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与“民族社会主义”的差异探析

2015-03-20 14:35焦艳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焦艳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102400)

“民族主义”作为当前中国社会的八大思潮之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和自尊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但是过度的“民族主义”也滋生了极端民族主义和片面民族主义思想,引发学界的热烈探讨。而“民族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思潮,是第三世界一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政党建党、建国和发展国家的思想与理念。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密切,研究“民族社会主义”思潮,对中国制定和调整与第三世界国家相关政策至关重要。国内学界关注的这两大热点表面看来只有两字之差,但是,“民族主义”与“民族社会主义”实质上存在怎样的区别,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启示,都值得深入探讨。

一、起源的差异

“民族主义”和“民族社会主义”之间的差异,可以从词语的词源和意识形态的起源来考察。

(一)“民族主义”的起源

“民族主义”从词源上来说,存在各种看法。一种认为最早出现在1409年创建的莱比锡大学。在当时关于“波希米亚人”和“非波希米亚人”出生地的学术争论中,使用了“Nationalism”这个术语,意指莱比锡大学的教授为了保卫相同出生地同胞的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联合组织。也有人认为“民族主义”最早出现在德国哲学家赫尔德的著作中。宁骚认为:“民族主义的出现大致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最后25年的德国,更为准确地说,其基石是富有影响的诗人和哲学家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尔德提出的两个概念,即‘民族精神’和‘国家精神’。”[1]现在学界比较认可后一种观点,认为这一词源应从1744年出现在赫德尔著作中算起。

而学界对“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起源意见比较统一。普遍认为“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的西欧与北美,以法国大革命为其形成的最主要标志。安东尼·史密斯教授认为:“18世纪是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开端,其中尤以波兰被瓜分、美国和法国革命为主要标志。”[2]中国学者陈学明也认为:“近代民族主义最早可追溯到18 世纪的西欧和北美。”[3]

从词源和意识形态起源两个方面对民族社会主义的考察发现,在17、18世纪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内部发展起来,为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资产阶级作为新的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进行革命,在追求个人生命、自由和财产等公民权的革命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民族主义由此逐渐形成。

就中国来说,中国历来就有文化意义上的民族主义传统,但是真正上升到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意识应该从19世纪下半叶算起。李慎之认为:“中国‘民族主义’是到19世纪末在列强的欺压下才产生的。”[4]秦宣也认为中国的民族主义发轫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历史进程中[5]。总的来说,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对外敌入侵的一种反应,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追求,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民族社会主义”的起源

学界认为“民族社会主义”萌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三世界。唐大盾指出:“‘民族社会主义’从现有的材料看,很可能来源于德文的‘国家社会主义’。而国家社会主义是出现于19世纪中叶德国的一个社会主义思想流派。”并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在亚洲兴起,而在非洲达到高潮,然后在亚非拉广大地区扩展,在不断遭受挫折中继续保持前进的势头,直至80年初以后才逐渐走向低落。”[6]国内其他学者在对民族社会主义进行定义时,对民族社会主义在时间点的界定上也大都指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如徐崇温就直接指出民族社会主义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夏征农、张志军等也持此观点。这是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有100多个国家先后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许多国家的民族主义政党结合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先后提出了以实行社会主义或以社会主义为目标,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纲领和措施。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被称为民族社会主义。到20世纪40年代,随着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民族社会主义逐渐发展为与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并列的三种世界社会主义流派。

二、概念的差异

对“民族主义”和“民族社会主义”的定义,国内外学者观点繁多,但可从中归纳出最基本的内容。

(一)“民族主义”的概念

对“民族主义”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各有见解,还没形成统一的概念。正如研究民族主义久负盛名的美国历史学家汉斯·科恩所言:“民族主义在所有国家和整个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它是一个历史现象而且取决于它所植根的不同地区的政治理念和社会结构。”[7]整体来说国外学者有以下四种观点:“一是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思想状态;二是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学说或原则;三是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运动;四是认为民族主义不仅仅只具有上述某个单一方面的内容,它的含义是多方面的。”[8]王缉思认为:“民族主义是指忠诚于本民族、为维护和扩大本民族的利益而斗争的思想观念。”[9]徐蓝认为:“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民族在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基于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强烈认同、归属、忠诚的情感与意识之上的,旨在维护本民族权益、实现本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发展要求的意识形态和实践运动。”[10]叶险明认为:“‘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权益和民族感情为核心内容的一种观念、目标和追求。”[11]纵观国内外学者对“民族主义”的各种定义,基本上都脱离不了对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的重视,所以民族主义可以认为是以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为基础的一种思想观念、一种意识形态和实践活动。

(二)“民族社会主义”的概念

国外学者一般把第三世界一些非马克思主义者、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提出的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社会主义派别统称为民族社会主义。国内学者对民族社会主义的定义也很多。高放认为:“民族社会主义是对发展中国家所主张和实行的社会主义的泛称的,代表着亚非拉广大地区民族主义政党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追求。”[12]徐崇温认为,民族社会主义是二战以后,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出来的民族主义的社会主义[13]。郁景祖认为是第三世界某些非马克思主义者所倡导的各种有别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流派的总称[14]。《社会主义辞典》对“民族社会主义”的解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民族独立国家的民族主义政党所奉行的各种社会主义。”[15]张志军认为,民族社会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思潮,而且也是亚非拉民族主义国家选择的一种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16]。唐大盾等认为:“民族社会主义是亚非拉民族主义政党和国家提倡和奉行的各种社会主义的统称和泛指。”[17]综上,“民族社会主义”可以总结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些第三世界民族独立的国家在既不想走资本主义的道路,也不具备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条件下,结合本国国情,发展出来的民族主义的社会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潮,也是第三世界国家选择的一种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

三、特征差异

(一)“民族主义”的特征

房宁、王柄权认为民族主义的特征应区分为西方民族主义特征和非西方民族主义特征。“西方民族主义突出的特点是对外扩张性,而它所直接针对的对象就是后发展国家。”非西方民族主义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反帝、反殖;反抗专制统治;回归传统文化;民族主义实践与政权间对立统一;革命性和建设性相统一;与政治制度、经济运行方向的相异性。”[18]花永兰指出民族主义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民族主义具有历史性;二是民族主义具有共同性;三是突出民族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诉求;四是民族主义具有现实性;五民族主义具有综合性[19]。叶险明认为由于民族主义不仅致力于实现祖国尚未达到的理想目标,而且对本国本民族的历史和自己祖先的优良文化传统采取尊崇的态度,所以“民族主义”本质上是地方性的,其特点是非理性的成分和因素居多(与社会主义理念相比),其利益核心的构成是民族自治、民族统一和民族认同[20]。整体看来,民族主义的特征显示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交互的结果,是建立在民族感情的基础之上的本民族人们对整个民族及其国家的热爱和忠诚的态度,是促进一个国家强大、人民团结的推动力。

(二)“民族社会主义”的特征

徐崇温认为,民族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有四方面的特征:一是思想来源和指导思想多样;二是对马克思主义采取不同的态度;三是一些类型的民族社会主义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四是不同类型的民族社会主义都把民族主义作为自己的核心。在实践上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国家的政权多是掌握在小资产阶级、军队领导人、教师、律师等人的手中,无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大资产阶级的力量不够强大;二是在经济上几乎都把国有化当作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的最基本措施;三是许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21]。李保东不仅认为民族社会主义强调民族特性和民族传统,把社会主义作为民族复兴和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且认为民族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在本国的发展[22]。总的看来,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发展出来种类繁多,形式各样的民族社会主义思想,但其基本内核是民族主义,这是民族社会主义思潮能够成为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与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并列的根本。

四、民族主义与民族社会主义的启示

(一)“民族主义”的启示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国家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行新殖民主义、政治霸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对我国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极端的民族主义、片面的民族主义思想滋生,民族保守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等思想流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到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

1.稳步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60多年来,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领土的完整,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社会的繁荣。这些巨大的成就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最可靠的政治保障和首要政治前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60多年来,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所以,为了继续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应坚持、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引导各族人民形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合力。其次,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健全的法制有利于维护民族合法权益,也有利于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应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的研究工作,制定与民族区域自治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具体的措施和办法,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应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教育,消除人们对法律和法规认识上的误区,使各族人民能够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第三,要争取做到“三个不容”,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民族主义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所以,应以爱国主义为重点,引导人们树立理性的民族主义观。首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各族人民。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强大的情感力量,能够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团结起最广泛的人群,取得最大的共识,汇聚成最广大的力量。所以,应以爱国主义为旗帜,团结各民族群众、爱国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和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凝聚共识。爱国主义提供了深厚的情感认同、群众认同和政治认同基础。所以,应引导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使其升华为理性的爱国意识;应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凝聚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力量,夯实群众认同基础;应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深挖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感,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热爱。第三,加强对爱国主义的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引导人们树立理性的民族主义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应加强对人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应加大对人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和做出道德选择的价值标准;应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有效地推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稳步和深入开展。

(二)“民族社会主义”的启示

“民族社会主义”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发展,其理论的提出和在各国具体的实践,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中国也可在其中得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启示。

1.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三世界国家所选择的民族社会主义道路是在结合本国现实条件的基础上,选择的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增强了国际影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也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需坚持不懈的走下去。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做出的历史的、必然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逐渐认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强国之路。为了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强盛和人民幸福,彻底改变中华民族的面貌,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提供了鲜活的经验。正是依靠改革开放,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使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获得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伴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更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为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中国具体情况结合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深刻分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创立的,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性。中国具有自身历史文化传统和客观现实,应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反复证明,从国情出发、与实际相结合,就取得成功;照抄本本、照搬外国模式,就遭受挫折。

2.维护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亚非拉的民族社会主义思想主张以本民族文化和传统为基础,构建民族社会主义理论。中华民族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应在处理好传统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基础上,维护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传统。首先,处理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起着的指导和主导作用,但是它不能替代全部中国文化,所以应继续弘扬光荣的民族文化传统,发掘优秀的民族遗产,促进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其次,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在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之间呈现着既传承延续又不断更新的关系,应从中国社会的客观现实要求出发,从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文化现象的实际出发,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社会协调起来,促进民族文化和传统的发展和振兴,保持民族文化的完整与传承。第三,处理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像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外来文化也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其优秀成分和合理因素。应该在把握中华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和有生命力的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并摄取和整合外来文化,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的积极影响作用。

民族主义思想在引导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推进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应积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引作用,引导人们认识到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凝聚共识,团结一致,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目前,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拉美国家的民族社会主义正处在活跃期,一方面对世界民族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推进作用,另一方面拉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机遇与挑战,困难与曲折。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应密切关注这些变化,及时调整政策与策略,处理好与拉美的关系。同时及时总结拉美国家建设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更好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89.

[2]Anthony D·Smith.The Resurgence of Nationalism?Myth and Memory in the Renewal of Nations [J].British of sociology,1996,(47): 4.

[3]陈学明.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研究综述[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104.

[4]李慎之.全球化与中国文化[J].太平洋学报(北京),1994,(2).

[5]秦宣.如何认识当前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N].人民论坛(下),2012-01.

[6][17]唐大盾 等.民族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发展[J].国际共运史研究 ,1993,(3):22,3.

[7]Hans Kohn.Nationalism: Its Meaning and History [M].New Jersey : Van Nostrand Company,1955.

[8]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17.

[9]王缉思.民族与民族主义[J].欧洲,1993,(5):18.

[10]徐蓝.关于民族主义的若干历史思考[J].史学理论研究,1997,(3): 20.

[11][20]叶险明.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社会主义[J].学术月刊,2012,(3):25.

[12]高放 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62.

[13][21]徐崇温.当代外国主要思潮流派的社会主义观[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301,330-331.

[14]郁景祖.第三世界社会主义初探[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86,(3):59.

[15]夏征农.社会主义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 194.

[16]张志军.20世纪国外社会主义理论、思潮及流派[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21。

[18]房宁、王炳权.民族主义思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9-31.

[19]花永兰.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士论文:16-17.

[22]李保东.社会主义──理论、历史与现实[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