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文 吴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计算机辅助汉译英篇章翻译初探*
王秀文 吴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翻译是建立在文本整体意义上的语篇的转换,寻求整体意义的对应。顺应论指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而翻译作为一种语用传递现象,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个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本文结合屏幕录像和译文文本,借助顺应论分析计算机辅助条件下不同译者翻译工具的选择和翻译过程,尤其是语篇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语篇,翻译过程,翻译策略,选择,顺应
自2013年12月开始,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作局部调整。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项调整是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六级长度为180-200个汉字。这里的段落实质上是意义完整的语篇。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已经有不少人把语篇(text,或译为篇章)当作翻译对象和基本单位。刘辰诞(2004)认为篇章作为术语是指一段有意义、传达一个完整信息、逻辑连贯、语言衔接、具有一定交际目的和功能的语言单位或交际事件。以篇章为单位对原语进行分析,较之以往的以句子为单位的分析更有利于译者对原文作者意向及原文逻辑关联的把握。
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也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之一。随着语言服务行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翻译人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翻译质量已开始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来协助语篇翻译。长久以来,许多翻译实践家或翻译理论家选择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和条件,对翻译策略提出不同的主张。然而在计算机辅助条件下对汉译英篇章翻译过程和策略的研究却寥寥无几。笔者认为,在翻译研究范式由规定性趋向描述性研究的大背景下,顺应论为计算机辅助汉译英篇章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了新的视角。
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简称CAT)是指在人工翻译过程中辅助使用计算机程序的自动翻译功能。其核心是翻译记忆技术。计算机辅助翻译可分为“人助机译(Human-Assisted Machine Translation,HAMT)”和“机助人译(Machine-Assisted Human Translation,MAHT)”两类(陈群秀,2007)。在HAMT中,一般由译员进行译前或译后编辑,或借助人机交互,主要的翻译工作基本上是由机器来完成;在MAHT中,译员借助于电子词典和翻译记忆等电子翻译工具,源语言分析和翻译都是译员手工完成。本文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指向后者,即在计算机辅助翻译中,人是翻译的主要执行者,但是人可以利用众多计算机工具来提高翻译效率和保证翻译质量。
从广义上来讲,凡是在语言和翻译文化交流中能够提高效率的电子工具都可以称之为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狭义上来讲,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主要是指利用翻译记忆库技术来提高翻译工作效率的系统(张宵军、王华树、吴微微,2013:10)。本文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指向广义的翻译工具。
许多学者都强调了语篇对于翻译的重要性。Nida (2001:198)认为译者应关注的焦点是语篇,因为语篇是意义的最基本单位。Neubert & Shreve (1992:23)则提出翻译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a top-down recreation of the text ),通过有目的地选择目的语资源进而对整个语篇进行重构。笔者认为,翻译过程应该立足于语篇,使原文文本的意义通过语言结构而非单一的词句来体现,这对实现翻译的交际目的有着重要意义。译者在计算机辅助翻译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逐句翻译,较为忽略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和连贯,所以语篇层面上策略的选择和顺应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语用学的迅速发展,语言顺应理论的提出让人们对翻译策略这一学科有了新的认识。王建国(2005)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认为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都是翻译方法,而把动态顺应作为翻译方法之上的翻译策略。翻译策略主要表现在译者可以主动顺应语言要素的聚合关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被动顺应目的语社会规范的同时,允许做出心理动机的主动顺应,同时,必须把握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让译文读者获得足够的认知效果,从而获得翻译交际的成功;译者可以在动态顺应的策略指导下,主动或被动地选择归化、异化、直译、意译、零翻译、音译、编译等方法,认识到采用这些方法所形成的译文都是主观、相对性判断程度不同的结果。
在使用计算机辅助将文本翻译成译稿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选择,使用多种方法提高翻译输出结果的质量,顺应目标语的语篇。例如,Austermühl总结出提高人助机译输出质量的策略,包括更新词典、译前编辑、受控语言、交互模式和译后编辑等(Frank 2006:163),这对笔者后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1 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有两个研究问题:
(1)译者在计算机辅助条件下的翻译流程是怎样的?顺应理论如何解释这样的翻译过程?
(2)语篇层面上,译者选择了怎样的翻译策略?具体的翻译方法是怎样的?
3.2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专业研究生20名,均为选修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学生,并且已经学完了这门课,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理论有着一定的了解,能熟练地使用各种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
3.3 研究方法
实验地点在外国语学院的笔译工作室,在翻译实验中,受试者可以使用如下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电子词典,在线自动翻译工具,百科全书,搜索引擎以及三种翻译记忆软件Trados、Google Translator Toolkit和Transmate单机版(笔者事先已提供和译文话题相关的翻译记忆库和术语库,译者可以视情况上传),受试者在上述条件下翻译一篇约750字的汉译英语篇,同时,译者使用屏幕录像专家软件对自己的翻译过程进行屏幕录像。实验结束后,译者将结合屏幕录像和译文文本来分析不同译者机辅工具的选择,翻译过程和语篇翻译策略及方法。
3.3.1 观察法:屏幕录像
观察法,即屏幕录像。使用的软件是:屏幕录像专家。使用这个软件可以清楚地记录译者的翻译流程,包括译者光标的移动与选择,文字的输入,各类机辅工具的使用情况及人工修改部分的步骤。此软件事先已经安装到受试者的电脑中,并在后台运行,完全不影响译者的翻译,完整地展现译者翻译中的行为过程,对于研究每位译者的翻译过程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3.2 文本分析
译者需要自行提取生成译文模块,保存至word。为了方便笔者后续的分析,笔者要求译者在完成译文后把自己的翻译步骤和思路简单罗列在译文下方。同时结合录像,笔者将通过语言顺应理论,探讨译者计算机辅助汉译英篇章翻译策略。
4.1 动态顺应的翻译过程
通过对20位译者屏幕录像的结果来看,在翻译记忆软件的使用上,有3位译者主要选择Trados进行翻译,10位主要选择GTT进行翻译,剩下的7位同学主要选择Transmate单机版进行翻译。为了方便叙述,笔者先将这20位译者分为三组,即使用Trados作为主要翻译平台的为组1,使用GTT为平台的为组2,使用Transmate单机版的为组3,再进一步阐述每一组译者大致的翻译流程,在分析的过程中,笔者把翻译流程大致分为译前、译中和译后三个阶段。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个阶段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尤其是译中和译后阶段,只是前者更注重词句的意义而后者更注重整体语篇的把握。
尽管每位译者选择的CAT工具不尽相同,翻译步骤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但是经过对比分析,每位译者的翻译步骤都存在着共性。通过把每位译者的翻译过程加以总结概括,笔者得到了如下图所示的基本翻译流程图,基本上涵盖了每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所有步骤。
从动态顺应翻译过程可以看出,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确实给人工翻译带来了极大便利,为译者提供了帮助和参考。同时,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仍居于主体地位,在翻译的整个阶段(包括译前处理、译中人机交互和译后编辑修改)都需要译者的自主选择和创造劳动,尤其是在译后编辑阶段,译者都从通篇着眼,整合在翻译中被分割为较小单位的翻译材料,以更为宏观的视角统一译文的风格。虽然每位译者具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有所不同,但是都体现出对目标语的动态顺应,译者的主体作用贯穿在整个翻译过程始终。
另外,也可以看出翻译实际上是一个译者与原文、译文之间的互动过程。译者借助于各种CAT工具,采用各种翻译方法,都是为了更加顺应译文语篇,更好的服务于目标读者,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译者通过反复的选择、修改、调整后才形成的,比如机器翻译初步译出原文,译者从头逐句检查翻译,最后通读原文修改错误、整合句子实现语篇的衔接连贯,这些步骤都是译者、源语语篇和译语语篇动态互动的结果。对于译者来说,不应该孤立地将翻译置于一个静态的状况之中,而应把翻译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随着所处语境关系的变化,顺应性地与结构客体中各个语言层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译者应本着从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感受出发的观点,在结合客体方面、语境关系方面尽量顺应目标语,并将这种顺应纳入一个动态的过程,即译者在动态的顺应过程中完成对原文的翻译。
4.2 动态顺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构建
4.2.1 语篇功能之直译法
诺认为语篇功能总是诸多特征的组合,这其中既有语篇内的特征,如语义、句法、语篇结构等,也有语篇外的特征,如语用、情境等 (李运兴,2001:49)。这些特征共同作用,完成某一语篇主导功能。如果以语篇为着眼点静止地看,交际功能是语篇的基本构成特征;而如果将语篇视为一个产物向前追溯,那么其交际功能便决定着整个语篇生成过程的方法和策略。作为一个译者,不仅要能根据源语语篇的特征识别其功能,还必须保证译语语篇充分实现翻译目的所要求达到的功能。
虽然在篇章层面上对语篇类型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但在词和句群层面上对语篇类型的分析更切合实际,通过对篇章的研究来确定具体翻译策略,而根据词和句群的类型分析确定实施何种翻译技巧和方法。
实验文章属于航空科普题材,对于这种类型的语篇,信息的传达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术语的翻译,更是要直接准确,所以译者大都使用了直译的方法。应当指出,在能够确切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法显然有其可取之处。翻译中,译者大都保留了术语库和在线词典的译法,如“无人驾驶飞机”,“靶机”,“无人驾驶侦察机”,“防空导弹阵地”,“防空火力网”,“侦察卫星”,“空中预警机”等航空专业词汇,译者分别较为统一的译为unmanned aerial vehicle,target drones,unmanned reconnaissance aircrafts,anti-aircraft firepower network,anti-aircraft missile sites/ positions,reconnaissance satellites,airborne early warning aircrafts,etc.
4.2.2 省略法在语篇语域中的应用
语域(Register)是语言使用的场合或领域的总称,也就是在语篇范围、方式、体式等方面具有共同恃点的语篇类型范畴。科技语篇的范围涉及自然及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信息量丰富,种类复杂。科技语篇的翻译需要精确传递信息,以实现说明功能为目标,这样,用词精当,句式严谨、清晰便成为科技翻译的一大要求,而要做到这一点,对语篇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的把握显然十分重要。在翻译实验中,译者大都参考了网络百科资源,对所译内容的背景知识做了大致了解。同时,英汉科技语篇都有各自的格式、句式、词语方面的要求,英语多用代词,句子必须得有主语;汉语中的代词出现率却很低,经常使用短句等。因此大多数译者选择运用省略法来达到科技语篇语域对于精炼、简洁明确的要求。
例:“SA-6导弹是十分先进的导弹……”
“SA-6 missiles were highly advanced……”
原文出现两个“导弹”字眼,然而汉译英中把第二个“导弹”省略掉了,尽管有了省略,但其意思表达仍然非常清晰、明确,同样也避免了语言使用的累赘。
4.2.3 语境下的意译法
语境即言语的环境。语篇与语境处于一个互为影响的动态中:特定的语境要求特定的语篇,特定的语篇创造了特定的语境。“任何语篇都是语境的产物,而语境又锚定于(anchored in)语篇”(李运兴2007:21)。
语境对词义的选择具有限定作用,因为词、句、段的意义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大的语言环境下,受其约束,相互关联,很多词义也并非表面意思,要根据语境做出相应的选择,即在翻译中使用意译法。
计算机辅助条件下,翻译系统中存储的记忆库和术语库有限,译者只能根据语篇所在的环境判断词语的意思。例如“无人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诞生这里实际为开发研制出的意思,有三位译者意译为“appeared”和“was invented”,这样的表达清楚简单,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其余的四位译者直译为“be born in”,选择保留了源语的表达,但是稍显晦涩。
“以色列的无人机披挂出征了。”披挂出征原意是指穿好盔甲上战场打仗,这里指以色列的无人机已经准备好投入使用。这个表达如果选择直译,生硬地译出原文的比喻,可能显得十分怪异,不利于读者的理解,所以译者都选择意译的方法来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译法“went into action”、“was put in service”和“set off”,这样把原意清楚地表达出来,使得译文简短、明白。
4.2.4 衔接增补法
衔接是构成整个语篇的重要特征之一,虽然只体现在语篇的表层但其使用增强了语篇的连贯性。Halliday提出衔接是一个过程的观点,认为由作者构建衔接关系和读者追索这一关系这两种过程实现(李运兴 2001:132)。衔接有很多种途径,其中连接就是衔接语篇中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构成整个语篇的不仅仅是词、短语,还有很多复合句,衔接关系因此被隐藏,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把潜在的衔接关系增补出来,这样才能实现语义连贯。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在翻译中不必苛求译文与原文的完全一致,而应根据汉语的习惯,对译文进行合理的增译。增译法是科技英语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方法之一。
对于“美国远程无人机发展处于领先地位。”一句5位译者译为“America takes the leading position when it comes to the long-range UAVs.”“when it comes to”意思是谈及、说到的意思,记忆库里也有类似的表达,译者选择了这种方式,使得译文更加的流畅,明了,恰到好处地衔接句子前后的语义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衔接手段的调整和变通绝不是译者随意而为之,它必须建立在对原文语篇,而不是孤立的语句,逻辑层次的分析和译文语篇逻辑推进的需要之上”(李运兴 1998:200)。因此,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遵照源语作者的意图及源语语篇中逻辑推进层次(即语篇结构),并且充分考虑目的语的衔接特点来重构译文语篇,缺少这种意识就难免会出现译文与原文虽然句句相对,却难以成为意义完整的语篇的现象。
4.2.5 逻辑重组连贯性法则
语篇深层概念和逻辑上的统一构成语篇的连贯,是“词语、小句、句群在概念、逻辑上恰当地连为一体的语篇特征”(陈明瑶 2005:20)。连贯与衔接虽然类似,但区别也大,在没有任何连接词的情况下,词语靠有序的逻辑排列也可以使语篇流畅达意,这就是连贯的作用。好的语篇内都有一个逻辑结构贯通全篇。将所有的内容有机地串联在一起,这样的语篇时空顺序明晰、逻辑推进层次分明(李运兴 2001:160)。
翻译过程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也是逻辑关系的转换过程,即连贯结构(coherence configuration)的重建过程,译者要经历一个从原文连贯结构到译语连贯结构规范的转换。这种转换需要译者在思维方式上进行调整、变通,并把这种调整在译语语篇的连贯结构中具体表现出来。我们把这一过程直观地称为逻辑重组(coherence reshuffling)。例如:
情况紧急,派间谍去刺探根本来不及。以色列人想到了无人驾驶侦察机,派无人机去侦察无疑是个好办法。
The urgency of the situation left no time for sending spies,while Israel came up with a plan,which later was proved to be a genius idea……
此译文并没有按照原文中信息的排列进行亦步亦趋的翻译,原文中无人机出现了两次,但是直接英译过来便显得僵硬,从而选择了定语从句来进行翻译,通过逻辑重组,体现出译文语篇的连贯性。原文是由两个小句构成的,逐句翻译也是可以的,但是这位译者选择了合译重组的方式,把这两句话放在一起翻译,更加体现原文语篇的语境性,表达原文中描述的紧张形势,构成语义上的连贯、结构上的明晰。
4.2.6 语篇结构上的语序调整
译语语篇一经生成就必须符合译语语篇的行文结构特点和规范,迎合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否则译语语篇的可接受性就会降低。而汉英两种语篇结构上的差异大部分是因句法的差异所致。因此,翻译过程中对语篇进行某些结构调整是很有必要的。
在科技英语语篇中,重要的信息往往被放在句首加以突出,以显示其重要性,而汉语则与之相反,通常是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句末,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在翻译这类语篇时,译者要根据汉语的特点,对译文的信息结构予以适当的调整。“使人们真正认识到无人机军事价值的是50年代发生的那场中东战争。”有四位译者都翻译为强调句式,即“it was......that”, “It was the war in the 1950s in the Middle East that made people truly realize /aware of the military value of UAV.”把汉语中最后强调的部分“中东战争”放在前面,这样的译文既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又显得结构清晰、语义连贯、通顺。
本文通过实验总结出机辅条件下基本的翻译过程,并证实了在机辅条件下汉译英过程和翻译策略方法的选择是一种顺应现象,尤其在语篇层面,顺应策略应当作为翻译方法之上的宏观翻译策略,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文本分析总结出六种机辅条件下汉译英篇章翻译方法,找出译者在语篇的选择顺应中共性的方面,即语篇功能之直译法、语篇语域下的省略法、语境中的意译法、衔接增补法、逻辑重组连贯法和语篇结构上的语序调整。希望能为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实践和CAT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Frank,Austermühl.2006.ElectronicToolsforTranslator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Neubert.A.& GM.Shreve,1992.TranslationasText[M].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Nida.Eugene.2001.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45.
陈明瑶,2005,论语篇连贯与话语标记语的汉译[J],《上海翻译》(4):20-23。
陈群秀,2007,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漫谈[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西苑出版社。
李运兴,2001,翻译研究方法论——语篇描写[J],《外语与外语教学》(4):47-50。
李运兴,1998/2003,《英汉语篇翻译》 (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李运兴,2001,《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李运兴,2007,论翻译语境[J],《中国翻译》(2):17-23,93。
刘辰诞,2004,《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王建国,2005,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看翻译策略与方法[J],《外语研究》(4):55-59。
张霄军、王华树、吴徽徽,《计算机辅助翻译:理论与实践》[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有限公司,2013。
(王秀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 吴 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
通讯地址: 211106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胜太西路169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583信箱
*本文系201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科研项目(学术著作出版基金)、201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计算机辅助翻译(项目编号F121015)及2015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SID032)的部分成果。
H059
A
2095-9645(2015)03-0022-06
2015-01-20