友、留日学生上海机场刺母、女大学生因买不起“苹果三件套”在中关村羞辱自己的母亲,社会上烧冥币、美女、汽车、麻将给死者的风气,都说明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培养恶魔,培养自己的掘墓人,培养价值观畸变的人,绝不是教育的初衷。教育,就是要给高贵者以高贵,造就高贵的人;若给权势以高贵,社会就权势横行;若给金钱以高贵,社会就充满金钱欲望。这都是“判断力判断”的问题,终究还是教育的问题。

过度功利的教育,使人容易获得作为生存技能的初级理性,却难以获得作为判断和选择能力的理性之理性,正如民间所说的“教人说话容易,教人沉默很难”。理性之理性的缺失,难以取舍就成为生命常态,导致人和社会走向异化,最终影响人的价值实现。现实生活中的多少乱象,皆因取舍无度或取舍错误而生。权力的自行扩张,资本的无限逐利,私欲的自我膨胀,都是人的价值存在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换言之,人总是在各种欲望中挣扎,实现欲望的力量就是理性,而欲望的方向和价值,则需要理性之理性来决定,要么提升,要么沉沦。提升使人生有价值,沉沦使人生无价值。提升的力量来自理性之理性,拒绝沉沦也要靠理性之理性。人没有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就会低估或高估自己,就无法在社会交换系统中正常进行能力与价值的交换,要么不能开拓创新,呈现零价值或低价值人生,要么胡作非为,呈现负价值人生。所以只有具备理性之理性,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选择正确的生命方式,实现人生价值。人生的诸多悲剧,其实都是无度的悲剧;人生的负价值,是判断错误、选择错误、取舍错误造成的。选择公权为民,就不会以权谋私,最后身陷囹圄。明白财富取之于社会,应该回报社会,就不会“穷得只剩下钱了”。正确感受幸福,理解幸福美好的生活不等于金钱财富、权势地位,就不会“身在福中不知福”。懂得发展必须以“可持续”为度,就没有疯狂GDP背后的山河破碎、环境恶化。正确判断工作是为了生活,人就不会异化为“工作机器”,受工作霸权之害。男女相爱过度,就会成为对方的负累,最爱与最恨成为相生的极致;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往往造成孩子的无理和任性。总之,失去理性之理性的无度,就是疯狂,疯狂的结果就是价值的毁灭。所以,正确把握“度”,是人实现价值所必需的“禅”,无度是危险的。

人作为价值存在,其灵魂就是价值理念、价值选择、价值目标,所以人的发展必须有灵魂陪伴,带着灵魂赶人生之路。否则最后自己都不认识自己,只剩下一具躯壳在赶路,却不知道赶路的目的。是教育使人理解人自身,赋予人生价值并帮助人实现价值目标,教育的价值也就在于此。

猜你喜欢
理性意识价值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一粒米的价值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给”的价值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